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創業公司Stem獲得800萬美元A輪融資,手握區塊鏈技術,就是要讓音樂人賺到錢!

管理供應鏈是“音樂行業最不性感的部分”, 但正是這些幕後服務打動了投資人。

文 | 鄔楚鈺

校對 | 李禾子

編輯 | 趙星雨

在音樂越來越商品化的時代,

音樂人可以較為輕鬆地在Spotify, YouTube和Apple Music這些流媒體平臺發行自己的作品——但是怎樣從中賺到應得的錢卻是一件很複雜的事情。

特別是那些好幾位元音樂人合力完成的作品, 很難說清收益的分配比例, 再加上收益本身的難預測性, 讓Stem的聯合創始人Milana Rabkin看到了其中可以提升的空間。

“現在有許多新工具和技術都能夠幫助小型和微型企業獨立成長, 其實音樂人等內容生產者也一樣, 問題就在於沒有人將這些技術應用到音樂產業中。 ” 他說。

於是Stem誕生了, 它是一家應用區塊鏈技術説明音樂人們追蹤數位平臺盈利的創業公司, 近日獲得了800萬美元的A輪融資, 該輪由Aspect種子資金和Evolution Media(CAA經紀公司、私募股權基金TPG和Participant Media的合作夥伴)領投。

A輪融資後, Stem的總融資金額達到了1250萬美元, 資金將用於擴充團隊和擴大平臺的規模。

這家位於洛杉磯的創業公司不過成立兩年, 已彙集了來自Upfront種子、WndrCo、Red Light Managemnt、ROAR的戰略投資人, 以及作曲人兼製作人Savan Kotecha和娛樂行業律師Dina LaPolt, 由他們協助音樂人和廠牌管理合約、發行作品、統計各類支出以及其他商業資料。

目前, 由Stem代為管理收入的音樂人有Frank Ocean, DJ Jazzy Jeff, Anna Wise, Chromatics和Poolside。 Rabkin稱, 通過Stem的管道和技術, 音樂人可以在那些往日無法獲得收益的平臺上, 發行音樂和視頻並得到一定回報。

平臺負責收集和暫存音樂人在YouTube、Spotify這些平臺上的收益, 再按照之前定下的比例向藝人分賬。 當作品上架後, 音樂人們先確定各自的收益比例, 隨後在發行的30-60天之間就可以拿到作品的第一份資料, 這比通過傳統管道獲得收益的速度要快得多。

不過, 儘管Stem抓住了一個較為新穎的創業節點, 但這一領域仍存在競爭, 比如6月拿下了7500萬美元投資的科技公司Kobalt也在做相似的業務。

Rabkin還表示, 她不是想與唱片公司和發行代理商競爭, 而是要鼓勵音樂人和廠牌都使用Stem做收益管理, 為用戶提供極致順暢的收益管理體驗, 並通過優化供應鏈達到音樂人的收益最大化。

用Rabkin的話來說, 管理供應鏈是“音樂行業最不性感的部分”, 但正是這些幕後服務打動了Evolution Media的委託人Doody, 他認為Stem可以成為行業的“秘密武器”。

Doody說:“我們認為音樂行業正在不斷發生變化, 而這些變化創造著巨大的機遇。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