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病房裡也有詩和遠方

前兩天, 普外科的李代京護士長給筆者“爆料”, 寇里有個“老病號”給醫護人員寫了好多首詩, 其中一首辭藻並不華麗的詩引起了筆者的興趣:“大專家, 問小屁, 初聽覺得真有趣。 東屋查床問候語, 西床答無他真急……”憑心而論, 這首隨筆寫的打油詩用詞看起來不甚優美, 但是, 聽完這詩、這些詩背後的故事, 也許會帶給您觸動心底的溫暖和感動。

趣說“屁”的故事

詩的作者是我院普外科的患者老李, 老李今年61歲, 是名退休的語文老師(難怪會寫詩的哈)。 這是他第二次住進普外科, 2014年老李因肝癌腫瘤破裂, 病情危重從外院轉來我院, 來時血壓只有40多, 張珂主任醫師緊急給他做了肝癌切除術, 從鬼門關上把老李的命搶了回來。 這次老李又因為脾大、胃底靜脈曲張嚴重再次面臨手術, 主刀醫生還是張珂大夫。

來到病房找到老李, 聽到代京護士長介紹“這是我們醫院管宣傳寫材料的老師”。

老李拿出一個小本本, 只見上面密密麻麻寫了10多首詩, 有寫醫院、外科的, 也有寫個人的。 這首引起筆者興趣的詩名字叫“趣說‘屁’”。 老李說, 有一天張珂大夫來查房, 上來先問旁邊的病友“放屁沒?”, 聽到“放了”, 張大夫高興地說:“好, 好”, 而聽到另一位病友說“沒”時, 張大夫就顯得特別著急。 後來, 老李得知術後放屁證明腸道功能恢復了。 於是老李在詩中寫道“今知曉, 非俗氣, 術後響屁有玄機。 上下通透生機顯, 大家風範看毫釐”。

其實, 老李詩中說的玄機並不是讓張珂著急或高興的全部原因。 採訪中, 張大夫正好來病房為就要出院的患者老徐檢查傷口。 “術後排氣了除了證明恢復不錯, 還有就是患者可以吃東西了,

這樣就能停掉靜脈營養, 這一袋營養液300多塊呢。 ”這個答案您猜到了?反正, 聽了這個答案, 筆者真心為這個為患者精打細算“摳門”的醫生點贊。

“患者的肯定是最大的動力”

提起這些詩, 張珂感到很溫暖, “說實話, 當時看到很動容。 頻頻發生的暴力傷醫事件,

讓許多醫務人員對職業產生了動搖, 應不應該繼續堅守?但這些樸實無華的小詩告訴我, 還是有許多患者從心底尊重和信任醫生, 患者的這種肯定是我們堅持做醫生的最大動力。 ”這段話說出了所有醫護人員的心聲, 其實他們不需要患者的回饋, 但這份真心實意的肯定, 他們很需要。

第一次收到專門為自己寫的詩, 郭立民大夫表示:“很感動, 工作雖然很累, 但能夠得到患者的肯定特別有成就感, 但想就內容提點‘小意見’。 ”老李連忙虛心地點點頭, 表示洗耳恭聽。 “您這寫我的詩中表現了我做事風風火火的性格特點, 但沒體現我的帥呀。 ”“哈哈, 哈哈”, 病房裡笑聲一片。

“我想把詩發朋友圈”

老李寫的這些詩中除了“趣說‘屁’”觀察到的查房的詩,還有給張珂、郭立民、李代京以及“蔣力、張珂、容海公(黃容海),三帥帳下群雄立”外科醫生集體、護士群體的詩。美小護們的個人問題也讓老李操碎了心,一首《懇請領導關心孩子們婚事》讓筆者忍俊不禁,老李寫道:“咱們家裡,美女如雲,女仙群處,男士難近,願我領導,常加關心……”住院這幾天,用句網路語“老李是一言不和就寫詩。”要是您在醫院小涼亭裡看到過一個人拿著小本寫寫劃劃,那准是老李在創作呢。

