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再見〗曾經火爆的百元機江湖,如今卻已是死水一潭!

俗話說, 體重不過百, 平胸就是矮, 要小編說, 手機不過千, 不是老人機就是性能低。

曾經火爆的百元機市場, 如今真的正慢慢走向寂滅。

這裡的“百元機”, 是指售價在1000元以下的手機產品。 5年前, 百元機還異常火爆, 各種配置, 各種組合, 讓人眼花繚亂, 可是現在很少看到百元手機了, 身邊的人用的手機也基本過千了, 這是怎麼發生的呢?

百元手機的興起有他的背景

最主要的聯發科晶片, 聯發科晶片把手機主機板、軟體集成到一起賣, 只要加個外殼和電池, 誰都能用他提供的手機“半成品”生產出一台手機,

所以一些小作坊都堂而皇之地做起了手機製造。 攝像頭、MP3、MP4、支援儲存卡、觸控式螢幕、藍牙, 你想得出來的功能它都有, 最重要的是, 它便宜, 極端便宜, 一套這樣的系統, 在深圳據說只賣100-200塊錢。

另外就是國家實施長達9年的“手機牌照”制度取消, 各種百元機都可以進入市場銷售, 這一下子催火了各種百元手機, 帶超大外放的, 帶超炫燈光, 各種造型, 甚至有帶剃鬚刀的, 讓人目瞪口呆。

如今, 那些曾經因“低價實惠”而備受追捧的百元機產品, 已經被消費者和廠家共同拋棄。 顯露出這一趨勢的依據來自多家市場調研機構的報告。 其中, 協力廠商調研機構GFK的資料顯示, 從2016年12月至2017年5月, 國內智慧手機市場中600元以下以及600到1000元價格區間的機型,

已經連續6個月持續下降。

在去年12月份, 有大約12%的用戶選擇購買了600元以下的機型;令有19%的用戶購買了600元~1000元的手機。 而到半年後, 這兩個區間的占比分別下降到了8%和13%。

此消彼長, 國內用戶明顯開始青睞1500~2500元以及2500-4000元價格區間的機型, 尤其是後者, 2016年12月只有19%的占比, 半年後竟上漲至27%。

百元機的消亡也是時代的產物

回看過去一年, 曾經火爆異常的百元機市場已經略顯頹勢。 2015年國內共發佈了749款手機, 到2016年這一數字下降到519款, 百元機在“失蹤”隊伍中擔當了主角。

從過往資料中翻出的這些名字, 或是品牌消失, 或是機型夭折, 諸如360手機F4、樂檬3、紅米3、中興Blade A1、華為暢享5、神舟X55 Pro、華碩飛馬、酷派大神F2、TCL麼麼噠、魅族魅藍……或許很多人都倍感陌生。

雖然名氣不大,

不過這些型號和品牌在百元機市場都曾掀起激烈的價格大戰, 但仔細觀察可以發現, 這種競爭的核心完全沒有技術可言, 各家都秉承著“沒有最低只有更低”的價格理念, 在保證基本的使用需求後, 從做工、設計、硬體設定等方面不斷壓榨成本以尋求更低的價格。

其中, 百元機主力之一的紅米系列, 價格就從799元一路下探至499元。 拿出更低的價格甚至賠錢出售, 成了百元機市場的怪現象。

這其中, 曾提倡硬體免費口號的360和樂視就是最典型的代表。 當小米將紅米2A做到499元的價格時, 360甚至將大神系列底價拉至399元。

不過, 最終事實證明這種“傷敵一萬自損八千”的做法並非長久之計, 尤其是對那些出貨量不多的小眾品牌而言更是壓力山大。

所謂依靠著百元機超低價格換取更多的用戶, 從而讓手機成為“生態化反”入口的思路, 更被證明是飲鴆止渴。 如今樂視手機的狀況告訴我們, 硬體負成本銷售, 試圖依靠軟體或者生態盈利並不現實。

對此, 360總裁周鴻禕也曾對硬體負利做出過反思,

他表示:“在智慧硬體方面, 我發現跟著互聯網手機的模式喊免費、喊零利潤、喊不掙錢, 這個思路是不對的。 ”

此外, 錘子科技羅永浩也曾在去年末表示, 不會再做千元以下的產品, 原因是成本控制得太狠, 會影響整個用戶體驗。

對於這樣一個死胡同, 廠家和用戶都開始逃離。 根據國內協力廠商調研機構第一手機界發佈的報告顯示:從今年1月開始, 國內線下管道千元以下價位的品牌和型號都在減少, 機型數量從1月份的57部遞減至目前39部, 手機品牌從30個遞減至目前23個。

面對百元機市場的沒落,很難說是用戶還是廠家主導了劇情的發展。一方面隨著大眾的消費需求升級,價廉但不一定物美的百元機不再成為首選;另一方面廠家追求高利潤產品的快速反覆運算,在合力之下低端市場的萎縮成為必然。

可以斷定,在可預見的未來,百元機市場將會繼續萎縮,最後陷入死水一潭。

價格不斷上探的新空間

從如今的手機市場發展趨勢中可以看出,除了小米、魅族、華為等大廠商之外已經很少有廠商再發佈千元以下的產品,部分小眾廠商們的千元機產品價格基本都上探至1500元左右。

