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延安市寶塔區臨鎮鎮“3445”格局 開創轉型發展新局面

延安市寶塔區臨鎮鎮按照區委、區政府提出的堅持把加快轉型發展, 實現追趕超越作為理思路、定方向、找方法、抓落實、出成果的過程, 推動全區“轉型升級、突破發展”的總體要求, 通過多次多層次的大討論活動, 確定了我鎮“加快轉型發展, 實現追趕超越, 我們怎麼幹?”大討論活動實施方案, 最終形成了具有臨鎮特色的“3445”的討論格局。 其目的是統一思想, 凝聚人心, 聚焦產業, 實現我鎮的全面小康。

第一、3就是形成“三個轉變”

“三個轉變”即:產業轉結構、幹部轉作風、群眾轉意識。

在產業轉結構方面, 我鎮必須從現有分散的、單一的、效益低的小農經濟轉變為適應市場需求的規模化、集約化、公司化生產轉變。

以“強果、擴菜、壯畜”為抓手, 以爭創“有機品牌”為目標, 以大力引進新品種為手段, 以合作社加農戶加公司形式擴大規模, 立足存量上提質增效, 增量上挖掘潛力。

在幹部轉作風方面, 首先全鎮幹部必須從現有的“為民做主”的本位思想中解放出來, 要堅持走群眾路線, 扎實以“三級服務”為支點, 以制度促服務, 以服務轉作風。 其次, 以己及人, 要嚴格要求自己, 為群眾當好榜樣, 為全鎮做好排頭兵, 發揮自身帶頭模範作用, 形成助推產業發展、服務群眾的中堅力量。

在群眾轉意識方面, 一方面必須要從根本上改變群眾之前的“等、靠、要”的觀念,

要通過多種形式激發群眾的主觀能動性, 增強其自力更生的意識, “將輸血式幫扶”轉變為“造血式引導”, 鼓勵群眾自加壓力、自尋出路、自主創業。 另一方面, 群眾作為發展產業的主體, 必須要從根本上意識到“發展產業我是主體, 發家致富我負主責”, 要加大教育引導力度, 通過理論培訓與實地觀摩相結合, 提高專業技能。 “幫扶先幫志、脫貧先換骨、大家富才算富”, 充分調動農民的積極性和熱情, 促使群眾在根本上轉觀念、轉意識。

第二、在“追趕超越”中重點突出四種新

在討論中形成“追趕新理念, 超越新做法”。

追趕新理念即高起點立足長遠, 高目標爭先進位元, 追先趕優, 致力成為全市優秀鄉鎮前三名。 著力針對本鎮實際存在問題,

制定詳細的發展規劃, 通過爭創“有機品牌”、引進新品種、存量上提質增效、增量上挖掘潛力、擴大規模等多種形式, 形成適合臨鎮產業發展的新思路;在“強果、擴菜、壯畜”的基礎上, 通過調整產業結構, 加強行銷力度, 確定三至五年我鎮經濟總收入翻一番的新目標;為將臨鎮打造成“經濟大鎮、工業強鎮、商貿重鎮、文化名鎮和旅遊新鎮”, 邀請專家、匯通各界人士, 徵求上級部門領導及其基層有經驗、懂經營者多次參與座談, 繪製十三五發展藍圖的新設計;充分利用我鎮內在優勢, 借助融資手段, 爭取項目, 多管道籌集資金促發展的新融資。 超越新做法即以創新謀進步, 以改變促發展, 超陳越舊, 旨在奪得全區優秀鄉鎮。 堅持在原來的基礎上要有新提高,
站在更高角度接受新事物, 傳遞正能量暖人心, 用“群眾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滿意不滿意”衡量我們的具體做法, 形成助推各項事業發展的新認識, 堅持以借助“三個轉變”為基礎, 合力聚焦產業發展, 結構轉型, 拓寬增收管道, 尋求農民致富新途徑, 堅持以創建“三級服務”體系為特色, 致力做大、做強、做優、創新服務群眾新舉措, 堅持建立健全制度體系, 形成全鎮一盤棋, 合力出效益, 內因主導, 外因影響, 資金捆綁, 納賢融資發展的新支撐。

