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三伏天養生」三伏養生吃什麼

民間有“小暑大暑, 上蒸下煮”之說。 節氣歌謠曰“小暑不算熱, 大暑三伏天。 ”三伏正是人體陽氣最旺盛之際, 出汗多, 消耗大, 容易耗氣傷陰, 人們常常是“無病三分虛”, 再加之勞累, 這時更應注重養生之道。 三伏天養生的方式更是多種多樣, 但三伏天養生要把握三個原則:一是冬病夏治(如三伏貼、三伏灸等);二是適當鍛煉(有冬練三九熱煉三伏說);三是三伏進補。 今天主要討論三伏進補養生的話題:

三伏進補養生切記因人而異

三伏進補養生, 一定要把握伏天的特點:溫度高, 濕度大, 白晝時間長, 人們的相對睡眠時間少。

進補應結合個人實際情況, 分清虛實、對症補益, 最好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若隨意進補可能會加重人體損耗、火上澆油。 如有哮喘、氣管炎等呼吸道疾病的患者, 在伏天不能貪吃生冷食品, 虛寒體質的人要少吃寒性食物, 如梨、西瓜、冷飲等。

三伏養生飲食原則

1.三伏養生飲食莫貪涼

目前正值三伏天, 吃冰棒、喝冷飲讓人覺得最為過癮。 但從養生的角度看, 在炎炎夏日不吃寒涼的食物是對身體有益的, 最好吃跟自己體溫接近的食物, 不要為了貪圖一時涼快吃一些冰鎮食物, 並且可以多喝一些薑茶, 有助於散寒發汗, 補充陽氣。 同時, 喝些熱水、熱茶, 適當出出汗, 可達到中醫所說的發汗解表功能, 起到疏通表裡、清熱的作用。

另外, 三伏天應該避免長時間呆在溫度相對較低的環境裡, 適度使用空調和風扇, 在工作場合中, 適當調高空調溫度, 千萬不可對著空調或風扇直吹。

2.飲食清補助養生

三伏酷暑炎熱, 最容易使人傷津耗氣。 且“脾主長夏”, “暑必挾濕”, 三伏進補養生, 宜採取清補結合的原則, 即消暑化濕清熱, 益氣滋陰健脾。 飲食調養宜選用新鮮可口、性質平和、易於消化、補而不膩的各類食品。

益氣養陰的食物:三伏天天氣炎熱, 出汗甚多, 加上晝長夜短, 睡眠時間相對較少, 因此能量消耗甚大, 需要有合理的飲食來支持, 這就是通常所說的“補養”。 還需要吃一些益氣養陰而且清淡的食物來增強體質。 一般的人, 三分葷七分素比較合理, 例如山藥、大棗、海參、雞蛋、牛奶、蜂蜜、蓮藕、木耳、豆漿、百合粥、菊花粥等

消暑化濕的食物:炎熱的三伏天還容易導致人火氣上升, 表現為情緒煩躁、焦慮、易激動、易失眠等。 因此, “去火”也是三伏天養生的必備功課。 去火的食物, 上佳選擇有綠豆、苦瓜、番茄等性涼、清暑的食物。 在伏天裡應多吃苦味食物, 如苦菊、芹菜、茴香、香菜、苦瓜、蘿蔔葉等。 苦味食物中所含的生物鹼因具有消暑清熱、促進血液迴圈、舒張血管等藥理作用, 是夏季天然養生品。

3.補水養生很重要

中醫認為冬為陰, 夏為陽, 夏季為陽盛陰衰之季, 也正是人體陽氣旺發之時, 人體陽氣, 在夏季有越升越旺的趨勢, 體內凝寒之氣, 也處於易解的狀態。 三伏天, 人稍勞作或運動, 就大量出汗,

接著產生強烈的口渴感。 因此, 補水養生便成為三伏天的關鍵。 如何補水, 中醫不主張喝淡水, 淡水副作用就是利尿, 淡水穿腸過, 體液無處留, 而主張喝“看不見的水”如“湯”“粥”“茶”, 吃“看不見的水”如各種水果、蔬菜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