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你不懂樂視賈躍亭的堅持,怎知創業者們的辛酸!

沒錯樂視這兩年很火, 特別是賈躍亭!

很抱歉讓各位擔心了。

樂視至今日之巨大挑戰, 我會承擔全部的責任, 會對樂視的員工、使用者、客戶和投資者盡責到底。

我仍舊是樂視控股的執行董事和最大股東, 辭去上市公司CEO、甚至更多其他重要職務, 就是為了全力以赴實現FF 91最快量產上市。 樂視依然會把最好的產品奉獻給大家, 而樂視汽車更會按照既定的戰略展開。 再大的擠兌, 也擠不垮我們變革汽車產業的夢想。 懇請大家給樂視一些時間, 給樂視汽車一些時間, 我們會把金融機構、供應商以及任何的欠款全部還上。

感謝在這場驚濤駭浪中, 依然堅定支持我們的朋友們, 依然堅守夢想的樂視人, 以及離開但曾經同行的樂視人。 —— 賈躍亭

是的, 樂視一家飽受爭議的企業。 我知道樂視這家公司是在2015年他們推出樂視超級手機, 在深圳羅湖公交站牌打的廣告。 我就開始在百度上搜索, 漸漸的瞭解後知道了賈躍亭這個人。 飽受爭議, 卻越挫越勇!

他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自信” 而且比馬雲更自信!我覺得這是他越挫越勇的表現, 也是所有創業者最應該學習的地方。 生活中很多創業者, 失敗了就再也沒有自信重來了。

而賈躍亭狠不一樣, 靠樂視視頻起家, 隨之顛覆了傳統的電視行業, 也攪局了手機行業, 如今我一定要把樂視超級汽車給做量產出來, 服務好大眾。

他的衣著在大眾的面前永遠都是牛仔褲, 黑色樂視衣服。 有人稱他為賈布斯, 不管這稱呼是貶義詞或者褒義詞,

至少他的勇於創新, 敢想敢做的勇氣值得傾佩!

賈躍亭說:“勇於創新, 敢於做不一樣的事兒一直是樂視戰略秉承的理念之一。

賈躍亭, 男, 漢族, 1973年2月6日出生, 山西襄汾人, 樂視控股集團創始人、董事長。 2004年創建樂視網, 於2010年8月在創業板上市, 致力於打造基於視頻產業、內容產業和智慧終端機的“平臺+內容+終端+應用”完整生態系統, 被業界稱為“樂視模式”。

有人說:賈躍亭從小到大都和同齡的孩子不一樣, 每天幾乎都是在異想天開, 問父母的問題也比較奇葩。 不一樣的孩子長大後做著驚天動地的大事!

一個人有多少讚美, 就有多少詆毀。 表面風光無限, 背後辛酸無比!沒有傘的孩子下雨天, 只能奔跑。 當爺爺的時候,

千萬別忘記當過孫子。 不忘初心, 方得始終。 不求被肯定, 但求被理解。

你不懂樂視賈躍亭的堅持, 怎知創業者們的辛酸!

我和賈躍亭一樣, 也是敢想敢做的創業者之一。

回顧2016年5月24日創立“黎平頭條”開始, 走上這條不歸路, 一輩子都回不了頭。

至於自己為什麼創業?最直接的就是, 我不想再打工,我不願在打工。因為,我要更加的挑戰自己,更加的鍛煉自己,體現出自己的價值。因為,我不滿足。所以,我義無反顧的走上創業這條不歸路。

或許有人羡慕我,有錢創業!可心中的苦,只有自己最清楚。

2013年3月份,我正式踏入社會。那年我還高中未畢業,我卻深知真不是讀書的料。不願在浪費家裡的血汗錢,背著家人就走上了社會路。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無奈!年少無知,閱歷淺薄!我被小學同學騙進傳銷,欠了一屁股債。之後來到浙江台州路橋做KTV服務員。在KTV打工還債,半年後因江西仔侮辱我們貴州人,我和他打了一架。我出來了,不幹了。這顛倒黑白的日子,每天見這些多虛偽的面孔,真TMD受不了。