第三、圍繞討論主題實現四個爭創

“四個爭創”即:一是爭創“有機品牌”。 主要是針對產業精准定位。 從有機肥源的投入, 提高土壤有機質的含量, 到果菜畜相結合,

確立果-畜-沼-窖-網五種配套模式, 樹立防災、專業化、宣傳、精品、有機五種意識。 嚴格規範515工程, 全面實現有機園認證。 積極申報蘋果有機認證, 每年新增認證面積2000-3000畝, 到十三五末全鎮有機蘋果認證達2萬畝;二是爭創三級服務(黨政領導班子服務鎮村兩級幹部、鎮村兩級領導幹部服務黨員、鎮村全體領導幹部及全體黨員服務廣大群眾)。 通過走訪、調研等多種形式瞭解——群眾需要什麼?村幹部需要什麼?黨員幹部需要什麼?從而切實達到“解群眾之所急、想群眾之所想”的服務理念, 以存在的問題為導向, 針對問題找原因, 想辦法, 出計策, 層層傳導壓力抓落實;三是爭創排頭兵(樹標杆、抓樣板)。 榜樣的力量無窮的, “以一人帶千人, 以千人帶萬人”, 發揮領頭羊優勢,緩解臨鎮目前“金字塔現狀”,進一步做大、做強、做優產業,深化產融結合,打好轉型升級“組合拳”,形成更好的產業支撐,營造更好作風轉變氛圍;四是爭創一流保障。以制度建設為基礎,用八項規定嚴格要求自己,用《條例》和《細則》嚴格管理黨員幹部,用村規民約和“十個沒有”規範群眾行為,具體到工作中:在產業方面做到領導到位、組織措施到位、技術指導到位、督促檢查到位;在服務方面做到管理制度到位、群眾路線走到位;在標杆樹立方面做到獎勵機制到位、支持機制到位,形成具有臨鎮特色的422制度體系,為本次大討論所形成的報告順利實施提供堅實保障。

第四、開展五個層次討論

“五個層次”即——第一層次討論:根據大討論要求,領導班子結合臨鎮實際,擬定了討論的相關內容,打好了討論的基礎,明確了此次大討論內容的初步方向;第二層次討論:吸納領導班子成員、有經驗、理論水準較高的政府幹部開展討論,圍繞主題各抒己見,細化討論內容,明確存在的問題及整改措施。主要依據產業、幹部及群眾在工作、生產、生活中凸顯出來的問題,確定我鎮轉型發展中“產業轉結構、幹部轉作風、群眾轉意識”的三個轉變,通過四個“爭創”為主題全面開展大討論,即爭創“有機品牌”,爭創三級服務,爭創排頭兵、爭創一流保障;第三層次討論:組織全體領導、鎮村兩級幹部、駐鎮單位負責人積極參與。圍繞“三個轉變”,“四個爭創”主題及在產業發展、政府職能、站所服務、幹部作風方面提出的問題,給出建議。通過各方討論發言,在產業發展方面提出4個大問題,32個小問題。在深化服務方面,提出3個大問題,30個小問題;第四層次討論:全體領導幹部、駐鎮單位負責人、兩代表一委員、致富能手、群眾代表分組開展討論。依據各村實際,集思廣益,最終研討出臨鎮鎮“加快轉型發展,實現追趕超越,我們怎麼幹?”總體思路,即“黨建引領指導幹、凝心聚力用心幹、聚精會神精心幹、眾志成城合力幹、幹群同心一起幹”,使之成為臨鎮鎮今後三至五年的總體發展規劃;第五層次討論:組織演講比賽、匯演、評比、培訓、深入田間地頭宣傳等多樣形式的活動開展討論,通過這些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使群眾在討論中加快轉型發展,實現追趕超越。我鎮通過五個層次由淺入深地討論,結合我鎮實際情況進行細緻地剖析後,最終為臨鎮今後五年關於“加快轉型發展,實現追趕超越”的工作,統一了發展思路,明確了努力方向,制定了詳細規劃,確保討論結果可以宣傳到位、落到實處,發揮作用。

