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磚雕:呈現大同古建藝術之美

漫步古城古建景點, 一覽大同名樓雕刻, 無不再現著大同磚雕的歷史痕跡。

磚雕, 俗稱“硬花活”, 是中國一種古老的建築裝飾藝術。 它以物質生產為基礎, 伴隨著建築的發展、磚制材料在建築中的應用而出現的, 是在滿足當時人們樸素的精神需求和審美要求等社會生活的需要而創造的藝術形式。

磚雕成品之所以能經受數百年的日曬雨淋, 是因為它是經過複雜的工藝流程製作而成的。 而在大同, 有一種特殊的磚雕技術越來越受到人們的認可和好評。

3月16日和17日, 陝西、內蒙古幾家大型企業的負責人帶著感恩之心來到大同巧工坊,

對他們開發的“免燒磚雕技術”盛讚不已。 他們在瞭解了一些微縮工藝“華嚴寺”、“四牌樓”等磚雕部分也是採取這一技術之後, 更對巧工坊的巧手藝大力點贊。 這名負責人為什麼對“免燒磚雕技術”伸出了大拇指?這話還得從去年說起。 巧工坊去年9月承接了該企業的磚雕照壁業務。 按照公司以文化推動企業發展的目標, 要在公司周邊區域打造一處體現中華傳統文化“仁義禮智信”的人文景觀。 該公司聯繫到了大同的巧工坊, 並瞭解到巧工坊曾為內蒙古庫倫三大寺製作過占地面積150餘平方米的微縮景觀。

從設計圖紙、駐地施工、牆壁構圖、材料選用, 到彩繪定型, 巧工坊都做了周密而細緻的規劃,

同時選用了市級工藝美術大師趙永飛等專門從事實用美術的技術型人才。 經過一個多月的緊張雕制, 該人文景觀成功落成, 並受到過往遊客的嘖嘖稱讚。

巧工坊主人盛開介紹, 2006年, 他們成功開發出一種不用佔用土地資源、不用煤火燒製作的《免燒磚雕坯材》的新技術。 這種技術於2009年申報國家智慧財產權局, 2012年5月正式獲得專利申請。 “免燒磚雕技術”廣泛應用于大型古建、賓館飯店、微縮景觀等領域, 該技術環保, 無污染。 目前, 該技術已得到客戶的普遍認可。

這幾天, 巧工坊又開始接受一種文化使命, 製作“雁塔”、“鐘樓”古建微縮模型。 其中, 涉及磚雕部分依然採用這一技術, 由此技術製作出的磚雕精品, 清新質樸而又巧奪天工,

呈現大同古建藝術之美。 永宏 善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