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禮讓斑馬線”內容已納入駕照考試

人行橫道, 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斑馬線”是道路上一個重要的標示線。 這些看似簡單的白色橫線, 卻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按照公安部和交管局路口環境秩序專項整治工作部署, 本市強化駕駛人源頭管理, 在駕駛員培訓考試中增加“禮讓斑馬線”等考題內容, 同時嚴格考試評判標準。 駕考過程中, 通過人行橫道沒有停車避讓行人, 將直接判為不合格。 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 不管是駕駛員還是行人, 還存在著不少不文明的現象。

【調查】

駕駛員——急脾氣 斑馬線前主動避讓少

近期, 市交管局陸續實施措施, 加強路口秩序管理,

包括施劃立體斑馬線、集中整治路口車輛不禮讓行人、非機動車停車越線等行為。 自6月12日整治行動開始以來, 針對路口機動車遇行人正在通過人行橫道時未停車讓行、轉彎的機動車未讓行人先行, 及行人、非機動車違反交通信號指示等違法行為, 交管部門已經總計實施處罰27700筆(次)。

“在路上, 不管是駕駛員還是行人似乎都變成急脾氣。 都是搶搶搶, 感覺等燈都是在浪費時間。 ”說到道路行駛禮讓的話題, 劉然滿腹怨氣。 “我不會開車, 平時上下班都是坐公交。 每次回家過我家門前的路口時, 都提心吊膽的。 即便是這裡劃著斑馬線, 汽車也是說搶則搶。 ”

家住劉家窯附近的劉然每次下班都要穿過一個橋洞, “我要從路北邊走到南邊,

中間橫跨著三環, 所以只能從橋洞下經過。 但是這短短的距離, 卻如同打遊戲闖關一般。 ”

劉然介紹, 橋的北側因為沒有人行橫道, 都是要眼疾腿快才能穿過車流來到橋洞前。 “沒有斑馬線, 人家車也都是正常行駛, 行人也只能等著東西向車流等紅燈時, 才能穿到橋洞前。 不讓也就不讓啦, 但是橋洞的南邊劃著斑馬線, 汽車還是照樣不禮讓行人啊。 ”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七條規定, 機動車行經人行橫道時, 應當減速行駛;遇行人正在通過人行橫道, 應當停車讓行。 機動車行經沒有交通信號的道路時, 遇行人橫過道路, 應當避讓。 然而在調查中, 記者瞭解到, 一些駕駛員在斑馬線前,

脾氣變得有些急躁, 存在著不主動禮讓行人的行為。 對此, 不少人很有體會。

“這小年輕膽兒可真大, 跟車搶, 不怕被撞啊。 ”司機鄧磊在生活中性格挺隨和, 可一坐進駕駛艙就像變了個人似的, 用個時髦點兒的詞說就是“路怒”。 “行人過街方向明明是紅燈啊, 我正常右轉為什麼要讓他們啊?”不過, 在得知近期交管部門正在開展針對“不禮讓斑馬線”的專項整治工作後, 鄧磊的語調降了三分, “行人是弱勢群體, 我們在開車時候確實應該讓著他們, 這個道理在學交規的時候我們就知道, 可有時候開上車就控制不住自己了, 以後, 我會儘量注意避讓行人。 ”

“其實, 斑馬線禮讓不僅是對於人身安全的一種體現, 更是文明的體現, 駕駛員還是應該換位思考。

如果是自己在過人行橫道時, 是不是也希望過往的車輛能夠主動讓一讓自己。 ”張萌已經開車有三年多了, 雖然駕駛技術已經很熟練, 但是在禮讓行人方面自己還是做的很到位。 “經過斑馬線時, 我還是會減速讓行的, 這樣予人予己都是安全的, 也是文明的。 ”對於駕駛員不禮讓斑馬線的行為, 造成的慘劇也值得人們警示。

非機動車、行人——交規模糊 想走哪裡走哪裡

又是一個周日的中午, 位於西羅園的一處十字路口機動車、非機動車、行人早已堵成一片。 “這行人啊, 就說是弱勢群體, 也不能一點交通規則都不守啊, 想走哪走哪這怎麼成。 ”家住附近的鄭先生抱怨道。

