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游泳是保護關節最好的運動 騎車對膝關節也很友好

說到關節置換,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骨科副主任、關節組主任吳立東主任醫師是行家裡手, 他是浙江大學醫學院骨科臨床教學委員會主任, 浙江省關節學組輪值組長, 中華醫學會骨科分會關節學組膝關節工作委員會執委, 髖膝關節疾病診治、人工髖關節及膝關節置換、保留髖膝關節功能的關節周圍截骨手術是他臨床研究的重點領域。

最近, 他拒絕了一位62歲患者要求置換膝關節的要求。 “來我這裡要求關節置換的病人, 起碼有一半可通過另外的辦法或運動療法保住關節。 我時常勸他們,

能不換關節的, 就盡量不要換。 ”吳主任說。

膝關節痛了3年, 結果矯正O型腿後就好了

患者王先生(化名), 62歲, 德清人, O型腿, 右腿膝蓋痛了3年多, 每次步行不超過一兩百米。 在當地看了三家醫院, 檢查確定他因骨關節炎, 右膝關節已有部分壞死, 考慮換個人工關節。

王先生一位同鄉在吳立東主任這裡做過關節置換, 經同鄉推薦, 王先生到杭州找吳主任。

“他說要換, 但我看得出他其實還是忐忑不安的。 我給他檢查後, 告訴他不用換也可以, 他眼楮馬上瞪大, 眼神發亮。 ”吳主任說。

原來, 王先生這個膝關節部分壞死, 主要和他的O型腿有關。 “因為腿型不對, 人體力線就不對, 關節承重的地方不對, 所以王先生膝關節上下兩塊骨頭的內側磨損得特別厲害,

並迅速壞死。 如果把王先生的腿型調整過來, 他關節的受力點變了, 就不用再反復摩擦壞死的部分, 也就不會感到疼痛了。 ”

吳主任最後給王先生做了一個矯正O型腿的高位截骨手術, 術後, 王先生的腿變直了, 三個月恢復期後, 他膝蓋也不痛了。

再高級的人工關節, 總比不上“原裝”的

吳立東主任說, 造成關節病並有可能需要關節置換的原因很多, 比如外傷、吃激素藥物導致骨頭壞死、正常老化後的關節退變、終末期的骨關節炎、青少年骨骼發育不好等等。

但現在的醫學理念是, 自己的關節能不換就不換, 只要還能通過其它的手術方法治療, 或用運動療法治療的, 就盡量不要換。

“再高級、再精細的人工關節,

使用起來一定也比不上自己原裝的, 而且人工關節都是有使用壽命的, 最好的一般也就20年左右。 現在的人壽命越來越長, 比如王先生, 他如果62歲時給他換了關節, 那他到82歲時又要換了, 到那個時候是換還是不換呢?”

吳主任說, 到他這裡要求換關節的病人, 他看看起碼有一半是可通過保守的運動療法先鍛煉, 或用其它小一點的手術來解決的。

3月30日, 中國醫師協會浙江省骨科分會將成立一個“保髖保膝”工作組, 吳立東任組長, 匯集全省48位關節病的精英, 專門研究“保髖保膝”, 倡導全省醫生盡量為病人保留原裝的關節。

怎麼運動才能保護關節?

“如果關節本身質量不大好, 那它周圍的肌肉、韌帶等軟組織結構對它的支撐作用就顯得尤為重要,

肌肉越強壯, 越能保護關節。 ”吳立東主任說, 關節不好, 提倡用運動療法先治治看, 當然, 如何選合適的運動方法很重要。

游泳, 是公認的保護全身關節最好的運動方式之一, 全身關節都不受力, 蛙泳鍛煉上肢, 自由泳鍛煉下肢。

騎自行車, 髖、膝關節不承重, 也蠻好的。 但騎的強度不要大、速度不要太快, 時間持續半小時以上。 “最好騎平路, 如果要騎坡路, 要用變速自行車, 人不能太用力”。

女性健美操、球操、瑜伽裡一些關節不受力的動作也可以做做。

所有高強度的無氧運動(比如, 一兩百米的急速跑)都不建議做, 因為這些運動, 使肌肉和骨骼相連處的支點很易受傷。

有氧運動(一般指強度比較低、持續時間比較長的運動,

如持續半小時以上的慢跑)可以做。

另外, 應根據自身身體情況來決定運動方式, 循序漸進。

編輯︰汪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