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青島本地水源基本枯竭 用水95%來自長江黃河

原標題:島城用水95%來自長江黃河

城市用水95%以上依靠引黃引江客水;生物預警系統助力自來水水質監測;三大水廠給青島市區供水……今天是第25屆“世界水日”, 說到城市水資源, 就不得不先說說每個人都離不開的自來水。 帶著市民普遍關心的“水問題”, 早報記者昨天走進水源地及水廠探訪, 實地探秘自來水入戶全過程。

探訪

島城吃水要靠長江黃河

昨日下午, 記者與市城市管理局供水處工作人員來到嶗山水庫及嶗山水廠探訪。 “嶗山水庫和嶗山水廠都有著50多年的歷史, 為青島供水立下了汗馬功勞。 ”青島水務海潤自來水集團嶗山水庫管理處處長趙賢忠介紹, 由於持續乾旱, 嶗山水庫目前蓄水量為686萬立方米, 僅是總庫容量的1/10,

已無法滿足嶗山水廠供水系統所轄片區, 局部高點地區將面臨斷水問題。 青島水務海潤自來水集團啟動應急預案, 將原水通過倒灌管輸送至嶗山水庫, 為嶗山水庫補充原水, 以保證水庫區域的供給。

“近年來, 我市遭遇了持續乾旱天氣, 本地水源基本枯竭, 城市用水95%以上依靠引黃引江客水。 ”市城市管理局供水處處長、城市節水辦主任張國輝介紹, 為此, 市城市管理局加大了在城市供水節水方面的管理力度, 多管道開源節流, 積極推進替代水開發利用, 全方位落實節水增效, 確保城市供水安全。

六道工序造出放心自來水

“自來水從取水到出廠主要分六個步驟, 首先是從水庫取水進入水廠管網;第二步是向水中加混凝劑,

這種藥劑名為聚合氯化鋁, 可以很好地將水中的混濁物聚合在一起, 形成膠體顆粒便於沉澱。 ”趙賢忠說, 第三步是反應沉澱階段, 每年汛期前, 工作人員都會對兩個沉澱池池底進行清理。

記者看到, 眼前的反應池被隔成十多個小池, 每個小池交叉著留有出口, 加入混凝劑後, 黃綠色的水體流入反應池, 慢慢地迴圈流動。 “水從反應池流動一圈大約需要四小時, 這樣可以讓混凝劑把水中的混濁物充分聚集, 形成顆粒物沉入池底。 ”趙賢忠介紹, 反應沉澱後還需要再過濾一次, 水流進濾池車間的管道中將進一步過濾。 過濾出的水通過地下輸送管道送入清水池, 進行消毒。 水庫中的水到了這一步已經是自來水了,

最後一步就是將這些水送入泵房加壓, 將水打入城市輸水管網中。

“每一步必須把好關, 不能出一點問題。 從取水到出廠, 自來水的誕生大約需要五個半小時。 ”趙賢忠說, 自來水的生產工藝中添加的混凝劑不參加化學反應, 而是吸附水中懸浮顆粒。

鯽魚擔任“水質警戒員”

記者在嶗山水廠的水質檢測儀錶間看到, 這裡有專門檢測出廠水濁度的儀器, 上面顯示著即時資料為0.2NTU。 “國家標準為不大於1NTU, 僅濁度這一項來看, 我們的出廠水水質遠優於國標。

在水質檢測儀錶間裡, 放置著一個透明的玻璃魚缸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魚缸中的水不停地通過兩根黑色的細軟管迴圈著, 一尾尾鯽魚暢遊在玻璃缸中。 自來水在輸送到千家萬戶之前, 先讓擔任“水質警戒員”的魚兒“嘗”過。這種生物預警系統讓對水質敏感的魚兒成為了市民飲水的“安全守衛者”。

“魚是對水質變化很敏感的生物,通過觀察它們的活動,能及時地發現其他‘儀器’要經過較長時間才能發現的水質變化。我們利用生物魚箱養魚來監測即將出廠的水質,可以第一時間直觀地發現問題。”趙賢忠說,養魚的水是迴圈流動的水,他們先把出廠水注入生物魚箱,然後放上擔任“水質警戒員”的鯉魚,魚兒們的生存狀況由工作人員全天24小時監控,平時每10分鐘觀測一次。