“我家這個路口出了名的堵, 為啥, 有的機動車搶是一方面,

行人不等燈, 搶行也不能小瞧。 ”鄭先生說, 這個路口並不寬, 交通信號燈需要等的時間也不長, 但是行人往往不耐煩, 非要闖紅燈過馬路。

無獨有偶, 還是劉家窯這裡, 也常常是非機動車、行人不願等燈, 想怎麼走就怎麼走的一個位置。 今年年初, “堵點”劉家窯橋為了緩解交通問題, 取消了東西向人行橫道, 設置提示標語, 人走過街天橋。 這一措施實行近半年, 似乎有些“不了了之”。 昨天, 記者在劉家窯橋下看到, 東西向過街的行人中, 不走過街天橋的不在少數。

“我腿腳不好, 爬不了天橋, 小夥子, 等你們到我這個歲數就理解嘍!”一位看上去五六十歲的阿姨聽到交通協管員地勸阻時, 振振有詞地說。 “有一個人這麼橫穿馬路, 很快就會有其他人跟上,弄得我們很為難。”橋下的交通協管員說,雖然他們已經反復用喇叭強調東西向行人要走過街天橋,可偏偏有些人“聽而不聞”地硬闖。這樣一來,過街的行人便會與路面的車輛有交叉,尤其在早晚高峰時,右轉彎的車輛常常會與行人“親密接觸”。

調查中,不少機動車駕駛員都為非機動車和行人不遵守交通規則的行為,感到很苦惱。

“今天真幸運,被親了!”幾天前,擁有11年駕齡的“老司機”李昊更新了一條朋友圈,配圖是自己被撞的愛車。“都別開玩笑啦,為了躲突然沖出來的電動自行車,我被後車追尾了,鬱悶著呢!”在評論區中,李昊無奈地解釋道。

李昊告訴記者,當時他正在回龍觀西大街直行,他知道前面有一處人行橫道沒有紅綠燈,且附近車流人流較為密集,所以每次走到這裡他都會特別注意。那天,湊巧他家裡有點事,他一邊開車一邊思考該如何解決,有點走神兒,所以當電動自行車出現在他視線範圍時,距離已經很近了。

“我趕緊踩下刹車,幾乎就在同時,我聽見腦後勺方向一聲悶響,再看時,那輛電動自行車已經開遠了。沒容我緩過神,就聽見有人一邊敲我的車窗一邊說‘兄弟,怎麼開車呢嘿!’”講述被追尾的經歷時,李昊臉上始終帶著苦笑。“讓我們司機禮讓斑馬線,這沒錯,我覺得更重要的是行人、非機動車駕駛員和機動車駕駛員都應該有點自覺性。現在是司機抱怨行人亂竄,行人埋怨司機搶行,各說各的理,這樣下去,路面交通秩序能不亂麼?”

對於非機動車逆行等現象《道路交通安全法》也有相關規定,但是不少非機動車駕駛員和行人卻對此很模糊。李昊表示,駕駛員都清楚,在途經人行橫道時要減速觀察,注意避讓行人,但是道路交通情況複雜,特別是在一些車流人流密集的路段,行人、自行車、電動自行車“層出不窮”,讓駕駛員“防不勝防”。如果因為有了“禮讓行人”,使行人變得無所顧忌了,顯然是和初衷相悖的。他建議,在規範駕駛員文明駕車行為的同時,也要加大宣傳力度,在宣導“禮讓行斑馬線”的同時,宣導人們從自身做起,遵守交通法規。

【提示】

駕車多觀察 主動來禮讓

對於在駕駛員培訓考試中增加禮讓斑馬線等考題內容,同時嚴格考試評判標準。駕考過程中,通過人行橫道沒有停車避讓行人,將直接判為不合格的話題,記者也採訪到北京公交駕校總教練王賓,他介紹,根據相關規定,公交駕校已經做好相應的安排。

“現在駕考科目三的題庫中,已經增加了50道涉及禮讓斑馬線的法律法規、法律後果等的題目加入進題庫。此外,在駕校的訓練場中,也增加了不少斑馬線的設置。主要是為強化學員的禮讓意識,不僅僅是應對考試,更多是在以後路上開車時也要做到這點。”王賓說。

王賓也對駕駛員做出些專業提示。“開車時,要禮讓。怎麼才是禮讓的表現,駕駛員要多觀察,不要搶,要減速,這些都是禮讓的表現。”王賓補充,“專業會說燈頭燈尾不要搶。搶燈雖然不違章,但是很易造成危險的發生。搶燈時,車速比較快,疏於觀察,很易發生事故。”

