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93%報紙創辦APP,電視臺創辦率67%:但自辦APP已成“挨批批”

文丨專欄作者 胡瀚中(前地市新聞網負責人) 來源丨傳媒頭條

原標題丨中低部媒體挨批批的四重在詩外

導讀:

一、大風起兮雲飛揚,

上個“挨批批”兮四嗨八慌

許多媒體創辦自有APP, 就是為了在新的傳播環境與媒體生態下, 力爭在移動互聯網世界佔有一席之地。 儘管這些年來, 隨著市場變化, 大多數傳統媒體運營艱難, 但, 大多數傳統媒體也都相繼成立了融媒體部門, 劃撥了多少有些不菲的資金,

創建了一個又一個的自辦APP。

在推廣中, 大多數的傳統媒體傾其所有地將手中所擁有的廣播、電視、報紙、雜誌等宣傳資源集中起來推廣自辦APP, 並且, 大多花費了不菲的推廣代價, 用獎品或其他刺激“購買”了或一兩萬, 或三五萬的基礎註冊用戶。 然後呢, 然後就很難再有然後了。

一個事物, 被寄予厚望, 不等於它真能夠成為人們的希望。 相當多的中低部媒體自辦APP其實, 已經漸漸褪變成為挨批批。 原有的中層幹部不懂, 從開始為了一把手工程不得不支援, 不知所云, 到後來對這個一直消耗資源與資金, 沒有收益, 看不到未來的部門, 從不理解到冷嘲熱諷到……相當多的中低部媒體自辦APP其實已經成為了“挨批批”。

二、狡兔三窟與多通道發佈 媒體自辦APP其實是傳統媒體當有之佈局, 是其在移動互聯網上眾多發佈平臺的資訊策源地、根據地

許多媒體自辦APP的初衷, 除了順應融媒體的發展現狀以外, 其實也有在移動互聯網的時代不缺席的標配思想。 別人有的, 我全都得有。 這並沒有錯。

前段時間, 傳播界議論頗多的事是八卦大號被封、多部網大下架等等, 在這段時間, 討論媒體是否應當自辦APP的時候, 持反對意見的明顯會少很多。

自家的兒子如何能夠完全放心地放在別人家裡去養。 養得太大了, 養的太好了, 養得不合主人的意了, 都有可能在一夜之間變為烏有。 只要是一方獨大的平臺, 就有生殺予奪之大權。 大平臺的流量多, 但對於媒體來說,

把自己的資訊和粉絲維護完全寄託在別人的平臺上面, 就像是把自己的孩子送去大家族去當質子一樣。 既然是質子, 那就隨時有可能被對方殺死。

這樣的事情, 其實, 每年都會來一回或者幾回, 去年比較熱的是新聞早餐公號封號, 引起東方網總裁徐世平給馬化騰發公開信的事情。

阿裡系也是一樣。 每年都會有一批千萬級甚至億級大店被封, 或者因為刷單, 或者是因為踩了誠信、廉政等紅線, 或者是假貨或者其他什麼原因。 這樣的情況一旦發生, 除了粉絲和老顧客以外, 大多數的其他人其實是根本不關心你是否存在或者是否曾經存在過的。

平臺是人家的, 人家當然要制定管理的法度和演算法與次序, 這就像當年街機裡的禦法度一樣——如果平臺是你建立的, 你也需要這樣做。 很正常。 自己的生死完全攥在別人手裡, 總不是一件可以完全放心的事情。 臥榻之側, 豈容他人安睡, 同理, 安睡之處, 豈能在他人客廳。 所以媒體在佈局各種各樣的這種號那種號的同時, 也應該為自己做一個獨立APP,這樣才能夠把根留住。

狡兔三窟,就是這個道理。傳統媒體的資訊分發現在已經離不開移動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的勢力範圍是分散式的,所以,傳統媒體的佈局也應該是分散式的。即有自己的自有平臺,又在公眾平臺上佈局,媒體即使自建平臺,也同時需要在擁有眾多使用者的優勢平臺、在別人的平臺上去展現自己。在別人的平臺上,可能日子暫時會很好,但這種歲月靜好,得要仰仗別人的允許,得要遵循制度者制定的規則,得要依據別人的排序,萬般由不得自己。如若單純寄希望於別人的成熟大平臺,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因為某種合理合法,甚至由你引起公憤的理由,被人幹掉,也是沒有辦法,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媒體不能夠像自媒體一樣的只轉戰於各大平臺,將命根子放在別人手裡攥著。有條件的時候可以自建平臺,但自有APP或者暫時弱小,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服務好自己的目標人群,服務好自己的核心粉絲,雖小猶大。