“通過魚對這個水的反應就看到出廠水裡是否含有害物質,要是魚兒反應正常的話,就證明這個水是沒問題的。 ”趙賢忠告訴記者,當生物魚箱裡的魚出現異常,他們會立即採集水樣化驗。一旦確認水質異常,就得採取應急措施停水。這種生物預警技術可以在第一時間發現水質異常,以便進一步快速處理各種水質污染突發事件。“自來水從出廠後進入居民家中管網至少還需要幾個小時的時間。這樣可以保證市民飲用水的安全,防止受污染的水體進入城市供水系統。 ”趙賢忠說。

幕後

三個水廠給青島市區供水

張國輝向記者介紹,向青島市區供水的水廠主要有仙家寨水廠、白沙河水廠、嶗山水廠3個主供水廠。三個水廠中,剛剛經過深度處理工藝改造的仙家寨水廠淨化能力最高,日淨化量可達36.6萬立方米,白沙河水廠能達每天36萬立方米,嶗山水廠最少達每天7.5萬立方米,總計80.1萬立方米。“目前,青島市區日供水量超過70萬立方米,供水能力充足。”張國輝說,島城實施大供水體系,水廠之間相互連通,可以調配,管網成環狀,極大地保障青島市區用水的安全,即使一個水廠出現問題,其他水廠的水也會補充過去。

目前,島城地下鋪滿了供水管道,總長度近3000公里。 “這些管網有主管網,同時還有入社區的細管網,就如同人體的血管一樣,每一個環節都非常重要。市區供水也要通過管網之間的加壓站再加壓,太平角附近的居民用上自來水需要加壓5次才能供上水。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提醒

節約用水從點滴做起

在此,市城市管理局城市節水辦公室也發出呼籲,希望大家能節約用水。 “一滴水,看似微不足道。但是不停地滴起來,數量就很可觀了。 ”市城市管理局供水處處長、城市節水辦主任張國輝說,據測定,“滴水”在1個小時裡可集到3.6公斤水;1個月裡可集到2.6噸水。這些水量足可以供給一個人的生活所需。張國輝說,至於連成線的小水流,每小時可集水17公斤,每月可集水12噸;嘩嘩響的“大流水”,每小時可集水670公斤,每月可集水482噸。一個關不緊的水龍頭,一個月可以流掉16噸水;一個漏水的馬桶,一個月要流掉325噸的水,全市如果有10萬個水龍頭、10萬個馬桶漏水,一年就要損失上千萬噸的水。因此,節約用水要從點滴做起、從身邊做起。

【措施】

節水增效保障供水安全

自來水來之不易,島城近年來又持續乾旱,市城市管理局也加大了在城市供水節水方面的管理力度,多管道開源節流,積極推進替代水開發利用,全方位落實節水增效,有力地保證了城市供水安全。為解決當前原水水質較差和不穩定問題,市城市管理局提出了全市水廠深度處理工藝改造的目標和方案,利用三年時間,實施水質提升工程。到2018年,我市現有城市供水水廠將全部完成深度處理工藝改造,所有新建水廠均採取深度處理工藝,城市供水品質將得以全面提升。

加快推進海水淡化項目建設,積極謀劃城市戰略水源。力爭2025年全市海水淡化產能達到60萬立方米/日,使海水淡化真正成為我市的戰略水源,提高城市供水保證率。加大海水淡化項目建設力度,海水淡化能力達到23萬立方米/日,居全國領先水準。

積極實施污水資源化戰略,努力將再生水發展成為城市第二水源。目前,再生水利用量達到30余萬立方米/日,城市再生水利用率達到35.3%左右,再生水廣泛用於工業冷卻和工藝、綠化、保潔、沖廁、基建、河道景觀、水源熱泵等方面。

本版撰稿攝影記者劉海龍

[編輯:亞麥]

