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漲姿勢:全球電壓標準為什麼不是一致的?

大家知道全世界各個國家地區的電壓標準不一致, 導致會出現本國電器無法在其它地區電壓條件下使用等一系列麻煩。 你有沒有想過科技如此發達的今天, 為什麼全球電壓標準不是一致的?那麼今天就給大家科普一下這背後的原因, 以及介紹相應的應對策略。

全球電壓標準盤點

說到電力, 這個要追溯到歷史上那場經典的交直流大戰, 得從那兩位男主角說起。 在電力使用的早期, 愛迪生發明了直流電, 旗下通用電力公司首先在美國採用110V電壓為客戶供給直流電。 隨後, 特斯拉發明了3相的240V交流電, 但出於安全考慮他也把電壓降低到了110V。 由於具備遠距離傳輸損耗更小等優勢, 他的交流電體系最終打敗愛迪生的直流電, 在西屋電氣公司的資助下成為了美國的供電標準。

商用交流電大獲成功之後, 歐洲迅速引進。 後因110V電壓較低, 傳輸同等功率的電力時電流大,

用銅多, 電網傳輸損耗較大, 所以就將電壓規格翻倍為220V。 由於技術改造相對最簡單, 時處二戰後的歐洲還沒有太多的電力設施和用電設備, 成本並不是很大, 於是歐洲國家就形成了220V/50Hz的交流電網標準。

後來, 美國也考慮改用220V的市電標準, 但此時家庭中適配110V電壓的家用電器增多, 如果強行更改電壓規格, 不僅會淘汰大量現役電器和設備造成浪費, 也會搞的怨聲載道, 所以已經錯過了最佳時機。 最終的妥協方案是:220V電力進入家庭後再分為110V來給電器供電。

至於中國, 半殖民時期交流電網並沒有統一的標準, 建國後電網建設遵照蘇聯標準, 而蘇聯採用的也是歐洲標準, 於是220V/50Hz最終成為中國的電網標準。

由於歷史遺留原因, 東北地區及上海的部分原租界地區用的仍是110V電壓標準, 直到上世紀60年代後期, 才慢慢統一為220V電壓。

除了110V和220V, 全球範圍內各個國家還有100V、200V、230V等諸多不同電壓標準, 但國際主流電壓還是220V與110V。

220V與110V電壓的區別

至於220V與110V電壓在使用上的具體區別, 輸送同樣的功率, 220V比110V損耗少, 傳輸的距離更遠;電壓提高一倍, 還可以節省導線截面積一半的輸電線;220V的市電是50Hz, 與110V 頻率60Hz相比, 電動機功率體積比更小, 能節約很多製造電機的材料。

110V的電器在國內使用的正確姿勢

手機、筆記本等電器相容全球電壓, 那是因為它們的用電功率較小, 一個小體積的適配器就能實現變壓的作用, 所以只需要接上插頭轉換器就能全球通用。 而吹風機、電鍋等大功率電器就不行了, 如果要做到相容全球電壓, 適配器體積勢必會相當龐大, 而這顯然是不現實的, 所以市面上的大功率電器電壓都是固定的, 與本地區電壓標準保持一致。

既然不同國家電壓標準不一致也無法做到一致, 那通過海淘等途徑帶回國的大功率電器就要特別注意了,

否則你辛辛苦苦帶回來結果瞬間就燒壞。 像110V這樣低電壓的電器, 你必須借助電源變壓器才能在國內使用。

比如, 上圖就是公牛推出的一款電源變壓器, 能將200-250V電壓轉化為100-125V, 剛好吻合這類電器的電壓需求。 它採用美標插口, 美國、加拿大、日本、臺灣等地區的電器帶回國內使用無需另接轉換插頭就可直接使用, 它有P2和P3兩個型號, 分別適用於額定功率200VA、500VA以內的電器。 有了它, 海淘電器也能放心用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