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王勇:三張紙條殷殷情

辦案中突發腦溢血, 出血量110毫升, 氣管被切開。 在昏迷醒來的第一時間傳出“網上案子別超期”、“讓他們替我開庭”、“給俺娘說別擔心”三張紙條, 摯愛情懷, 躍然紙上;依依深情, 令人動容!他用生命篆刻下從檢28年的責任與擔當, 奏響了忠誠使命、恪盡職守的時代最強音。 他, 就是曹縣人民檢察院公訴科副科長王勇。

三張紙條殷殷情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志:

我是來自曹縣院的王娜。 今天, 我之所以站在這裡, 是因為我的同事王勇依然躺在特護病房裡, 現在由我來講述他的故事:三張紙條殷殷情。

4月21日下午5點, 在曹縣群眾服務中心工作中的王勇突然陷入深度昏迷, 倒地不醒。 我們把他緊急送往醫院, 他被確診大面積腦溢血, 必須立刻做開顱手術。 當時, 他已經呼吸停止, 氣管被切開, 意識喪失, 隨時都有生命危險!手術從晚上8點一直持續到淩晨兩點, 其出血量達110毫升。 術後, 王勇被推到重症監護室, 我們清楚, 等待他的將是生命的較量和嚴峻的考驗!

兩天后, 靠著對生命的頑強意志,

持續昏迷的王勇終於恢復了一點意識。 重症監護室裡, 只有醫生護士匆匆的身影和各種監測儀器發出的警示聲。 這時, 一名護士突然聽到, 床有手指輕輕敲打床沿的聲音。 她有些不敢確信, 便繼續忙碌著。 敲打聲繼續執著地響著。 護士走近病床, 靠近全身被固定、插滿了管子的檢察官王勇。 看著他顫抖的手勢, 她的眼眶濕潤了。 她明白, 這是想要紙和筆啊。 王勇的頭被固定, 他只能盯著天花板, 用右手艱難的盲寫, 一張紙條足足寫了20分鐘。

護士走出監護室。 門外心急如焚等待了兩天的妻子徐麗芹急忙沖上去, 接過紙條。 可是——紙條上的字歪扭重疊, 難以認清。 站在一旁的公訴科長陳鏨、內勤孔令壯連忙圍上來辨認。 看了半天, 令壯突然哽咽了。 他說, 這張紙條是寫給我的, 看!“給孔令壯說, 網上案子別超期”。 當打開王勇的辦案系統, 映入眼簾的是他在辦案件6案8人, 其中, 孫某交通肇事案和郭某故意傷害案的到期時間正是王勇手術後昏迷不醒的那兩天。 責任和使命讓他連命都顧不上, 卻還牽掛著案件。

這讓我想起2015年春節,大家聚在一起辭舊迎新。這一年,公訴科8個人,辦理了600多起近1000人的案件。這一年,誰也顧不上家庭顧不上孩子,王勇這個出了名的孝子,甚至顧不上家裡的老人。這一年,王勇依然在曹縣群眾服務中心任涉法涉訴組任組長,院裡院外兩頭跑。幾杯酒下肚,我看到,他的眼圈紅了。他站了起來,說:“這一年弟兄們不容易!”接著,他還想說下去,卻哽咽得說不出話來,只好擺了擺手:“啥也不說了,我敬大家一杯!”看著這位忠厚寡言的老科長,我差點掉下淚來,我知道他這幾年有多累,有多難。在這4年裡,他檢察院和服務中心兩頭跑、兩頭忙,早晨8點半的檢察院裡你看不到他,6點半你看得到他,工作時間你看不到他,休息時間你看得到他。風裡雨裡,他從沒提過職級待遇,從沒提過案子少分點,也從沒喊過一聲苦,一聲累。這4年,他處理涉法涉訴事項318件,辦理公訴案件235件327人。用他的話說:“誰讓咱是‘一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不管這工作啥時候需要咱,咱都得沖到最前頭!”

為了查找證據材料,他在檔案室裡一站就是19個小時;為了讓被害人得到應有的賠償,他騎著摩托車來回奔波200多公里;為了核實作案地點,辦公桌上的一張地圖被他畫得密密麻麻;為了核對證據,他吃住在農村,一呆就是4天。同事們常說,王勇整理的卷宗總是最齊、最好,他總是憨憨一笑:“嘿,誰的卷沒整好,我跟你幫忙!”也許別人不會相信,王勇就是這麼執著的一個人,因為在他心裡,早已把案件當成生命的支點,把檢察院當成了自己的家!

可是誰也沒有想到,時時刻刻想著沖在最前頭,兢兢業業幹了19年公訴的王勇就這麼病倒了。寫完第一張紙條後,王勇再次陷入昏迷。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終於,他再次醒來。這一次,他又寫了第二張紙條。陳鏨說,這張紙條是寫給我的,“給他們說一下,讓他們替我開庭”。他注視紙條良久,默語著:“我的好兄弟,你剛從死神手裡掙脫出來,咋就傳出這樣的字條!”