截止目前,我鎮緊緊圍繞三個轉變,明確“追趕新理念、超越新做法”,緊貼四個主題,通過五個層次開展大討論。共開展“加快轉型發展,實現追趕超越,我鎮怎麼幹?”專題討論8次,分組討論24場次。現已完成第四層次的討論環節,形成了“3445”討論格局。目前我們已經實施的專案包括:1.在產業方面:首先,對於果樹產業,大力推進果樹防災減災的體系建設,使全鎮果樹防雹網覆蓋率達70%以上;成立果樹技術服務隊,為果農在果樹管理上提供技術指導、加大對果農培訓力度;全面落實“515”工程,即做好每村50畝示範園、5畝精品園的建設,讓臨鎮“既有蘋果,又有好蘋果”;通過展銷會、互聯網、廣告等多種形式打響臨鎮“寶塔山地蘋果”品牌,使產品價值、利潤最大化;其次,對於蔬菜產業,通過群眾廣泛提、幹部重點抓的方式,在覺德村新建蔬菜大拱棚1280座,並邀請專業人員為村民提供幼苗培育、新型灌溉等技術支援;最後,對於畜牧產業,繼續發展農戶加公司加合作社模式,將粗放型放養變為集約型護養,形成規模化養殖,與蘋果產業、蔬菜產業形成果-菜-沼迴圈配置。2.在土地流轉方面:西村落實“大戶經營、創新產業、轉型發展”模式,流轉300畝川地種植油桃;石村實施“文化+旅遊+產業”模式,流轉400畝土地種植草莓;3.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積極爭取棚戶區改造專案,落實到鎮域集中區東西村。現已完成前期摸底調查工作。下一步我們將在總結好前邊四個層次討論及已經取得的成績的同時,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穩步推進大討論成果。將通過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如:演講比賽、匯演、評比、培訓、深入田間地頭宣傳等多樣形式的活動),開展第五層次討論。更廣泛、更深入、更細緻地收集各界人士及廣大人民群眾的合理的意見和建議,保證轉型發展過程中腳踏實地走群眾路線,真心實意為民辦事。

通過全鎮上下共同的努力,結合鎮村實際,廣泛的徵求意見,認真細緻地總結討論結果,形成一個系統的、完整的、切合臨鎮實際的報告,來指導我鎮今後三至五年的農業農村工作,從而徹底形成會幹、巧幹、實幹、幹成事格局!讓我們在充分醞釀所形成報告的指引下,達到三年經濟翻一番,五年奔小康,讓老百姓有活幹、有房住、有醫看、有錢花,形成一個安居樂業的富裕、美麗、幸福臨鎮。(景保)

發揮領頭羊優勢,緩解臨鎮目前“金字塔現狀”,進一步做大、做強、做優產業,深化產融結合,打好轉型升級“組合拳”,形成更好的產業支撐,營造更好作風轉變氛圍;四是爭創一流保障。以制度建設為基礎,用八項規定嚴格要求自己,用《條例》和《細則》嚴格管理黨員幹部,用村規民約和“十個沒有”規範群眾行為,具體到工作中:在產業方面做到領導到位、組織措施到位、技術指導到位、督促檢查到位;在服務方面做到管理制度到位、群眾路線走到位;在標杆樹立方面做到獎勵機制到位、支持機制到位,形成具有臨鎮特色的422制度體系,為本次大討論所形成的報告順利實施提供堅實保障。