先讓擔任“水質警戒員”的魚兒“嘗”過。這種生物預警系統讓對水質敏感的魚兒成為了市民飲水的“安全守衛者”。

“魚是對水質變化很敏感的生物,通過觀察它們的活動,能及時地發現其他‘儀器’要經過較長時間才能發現的水質變化。我們利用生物魚箱養魚來監測即將出廠的水質,可以第一時間直觀地發現問題。”趙賢忠說,養魚的水是迴圈流動的水,他們先把出廠水注入生物魚箱,然後放上擔任“水質警戒員”的鯉魚,魚兒們的生存狀況由工作人員全天24小時監控,平時每10分鐘觀測一次。

“通過魚對這個水的反應就看到出廠水裡是否含有害物質,要是魚兒反應正常的話,就證明這個水是沒問題的。 ”趙賢忠告訴記者,當生物魚箱裡的魚出現異常,他們會立即採集水樣化驗。一旦確認水質異常,就得採取應急措施停水。這種生物預警技術可以在第一時間發現水質異常,以便進一步快速處理各種水質污染突發事件。“自來水從出廠後進入居民家中管網至少還需要幾個小時的時間。這樣可以保證市民飲用水的安全,防止受污染的水體進入城市供水系統。 ”趙賢忠說。

幕後

三個水廠給青島市區供水

張國輝向記者介紹,向青島市區供水的水廠主要有仙家寨水廠、白沙河水廠、嶗山水廠3個主供水廠。三個水廠中,剛剛經過深度處理工藝改造的仙家寨水廠淨化能力最高,日淨化量可達36.6萬立方米,白沙河水廠能達每天36萬立方米,嶗山水廠最少達每天7.5萬立方米,總計80.1萬立方米。“目前,青島市區日供水量超過70萬立方米,供水能力充足。”張國輝說,島城實施大供水體系,水廠之間相互連通,可以調配,管網成環狀,極大地保障青島市區用水的安全,即使一個水廠出現問題,其他水廠的水也會補充過去。

目前,島城地下鋪滿了供水管道,總長度近3000公里。 “這些管網有主管網,同時還有入社區的細管網,就如同人體的血管一樣,每一個環節都非常重要。市區供水也要通過管網之間的加壓站再加壓,太平角附近的居民用上自來水需要加壓5次才能供上水。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提醒

節約用水從點滴做起

在此,市城市管理局城市節水辦公室也發出呼籲,希望大家能節約用水。 “一滴水,看似微不足道。但是不停地滴起來,數量就很可觀了。 ”市城市管理局供水處處長、城市節水辦主任張國輝說,據測定,“滴水”在1個小時裡可集到3.6公斤水;1個月裡可集到2.6噸水。這些水量足可以供給一個人的生活所需。張國輝說,至於連成線的小水流,每小時可集水17公斤,每月可集水12噸;嘩嘩響的“大流水”,每小時可集水670公斤,每月可集水482噸。一個關不緊的水龍頭,一個月可以流掉16噸水;一個漏水的馬桶,一個月要流掉325噸的水,全市如果有10萬個水龍頭、10萬個馬桶漏水,一年就要損失上千萬噸的水。因此,節約用水要從點滴做起、從身邊做起。

【措施】

節水增效保障供水安全

自來水來之不易,島城近年來又持續乾旱,市城市管理局也加大了在城市供水節水方面的管理力度,多管道開源節流,積極推進替代水開發利用,全方位落實節水增效,有力地保證了城市供水安全。為解決當前原水水質較差和不穩定問題,市城市管理局提出了全市水廠深度處理工藝改造的目標和方案,利用三年時間,實施水質提升工程。到2018年,我市現有城市供水水廠將全部完成深度處理工藝改造,所有新建水廠均採取深度處理工藝,城市供水品質將得以全面提升。

加快推進海水淡化項目建設,積極謀劃城市戰略水源。力爭2025年全市海水淡化產能達到60萬立方米/日,使海水淡化真正成為我市的戰略水源,提高城市供水保證率。加大海水淡化項目建設力度,海水淡化能力達到23萬立方米/日,居全國領先水準。

積極實施污水資源化戰略,努力將再生水發展成為城市第二水源。目前,再生水利用量達到30余萬立方米/日,城市再生水利用率達到35.3%左右,再生水廣泛用於工業冷卻和工藝、綠化、保潔、沖廁、基建、河道景觀、水源熱泵等方面。

本版撰稿攝影記者劉海龍

[編輯:亞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