身體的虛弱、氣力的耗盡,讓王勇時而醒來,又時而再次昏迷過去。20分鐘後,恢復意識的王勇和著呼吸機咕嚕咕嚕的聲響,艱難地寫下了第三張紙條。妻子認真地端詳著紙條,突然放聲大哭。這第三張啊,才是寫給家人的——“他讓給俺娘說,讓她別擔心。”王勇是家裡最小的兒子,孝順的他一直和母親一塊生活。病倒後,八十多歲的老母親顫顫巍巍地來到醫院,誰說也不回去:“他是俺兒子,俺知道他會挺過來,俺要在這兒等他回來!”

母親常對王勇說:“咱辦案子,可不能昧良心。”王勇不止一次地回答:“娘,您放心!”王勇生在曹縣,長在曹縣。長年辦案,少不了有人向他求情,都被他一一謝絕,這讓他得罪了不少人。他說這都不怕,只要咱行得正、走得直,咱啥都不怕。常年工作在刑檢第一線的他,依然保持憨厚、樸實的本色。他給自己定下了規矩,不辦關係案、人情案、油水案,對他而言,三尺公訴台就是檢驗自己人格的戰場。王勇到公訴科19年,從沒辦過一起錯案,沒引發過一起輿情事件。他病後,一名交通肇事案件的當事人發來資訊:“看到王勇檢察官住院的消息,感到震驚和難過。他認真、公正的辦案態度讓我們印象深刻。請轉達我們的感謝和祝福,祝他早日康復!”我想,群眾的信賴不正是他所追求的人生價值,不正是我們檢察工作的意義所在嗎?

妻子說,這麼多年,王勇沒有其他愛好,也不去旅遊,心中裝的總是辦案,平時放鬆心情,就是聽女兒彈彈鋼琴。對他而言,能夠多辦案,能夠通過自己的工作多為社會作點貢獻就是生命的價值所在,就是最幸福的事兒。每次與他討論辦案心得,我們總能從他身上感受到他的力量和擔當。我時常思考一個問題,28個年頭、1萬個日日夜夜的堅持,他的力量源泉究竟來自哪裡?也許,正是因為他把人間大愛深藏心間,把職業操守作為生命的追求,才會如此不知疲倦,不眠不休。

術後第三天下午,依然在重症監護室的王勇,幾次強烈要求讓陳鏨進病房。為了穩定他的情緒,醫生無奈答應。面對共事28年的戰友,王勇吃力地寫下“和你們在一起我榮幸,出院以後看案子”的話。瞬間,陳鏨淚流滿面。他心裡真切地明白,這是王勇對母親、對家庭、對事業的深深眷戀,這份難以釋懷的責任情感,讓我們震撼……

這就是王勇,一名普普通通的檢察官。在與死神的搏鬥中,他用三張紙條書寫了從檢28年來忠誠為檢的大寫人生!社會各界無不為之動容。縣委政法委、縣委、菏澤市院、市委政法委、省院先後作出向王勇同志學習的決定,省院張愛軍主任送來了吳鵬飛檢察長和全省1萬7千名山東檢察幹警的親切問候。

現在,王勇雖然還是不能說話,但正在努力康復。聽說我要到濟南,王勇為關心他的人們表達了深深的謝意——

我們深知,按照吳鵬飛檢察長提出的“建設一支具有鐵一般信仰、鐵一般信念、鐵一般紀律、鐵一般擔當檢察隊伍”的目標要求,我們要走的路還很長,而王勇就是身邊的標杆,他時刻提醒著我們忠誠檢察,奉獻檢察,在司法改革的時代浪潮中,信心滿懷、步伐堅定、走在前列!

卻還牽掛著案件。

這讓我想起2015年春節,大家聚在一起辭舊迎新。這一年,公訴科8個人,辦理了600多起近1000人的案件。這一年,誰也顧不上家庭顧不上孩子,王勇這個出了名的孝子,甚至顧不上家裡的老人。這一年,王勇依然在曹縣群眾服務中心任涉法涉訴組任組長,院裡院外兩頭跑。幾杯酒下肚,我看到,他的眼圈紅了。他站了起來,說:“這一年弟兄們不容易!”接著,他還想說下去,卻哽咽得說不出話來,只好擺了擺手:“啥也不說了,我敬大家一杯!”看著這位忠厚寡言的老科長,我差點掉下淚來,我知道他這幾年有多累,有多難。在這4年裡,他檢察院和服務中心兩頭跑、兩頭忙,早晨8點半的檢察院裡你看不到他,6點半你看得到他,工作時間你看不到他,休息時間你看得到他。風裡雨裡,他從沒提過職級待遇,從沒提過案子少分點,也從沒喊過一聲苦,一聲累。這4年,他處理涉法涉訴事項318件,辦理公訴案件235件327人。用他的話說:“誰讓咱是‘一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不管這工作啥時候需要咱,咱都得沖到最前頭!”

