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答疑|母嬰醫療社區的困惑

點擊上方「張記雜貨鋪」可以訂閱哦

π π問了好幾次, 所以, 還是翻一下牌子咯。

今天的題圖來自於Pixabay.com, 攝影師Daria-Yakovleva

翻牌

社區運營最痛苦的事情,

莫過於沒內容也沒使用者, 然後還心很大的要搞媒體矩陣。

其實, 很多人沒明白的是:媒體矩陣這件事情更多時候是順勢而為, 而不是精心佈局, 當然, 我不是說佈局沒用, 但問題是, 引流佈局和運營佈局, 是兩碼事兒。

舉個栗子!

A為了產品上線後能短期引爆用戶, 花了小半年時間, 在各個社會化網路植入自己的廣告並且去養肥主帖, 帶來關注。 小半年後, 集中引爆, 這個產品叫「Keep」, 通過「埋雷」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取了海量用戶, 至於後來運營的咋樣, 不太清楚, 不是用戶。

所以, 不同的產品和不同的定位, 一定要找到自己的路。

說回母嬰醫療社區。

母嬰醫療其實是產業鏈中的一環或者說是人生經歷的一環。 多年前和朋友開玩笑,

說「美柚」、「大姨嗎」這種, 做經期管理, 但可以向後做孕期管理、育兒助手, 向前可以做青春期教育、女性交友。 橫向可以做健康管理, 縱向可以做電商導購。

當然, 它們後來有沒有這麼幹, 我不太關心, 也不是今天要說的重點, 重點是母嬰醫療的目標使用者, 其實是有很多可以挖掘的話題點的, 而這些人, 其實是有交流的欲望的, 而關鍵之處在於, 這些人和誰交流, 交流什麼?

女性在懷孕後, 是會和少女時代有變化的, 她會在意的是什麼?這件事情, 是社區運營者需要關注的。

那麼, 第一件事兒:社區要輸出目標群體感興趣的話題。

運營的落腳點, 通常要麼是借力, 要麼是借勢, 這些是恒定的, 那麼, 社區這玩意兒, 去哪兒借力和借勢呢?

先拋一個問題:如果你發朋友圈, 沒人點贊, 沒人評論, 在這種情況下, 你會堅持發動態發幾天?

再拋一個問題:如果你的朋友圈裡沒有人發動態, 你會堅持刷幾天空的朋友圈之後才放棄?

社區是要以內容為核心的, 這件事兒沒錯, 內容是人產生的, 所以你必須要製造社區內的繁榮, 不管這種繁榮是真實的還是虛假的, 如果社區冷冷清清, 是不可能帶來用戶的留存的。

其中很重要的是, 對於生產內容的使用者, 你會多快給予回饋?

很多人應該都有這樣的體會:在一個論壇裡, 如果自己剛發表了一個評論/主帖, 立刻就收到消息推送:

「XXX 給你的帖子打賞10論壇幣」、「XXX評論了你的主帖」、「XXX回復了你的評論」, 你是否會馬上回頭去看誰、評論了什麼?然後繼續與他互動。

有些論壇在鼎盛的時候, 光是刷版, 很多人就能刷一天。 為什麼會這樣?

所以, 第二件事兒:社區要營造出熱鬧的氛圍, 借氛圍的勢去留住用戶。

光有這些就夠了麼?其實不夠, 因為如果目前用戶的基數少, 只有留存, 是沒有增長的, 那麼, 如何去拉動更多用戶進入, 就是重點了。

第一件事兒和第二件事兒都是讓用戶留下來和讓用戶更活躍, 從一定程度上說, 這是節流的工作, 但是離開了開源, 那麼社區就會淪為小眾的產品, 而實際上, 這件事情一旦發生, 就意味著社區開始衰退了。

所以, 第三件事兒:拉動新用戶訪問。

拉動新用戶訪問, 這件事兒可以說和可以做的就很多了。 技術手段SEO, 行銷手段SEM, 老用戶帶動新用戶,

做廣告到處轉發, 等等, 試一試每個管道的成本和效果, 基本心中就有數了, 最好可以去聯合上下游關係或非競爭產品去合作, 這樣使用者的品質可能就很好——當然, 這些也都是揣測, 必須要實際驗證才有分曉。

社區的事兒說完了, 繼續說回媒體矩陣。

我的建議如下:

矩陣是慢慢建的, 一口吃不成胖子, 所以別著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