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贛州這景區與王陽明有如此深厚的淵源,下次再去可別錯過了

前年, 小悉在外旅遊兩個月後, 意猶未盡, 去了贛州當地一個4A級景區通天岩上班。 景區此前給我的印象是純粹的山水風情, 走了數次, 加上同事的介紹引導後, 漸漸對其歷史人文產生興趣, 看著那些石窟、摩崖石刻, 仿佛能穿越時空體驗歷代名人騷客們心情與豪情, 本文為小悉對王陽明先生在通天岩忘歸岩寫下詩歌的鑒賞, 從而來感受王陽明的心學之道, 以及他與通天岩乃至贛州的深厚淵源。

王陽明刻在忘歸岩壁上的詩《通天岩》, 本圖來源於網路

王陽明, 心學集大成者, 他為我們打開了幽暗的心理之門, 帶我們洞穿了紛繁複雜的生活之窗。 “知行合一”“致良知”“心即理”……這些著名的哲學命題成為嚴複、梁啟超、孫中山、蔣介石等一代名士的畢生追隨, 甚至遠播海外。 當然, 王陽明不僅是思想家、哲學家、軍事家, 還是文學家, 他一生寫了許多詩歌, 他喜歡把抽象的心學思考,

以“詩歌”形式婉轉展現。 在通天岩風景名勝區, 他便曾賦詩六首。 其中刻在忘歸岩壁上的《通天岩》, 至今保存完整, 不少來游的文人墨客, 所作詩篇為步其韻而唱和, 對後世影響頗大。 現選此詩為代表作評析, 來解讀王陽明與通天岩乃至贛州的不解之緣, 來感受王陽明詩歌裡的心學之道。

青山隨地佳, 豈必故園好。

但得此身閑, 塵寰亦蓬島。

西林日初暮, 明月來何早。

臥醉石床涼, 洞雲秋未掃。

忘歸岩全景, 本圖來源於網路

這是忘歸岩最具價值的五言詩, 也是通天岩128 品摩崖題刻中最具價值的珍品之一, 從字面上理解, 這首詩為我們勾勒的內容畫面大致是這樣的這樣的“青山處處都是美麗的, 又豈能說家鄉是最好呢, 只要你心中感受到悠閒自在, 即便是滾滾紅塵也應像蓬萊仙境一樣充滿詩情畫意。 樹林西邊的太陽剛剛落山, 皎潔的月亮就早早地掛在了天空, 喝了點小酒醉躺在忘歸岩的微涼的石床上, 秋天已經到來, 忘歸岩洞中好似雲霧繚繞,

未曾掃去”。

本詩後記寫道“正德庚辰八月八日, 訪鄒、陳諸子於玉岩題壁”。 可見本詩正是王陽明造訪學生鄒守益、陳九川等人時所寫。 據記載, 王陽明在贛南平定“宸濠之亂”後, 閑遐之時, 曾在通天岩的觀心岩“面壁”思索、完善“良知”學說, 並結廬講學, 收鄒守益, 陳九川等23人為弟子。 寫詩前王陽明與諸子享用晚餐時, 大家講學論道, 志趣相投, 觥籌交錯, 不覺酩酊, 後有觸動遂在忘歸岩賦詩一首。

通天岩的石窟(悉心/攝)

後記中的“正德庚辰”, 即正德十五年(西元1520年), 王陽明是正德十一年(西元1516 年)出任南贛巡撫的, 可見寫詩時已離家多年。 實際上正德十四年(1519年)年初, 王陽明便開始向朝廷提出退休回家的要求。 而在寫完這首詩後的第八年(1528年), 王陽明抱病從廣西巡撫任上急急往故鄉而返, 最終於1529年1月病逝他鄉(贛州市大餘縣)。 從這幾個事例可以看出, 王陽明始終有落葉歸根的想法, 甚是思念自己的家鄉。 《通天岩》這首詩中的“涼”“秋”等詞多少令人想到王陽明內心深處悲戚的一面, “豈必故園好”恐怕帶有一時感歎自我安慰的意味。

通天岩情人橋 (悉心/攝)

如此說來,這首詩表現的全是頹靡的悲意?顯然不對。王陽明一生,坎坷波折,歷經貶謫、受誣、辭官等種種困境,即便是上任南贛,也實則與被貶同義。他有權力怨天尤人,但他從不抱怨,正是有這些身處異鄉的苦難歷練,相互激發、相互參透,才成就了他的澄明闊達,成就了他“心學”體系的完善。

