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銳意創新,吹響青春奮進集結號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6周年“青春綻放跟黨走同心共圓中國夢”系列評論之七

中國共產黨建黨96年來, 創新在党領導的各項事業中一以貫之。

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各個時期, 形勢不同, 唯有創新貫穿其中。 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中國特色的政體國體、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科教興國戰略、“一國兩制”方針等等一系列涵蓋著經濟、政治、文化、軍事、外交、社會各方面的創新體系, 是中華民族發展的不竭動力。

党帶領人民在創新的道路上不斷前行, 創新精神, 影響著中國的幾代人。 創新就是與時俱進。 從航海大發現到工業革命, 過去的發展, 主要依賴物質資源稟賦, 而今日人類加速前進的歷程越來越證明了, 創新稟賦才是未來國家決勝的關鍵。 中國從近代開始被世界主流拋離的失敗國家, 到革命解放自主掌控命運, 到改革開放加速發展發揮後發優勢,

再到正在進行的彎道超車, 創新進取一直是解決問題的不二選擇。 沒有創新, 就沒有今日之崛起中國;創新銳進, 正在形成今日中國的核心競爭力。

國家要改革, 人民要創新, 我們是改革創新的受益者, 更加有理由把這條發展捷徑堅持下去發揚下去。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 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 如果我們不識變、不應變、不求變, 就可能陷入戰略被動、錯失發展機遇, 甚至錯過整整一個時代。

古往今來, 創新都是青年的“特長”。 毛澤東參加中國共產黨一大時28歲, 竺可楨建立地學系編寫《氣象學》講義時30歲, 帶領中國量子通信趕超世界的量子衛星首席科學家潘建偉, 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時才45歲。

騰訊的通訊技術創新, 阿裡巴巴的全新電子商務模式, 也都是青年人幹出來的。 青年人擁有奮力創新的激情和理想, 具有活躍的思維、充沛的精力和初生牛犢不怕虎的闖勁兒, 往往是時代創新的先鋒隊、主力軍。 即便是在上世紀初中國前途不明形勢晦暗之時, 梁啟超任以預言家的豪邁大聲疾呼:少年智則國智, 少年富則國富, 少年進步則國進步。 他正是看中了青年的首創敢闖精神, 有青年總有希望。

一百多年後的今天, 中國早已今非昔比。 中國的未來越發明朗, 前途不可限量, 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前進征途中, 青年正當信心百倍, 銳意創新。

青年黨員要秉承党的良好傳統, 做創新實幹的楷模。

要立足本職崗位, 結合新的時代特點, 掌握最新的學習技術, 創新方式方法, 解決人民群眾實際困難;也要不斷攀登新高峰, 敢於質疑現有理論, 在存疑、解疑中不斷推動創新。 青年當有創新自信, 我們精力充沛、思維活躍, 國家社會到處充溢著創新創業的新風, “互聯網+”、人工智慧時代的顛覆無處不在, 創造奇跡的往往是“下一個青年”。 當然, 青年也有自身的劣勢和煩惱, 自身有限的資源、生活的壓力、事業中的瓶頸、初入社會的迷茫、以及擋在前路的各類困難。 問題總是要各個擊破, 這其中自然少不了國家政策的傾斜、社會的關懷, 更少不了青年踏踏實實的奮鬥。 青年要明白, 雖然一時所占資源相對不多, 但以輕資產為特點的創新回報最大,
青年正當以我為主後發優勢, 在國家新一輪創新發展中找准位置佇立潮頭。

正所謂“苟日新, 日日新, 又日新”。 生活從不眷顧因循守舊、滿足現狀者, 從不等待不思進取、坐享其成者, 而是將更多機遇留給善於和勇於創新的人們。 靠什麼征服通往夢想的火焰山, 拿什麼安放我們心中如火的激情?唯有在奮鬥中創新!我們已不是梁啟超時代“前途迷茫”之青年, 前路一片光明, 幹事謀業氛圍正好, 青春奮進的集結號已經吹響, 讓我們以青春之熱血、青春之幹勁, 在中國夢的召引下, 前進——前進。 (中國青年網特約評論員程振偉)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6周年“青春綻放跟黨走 同心共圓中國夢”系列評論:

一、中青網評:信仰如火, 築牢青春精神新高地

二、中青網評:自信鑄魂,同心共築青春中國夢

三、中青網評:民心為本,描繪黨群幹群同心圓

四、中青網評:擔當使命,走好青年一代長征路

五、中青網評:亮劍發聲,標注青年向上新風尚

六、中青網評:求真務實,砥礪青春逐夢前行路

築牢青春精神新高地

二、中青網評:自信鑄魂,同心共築青春中國夢

三、中青網評:民心為本,描繪黨群幹群同心圓

四、中青網評:擔當使命,走好青年一代長征路

五、中青網評:亮劍發聲,標注青年向上新風尚

六、中青網評:求真務實,砥礪青春逐夢前行路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