三、媒體自辦APP的四個在詩外。

打造爆款,想要迅速躥紅,一定要在最熱的擁有最多使用者的別人的平臺,這就好像開門面,一定要開在人流量最大的鬧市裡一樣,不能夠在窮鄉僻壤自家的院落裡。哪怕這些門市的租金很高,也不得不為之。因為只有在那些地方,才能夠拿得到流量。

媒體自辦APP,並不僅僅是為了在移動互聯網世界裡,刷存在感。再小的個體也有自己的品牌,但是,過小的品牌,其實約等於不存在。

媒體自辦APP很難,但是要辦好並不是沒有辦法。筆者認為要把握好四個在詩外。

1.內容在詩外

自辦APP,最可怕的事情就是把自己辦成了傳統媒體的自媒體。 一旦媒體開始做APP,傳統媒體的那點資訊生產量,無論傳統媒體板塊的人員多麼辛苦,製作多麼精良,於移動互聯網而言,都是杯水入江,泥牛入海。

只要媒體開啟了自辦APP之門,就已經突破了傳統媒體的邊界。無論是採用內容合作方式還是採集方式,都必然要突破媒體自產資訊的界限。

媒體花大成本做APP,其實更多的是要對那些對自己媒體生產內容有興趣的人做精准服務,將他們更長久地團結在自己的身邊,那麼,他關心你的媒體所生產的內容,就同樣會關心同類型的內容。

這個時候就存在決策者與採編人員之間的矛盾問題,是更多聘用人員去做人工採集,還是更多去尋找合作夥伴,吸引更多同類型內容的生產者進來,就是決策者所要考慮的一個問題。在這裡,投資人的利益和打工者的利益是有衝突的,如果說採用廣泛採集或者廣泛採用外來稿件的方式,編輯的工作量並不會減輕,編輯肯定會向決策者建議完全採用人工方式採用編輯肉眼判斷的方式來開展採編工作,而一旦決策者聽信了這樣的言論,認可了這種編輯思想,就會掉進人力資源無底洞,人手永遠不夠,必然是傳統媒體收視率和營收下滑,而新媒體部門又採用了類傳統媒體的原始生產模式,並且會陷入更加可怕的人海戰術陷阱,永遠看不到APP適應于觀眾需求的未來。

2.應用在詩外

這會是決策者與技術人員之間的又一層矛盾關係。

技術人員一定會主張APP能夠自己做的都自己做,因為除了成就感以外,他們也有在這個團隊當中的存在感問題。比方說,技術人員一定會主張,商城採用ECSHOP等開來源程式進行二次開發來完成所謂商務開發的流程,甚至於會所出採用某款可以內置在APP裡面的即時通訊工具的建議。所有這一切在技術上都能夠實現,但在技術上可以實現和老百姓喜聞樂見,是兩回事情。

如果只是站在技術人員的角度來看待問題,很多開源應用,至少看到上都大致能夠實現類似於淘寶或者QQ的功能。但是,這一切其實也同樣是完全沒有考慮用戶的使用習慣,在一個大家已經完全習慣了在騰訊產品和阿裡產品上去實現他們的大部分社交與購物需求的時代,整個市場的氛圍其實已經不允許再有新的應用,更不允許一個極為弱小的中低部媒體的APP應用來去做獨立的類似功能開發,你根本沒有必要去做重新發明輪子的事情,而且你就算是做成了也是廢的。很多農民兄弟都會在家裡試著造飛機,做當然是可以,但是哪家民航公司敢用這樣的飛機?在一個共用分享的時代,在一個已經接近高度壟斷的移動互聯網市場裡,想要把所有的應用完完全全地封閉開發在自己的APP應用裡面,只是一場癡夢。

你完全可以有你自己的獨立商城,但人們也可以完全不信任不使用它,你開發的不過是某些後來成為鬼城的開發區商務區而已。在商務方面,你完全沒有那種有大資料支撐的征信體系,也沒有用戶認可;在即時通訊工具方面,哪怕在技術測試階段,某項封閉的只在內部使用的工具,哪怕被技術專家們運用得爐火純青,使用者也一樣不會照買。

許多應用在市場上已經完全成熟,為了搭建那種與之相配的良好市場應用環境,各個優秀的一線公司也做出了大量的基礎建設工作。比方說:直播應用,除了要有使用者基礎以外,也需要大量的頻寬以及費用高昂的使用機器演算法的違規視頻捕捉判斷工具,這一切,對一個在手工作坊裡用鐵皮和榔頭造飛機的農民來說,是不可能擁有的資源。

