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2017馬雲鄉村教師計畫 讓校園的歌聲響徹群山

甘肅舟曲縣巴藏鄉溪嶺村是個隱藏在群山深處的小山村, 房屋依山而建在海拔2300米的山頂, 讓這個山勢陡峭的山村甚至難覓一段平緩的道路。 村裡的小學雖然規模很小, 占地不足一個籃球場大小, 但已是這個山村最大的一塊平地了。

惡劣的自然條件, 加上陡峭的山路, 無論是外面的人走進去還是村裡的人走出來都極為不易, 對於年幼的孩子們來說, 在村裡上小學則是唯一的選擇。

學校裡有位叫楊鋒的老師, 他也是學校裡唯一的老師, 5年來, 這位“80後”成了這些山裡娃的精神偶像。

師範音樂專業出身的楊鋒畢業後一邊打工, 一邊準備各類考試, 2011年底他通過了事業編考試, 成為舟曲縣巴藏學區的一位教師。 到現在他還清楚地記得2012年初, 校長帶著他坐進一輛“桑塔納”, 沿著蜿蜒陡峭的山路把他送到溪嶺小學的情景。 初到這個“鳥都不來”的地方, 楊鋒萌生了扭頭就走的想法, 可是轉念一想, 自己也是同樣從這樣一個小山村走出來, 而這個職業也是自己通過幾年的努力換來的。 而他的到來才能讓在這所學校堅守了十多年的老教師到山下的學校去教書……經歷了許久的糾結, 楊鋒沒有離開,

他選擇了與這裡的孩子朝夕為伴。 兩年前, 楊鋒的孩子降生了, 他把自己的孩子交給了老家的父母, 自己卻成了這些山裡娃的“爸爸”。

由於他是學校裡唯一的老師, 很多事情都要他來處理, 一次外出參加培訓時, 父親打來電話, 得知楊鋒不在學校, 父親責怪他為什麼不給孩子上課, 並囑咐他一定要教好人家的孩子, 不要誤人子弟。 他告訴父親, 因為參加培訓就給孩子們放假了, 但是缺的課會在雙休日補上。 父親的囑託、孩子們渴望的眼神、鄉親們的期盼都成為楊鋒的責任。 山裡的孩子們資訊閉塞, 孩子們瞭解外界是通過楊老師;有的孩子膽小靦腆, 在楊老師的鼓勵下變得開朗敢於回答問題;孩子們做遊戲、打乒乓球有了一位大朋友。

孩子們更是在音樂方面得到這位元專業教師的啟迪, 他給孩子們在心中種下了音樂的種子。

溪嶺村居住著近200戶村民, 一個老師帶著學前班、一年級、二年級三個班共50多個孩子, 工作量之大讓楊鋒時常感到時間不夠用, 各班的教學進度總是趕得很吃力。 而在農村, 家長對孩子們的學業大多不夠重視, 所以, 楊鋒在取得家長的贊成後, 在下午給孩子們加一節課, 或是趕進度、或是完成家庭作業, 這樣一來, 孩子們的學習任務基本上在校期間都能有品質的完成。 除了學業, 楊鋒提倡孩子們全面發展, 除了音樂、體育, 還會在春暖花開時組織孩子和家長去遊玩, 去另一座山頂的草坪放飛夢想。

兩年前, 為了豐富校園文化生活,

楊鋒網購了一部電腦廣播系統, 儘管這項採購因為超支讓他心裡有些不快, 但讓他欣慰的是, 這個鄉村小學和城裡的學校一樣, 告別了枯燥的電鈴、可以做真正意義的廣播操、課餘時間音樂和歌聲可以響徹遠處寂靜的山谷。 (蘭州晚報記者 甘霖)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