後來去到深圳,幾乎身無分文的我為了在這座陌生的城市生存下來,不得不先找一份包吃包住的工作。因此,我做過餐館服務員,茶廳服務員,韓國料理學徒,直到有一天突然意識到這中朝九晚五,安逸的生活。不再是我想要的,我一定要折騰自我。於是就同時在趕集網和58同城填寫個人簡歷。有很多公司打電話給我,直到趕集網打電話給我叫我去面試的時候。我心想:我的人生道路可能就從此改變了。憑藉自己優異的表現,我不用在複試直接可以參加趕集網的員工培訓。培訓的一個星期,經過淘汰,最終50人中只留下10人。我就是這10人中的之一,憑藉老大的領導有方,加上自己的努力。下團隊3天就開了一張6800的單,是我們那10人中第一個開單最快的新人。

邊學習邊成長,同時遠在深圳依然在觀望黎平互聯網行業的發展。

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在趕集網的時光,有苦有甜。真的很感謝在深圳幫助過我的朋友們,信任我的客戶,也感謝拒接過我的客戶們。

深圳是天堂也是地獄,在那裡生活過的人。接受新鮮事物,抗壓能力也特別強。

2015年10月中旬,我從深圳回到黎平。從還沒有回來之前,我就告訴自己,我不是來打工的。但是,我深知自己還缺什麼。

由於這兩年一直在外面。在黎平的人脈幾乎沒有,所以11月24日加入“瑞祥興黎”半年後毫不猶豫辭職。

創業、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辦公室的問題,問了很多房東,總結起來就一個字“貴”。剛起步沒有雄厚的資金,所以就先在石潤昌住的房間裡面辦公!

2個月後我們租了第一個辦公室,用一個單間來做辦公室。於是我們就開始招聘,陸陸續續來了很多人來應聘,我不記得具體有多少人了。大部分的人看到這樣的一個辦公環境,委婉的走了!

最終兩個人留下來了,他們一個是我的老同學,一個是校友。他們工作表現挺好的,只是當時平臺遭遇金融危機,找了幾位老闆邀請他們成為黎平頭條的投資者都被拒絕了。無可奈何的情況下,把他們辭退了。

3個月後“免費日”的活動在同行圈火了,很多人紛紛模仿,然而卻沒什麼卵用。為了讓粉絲有更好的體驗,享受更好的服務,將近半夜還在製作第二天的順風車表格。雖然已經開始對商業資訊實行收費,但有時收入還不夠支出。該怎麼辦呢?突然想到某些同行收費很高,一條商業資訊25元!天!把全部的成本加起來,也不要這麼貴啊。

為此推出了“黎平頭條 年費日”一年只要365元就可以發廣告了,每天覆蓋上萬本地精准粉絲。

時間很快來到了年底,在一次聚會中我看見自己的親戚都把黎平頭條平臺給遮罩了!我心想這樣的刷屏模式肯定是不長久的,第一很容易讓粉絲引起反感 第二找資訊的方式體驗不好。翻半天不一定中段,問半天不一定有空回!必須得升級。

因此今年年初升級版—黎平生活圈,低調推出。

免費才是最貴的,收費才是有品質的。

去年我讀過一本書叫“周鴻禕自述:我的互聯網方法論”裡面的內容全是乾貨,其中周鴻禕說到:免費可以讓我公司的產品以最低的成本獲得千萬甚至上億用戶的傳播,迅速擴大產品的知名度和品牌的影響力。

2017年2月4日我看了一篇文章大致的內容是這樣的,他是微贊同城的大咖,3個月賺了69萬!他說了一句話讓我琢磨了很久!他說:最好不要免費,免費沒有價值。

通過這兩個簡單的案例,我總結出來就一句話:該免費的免費,該收費的收費。

不是每個平臺都像摩拜單車,滴滴打車,趕集網,58同城,QQ,阿裡巴巴等等平臺獲得上千萬,上億美元的融資。像本地垂直化的移動互聯網平臺,只是精准化服務小眾粉絲,自然很難形成全國性乃至國際性的影響力!(不是不可能,事在人為。成功總有方式方法,一切皆有可能。)說實

話,你先把本地這幾十萬的粉絲服務好,就已經很牛逼了。前期一定一定要先做好一個點,把一個點做到極致後在做打算。不然怎麼被別人滅了都能不知道!

