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兩岸命運共同體”解開了“誰統一誰”的理論難題

香港《中國評論》月刊發表題為《新春話兩岸:和平統一的本質與實現途徑》的社論, 文章指出,  和平統一的目的除了實現國家主權和領土歸一的意義之外, 更重要的是達致兩岸民心的“心靈契合”,  建構 “兩岸命運共同體”,  將統一與實現整個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聯繫起來。 這就是和平統一的本質與目的所在。 因為只有這樣的統一,  兩岸同胞才能真正成為結束過去、開創未來的主體, 才能共創歷史, 擁有共同經歷和記憶, 實現共同認同。

原題:和平統一的本質與實現途徑

丁酉新春即將到來之際, 大陸召開了對台工作會議。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 他強調指出, 2017 年兩岸關係和台海局勢更加複雜嚴峻。 提出要堅決貫徹黨中央對台工作大政方針, 繼續堅持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 堅決反對和遏制任何形式的“台獨” 分裂活動,

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台海和平穩定。

俞正聲的講話為大陸今年對台工作定了調子, 部署了具體工作。 總的來看, 就是針對臺灣島內政治局勢的現狀和未來可能的發展變化, 以我為主做出的安排和考量。 “局勢更加複雜嚴峻”, 是北京對島內政治形勢做出的總體判斷, 凸顯北京對臺灣問題的預防性研判和因應。 在總體掌控之下, 既要高度重視, 又要保持戰略定力, 不為台海風雲變幻而誤判, 以“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台海和平穩定”。

細思俞正聲提出的“要堅決貫徹黨中央對台工作大政方針”這句話, 似乎內含玄機。 中央對台大政方針是什麼?大家都知道且三十餘年來一以貫之,

就是“和平統一、一國兩制”。 那麼為什麼特別提出要“堅決貫徹”呢?顯而易見是針對一些人在臺灣島內政治局勢發生反轉變化, 民進黨蔡英文當局拒不承認“九二共識”的背景下, 加上最近國際局勢動盪, 對美國總統特朗普上臺之初的挑戰“一個中國”舉動, 有些拿捏不定, 定力不足, 倡言“武統”, 動輒在網上或言論中以武力和對岸的民粹極端勢力刀劍相向, 引發輿論衝突, 使非理性思潮彌漫兩岸網路, 這顯然不利於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台海和平穩定大局。

我們當然要與臺灣執政當局的錯誤政策與台獨主張鬥爭, 當然要與台獨分裂分子的言行做鬥爭。  但這種鬥爭更多的應該通過思想較量、輿論交鋒、話語權爭奪和各種有針對性政策釋出的方式方法去體現,

是以“擺事實、講道理、明是非、求共識”, 而非以語言暴力的方式來表達。 目的在於首先說服其精英階層, 並由其帶動向其它各階層民眾宣導, 這樣才能爭取最大多數民眾的支持。 這是“心勝”, 是“王道”所在, 只有這樣才能實現習總書記提出的“心靈契合”的統一主張, 才能最後鑄就“兩岸命運共同體”。 而非簡單粗暴的言語對罵和炫耀武力征服, 那是“霸道”的表現, 既不符合“兩岸一家親”的理念, 也不符合“和平統一”的大政方針, 更不符合中國以和平崛起的方式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方略。

當然, 如果台獨分裂勢力膽敢通過法律和法規變更“一個中國”的法理屬性, 造成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事實等,

觸犯 “反分裂國家法”, 大陸自然會啟動國家暴力工具予以嚴懲和果斷制止。 這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應有的責任和任務, 解放軍為此常備不懈。 這是另外一個層面的事, 是終極手段,  不會輕易使用。

因此, 在正常的兩岸關係話語體系中, 我們不應輕言使用暴力手段。 儘管臺灣目前是由主張台獨的政黨執政, 但他們在日益拉大的兩岸實力對比和國際關係大格局的現實面前, 也只能選擇“維持現狀”的政策。 不是他們不想台獨, 而是他們不敢、不能台獨。 他們只能玩一些台獨的小花招, 演給“被洗腦”的鐵杆支持者看, 真正碰觸底線的事, 他們心知肚明, 是不會去碰的。 他們的最大利益, 在於長期執政。 但是, 如果不認同“一個中國”政治基礎,在大陸強大實力的擠壓下,他們也難以發展經濟,搞好民生;內外交困之下,民眾必然不滿,實現長期執政只能是幻想。有了這樣的基本判斷,就不會被島內政治風雲變幻所迷惑,對和平統一失去信心。

為什麼要和平統一? 和平統一的本質究竟是什麼?新春之際,筆者在閱讀和思考中每每琢磨這個問題。今年以來,本刊舉辦了多場關於探究習近平總書記對台思想的研討會,著力推介和引領大陸學界開展對習總書記對台思想論述的研究。其目的,就在於以習總書記的思想論述來統一大陸學界、對台工作者和全黨的對台工作思想,來指引大陸的對台工作實踐。學者們普遍認為,習總書記對台思想的核心理念“兩岸命運共同體”標識了兩岸關係的主體——兩岸同胞,使兩岸同胞在主體性上實現了連接。共為主體的概念解開了兩岸統一中誰主誰次、誰征服誰、誰統一誰的理論難題,極大地深化和發展了“和平統一”理論。聯繫到習總特別指出的“我們所追求的國家統一不僅是形式上的統一,更重要的是兩岸同胞的心靈契合”,這就把為何要和平統一、以及和平統一的本質和內涵表述得非常明晰。