第四、開展五個層次討論

“五個層次”即——第一層次討論:根據大討論要求,領導班子結合臨鎮實際,擬定了討論的相關內容,打好了討論的基礎,明確了此次大討論內容的初步方向;第二層次討論:吸納領導班子成員、有經驗、理論水準較高的政府幹部開展討論,圍繞主題各抒己見,細化討論內容,明確存在的問題及整改措施。主要依據產業、幹部及群眾在工作、生產、生活中凸顯出來的問題,確定我鎮轉型發展中“產業轉結構、幹部轉作風、群眾轉意識”的三個轉變,通過四個“爭創”為主題全面開展大討論,即爭創“有機品牌”,爭創三級服務,爭創排頭兵、爭創一流保障;第三層次討論:組織全體領導、鎮村兩級幹部、駐鎮單位負責人積極參與。圍繞“三個轉變”,“四個爭創”主題及在產業發展、政府職能、站所服務、幹部作風方面提出的問題,給出建議。通過各方討論發言,在產業發展方面提出4個大問題,32個小問題。在深化服務方面,提出3個大問題,30個小問題;第四層次討論:全體領導幹部、駐鎮單位負責人、兩代表一委員、致富能手、群眾代表分組開展討論。依據各村實際,集思廣益,最終研討出臨鎮鎮“加快轉型發展,實現追趕超越,我們怎麼幹?”總體思路,即“黨建引領指導幹、凝心聚力用心幹、聚精會神精心幹、眾志成城合力幹、幹群同心一起幹”,使之成為臨鎮鎮今後三至五年的總體發展規劃;第五層次討論:組織演講比賽、匯演、評比、培訓、深入田間地頭宣傳等多樣形式的活動開展討論,通過這些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使群眾在討論中加快轉型發展,實現追趕超越。我鎮通過五個層次由淺入深地討論,結合我鎮實際情況進行細緻地剖析後,最終為臨鎮今後五年關於“加快轉型發展,實現追趕超越”的工作,統一了發展思路,明確了努力方向,制定了詳細規劃,確保討論結果可以宣傳到位、落到實處,發揮作用。

截止目前,我鎮緊緊圍繞三個轉變,明確“追趕新理念、超越新做法”,緊貼四個主題,通過五個層次開展大討論。共開展“加快轉型發展,實現追趕超越,我鎮怎麼幹?”專題討論8次,分組討論24場次。現已完成第四層次的討論環節,形成了“3445”討論格局。目前我們已經實施的專案包括:1.在產業方面:首先,對於果樹產業,大力推進果樹防災減災的體系建設,使全鎮果樹防雹網覆蓋率達70%以上;成立果樹技術服務隊,為果農在果樹管理上提供技術指導、加大對果農培訓力度;全面落實“515”工程,即做好每村50畝示範園、5畝精品園的建設,讓臨鎮“既有蘋果,又有好蘋果”;通過展銷會、互聯網、廣告等多種形式打響臨鎮“寶塔山地蘋果”品牌,使產品價值、利潤最大化;其次,對於蔬菜產業,通過群眾廣泛提、幹部重點抓的方式,在覺德村新建蔬菜大拱棚1280座,並邀請專業人員為村民提供幼苗培育、新型灌溉等技術支援;最後,對於畜牧產業,繼續發展農戶加公司加合作社模式,將粗放型放養變為集約型護養,形成規模化養殖,與蘋果產業、蔬菜產業形成果-菜-沼迴圈配置。2.在土地流轉方面:西村落實“大戶經營、創新產業、轉型發展”模式,流轉300畝川地種植油桃;石村實施“文化+旅遊+產業”模式,流轉400畝土地種植草莓;3.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積極爭取棚戶區改造專案,落實到鎮域集中區東西村。現已完成前期摸底調查工作。下一步我們將在總結好前邊四個層次討論及已經取得的成績的同時,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穩步推進大討論成果。將通過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如:演講比賽、匯演、評比、培訓、深入田間地頭宣傳等多樣形式的活動),開展第五層次討論。更廣泛、更深入、更細緻地收集各界人士及廣大人民群眾的合理的意見和建議,保證轉型發展過程中腳踏實地走群眾路線,真心實意為民辦事。

通過全鎮上下共同的努力,結合鎮村實際,廣泛的徵求意見,認真細緻地總結討論結果,形成一個系統的、完整的、切合臨鎮實際的報告,來指導我鎮今後三至五年的農業農村工作,從而徹底形成會幹、巧幹、實幹、幹成事格局!讓我們在充分醞釀所形成報告的指引下,達到三年經濟翻一番,五年奔小康,讓老百姓有活幹、有房住、有醫看、有錢花,形成一個安居樂業的富裕、美麗、幸福臨鎮。(景保)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