總結問題:

1.這5個月主要面對的問題就是黎平生活圈知名度的問題。

2.很多商店入駐進來,擔心沒有效果。

3.引導不是很到位,很多人關注未關注的人,都不知道該怎麼使用黎平生活圈。

4.已經入駐的商家都不知道利用自家店鋪後臺的工具來做活動行銷!

5.大家的售後服務,力度不夠。

感謝創業路上大家的信任與支持,也感謝小人冷眼,打擊。讓我越挫越勇!

解決問題:

1.將加大黎平生活圈的宣傳。

2..將加強黎平生活圈工作人員的專業知識。

3.將加大已入駐商家的售後服務

4.把準備入駐黎平生活圈商家的顧慮降到最低。

我現在主要的工作就是:

1.招人 2.培訓 3.行銷策劃 4.業務監督 5.平臺文章的編輯與推送 6.七七八八的一些小事中的大事

如今是移動互聯網時代,人人都離不開手機!我們都應該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抓住機遇,改變命運。適應時代的快速發展,把自己的店鋪,把自己的商品搬到移動互聯網平臺黎平生活圈上來。利用黎平生活圈平臺的巨大流量來為自己助力,擴大公司的業務,增長團隊的業績,增加自己的收入。

我們都是給為人民幣打工的,只是方式不同罷了。無論什麼方式都離不開“堅持和付出”。

先找找自己的原因,不要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自以為懂了點就開始驕傲,其實你還差得遠。

市場若沒有問題,就沒有我們存在的價值。

記住:辦法總比困難多。行動才是最好聽的語言。

作者:吳高澤

我不想再打工,我不願在打工。因為,我要更加的挑戰自己,更加的鍛煉自己,體現出自己的價值。因為,我不滿足。所以,我義無反顧的走上創業這條不歸路。

或許有人羡慕我,有錢創業!可心中的苦,只有自己最清楚。

2013年3月份,我正式踏入社會。那年我還高中未畢業,我卻深知真不是讀書的料。不願在浪費家裡的血汗錢,背著家人就走上了社會路。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無奈!年少無知,閱歷淺薄!我被小學同學騙進傳銷,欠了一屁股債。之後來到浙江台州路橋做KTV服務員。在KTV打工還債,半年後因江西仔侮辱我們貴州人,我和他打了一架。我出來了,不幹了。這顛倒黑白的日子,每天見這些多虛偽的面孔,真TMD受不了。

後來去到深圳,幾乎身無分文的我為了在這座陌生的城市生存下來,不得不先找一份包吃包住的工作。因此,我做過餐館服務員,茶廳服務員,韓國料理學徒,直到有一天突然意識到這中朝九晚五,安逸的生活。不再是我想要的,我一定要折騰自我。於是就同時在趕集網和58同城填寫個人簡歷。有很多公司打電話給我,直到趕集網打電話給我叫我去面試的時候。我心想:我的人生道路可能就從此改變了。憑藉自己優異的表現,我不用在複試直接可以參加趕集網的員工培訓。培訓的一個星期,經過淘汰,最終50人中只留下10人。我就是這10人中的之一,憑藉老大的領導有方,加上自己的努力。下團隊3天就開了一張6800的單,是我們那10人中第一個開單最快的新人。

邊學習邊成長,同時遠在深圳依然在觀望黎平互聯網行業的發展。

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在趕集網的時光,有苦有甜。真的很感謝在深圳幫助過我的朋友們,信任我的客戶,也感謝拒接過我的客戶們。

深圳是天堂也是地獄,在那裡生活過的人。接受新鮮事物,抗壓能力也特別強。

2015年10月中旬,我從深圳回到黎平。從還沒有回來之前,我就告訴自己,我不是來打工的。但是,我深知自己還缺什麼。

由於這兩年一直在外面。在黎平的人脈幾乎沒有,所以11月24日加入“瑞祥興黎”半年後毫不猶豫辭職。

創業、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辦公室的問題,問了很多房東,總結起來就一個字“貴”。剛起步沒有雄厚的資金,所以就先在石潤昌住的房間裡面辦公!