這首詩,雖然按照常人理解會看到一絲傷感,但讓我們感觸更多的是王陽明心學“致良知”理念的詮釋。詩中的“閑”字,所闡述的便是理學家提倡的一個“靜”字,是“致良知”的道德修養方法——“靜坐息思慮”。初暮,明月,石床,秋天,洞雲,《通天岩》詩中的這些意境構造的是飄飄然棄凡成聖的感覺,正是收斂意慮、心神空靜的修身養性的意向。王陽明的許多詩作都有濃濃的理學意味,體現了他的理學主張。這首詩,可以說是一首寓性理於詩體的代表作、佳作。

景區幽靜小道,適合靜修(悉心/攝)

最後我們來看看這首詩的書法藝術。這首詩位於忘歸岩正面,高110釐米,寬145釐米,共8行,行書,徑約10釐米。字字清勁,單字排列而不連綴,具有王字、歐字風格,書風淡雅又自然率真,點畫精熟,法度涵蘊,字如其人、其學。正如他的哲學思想“致良知”,以個人之良知衡量是非善惡標準,不必求之勝任,亦不必求之典籍。良知是你自家準則。所以在他的書法中,看得出他並不是一味的效法前賢,而是在已掌握的書法法則中大膽地發揮個人的主觀性情,點畫跳躍,收放自如。有時還以“狂草書之”,如“醉”“掃”“岩”,使通篇氣韻生動流暢。在題刻的首聯“青山”句和落款的最後一行“陽明山人王守仁書”卻又以行楷書體呼應。尤其是最後一“書”字純為楷則,給人正氣盎然之態。

通天岩夏荷(悉心/攝)

都說“一葉知秋”,通過《通天岩》這一首詩的內容與書法分析,我們能看到王陽明熱愛教育講學的歷史寫照,能看到他身處異鄉的複雜情愫,能看到心學“致良知”的修養理念,也能看到他行雲流水的行事風格。不知道遊客們看著陽明先生這首詩的石刻,是作何感想,不知是否也會像筆者一樣滿懷崇敬,回望那段歷史歲月,甚至想起他的臨終遺言“此心光明,亦複何言”,暗自希望自己也能做個“致良知”“知行合一”光明磊落的人。

聲明:同作者,多平臺發佈,本文純原創,版權歸本人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通天岩情人橋 (悉心/攝)

如此說來,這首詩表現的全是頹靡的悲意?顯然不對。王陽明一生,坎坷波折,歷經貶謫、受誣、辭官等種種困境,即便是上任南贛,也實則與被貶同義。他有權力怨天尤人,但他從不抱怨,正是有這些身處異鄉的苦難歷練,相互激發、相互參透,才成就了他的澄明闊達,成就了他“心學”體系的完善。

這首詩,雖然按照常人理解會看到一絲傷感,但讓我們感觸更多的是王陽明心學“致良知”理念的詮釋。詩中的“閑”字,所闡述的便是理學家提倡的一個“靜”字,是“致良知”的道德修養方法——“靜坐息思慮”。初暮,明月,石床,秋天,洞雲,《通天岩》詩中的這些意境構造的是飄飄然棄凡成聖的感覺,正是收斂意慮、心神空靜的修身養性的意向。王陽明的許多詩作都有濃濃的理學意味,體現了他的理學主張。這首詩,可以說是一首寓性理於詩體的代表作、佳作。

景區幽靜小道,適合靜修(悉心/攝)

最後我們來看看這首詩的書法藝術。這首詩位於忘歸岩正面,高110釐米,寬145釐米,共8行,行書,徑約10釐米。字字清勁,單字排列而不連綴,具有王字、歐字風格,書風淡雅又自然率真,點畫精熟,法度涵蘊,字如其人、其學。正如他的哲學思想“致良知”,以個人之良知衡量是非善惡標準,不必求之勝任,亦不必求之典籍。良知是你自家準則。所以在他的書法中,看得出他並不是一味的效法前賢,而是在已掌握的書法法則中大膽地發揮個人的主觀性情,點畫跳躍,收放自如。有時還以“狂草書之”,如“醉”“掃”“岩”,使通篇氣韻生動流暢。在題刻的首聯“青山”句和落款的最後一行“陽明山人王守仁書”卻又以行楷書體呼應。尤其是最後一“書”字純為楷則,給人正氣盎然之態。

通天岩夏荷(悉心/攝)

都說“一葉知秋”,通過《通天岩》這一首詩的內容與書法分析,我們能看到王陽明熱愛教育講學的歷史寫照,能看到他身處異鄉的複雜情愫,能看到心學“致良知”的修養理念,也能看到他行雲流水的行事風格。不知道遊客們看著陽明先生這首詩的石刻,是作何感想,不知是否也會像筆者一樣滿懷崇敬,回望那段歷史歲月,甚至想起他的臨終遺言“此心光明,亦複何言”,暗自希望自己也能做個“致良知”“知行合一”光明磊落的人。

聲明:同作者,多平臺發佈,本文純原創,版權歸本人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