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為何口重的人容易被高血壓盯上?

作者:雒生傑 北京市朝陽區雙橋醫院 暈病科 副主任醫師

“口重”指喜歡吃鹹。 在我國北方地區, “口重”的人還真不少。 記得很小的時候, 西北老家有個說法, 叫“吃鹽力氣大”。 那時候條件艱苦, 人們從事的都是重體力勞動, 尤其夏天, 流了很多汗, 喪失了很多鹽分電解質, 身體變得軟綿綿的沒有了幹勁, 喝兩碗淡鹽水很快補充了水分和丟失的電解質, 體力得到了恢復, 就可以重新投入緊張的體力勞動, 所以“力氣大”。 在平時的飲食中也攝入不少的食鹽, 因為重體力勞動時鹽分丟失多呀。 如果說嗜鹽有歷史原因的話,

這可能就是農耕文明的一個歷史留存。 在民間有“好廚子一把鹽”的說法, 說的就是廚師的水準好壞在於對菜品中的鹽的掌握和用量。 對於“口重”的食客而言, “好廚子”的標準絕對是多鹽。 從飲食文化講, 我國作為農業文明古國, 鹽在飲食中的歷史可謂久遠。 古時候沒有冰箱, 沒有食品保鮮儲存的方法, 我們的先人們創造了各種鹽醃的方法保存食物, 這種方法從遠古到現在, 已經深深地植入了我們的飲食文化。 所以, 直到現在, 我們仍然在延續著這樣的方法。 吃著鹹菜, 喝著粥是許多人的生活習慣, 並樂此不疲。 我們一般有這樣的生活經驗, 北方菜館的飯菜比較偏鹹, 而南方如江浙一帶的飲食一般偏淡(甜)。 這種大體上的印象也得到了研究證實。
調查顯示, 我國北方地區人均鹽攝入量多於南方地區, 高血壓的發病率也顯著高於南方地區;而南方諸省的高血壓發病率明顯低於北方地區。 這就是我國高血壓發病率上的“北高南低”現象。 北京市朝陽區雙橋醫院暈病科雒生傑

今天, 我們的生活和勞動方式早已不同于古人, 重體力勞動越來越少, 我們不再象先輩一樣“鋤禾日當午, 汗滴禾下土”, 我們不再需要那麼多的鹽分, “口重”越來越不符合現代人的生理健康。 據統計, 我國居民高血壓患病率2002年比1992年上升31%, 高血壓患者達到1.6億, 平均每年增加300萬人, 而現在高血壓患者已達到2億, 按照目前情況預計, 到2025年我國高血壓患者將達到3億。 為了預防這種危害嚴重的慢性疾病,

宣導清淡少鹽飲食已經成為當務之急。

>>查看更多高血壓相關知識, 請搜索好大夫線上(haodf_wx)查看更多文章!搜索就搜”好大夫線上“這五個字!一個字都不能少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