雖然自己寫了這麼多首讚美醫護人員的詩,老李還覺得不能表達內心的感動與感謝。老李有個詩友群,他把自己兩次住院的經歷,以及自己所看到的醫護人員的努力、敬業、細緻在群裡說了,網友們詩興大發,紛紛寫詩共贊這些救死扶傷的白衣天使,一大波詩又“砸”向了普外科以及所有的醫護人員們。什麼叫傳遞正能量,看到這些詩筆者是深有體會了。

故事沒講完咱繼續傳播正能量

小徐是位髮型師,張珂外出理髮時,聽小徐說起老父親腹痛好幾年了,讓他趕緊帶老人來北京看看。最後是張大夫為老人做了回盲部切除術,原來幾年前在老家切的不完全所以經常發炎,這回徹底解除了老人多年的痛苦。這一家子對張珂大夫的感激之情我們可以想像。

老徐和老李在一個病房,陪住期間,小徐看了老李的詩後覺得“句句說到我心坎兒裡了”,於是他把每一首詩都存在了手機裡。“之前就想發朋友圈,今天徵求下作者的意見,您同意發不?”“太同意了。”沒準兒,過兩天您就會在朋友圈裡看到筆名叫“風生水起”的寫給醫護人員的詩,別忘記點贊喲。

聽完這個故事,您看,醫患之間的關係,其實沒那麼複雜。醫生體恤患者,患者信任醫生就足夠了。

病房,是個沉重冰冷的字眼兒,因為這裡發生過太多的痛苦和絕望。但是,病房也可以是個溫暖的字眼兒,因為這裡更多的是真心換真心,充滿詩情畫意的溫馨故事。這裡的責任、信任、肯定,給予了醫護人員探索遠方醫學之路、勇攀科學高峰、不忘初心前行的動力。

北京地壇醫院

老李寫的這些詩中除了“趣說‘屁’”觀察到的查房的詩,還有給張珂、郭立民、李代京以及“蔣力、張珂、容海公(黃容海),三帥帳下群雄立”外科醫生集體、護士群體的詩。美小護們的個人問題也讓老李操碎了心,一首《懇請領導關心孩子們婚事》讓筆者忍俊不禁,老李寫道:“咱們家裡,美女如雲,女仙群處,男士難近,願我領導,常加關心……”住院這幾天,用句網路語“老李是一言不和就寫詩。”要是您在醫院小涼亭裡看到過一個人拿著小本寫寫劃劃,那准是老李在創作呢。

雖然自己寫了這麼多首讚美醫護人員的詩,老李還覺得不能表達內心的感動與感謝。老李有個詩友群,他把自己兩次住院的經歷,以及自己所看到的醫護人員的努力、敬業、細緻在群裡說了,網友們詩興大發,紛紛寫詩共贊這些救死扶傷的白衣天使,一大波詩又“砸”向了普外科以及所有的醫護人員們。什麼叫傳遞正能量,看到這些詩筆者是深有體會了。

故事沒講完咱繼續傳播正能量

小徐是位髮型師,張珂外出理髮時,聽小徐說起老父親腹痛好幾年了,讓他趕緊帶老人來北京看看。最後是張大夫為老人做了回盲部切除術,原來幾年前在老家切的不完全所以經常發炎,這回徹底解除了老人多年的痛苦。這一家子對張珂大夫的感激之情我們可以想像。

老徐和老李在一個病房,陪住期間,小徐看了老李的詩後覺得“句句說到我心坎兒裡了”,於是他把每一首詩都存在了手機裡。“之前就想發朋友圈,今天徵求下作者的意見,您同意發不?”“太同意了。”沒準兒,過兩天您就會在朋友圈裡看到筆名叫“風生水起”的寫給醫護人員的詩,別忘記點贊喲。

聽完這個故事,您看,醫患之間的關係,其實沒那麼複雜。醫生體恤患者,患者信任醫生就足夠了。

病房,是個沉重冰冷的字眼兒,因為這裡發生過太多的痛苦和絕望。但是,病房也可以是個溫暖的字眼兒,因為這裡更多的是真心換真心,充滿詩情畫意的溫馨故事。這裡的責任、信任、肯定,給予了醫護人員探索遠方醫學之路、勇攀科學高峰、不忘初心前行的動力。

北京地壇醫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