的確,30多年前鄧小平提出以“和平統一、一國兩制”這個大政方針來處理兩岸關係,並首先將之用於香港、澳門的回歸實踐中,絕非僅僅是對於當時兩岸的現實情況和國際環境要求的權宜之計。作為當今世界的偉人,鄧小平除了提出改革開放的戰略之外,輔之以一個至關重要的戰略判斷,就是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的主流,中國必須融入這個世界潮流,才能走到世界的前列。以後的歷代領導人都認同和堅持這個戰略判斷,並在中國得以快速發展的同時,與時俱進地進一步提出和平發展、和平崛起的重大戰略主張。因此,在中國整個國際發展戰略框架中,和平與發展是最重要的支撐要素。臺灣問題也不例外,和平統一不僅是和平發展戰略的試驗場,也是試金石。

因此,不難看出, 和平統一的目的除了實現國家主權和領土歸一的意義之外,更重要的是達致兩岸民心的“心靈契合”, 建構 “兩岸命運共同體”, 將統一與實現整個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聯繫起來。我們認為,這就是和平統一的本質與目的所在。因為只有這樣的統一, 兩岸同胞才能真正成為結束過去、開創未來的主體,才能共創歷史,擁有共同經歷和記憶,實現共同認同。

很明顯,要達致這樣一種統一,其實現路徑必須是和平的,必須通過“共議”、“共創”,“共同締造”來完成。正如著名學者章念馳所言,“這是中國在走向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的過程中,必然要經歷的一個過程”。這是一個偉大而經久的歷史進程。明白於此,就不會懷疑和平統一的真實性,就不會因為一時的挫折而喪失對於“和平統一”信念的堅持,就能真正在各項工作中貫徹執行習總書記的對台思想論述,更好地創造條件,為實現國家統一與民族復興大業而努力奮鬥!

編輯:小獸

如果不認同“一個中國”政治基礎,在大陸強大實力的擠壓下,他們也難以發展經濟,搞好民生;內外交困之下,民眾必然不滿,實現長期執政只能是幻想。有了這樣的基本判斷,就不會被島內政治風雲變幻所迷惑,對和平統一失去信心。

為什麼要和平統一? 和平統一的本質究竟是什麼?新春之際,筆者在閱讀和思考中每每琢磨這個問題。今年以來,本刊舉辦了多場關於探究習近平總書記對台思想的研討會,著力推介和引領大陸學界開展對習總書記對台思想論述的研究。其目的,就在於以習總書記的思想論述來統一大陸學界、對台工作者和全黨的對台工作思想,來指引大陸的對台工作實踐。學者們普遍認為,習總書記對台思想的核心理念“兩岸命運共同體”標識了兩岸關係的主體——兩岸同胞,使兩岸同胞在主體性上實現了連接。共為主體的概念解開了兩岸統一中誰主誰次、誰征服誰、誰統一誰的理論難題,極大地深化和發展了“和平統一”理論。聯繫到習總特別指出的“我們所追求的國家統一不僅是形式上的統一,更重要的是兩岸同胞的心靈契合”,這就把為何要和平統一、以及和平統一的本質和內涵表述得非常明晰。

的確,30多年前鄧小平提出以“和平統一、一國兩制”這個大政方針來處理兩岸關係,並首先將之用於香港、澳門的回歸實踐中,絕非僅僅是對於當時兩岸的現實情況和國際環境要求的權宜之計。作為當今世界的偉人,鄧小平除了提出改革開放的戰略之外,輔之以一個至關重要的戰略判斷,就是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的主流,中國必須融入這個世界潮流,才能走到世界的前列。以後的歷代領導人都認同和堅持這個戰略判斷,並在中國得以快速發展的同時,與時俱進地進一步提出和平發展、和平崛起的重大戰略主張。因此,在中國整個國際發展戰略框架中,和平與發展是最重要的支撐要素。臺灣問題也不例外,和平統一不僅是和平發展戰略的試驗場,也是試金石。

因此,不難看出, 和平統一的目的除了實現國家主權和領土歸一的意義之外,更重要的是達致兩岸民心的“心靈契合”, 建構 “兩岸命運共同體”, 將統一與實現整個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聯繫起來。我們認為,這就是和平統一的本質與目的所在。因為只有這樣的統一, 兩岸同胞才能真正成為結束過去、開創未來的主體,才能共創歷史,擁有共同經歷和記憶,實現共同認同。

很明顯,要達致這樣一種統一,其實現路徑必須是和平的,必須通過“共議”、“共創”,“共同締造”來完成。正如著名學者章念馳所言,“這是中國在走向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的過程中,必然要經歷的一個過程”。這是一個偉大而經久的歷史進程。明白於此,就不會懷疑和平統一的真實性,就不會因為一時的挫折而喪失對於“和平統一”信念的堅持,就能真正在各項工作中貫徹執行習總書記的對台思想論述,更好地創造條件,為實現國家統一與民族復興大業而努力奮鬥!

編輯:小獸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