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遼寧號”抵達香港 航母編隊如何“組團訓練”?

出品:科普中國

作者:畢孝斌

監製:光明網科普事業部

我國首艘航空母艦“遼寧號”7月7日清晨抵達香港特區水域。 遼寧艦抵港後, 將于本周7日至8日(週六日)歷史性首度對普通民眾開放。 遼寧艦此次並非“孤身前來”, 與之相伴的是導彈驅逐艦“濟南號”、導彈驅逐艦“銀川號”、導彈護衛艦“煙臺號”等3艘屬艦, 它們在訪港前剛剛進行了跨區機動訓練。 這也是遼寧艦自去年年末跨區機動訓練以來第二次“組團訓練”。

“遼寧號”先前進行的跨區域訓練(圖片來自中新網)

“遼寧號”為何執著於“組團訓練”?而作為海戰核心的航空母艦和它的“朋友們”在現代海戰中又各自扮演著怎樣的角色呢?

航母只是一個“盤子”

和許多人想像的不同, 航母本身是非常脆弱的。

戰機的機動性強且威力巨大, 但奈何油箱太小, 作戰半徑有限。 “航母爸爸”的使命就是把“機崽子”們送到指定作戰區域。 也正是因為有了航母的存在, 海戰範圍從近海擴大到遠海, 海軍的意義也從戰術壓制上升到了戰略壓制。

停放在“遼寧號”上的殲-15艦載機(圖片來自中新網)

正是因為航母需要為艦載機提供起降平臺與機庫, 所以它才沒有“多餘”的地方安放太多自衛武器。 航母本身並不是“武器”, 它只是一個搭載了許多武器的作戰平臺——就像一個盤子, 脆弱, 但很能“裝”。

要注意, 看似“脆弱”的航母也並不是“一擊就沉”。

擁有著密閉隔水艙和厚重艦體的航母“挨上幾下”還是沒問題的, 但如果沒有其他艦隻的保護, 沉沒也只是時間問題。 從前期的“單打獨鬥”到如今“組團訓練”, 遼寧號正向著相對成熟的作戰體系邁進。

“遼寧號”和他的朋友們

護衛艦, 顧名思義它的作用就是“護衛”。 不過相比於驅逐艦與巡洋艦, 護衛艦更專精於“對海”、“反潛”。 比如此次隨“遼寧號”參訓訪港的“煙臺號”, 就是我國的054A型導彈護衛艦。 它的身上搭載著2座三聯裝魚-7型魚雷發射管、2座3200型6聯裝反潛火箭發射器, 甚至還自帶了一架反潛直升機, 這些裝備都是為了防備“海上幽靈”——潛艇而準備的。

054A型導彈護衛艦538“煙臺號”

驅逐艦的名字其實只是一個簡稱, 它曾經全稱為——“魚雷艇驅逐艦”。

其誕生的意義就是為了反制魚雷艇。 到後來, 驅逐艦的噸位慢慢變大, 艦上搭載的武器種類越來越多, 最後變成了今天我們看到的“戰場多面手”:他能執行防空、反潛、反艦、對地攻擊、佈雷等多種作戰任務。 此次參訓訪港的隊伍中有兩艘是驅逐艦, 他們分別是052C型導彈驅逐艦“濟南”艦和052D型導彈驅逐艦“銀川”艦。

052C型導彈驅逐艦152“濟南號”

近年來, 隨著我國海軍力量的不斷發展提升, 與“遼寧號”同行的朋友們將會變得越來越多, 不知道前段時間剛剛下水的“國產大驅055”會不會加入其中呢?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