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不讓座引發的“纏鬥”更值得擔憂

近日, 有網友發帖稱, 上海地鐵上有一年輕男子以上班太累為由, 拒絕給抱小孩的婦女讓座, 還搶奪乘客拍攝的手機。 隨後, 該男子回應稱, 原本是想讓座的, 但乘客再三指責讓他很氣憤, 因此賭氣不讓。

這名男子稱當天是去做志願者, 一天下來也很累了, 才沒有主動讓座。 從視頻中看到, 沒讓座的年輕男子雖然一直坐在座位上, 但他面對一些乘客言辭較為激烈的指責, 面對有乘客拿手機的拍攝, 還能一直面帶笑容, 平心靜氣地據理力爭, 並沒有太多出格的言行, 讓人感到這名年輕男子的表現並沒什麼問題。

重要的是, 不管是公車上還是在地鐵裡, 給老弱病殘等弱者讓座, 確實是一種美德, 但並非義務, 不應強求他人, 而有些看著年輕力壯的上班族, 他們上下班也很辛苦, 很多都屬於亞健康人群, 他們有時不讓座, 可能並非不道德, 而確實是自己太累了。 況且像此次事件中的男子, 他稱是乘客再三指責他讓他很氣憤, 才會賭氣不讓的。 很多時候, 公共場所難以見到文明禮讓行為, 與一些人錯把美德當責任, 對他人進行道德綁架有關, 這些人一觸即跳, 總喜歡義憤填膺地指責他人, 反倒會把事情變得更糟。 比如有老人因為其他乘客不讓座, 而動手毆打不讓座的乘客, 還有男性老人理直氣壯地直接坐在不讓座的女性乘客身上……要求他人講美德,

自己卻變得更不道德。

此次事件, 如果這名被要求讓座的小夥脾氣火爆的話, 就很可能又會出現一場地鐵“混戰”。 而現場還有人將這一幕拍成了視頻, 通過社交媒體發佈在網路上, 並指責小夥的“不文明行為”。 不過據瞭解, 被拍男子, 確實有搶拍攝視頻乘客手機的行為, 這名年輕男子也變得不“淡定”了, 可見事情有朝著不可控的局面發展的危險。

社會群體之間, 要能多一些理解, 一些群體間形成的矛盾, 都是由互不理解造成的, 各自都認為自己站在道德高地上, 而唾沫四濺, 只看到別人眼中有木刺, 而沒看到自己眼中有大樑;另外, 很多人習慣于將道德簡單化, 如公車上、地鐵裡給老人、弱者讓座問題,

如廣場舞擾民問題……這透露出的不僅僅是沒有禮讓精神, 更是一些國人對他人缺乏理解, 喜歡道德綁架, 一些人對文明理念缺乏正確的認知, 心胸狹隘, 難以包容他人, 總喜歡把自己的感受強加到他人身上等等, 這些比“不讓座”、比欠缺禮讓精神可怕多了, 也更值得擔憂。

欠缺禮讓精神僅是消極的“惡”, 而這種動輒喜歡對他人扔磚頭、打棍子的行為, 則是積極的惡。 很多問題並不是難解的難題, 只要人人都多一份理解、包容與自省, 少一些無端責備與道德綁架, 更有利於問題的解決, 也更有利於禮讓精神的形成與弘揚。 (戴先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