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鼓浪嶼:從紀念鄭成功的皓月園到借山藏海的菽莊

這幾天, 東南沿海的廈門鼓浪嶼“申遺”正到了緊要關頭, 再發一組鼓浪嶼的老片子, 為鼓浪嶼申遺呐呐喊助助力吧!

“鼓浪嶼四周是海茫茫,

海水鼓起波浪”, 那天坐輪渡從廈門來到了鼓浪嶼, 遠遠地看見前方有一座雕像, 沿著海邊那條路往雕像走, 走不多遠就到了“皓月園”。

“皓月園”就是一座“鄭成功紀念園”, 園子座落在鼓浪嶼東南, 瀕臨鷺江, 占地二萬平方米, 為了紀念鄭成功驅逐荷夷、收復臺灣的歷史功績,

福建省和廈門市方面, 在此建造了 “皓月園”。

一進入園子, 就看見一大片草坪, 旁邊種植者許多樹, 環境非常幽靜。

該園建於一九八五年, 是一個以海濱沙灘、岩石、綠樹、亭閣展布的庭園, 園內最著名的, 就是那座高15.7米, 重1617噸的由625塊“泉州白”花崗岩精雕而成鄭成功巨型花崗岩雕像了。

這就是“ 國姓爺”鄭成功的雕像, 很威嚴地面向大海, 俺正拍照時, 旁邊一位當地導遊介紹說鄭成功本人身高僅一米六左右, 其貌不揚, 用現代姑娘們的眼光, 也就是一個“三等殘廢”了, 呵呵!

站在雕像旁邊的觀景平臺, 可以近觀大海和海濱風光, 也可以遠望對面的廈門。

我們從前面進園,從後面出園,後門的長廊也非常漂亮,牆上面開滿了這種黃色的花。

問了當地的朋友,才知道這花叫做“龍船花”,在當地很常見.......

後門旁邊,有一家賣“鼓浪嶼小吃”的小店,就在那裡休息了一會,一人要了一碗魚丸湯,味道還真不錯的......

小店對面是一棟寫有“音樂教室”牌子的紅磚樓。

旁邊還有一棵木瓜樹,上面果實累累!

繼續掃街,往菽莊方向前進。

還沒到菽莊,就先看到了毓園,也就是著名婦科專家林巧稚大夫的紀念園。

資料介紹:林巧稚大夫于1901年12月23日誕生在日光岩下一個教師之家。她是現代婦產科醫學的奠基人,一生培養和造就了大批醫學人才,親自接生了5萬多名嬰兒,治療無數婦科病人,而自己卻孑然一生,為婦女及兒童健康及為培育醫學人才傾注畢生精力。毓園之“毓”,就是培育養育之意,故紀念園取名毓園。

毓園邊上,一個長相酷似“康巴漢子”的小夥子正在那裡忘情的放聲高唱著“遇上你是我的緣”。

繼續往前走,先後經過了“廈門音樂學校”、“廈門鼓浪嶼幹部療養院”、“海上花園酒店”等幾個地方,來到了鄰近菽莊的一條小巷。

剛進巷子口,俺發現幾個“老大媽”正在摘牆上的花,一個大媽還嫌摘花不過癮,乾脆將樹枝折斷,弄的一地的花瓣和葉子……俺立即上前制止,旁邊的遊客也來指責她們,幾個“老大媽”這才停止了她們“辣手摧花”的齷齪舉止,罵罵咧咧地離開了。看她們也都是一大把年紀的人了,咋就這麼沒有公德心呢?

過了小巷右拐,再走一百米就到菽莊的大門了。旁邊有幾個賣水果的小販,見他們賣的水果很特別,就買了一些來嘗,味道酸酸甜甜的,賣水果的美女說是海峽對面臺灣的水果,名字叫“蓮霧”......

這就是“蓮霧”,也叫洋蒲桃,是桃金娘科蒲桃屬的熱帶水果......

走過小巷,就來到“菽莊花園”了,這座花園是臺灣富商林爾嘉於1913年始建,以寄託對當時日本統治下臺北板橋故園的懷念,並以其號“叔臧”諧音為園名。全園借山藏海,巧為佈局,花園建造分藏海園、補山園兩部分,主要是以園藏海,以園飾海、以海拓園、以石補山、以洞藏天......

走進菽莊,才發現我們走進的其實是後門。迎面是一棵大榕樹,向右拐就是著名的“鋼琴博物館”了。

看看鋼琴走廊遠景

鼓浪嶼別稱“琴島”,全島面積僅1.78平方公里,島上據說就有超過5000架鋼琴,可見島上高雅的文化音樂氛圍了。

“鋼琴博物館”內不允許拍照,在門口拍了一張後,把相機收好,進去參觀了。館內有一百多台鋼琴,其中有30台古鋼琴,是旅居澳洲的鼓浪嶼籍收藏家胡友義先生的藏品。隨著陳列品向前走,我們走過的是“鋼琴”近200年的演變歷程。

