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夏季走路,您穿對鞋了嗎?

每到夏天都會讓人又愛又恨:愛的是可以將自己漂亮的鞋子穿出來秀一秀;恨的是很多夏天的鞋子走路多了,身體就會“這兒疼那兒疼”。 世界衛生組織研究指出, 人一生大約會走40萬2千公里的路, 等於繞地球10周, 其中70%多的下肢疼痛是由於穿鞋不當導致的。 為了走更長的路, 更好的去走路, 人人都需要有一雙好的鞋子, 讓自己瀟灑地“走”過炎炎夏季!

夏季最常穿的鞋子舒適度對比

01

人字拖

從圖中可以看到, 人字拖鞋的主要部位是人腳的大腳趾和第二腳趾中間有一個夾角段。 穿人字拖行走時, 前腳部因為缺少力的支撐,

腳趾自然而然地要在進行中夾住鞋, 慢慢蜷縮成爪形。 同時身體重心也會傾斜到前腳掌, 足弓關節就會過度受力, 從而導致腳部疼痛並發炎, 嚴重者則會形成拇指外翻。 現在非常流行約5~7公分高的類似松糕鞋的厚底夾角人字拖鞋, 長時間的行走會導致人體的本能反應下降影響到平衡能力, 身體重心不穩會導致走路時左右搖晃。

02

十釐米的高跟鞋

穿上超過五釐米的高跟鞋, 人的機體就會不適應。 因為腳跟往上抬, 重心落在前腳掌上, 使得踝關節穩定性變差, 有腳踝扭傷的危險。 不僅如此, 由於重心線落于膝蓋前方, 膝蓋容易過度伸直, 會加速關節磨損和退化。 女性在穿高跟鞋的時候, 身體重心會向前,

此時人體的腰部受力就會被無形中的加大, 腰腹部的肌肉力量減弱, 在穿高跟鞋時, 使原本減弱的腰部肌肉耗用更多的力量來支撐腰椎, 腰椎的受力就逐漸加大, 嚴重者, 會出現椎間盤突出, 產生不適感和疼痛感。

03

洞洞鞋

洞洞鞋的構造及材質使它容易積水, 且水分不易揮發和被吸收, 自帶的鞋洞也只能幫助鞋面透氣, 而最需要透氣和乾爽的腳底, 卻得不到保護。 有些人會在下雨天穿洞洞鞋, 這樣會使原本潮濕的腳在行走時更容易打滑, 腳部不同的地方就會出現水泡, 同時, 夏天人們的腳更容易出汗, 隨著汗液的蒸發, 洞洞鞋會倒貼在腳面上, 常穿會導致腳部潮濕溫度升高, 這為真菌提供繁殖溫床, 非常容易導致腳氣、腳癬等皮膚病。

04

綁腿高跟涼鞋

穿綁帶涼鞋時, 為了不讓帶子下滑, 很多人會將小腿緊緊綁住。 在行走時, 小腿的主要肌肉是幫助血液回流到心臟, 如果小腿被鞋帶捆綁的很緊, 則會阻礙血液的流動, 有時還會發現被綁的很緊的部位出現腫脹淤青現象。 另外, 鞋子的後跟是有高度的, 緊綁的鞋帶就會限制關節活動範圍, 當腳踝關節、膝關節在進行其他姿勢或是在緊急情況下, 身體需要有一個本能保護反應時, 會造成更大的損傷。

05

超薄平底鞋

平底鞋鞋底過薄, 人體在行走時腳跟著地的衝擊力可以沿著下肢、脊柱, 直達頭部。 鞋跟過低時, 腳著地的瞬間全身體重多達60%的重量都壓在後跟上, 路走多了, 鞋底過薄,

地面對人體的反衝力就會上傳, 此時上傳的衝力就會引起足踝、膝、髖關節和腰等部位的疼痛。 尤其是當人體的體重加大的時候, 穿薄底的鞋子會加大腳部的受力, 久而久之會出現足弓塌陷、腳底板撕裂疼痛等現象, 同時也會加速足底韌帶和骨組織退化, 引起足跟痛, 或是足底肌膜炎。

挑選鞋子的專業建議

01

合腳性

鞋子大小要合適, 鞋前最好留一橫指的空間;選購的鞋子應該盡可能適合前足的形狀, 能讓所有腳趾平放並略微活動(但不宜過寬), 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拇外翻的發生;下午足部尺寸最大, 此時去試穿鞋子比較合適。

02

彎折性

鞋子的彎折部位要與走路時足部的彎折部位一致, 符合人體走路時足部的解剖學特點與生物力學特徵。

03

穩固性

(1)鞋後跟的兩側材質結構應該堅挺, 以滿足運動的需要而不易翻轉扭傷。

(2)保持足弓位置的穩固性(鞋中部位置), 避免行走時造成足弓塌陷和防止前後足不正常的扭轉。

04

流暢性

(1)鞋頭應略微上翹, 便於足部充分蹬伸。

(2)鞋後跟要向後翹起, 便於腳在著地時有個過渡, 緩解脛骨前肌的過度疲勞, 也可減少足底筋膜炎和足底疼痛的發生。

05

透氣性

透氣性較好的鞋有利於走路時足部的汗液及時排出, 預防和減少腳汗、腳氣等腳部頑疾。

不同的鞋子有不同的用途, 不同的鞋子也會對身體產生不同的影響。 儘量不要一雙鞋子穿很久, 不同功能的鞋可以替換著穿, 就像電影《杜拉拉升職記》中的杜拉拉一樣, 穿著運動休閒鞋上班,到公司樓下再換一雙皮鞋。大家在秀出自己美麗的時候,選擇適合自己的鞋子,學會多關注自己的鞋子,多關注自己的身體,就會愛上走路,走出健康。

覺得不錯就點個贊唄↓↓↓

穿著運動休閒鞋上班,到公司樓下再換一雙皮鞋。大家在秀出自己美麗的時候,選擇適合自己的鞋子,學會多關注自己的鞋子,多關注自己的身體,就會愛上走路,走出健康。

覺得不錯就點個贊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