傳統媒體的自辦APP應該大量使用嵌套方式將功能性的應用引導到自辦APP之外,由市場上成熟的一線品牌公司的產品來去執行後面的工作,

3.用戶在詩外 同時也在題內

但同時系統應該對使用者行為進行捕捉,更好地對使用者進行標籤和標記。然後,再通過人工或者大資料的演算法來對使用者進行分類,這是應用最有價值甚至可唯一需要用心去做的事情。

傳統媒體的自辦APP,最重要的最大的事情,就是用戶管理以及財務資金管理。除此之外,所有的一切全都可以並且應該引導到外部,使用外部資源來完成後面所有工作的環節。

這就好比一些線上教育機構,一定有官網,有使用者註冊管理系統,有不同繳費標準的使用者等級以及等級到期期限。但是,所有的教學,要麼在淘寶大學,要麼在騰訊課堂,要麼在YY,只要不是巨型的線上教育集團,他們不會開發自己的課程直播點播平臺,所有的應用都在外面。

4.運營在詩外

運營,並不靠APP直接掙錢,所有的傳媒媒體的新媒體運營,都應該是融合式的,需要融合整合各種其他服務,一起來打包運營,它有可能是戶外活動,有可能是媒體行動,整個綜合在一起,才可能產生合力。

只有注重了所有這一切在詩外的內容,APP的日子才有可能好過一點,這就好像是一個弱國在強國的縫隙當中求生存一樣,很多資源都要用到強國的資源,除了主權以外,其他所有的一切都是開放式的。

如果不能審時度勢的去應用好外面的資源,中低部媒體開發自己的獨立APP,就好像徒步下海開鑿河道,讓蚊蟲背負大山一樣,不過是一件可笑的螳臂擋車的事情而已。

也應該為自己做一個獨立APP,這樣才能夠把根留住。

狡兔三窟,就是這個道理。傳統媒體的資訊分發現在已經離不開移動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的勢力範圍是分散式的,所以,傳統媒體的佈局也應該是分散式的。即有自己的自有平臺,又在公眾平臺上佈局,媒體即使自建平臺,也同時需要在擁有眾多使用者的優勢平臺、在別人的平臺上去展現自己。在別人的平臺上,可能日子暫時會很好,但這種歲月靜好,得要仰仗別人的允許,得要遵循制度者制定的規則,得要依據別人的排序,萬般由不得自己。如若單純寄希望於別人的成熟大平臺,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因為某種合理合法,甚至由你引起公憤的理由,被人幹掉,也是沒有辦法,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媒體不能夠像自媒體一樣的只轉戰於各大平臺,將命根子放在別人手裡攥著。有條件的時候可以自建平臺,但自有APP或者暫時弱小,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服務好自己的目標人群,服務好自己的核心粉絲,雖小猶大。

三、媒體自辦APP的四個在詩外。

打造爆款,想要迅速躥紅,一定要在最熱的擁有最多使用者的別人的平臺,這就好像開門面,一定要開在人流量最大的鬧市裡一樣,不能夠在窮鄉僻壤自家的院落裡。哪怕這些門市的租金很高,也不得不為之。因為只有在那些地方,才能夠拿得到流量。

媒體自辦APP,並不僅僅是為了在移動互聯網世界裡,刷存在感。再小的個體也有自己的品牌,但是,過小的品牌,其實約等於不存在。

媒體自辦APP很難,但是要辦好並不是沒有辦法。筆者認為要把握好四個在詩外。

1.內容在詩外

自辦APP,最可怕的事情就是把自己辦成了傳統媒體的自媒體。 一旦媒體開始做APP,傳統媒體的那點資訊生產量,無論傳統媒體板塊的人員多麼辛苦,製作多麼精良,於移動互聯網而言,都是杯水入江,泥牛入海。

只要媒體開啟了自辦APP之門,就已經突破了傳統媒體的邊界。無論是採用內容合作方式還是採集方式,都必然要突破媒體自產資訊的界限。

媒體花大成本做APP,其實更多的是要對那些對自己媒體生產內容有興趣的人做精准服務,將他們更長久地團結在自己的身邊,那麼,他關心你的媒體所生產的內容,就同樣會關心同類型的內容。