走出“鋼琴博物館”,正好是一個觀景平臺,站在此處,抬頭遠望日光岩,低頭俯仰大海、沙灘,美麗的風光盡收眼底。

下一坡石階,就進入了藏海園。藏海園有五景,最著名的就是這個“四十四橋”了。

“四十四橋”是園主四十四歲時所建,為全園主景。橋下有閘門,把海水引入園內,構成了大海、外池、內池三處,把大海藏進去,橋身迂回曲折、淩波臥海、宛如游龍。

一堵橫牆,將藏海園和大海隔開,牆外,自然就是擁有“陽光、沙灘、海浪”的海濱浴場了,我們出一道門,又進另一道門,就來到了海邊。

此時正是正午,天氣較熱,遊客也很多,海灘上人來人往,熱鬧非凡。就在沙灘上租了一把沙灘傘,一百塊錢一個小時,當然包括傘下的桌子、椅子、一套功夫茶具,還有一壺鐵觀音。

太陽很大,海灘上的人也很多,於是,我們就在這沙灘上休息,拍拍照、喝喝茶、聊聊天、打打牌……在這陽光下的鼓浪嶼上,度過了一個悠閒自在的中午......

我們從前面進園,從後面出園,後門的長廊也非常漂亮,牆上面開滿了這種黃色的花。

問了當地的朋友,才知道這花叫做“龍船花”,在當地很常見.......

後門旁邊,有一家賣“鼓浪嶼小吃”的小店,就在那裡休息了一會,一人要了一碗魚丸湯,味道還真不錯的......

小店對面是一棟寫有“音樂教室”牌子的紅磚樓。

旁邊還有一棵木瓜樹,上面果實累累!

繼續掃街,往菽莊方向前進。

還沒到菽莊,就先看到了毓園,也就是著名婦科專家林巧稚大夫的紀念園。

資料介紹:林巧稚大夫于1901年12月23日誕生在日光岩下一個教師之家。她是現代婦產科醫學的奠基人,一生培養和造就了大批醫學人才,親自接生了5萬多名嬰兒,治療無數婦科病人,而自己卻孑然一生,為婦女及兒童健康及為培育醫學人才傾注畢生精力。毓園之“毓”,就是培育養育之意,故紀念園取名毓園。

毓園邊上,一個長相酷似“康巴漢子”的小夥子正在那裡忘情的放聲高唱著“遇上你是我的緣”。

繼續往前走,先後經過了“廈門音樂學校”、“廈門鼓浪嶼幹部療養院”、“海上花園酒店”等幾個地方,來到了鄰近菽莊的一條小巷。

剛進巷子口,俺發現幾個“老大媽”正在摘牆上的花,一個大媽還嫌摘花不過癮,乾脆將樹枝折斷,弄的一地的花瓣和葉子……俺立即上前制止,旁邊的遊客也來指責她們,幾個“老大媽”這才停止了她們“辣手摧花”的齷齪舉止,罵罵咧咧地離開了。看她們也都是一大把年紀的人了,咋就這麼沒有公德心呢?

過了小巷右拐,再走一百米就到菽莊的大門了。旁邊有幾個賣水果的小販,見他們賣的水果很特別,就買了一些來嘗,味道酸酸甜甜的,賣水果的美女說是海峽對面臺灣的水果,名字叫“蓮霧”......

這就是“蓮霧”,也叫洋蒲桃,是桃金娘科蒲桃屬的熱帶水果......

走過小巷,就來到“菽莊花園”了,這座花園是臺灣富商林爾嘉於1913年始建,以寄託對當時日本統治下臺北板橋故園的懷念,並以其號“叔臧”諧音為園名。全園借山藏海,巧為佈局,花園建造分藏海園、補山園兩部分,主要是以園藏海,以園飾海、以海拓園、以石補山、以洞藏天......

走進菽莊,才發現我們走進的其實是後門。迎面是一棵大榕樹,向右拐就是著名的“鋼琴博物館”了。

看看鋼琴走廊遠景

鼓浪嶼別稱“琴島”,全島面積僅1.78平方公里,島上據說就有超過5000架鋼琴,可見島上高雅的文化音樂氛圍了。

“鋼琴博物館”內不允許拍照,在門口拍了一張後,把相機收好,進去參觀了。館內有一百多台鋼琴,其中有30台古鋼琴,是旅居澳洲的鼓浪嶼籍收藏家胡友義先生的藏品。隨著陳列品向前走,我們走過的是“鋼琴”近200年的演變歷程。

走出“鋼琴博物館”,正好是一個觀景平臺,站在此處,抬頭遠望日光岩,低頭俯仰大海、沙灘,美麗的風光盡收眼底。

下一坡石階,就進入了藏海園。藏海園有五景,最著名的就是這個“四十四橋”了。

“四十四橋”是園主四十四歲時所建,為全園主景。橋下有閘門,把海水引入園內,構成了大海、外池、內池三處,把大海藏進去,橋身迂回曲折、淩波臥海、宛如游龍。

一堵橫牆,將藏海園和大海隔開,牆外,自然就是擁有“陽光、沙灘、海浪”的海濱浴場了,我們出一道門,又進另一道門,就來到了海邊。

此時正是正午,天氣較熱,遊客也很多,海灘上人來人往,熱鬧非凡。就在沙灘上租了一把沙灘傘,一百塊錢一個小時,當然包括傘下的桌子、椅子、一套功夫茶具,還有一壺鐵觀音。

太陽很大,海灘上的人也很多,於是,我們就在這沙灘上休息,拍拍照、喝喝茶、聊聊天、打打牌……在這陽光下的鼓浪嶼上,度過了一個悠閒自在的中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