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要天藍水清山碧?迪慶納帕海有“社區共管”模式

雲南網訊7月, 位於迪慶香格里拉的納帕海萬物繁盛。 邊野花盛開, 水面波光粼粼, 草原上牛羊遍地。 候鳥們以翼為筆, 刻畫屬於自己的故事。

漫天白雲隨風在藍天上遊弋。 7月5日, 雲南納帕海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所所長陳志明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這樣的美景和當地實施的“社區共管”模式是分不開的。

納帕海是香格里拉有名的一個開放性景區, 也是全省重要的濕地保護區域。 2004年12月, 納帕海濕地被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 全省得以進入這一名錄的, 只有納帕海、普達措、拉市海以及大山包。

陳志明告訴記者, 納帕海是自然保護區內涉及3個村委會10多個村民小組。 每年, 都有成千上萬的遊客進入納帕海觀光旅遊。 除了少量專案收取費用, 遊客進出納帕海、觀光、拍照等都不收取費用。

生態保護涉及納帕海的每一位居民和進入納帕海的每一位遊客。

如何調動大家的積極性共同來保護納帕海天藍、水清、山碧的美景以及自然保護區內的生靈?這成為了擺在保護區工作面前的現實難題。

通過各方努力, 陳志明介紹說, 2016年, 納帕海自然保護區爭取到1500萬元資金, 開始在這裡嘗試“社區共管”的辦法。

資金的主要用途之一是補償生豬圈養。

他說, 原來, 保護區涉及的村莊都有在濕地內放養生豬的習慣。 考慮到生豬造成的污染, 當地每戶每年發放了3000元補償費用, 要求村民們把自家的生豬圈養起來。

用途之二是補償農田退耕還濕, 補償標準為每畝每年1500元。

用途之三是圍欄建設以及補償。 自然保護區涉及的濕地有一部分是村民們的牧場。 為了防止過度放牧, 保護區管理所在濕地上建起了圍欄“圈地”, 每畝有250元補助。 每年“圈地”的範圍都不一樣, 剩餘部分供村民自由放牧。 通過這種類似於“輪作”的辦法, 保護濕地資源。

陳志明說, “社區共管”這一保護模式的規劃是長期的, 跨度為3~4年。 通過長期堅持, 自然保護區必將會變樣。 自實施以來, 這一模式在納帕海自然保護區效果良好。 目前, 納帕海保護區以及周邊山地上, 生活著130多種鳥類, 其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有5種, 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鳥類17種。 每年冬季, 有5萬多隻候鳥在此過冬。 周邊的山地上有15個水生植物群落共113種濕地植物。

他舉例說:“就看圍欄裡的草, 內外作對比, 都能看出明顯的差別。 ”

經過努力, 村民們的生態保護意識也在逐漸強化。 陳志明分析, 大家已經逐漸看到生態保護帶來的收益。 納帕海風景秀麗, 就能吸引到大批遊客。 村民們就能在景區裡牽馬、出售土特產獲得收益。 “隨著生活水準越來越高, 村民的收入增高, 收入管道增多。 大家都體會到, 旅遊業的發展是能間接給大家帶來收益的。 ”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