這個時候就存在決策者與採編人員之間的矛盾問題,是更多聘用人員去做人工採集,還是更多去尋找合作夥伴,吸引更多同類型內容的生產者進來,就是決策者所要考慮的一個問題。在這裡,投資人的利益和打工者的利益是有衝突的,如果說採用廣泛採集或者廣泛採用外來稿件的方式,編輯的工作量並不會減輕,編輯肯定會向決策者建議完全採用人工方式採用編輯肉眼判斷的方式來開展採編工作,而一旦決策者聽信了這樣的言論,認可了這種編輯思想,就會掉進人力資源無底洞,人手永遠不夠,必然是傳統媒體收視率和營收下滑,而新媒體部門又採用了類傳統媒體的原始生產模式,並且會陷入更加可怕的人海戰術陷阱,永遠看不到APP適應于觀眾需求的未來。

2.應用在詩外

這會是決策者與技術人員之間的又一層矛盾關係。

技術人員一定會主張APP能夠自己做的都自己做,因為除了成就感以外,他們也有在這個團隊當中的存在感問題。比方說,技術人員一定會主張,商城採用ECSHOP等開來源程式進行二次開發來完成所謂商務開發的流程,甚至於會所出採用某款可以內置在APP裡面的即時通訊工具的建議。所有這一切在技術上都能夠實現,但在技術上可以實現和老百姓喜聞樂見,是兩回事情。

如果只是站在技術人員的角度來看待問題,很多開源應用,至少看到上都大致能夠實現類似於淘寶或者QQ的功能。但是,這一切其實也同樣是完全沒有考慮用戶的使用習慣,在一個大家已經完全習慣了在騰訊產品和阿裡產品上去實現他們的大部分社交與購物需求的時代,整個市場的氛圍其實已經不允許再有新的應用,更不允許一個極為弱小的中低部媒體的APP應用來去做獨立的類似功能開發,你根本沒有必要去做重新發明輪子的事情,而且你就算是做成了也是廢的。很多農民兄弟都會在家裡試著造飛機,做當然是可以,但是哪家民航公司敢用這樣的飛機?在一個共用分享的時代,在一個已經接近高度壟斷的移動互聯網市場裡,想要把所有的應用完完全全地封閉開發在自己的APP應用裡面,只是一場癡夢。

你完全可以有你自己的獨立商城,但人們也可以完全不信任不使用它,你開發的不過是某些後來成為鬼城的開發區商務區而已。在商務方面,你完全沒有那種有大資料支撐的征信體系,也沒有用戶認可;在即時通訊工具方面,哪怕在技術測試階段,某項封閉的只在內部使用的工具,哪怕被技術專家們運用得爐火純青,使用者也一樣不會照買。

許多應用在市場上已經完全成熟,為了搭建那種與之相配的良好市場應用環境,各個優秀的一線公司也做出了大量的基礎建設工作。比方說:直播應用,除了要有使用者基礎以外,也需要大量的頻寬以及費用高昂的使用機器演算法的違規視頻捕捉判斷工具,這一切,對一個在手工作坊裡用鐵皮和榔頭造飛機的農民來說,是不可能擁有的資源。

傳統媒體的自辦APP應該大量使用嵌套方式將功能性的應用引導到自辦APP之外,由市場上成熟的一線品牌公司的產品來去執行後面的工作,

3.用戶在詩外 同時也在題內

但同時系統應該對使用者行為進行捕捉,更好地對使用者進行標籤和標記。然後,再通過人工或者大資料的演算法來對使用者進行分類,這是應用最有價值甚至可唯一需要用心去做的事情。

傳統媒體的自辦APP,最重要的最大的事情,就是用戶管理以及財務資金管理。除此之外,所有的一切全都可以並且應該引導到外部,使用外部資源來完成後面所有工作的環節。

這就好比一些線上教育機構,一定有官網,有使用者註冊管理系統,有不同繳費標準的使用者等級以及等級到期期限。但是,所有的教學,要麼在淘寶大學,要麼在騰訊課堂,要麼在YY,只要不是巨型的線上教育集團,他們不會開發自己的課程直播點播平臺,所有的應用都在外面。

4.運營在詩外

運營,並不靠APP直接掙錢,所有的傳媒媒體的新媒體運營,都應該是融合式的,需要融合整合各種其他服務,一起來打包運營,它有可能是戶外活動,有可能是媒體行動,整個綜合在一起,才可能產生合力。

只有注重了所有這一切在詩外的內容,APP的日子才有可能好過一點,這就好像是一個弱國在強國的縫隙當中求生存一樣,很多資源都要用到強國的資源,除了主權以外,其他所有的一切都是開放式的。

如果不能審時度勢的去應用好外面的資源,中低部媒體開發自己的獨立APP,就好像徒步下海開鑿河道,讓蚊蟲背負大山一樣,不過是一件可笑的螳臂擋車的事情而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