究其原因,一是隨著硬體成本的不斷增加,以及用戶的消費升級需求,廠商們開始關注1500元以上的產品。二是大品牌的主力機型紛紛突破堅守了多年的1999元大關,上探至2500左右的價位,更好的利潤空間,成為排名靠前的大品牌追逐的焦點。

業界的很多大佬鬥曾經談到,現在的手機市場已經到了大洗牌的時代,未來活下來的主要廠商可能只有3到4家,而要想活到洗牌後的時代,唯有提高公司的運營利潤才有可能。

國產手機現在雖然佔據國內75%以上的市場,全球份額也接近1/4,但利潤方面卻和三星、蘋果相去甚遠,在整個智慧機市場接近飽和、需求疲軟 的背景下,走量的老路已經行不通了,追求利潤上升為各家最迫切的難題。提升產品運營利潤的方法也無非開源和節流兩種,降低手機成本無疑會荒廢之前積累的好 形象,而且還會降低產品的競爭力,所以提升產品售價就是唯一的選擇了。

告別惡性價格戰

從一系列資料反映出的結果顯示,儘管國產手機不可能完全放棄性價比,但是華為、OPPO、vivo等線下巨頭的強勢崛起也在證明,國產品牌同樣可以實現品牌溢價,並不是只有死磕性價比這一條出路。

惡性的價格戰讓小廠商無法生存,大廠商依靠走量也沒有足夠的利潤。廠商只有在擁有合理利潤空間的前提下,才能夠有能力繼續投入研發、設計、管道和塑造品牌形象,這才是一個真正的良性迴圈。

不可否認,手機終端是廠商拉近使用者並促使其進入自身生態的完美入口,但與那些價格更高、使用時間更長的機型用戶來說,價格低廉、換機週期短的百元機用戶未來很難融入到手機廠商的生態閉環中。這個道理,所有廠家都已經再明白不過。

隨著越來越多的完成歷史任務的百元機(品牌、型號)退出舞臺,未來眾多小眾品牌的機會已經越來越少。要麼儘快在市場品拼爭中做大做強,要麼在這一輪手機洗牌的大潮中退場,時間確實不多了。

"一牛網線上":帶你一起查看最新最熱的手機/半導體資訊。

面對百元機市場的沒落,很難說是用戶還是廠家主導了劇情的發展。一方面隨著大眾的消費需求升級,價廉但不一定物美的百元機不再成為首選;另一方面廠家追求高利潤產品的快速反覆運算,在合力之下低端市場的萎縮成為必然。

可以斷定,在可預見的未來,百元機市場將會繼續萎縮,最後陷入死水一潭。

價格不斷上探的新空間

從如今的手機市場發展趨勢中可以看出,除了小米、魅族、華為等大廠商之外已經很少有廠商再發佈千元以下的產品,部分小眾廠商們的千元機產品價格基本都上探至1500元左右。

究其原因,一是隨著硬體成本的不斷增加,以及用戶的消費升級需求,廠商們開始關注1500元以上的產品。二是大品牌的主力機型紛紛突破堅守了多年的1999元大關,上探至2500左右的價位,更好的利潤空間,成為排名靠前的大品牌追逐的焦點。

業界的很多大佬鬥曾經談到,現在的手機市場已經到了大洗牌的時代,未來活下來的主要廠商可能只有3到4家,而要想活到洗牌後的時代,唯有提高公司的運營利潤才有可能。

國產手機現在雖然佔據國內75%以上的市場,全球份額也接近1/4,但利潤方面卻和三星、蘋果相去甚遠,在整個智慧機市場接近飽和、需求疲軟 的背景下,走量的老路已經行不通了,追求利潤上升為各家最迫切的難題。提升產品運營利潤的方法也無非開源和節流兩種,降低手機成本無疑會荒廢之前積累的好 形象,而且還會降低產品的競爭力,所以提升產品售價就是唯一的選擇了。

告別惡性價格戰

從一系列資料反映出的結果顯示,儘管國產手機不可能完全放棄性價比,但是華為、OPPO、vivo等線下巨頭的強勢崛起也在證明,國產品牌同樣可以實現品牌溢價,並不是只有死磕性價比這一條出路。

惡性的價格戰讓小廠商無法生存,大廠商依靠走量也沒有足夠的利潤。廠商只有在擁有合理利潤空間的前提下,才能夠有能力繼續投入研發、設計、管道和塑造品牌形象,這才是一個真正的良性迴圈。

不可否認,手機終端是廠商拉近使用者並促使其進入自身生態的完美入口,但與那些價格更高、使用時間更長的機型用戶來說,價格低廉、換機週期短的百元機用戶未來很難融入到手機廠商的生態閉環中。這個道理,所有廠家都已經再明白不過。

隨著越來越多的完成歷史任務的百元機(品牌、型號)退出舞臺,未來眾多小眾品牌的機會已經越來越少。要麼儘快在市場品拼爭中做大做強,要麼在這一輪手機洗牌的大潮中退場,時間確實不多了。

"一牛網線上":帶你一起查看最新最熱的手機/半導體資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