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朱丹溪頭痛學術思想探析

朱丹溪 朱丹溪在根據脈象理論明確提出 “寸脈緊急或短, 皆曰頭痛”, 並且指出六經辨證頭痛 的典型脈象, “太陽頭痛, 脈浮緊, 惡風寒;少陽頭痛, 脈弦細, 有寒熱;陽明頭痛, 脈浮緩長, 自汗;太陰頭 痛, 脈沉緩, 必有痰;厥陰頭痛, 脈浮緩為冷厥;少陰頭 痛, 脈沉細為寒厥。 ”

丹溪認為不同經絡頭痛, 其疼痛 病位也有不同, 如太陽頭痛以“足太陽所過攢竹痛” 為主, 少陽頭痛以“額角上偏痛”為主, 厥陰頭痛以 “頂痛”為主。

此外, 朱氏還認為諸頭痛有六證,

一是 “傷風頭痛, 或半邊偏痛, 皆因冷風所吹”;

二是食積 所致“胃中有陰冷宿食不化,

上沖頭痛”;

三是“因下 部氣虛上攻”, 致頭部“溫溫而痛”;

四是“傷寒在太陽 經”或“陽明經胃熱上攻”均可引起頭痛;

五是“膈上 有風涎冷痰, 而或嘔吐”, 引起頭痛;

六是“ 陰毒傷 害”, 引起頭痛。

由此可見, 朱丹溪豐富和完善了頭 痛的脈診理論、病因辨證內容, 為指導後世醫家提供 了依據。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