為了查找證據材料,他在檔案室裡一站就是19個小時;為了讓被害人得到應有的賠償,他騎著摩托車來回奔波200多公里;為了核實作案地點,辦公桌上的一張地圖被他畫得密密麻麻;為了核對證據,他吃住在農村,一呆就是4天。同事們常說,王勇整理的卷宗總是最齊、最好,他總是憨憨一笑:“嘿,誰的卷沒整好,我跟你幫忙!”也許別人不會相信,王勇就是這麼執著的一個人,因為在他心裡,早已把案件當成生命的支點,把檢察院當成了自己的家!

可是誰也沒有想到,時時刻刻想著沖在最前頭,兢兢業業幹了19年公訴的王勇就這麼病倒了。寫完第一張紙條後,王勇再次陷入昏迷。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終於,他再次醒來。這一次,他又寫了第二張紙條。陳鏨說,這張紙條是寫給我的,“給他們說一下,讓他們替我開庭”。他注視紙條良久,默語著:“我的好兄弟,你剛從死神手裡掙脫出來,咋就傳出這樣的字條!”

身體的虛弱、氣力的耗盡,讓王勇時而醒來,又時而再次昏迷過去。20分鐘後,恢復意識的王勇和著呼吸機咕嚕咕嚕的聲響,艱難地寫下了第三張紙條。妻子認真地端詳著紙條,突然放聲大哭。這第三張啊,才是寫給家人的——“他讓給俺娘說,讓她別擔心。”王勇是家裡最小的兒子,孝順的他一直和母親一塊生活。病倒後,八十多歲的老母親顫顫巍巍地來到醫院,誰說也不回去:“他是俺兒子,俺知道他會挺過來,俺要在這兒等他回來!”

母親常對王勇說:“咱辦案子,可不能昧良心。”王勇不止一次地回答:“娘,您放心!”王勇生在曹縣,長在曹縣。長年辦案,少不了有人向他求情,都被他一一謝絕,這讓他得罪了不少人。他說這都不怕,只要咱行得正、走得直,咱啥都不怕。常年工作在刑檢第一線的他,依然保持憨厚、樸實的本色。他給自己定下了規矩,不辦關係案、人情案、油水案,對他而言,三尺公訴台就是檢驗自己人格的戰場。王勇到公訴科19年,從沒辦過一起錯案,沒引發過一起輿情事件。他病後,一名交通肇事案件的當事人發來資訊:“看到王勇檢察官住院的消息,感到震驚和難過。他認真、公正的辦案態度讓我們印象深刻。請轉達我們的感謝和祝福,祝他早日康復!”我想,群眾的信賴不正是他所追求的人生價值,不正是我們檢察工作的意義所在嗎?

妻子說,這麼多年,王勇沒有其他愛好,也不去旅遊,心中裝的總是辦案,平時放鬆心情,就是聽女兒彈彈鋼琴。對他而言,能夠多辦案,能夠通過自己的工作多為社會作點貢獻就是生命的價值所在,就是最幸福的事兒。每次與他討論辦案心得,我們總能從他身上感受到他的力量和擔當。我時常思考一個問題,28個年頭、1萬個日日夜夜的堅持,他的力量源泉究竟來自哪裡?也許,正是因為他把人間大愛深藏心間,把職業操守作為生命的追求,才會如此不知疲倦,不眠不休。

術後第三天下午,依然在重症監護室的王勇,幾次強烈要求讓陳鏨進病房。為了穩定他的情緒,醫生無奈答應。面對共事28年的戰友,王勇吃力地寫下“和你們在一起我榮幸,出院以後看案子”的話。瞬間,陳鏨淚流滿面。他心裡真切地明白,這是王勇對母親、對家庭、對事業的深深眷戀,這份難以釋懷的責任情感,讓我們震撼……

這就是王勇,一名普普通通的檢察官。在與死神的搏鬥中,他用三張紙條書寫了從檢28年來忠誠為檢的大寫人生!社會各界無不為之動容。縣委政法委、縣委、菏澤市院、市委政法委、省院先後作出向王勇同志學習的決定,省院張愛軍主任送來了吳鵬飛檢察長和全省1萬7千名山東檢察幹警的親切問候。

現在,王勇雖然還是不能說話,但正在努力康復。聽說我要到濟南,王勇為關心他的人們表達了深深的謝意——

我們深知,按照吳鵬飛檢察長提出的“建設一支具有鐵一般信仰、鐵一般信念、鐵一般紀律、鐵一般擔當檢察隊伍”的目標要求,我們要走的路還很長,而王勇就是身邊的標杆,他時刻提醒著我們忠誠檢察,奉獻檢察,在司法改革的時代浪潮中,信心滿懷、步伐堅定、走在前列!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