王賓還提到,信號燈變為綠燈時也不要著急起步行車。“還是要多觀察,尤其是靠裡側或者是中間車道的汽車,要隨著外側車道的車起步,要觀察仔細。在經過公車站時,也要觀察行人,要減速慢行。要注意後視鏡,會存在盲區。後視鏡只能觀察到車子斜後方的情況,而車子側後方的情況會觀察不到,這就很易造成事故的發生。還是要提示駕駛員,在開車時,要做到多觀察。”

□本報記者 盛麗 張晶

很快就會有其他人跟上,弄得我們很為難。”橋下的交通協管員說,雖然他們已經反復用喇叭強調東西向行人要走過街天橋,可偏偏有些人“聽而不聞”地硬闖。這樣一來,過街的行人便會與路面的車輛有交叉,尤其在早晚高峰時,右轉彎的車輛常常會與行人“親密接觸”。

調查中,不少機動車駕駛員都為非機動車和行人不遵守交通規則的行為,感到很苦惱。

“今天真幸運,被親了!”幾天前,擁有11年駕齡的“老司機”李昊更新了一條朋友圈,配圖是自己被撞的愛車。“都別開玩笑啦,為了躲突然沖出來的電動自行車,我被後車追尾了,鬱悶著呢!”在評論區中,李昊無奈地解釋道。

李昊告訴記者,當時他正在回龍觀西大街直行,他知道前面有一處人行橫道沒有紅綠燈,且附近車流人流較為密集,所以每次走到這裡他都會特別注意。那天,湊巧他家裡有點事,他一邊開車一邊思考該如何解決,有點走神兒,所以當電動自行車出現在他視線範圍時,距離已經很近了。

“我趕緊踩下刹車,幾乎就在同時,我聽見腦後勺方向一聲悶響,再看時,那輛電動自行車已經開遠了。沒容我緩過神,就聽見有人一邊敲我的車窗一邊說‘兄弟,怎麼開車呢嘿!’”講述被追尾的經歷時,李昊臉上始終帶著苦笑。“讓我們司機禮讓斑馬線,這沒錯,我覺得更重要的是行人、非機動車駕駛員和機動車駕駛員都應該有點自覺性。現在是司機抱怨行人亂竄,行人埋怨司機搶行,各說各的理,這樣下去,路面交通秩序能不亂麼?”

對於非機動車逆行等現象《道路交通安全法》也有相關規定,但是不少非機動車駕駛員和行人卻對此很模糊。李昊表示,駕駛員都清楚,在途經人行橫道時要減速觀察,注意避讓行人,但是道路交通情況複雜,特別是在一些車流人流密集的路段,行人、自行車、電動自行車“層出不窮”,讓駕駛員“防不勝防”。如果因為有了“禮讓行人”,使行人變得無所顧忌了,顯然是和初衷相悖的。他建議,在規範駕駛員文明駕車行為的同時,也要加大宣傳力度,在宣導“禮讓行斑馬線”的同時,宣導人們從自身做起,遵守交通法規。

【提示】

駕車多觀察 主動來禮讓

對於在駕駛員培訓考試中增加禮讓斑馬線等考題內容,同時嚴格考試評判標準。駕考過程中,通過人行橫道沒有停車避讓行人,將直接判為不合格的話題,記者也採訪到北京公交駕校總教練王賓,他介紹,根據相關規定,公交駕校已經做好相應的安排。

“現在駕考科目三的題庫中,已經增加了50道涉及禮讓斑馬線的法律法規、法律後果等的題目加入進題庫。此外,在駕校的訓練場中,也增加了不少斑馬線的設置。主要是為強化學員的禮讓意識,不僅僅是應對考試,更多是在以後路上開車時也要做到這點。”王賓說。

王賓也對駕駛員做出些專業提示。“開車時,要禮讓。怎麼才是禮讓的表現,駕駛員要多觀察,不要搶,要減速,這些都是禮讓的表現。”王賓補充,“專業會說燈頭燈尾不要搶。搶燈雖然不違章,但是很易造成危險的發生。搶燈時,車速比較快,疏於觀察,很易發生事故。”

王賓還提到,信號燈變為綠燈時也不要著急起步行車。“還是要多觀察,尤其是靠裡側或者是中間車道的汽車,要隨著外側車道的車起步,要觀察仔細。在經過公車站時,也要觀察行人,要減速慢行。要注意後視鏡,會存在盲區。後視鏡只能觀察到車子斜後方的情況,而車子側後方的情況會觀察不到,這就很易造成事故的發生。還是要提示駕駛員,在開車時,要做到多觀察。”

□本報記者 盛麗 張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