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提醒|春風拂面……面癱高發:醫生說現在還是要捂一捂的

盼望著盼望著, 東風來了, 春天的腳步近了, 一不留神外面已是姹紫嫣紅的一片!這種時候怎麼還能宅在家裡浪費大好的春色呢?

連日陰雨, 今天終於放晴, 劉女士興致勃勃地約上閨蜜去近郊賞花拍照。 哪知才擺了幾個姿勢, 鏡頭中的劉女士竟笑不出來了。

“你嘴巴歪了!”閨蜜大喊, 幾個人又風風火火跑到了醫院。

溫州市中心醫院針灸科主治中醫師李俊緯說, 春天是面癱的高發期, 特別是立春和驚蟄時節, 春季病毒活躍、早晚溫差大, 經冷風一吹, 體抗力低下的人群極易發生。 近兩周, 針灸科接診的面癱病人是平時的5-6倍, 平均每天都有15-16例。

面癱

又稱面神經炎

— 俗稱“歪嘴巴”、“吊線風” —

以面部表情肌運動功能障礙為主要特徵的一種常見病。

神經內科副主任醫師陸琦解釋, 當神經管內的神經受到炎症刺激或者病毒感染時, 就會出現水腫, 在骨管內嵌頓、壓迫, 導致面神經的傳導功能障礙, 面部表情肌失去神經的支配, 從而出現面癱。 面癱分中樞性面癱和周圍性面癱兩大類型, 以周圍型面癱常見。 主要表現為病側額紋消失, 不能抬額、蹙眉, 眼瞼不能閉合或閉合不全, 病側鼻唇溝變淺, 口角下垂, 嘴被牽向病灶對側, 不能撅嘴和吹口哨, 鼓腮時病側嘴角漏氣。

面癱可以發生在任何一個年齡段, 老人、小孩、糖尿病患者、孕產婦均有可能發病。 李醫生稱今年接診過最年輕的患者才4歲, 因為感染了帶狀皰疹病毒後導致面癱。 一位新晉媽媽, 為了看寶寶洗澡,

在走廊裡來來回回跑了好幾趟, 等坐下來吃了一口面時, 突然左臉就耷拉下來了。 李醫生分析, 產婦剛生產完體質較差, 加上樓道裡風大, 受風寒之邪, 面又熱, 忽冷忽熱, 就被面癱“擊倒”了。 李醫生說, 本身有病毒感染, 或體質差、休息不好, 受風受寒後極易得面癱。

大部分面癱突然發生, 少部分病人可有臉部發麻不適、活動僵硬等前兆。 當發生面癱時, 應及時到神經內科或針灸科就診。

通常選用激素、抗病毒等藥物和中醫針灸聯合治療, 一般兩周左右面癱症狀便可改善。 陸醫生說, 在治療的同時還可以做做面癱操有助於病情恢復。 動作很簡單, 沿面頰到耳後, 從下往上推, 切記往回推。 也可對著鏡子做抬眉、皺眉, 發ī、ǖ、e音等動作。

預防面癱關鍵是要做好自我保護。 李醫生說, 首先要保證充足的睡眠, 避免熬夜, 加強體質;其次, 要注意保暖、防風, 出門時最好戴上圍巾, 春天還是要捂一捂。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