2個月後我們租了第一個辦公室,用一個單間來做辦公室。於是我們就開始招聘,陸陸續續來了很多人來應聘,我不記得具體有多少人了。大部分的人看到這樣的一個辦公環境,委婉的走了!

最終兩個人留下來了,他們一個是我的老同學,一個是校友。他們工作表現挺好的,只是當時平臺遭遇金融危機,找了幾位老闆邀請他們成為黎平頭條的投資者都被拒絕了。無可奈何的情況下,把他們辭退了。

3個月後“免費日”的活動在同行圈火了,很多人紛紛模仿,然而卻沒什麼卵用。為了讓粉絲有更好的體驗,享受更好的服務,將近半夜還在製作第二天的順風車表格。雖然已經開始對商業資訊實行收費,但有時收入還不夠支出。該怎麼辦呢?突然想到某些同行收費很高,一條商業資訊25元!天!把全部的成本加起來,也不要這麼貴啊。

為此推出了“黎平頭條 年費日”一年只要365元就可以發廣告了,每天覆蓋上萬本地精准粉絲。

時間很快來到了年底,在一次聚會中我看見自己的親戚都把黎平頭條平臺給遮罩了!我心想這樣的刷屏模式肯定是不長久的,第一很容易讓粉絲引起反感 第二找資訊的方式體驗不好。翻半天不一定中段,問半天不一定有空回!必須得升級。

因此今年年初升級版—黎平生活圈,低調推出。

免費才是最貴的,收費才是有品質的。

去年我讀過一本書叫“周鴻禕自述:我的互聯網方法論”裡面的內容全是乾貨,其中周鴻禕說到:免費可以讓我公司的產品以最低的成本獲得千萬甚至上億用戶的傳播,迅速擴大產品的知名度和品牌的影響力。

2017年2月4日我看了一篇文章大致的內容是這樣的,他是微贊同城的大咖,3個月賺了69萬!他說了一句話讓我琢磨了很久!他說:最好不要免費,免費沒有價值。

通過這兩個簡單的案例,我總結出來就一句話:該免費的免費,該收費的收費。

不是每個平臺都像摩拜單車,滴滴打車,趕集網,58同城,QQ,阿裡巴巴等等平臺獲得上千萬,上億美元的融資。像本地垂直化的移動互聯網平臺,只是精准化服務小眾粉絲,自然很難形成全國性乃至國際性的影響力!(不是不可能,事在人為。成功總有方式方法,一切皆有可能。)說實

話,你先把本地這幾十萬的粉絲服務好,就已經很牛逼了。前期一定一定要先做好一個點,把一個點做到極致後在做打算。不然怎麼被別人滅了都能不知道!

總結問題:

1.這5個月主要面對的問題就是黎平生活圈知名度的問題。

2.很多商店入駐進來,擔心沒有效果。

3.引導不是很到位,很多人關注未關注的人,都不知道該怎麼使用黎平生活圈。

4.已經入駐的商家都不知道利用自家店鋪後臺的工具來做活動行銷!

5.大家的售後服務,力度不夠。

感謝創業路上大家的信任與支持,也感謝小人冷眼,打擊。讓我越挫越勇!

解決問題:

1.將加大黎平生活圈的宣傳。

2..將加強黎平生活圈工作人員的專業知識。

3.將加大已入駐商家的售後服務

4.把準備入駐黎平生活圈商家的顧慮降到最低。

我現在主要的工作就是:

1.招人 2.培訓 3.行銷策劃 4.業務監督 5.平臺文章的編輯與推送 6.七七八八的一些小事中的大事

如今是移動互聯網時代,人人都離不開手機!我們都應該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抓住機遇,改變命運。適應時代的快速發展,把自己的店鋪,把自己的商品搬到移動互聯網平臺黎平生活圈上來。利用黎平生活圈平臺的巨大流量來為自己助力,擴大公司的業務,增長團隊的業績,增加自己的收入。

我們都是給為人民幣打工的,只是方式不同罷了。無論什麼方式都離不開“堅持和付出”。

先找找自己的原因,不要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自以為懂了點就開始驕傲,其實你還差得遠。

市場若沒有問題,就沒有我們存在的價值。

記住:辦法總比困難多。行動才是最好聽的語言。

作者:吳高澤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