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腎功能檢查別只看肌酐值 老人瘦人要警惕

專家提醒, 早期腎功能受損的人, 血肌酐指標仍有可能表現為“正常”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任珊珊通訊員王海芳)慢性腎髒病有“沉默殺手”之稱, 當人們出現明顯不適癥狀時, 病情往往已發展到晚期, 因此, 很多注重健康的人在參加定期體檢時, 格外看重提示腎功能的“肌酐值”指標。 看到體檢報告中血肌酐值在正常範圍內, 很多人會認為腎功能正常。 然而, 記者從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體檢中心獲悉, 肌酐值並非腎功能好壞的唯一指標。 早期腎功能受損的人, 血肌酐指標仍有可能表現為“正常”。

體檢查腎功能

別只關注“肌酐值”

“體檢查腎功能, 別只關注肌酐值, 它有時也會騙人。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腎內科主任徐安平教授介紹, 肌酐作為體檢最主要的腎功能檢查指標被廣泛應用, 它是肌肉在人體內代謝的產物, 每20克肌肉代謝可產生1毫克肌酐。 當腎病患者腎髒濾過功能出現障礙時, 無法及時將血肌酐排出體外, 導致血肌酐上升, 所以說血肌酐是評估腎功能的重要指標之一。

血中肌酐有外源性和內源性兩種, 外源性肌酐是肉類食物在體內代謝後的產物, 內源性肌酐是體內肌肉組織的代謝產物。 在外源性肌酐攝入量穩定的情況下, 血肌酐濃度取決於腎小球濾過率(GFR), 故測定血肌酐濃度可作為GFR受損的指標。

但血肌酐並不是GFR下降的早期指標, 當GFR下降至正常人的1/3~1/2時, 血肌酐濃度才會明顯上升。 因此, 血肌酐值正常, 不能代表“腎功能正常”, 因為GFR輕度下降時血肌酐並不升高。 相反, 如果血肌酐值明顯升高, 則可判定為腎功能不正常。

徐安平強調, 若老年人或肌肉消瘦者的體檢結果顯示, 血肌酐值在正常高限附近, 也就是數值很高, 但“一腳踩在門檻”上時, 需要引起高度重視, 要警惕已經出現。

做三項檢查

可防“肌酐”騙人

對於早期腎功能受損而血肌酐指標正常的部分患者, 還需要做哪些檢查呢?

徐安平建議, 首先查尿常規。

尿常規是臨床上最常用的重要檢測項目之一, 它是一項簡便、快速、經濟的尿液初步檢查, 大部分腎髒病變早期就可以出現蛋白、紅細胞、白細胞、管型等。

尿常規結果異常是腎髒或尿路疾病的第一徵象, 為進一步的檢查提供重要線索, 同時其結果為臨床診斷、治療和判斷預後提供重要依據。

其次要做泌尿系統B超。

B超可探查腎髒的大小、輪廓、位置及內部結構;還可發現2釐米左右的腎癌、X線平片或靜脈尿路造影不能顯示的小囊腫, 對腎積水及腎結石的診斷, 腎下垂、異位腎的定位以及指導腎穿刺定位均有幫助。 同時, 因B超操作簡單、診斷迅速、無損傷、輻射, 是目前常規檢查方法之一。

再次, 要查胱抑素C。

胱抑素C由機體有核細胞以恆定的速率產生, 可以自由的通過腎小球, 腎小管不分泌胱抑素C, 且胱抑素C被近曲小管上皮細胞重吸收後就被分解,

因此, 經腎小球濾過的胱抑素C不會返回血中, 這些特性與理想的內源性GFR指標要求的特性接近。 同時, 血漿胱抑素C的含量穩定, 不易受其他因素的影響。 目前研究表明, 胱抑素C的診斷準確性及敏感性明顯優於血清肌酐。 GFR是指單位時間內通過腎小球濾過的血漿量, 與有功能的腎小球數量直接相關, 是評估腎髒濾過功能的最佳指標。

徐安平指出, 較常用的GFR評估方法分為2種, 第一種是外源性物質清除率來代表GFR, 其優點是比較準確, 但操作過程復雜, 且檢測需特殊設備, 一般在明確存在腎髒疾病, 為了進一步瞭解其腎功能的情況下由專科醫生建議完善, 第二種是公式法, 將肌酐、胱抑素C、性別、年齡等代入公式計算出來的GFR,

此種方法臨床使用較簡單。 當以上任一結果出現問題, 均建議進一步就診腎內科專科並完善相關檢查。 因此, 充分重視定期、全面的健康體檢, 正確分析健康體檢報告, 對及時發現慢性腎髒病尤為重要。

編輯︰王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