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西鐵職工網上家園訪談 採訪中國傳媒大學教授——馮琰(David Feng)

1

馮教授, 您好。 您能介紹下您與鐵路結緣之歷程嗎?

我自己第一個乘坐列車應該是在歐洲, 具體是在瑞士, 記得還應該是上個世紀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 後來, 每天乘坐列車是因為我在五年級時, “坐夠”了免費校車, 覺得自己上學放學時間應該有一片屬於自己的寧靜, 在和同學們上課前, 先休息一下。 此時, 火車成為我選中的交通工具。 上高中時, 家裡給我買了鐵路年票, 而好好的年票我不想浪費, 所以到了週末, 幾乎都要乘車出行, 有時候看看風景, 之後再在列車上複習並完成作業。 就是這樣, 我開始習慣列車上的生活了。

回到中國, 最初聽到的就是中國的火車破, 舊, 慢, 買票難, 對號入座且不能隨便亂坐, 等等。 由於這些和海外鐵路環境差別太大, 當初我回國時先考駕照, 開汽車, 遠途則是坐飛機。

2008 年 8 月 1 日, 是我第一次在中國乘坐任何類別的列車。 我乘坐京津城際列車時,

高速動車組設施先進, 北京南站的機場般超前設計等, 讓我對中國鐵路過去受誤導的刻板印象, 徹底推翻。 當時, 列車跑出的最快速度, 比我在德國無限速高速路跑出的“個人紀錄”還有快, 所以之後, 我在往來京津兩個城市之後, 幾乎放棄了開車。 從 2008 年 8 月起, 我幾乎每個月都要乘車, 而最近, 由於中國高鐵網特別大又特別方便, 幾乎天天都要乘車。

我對中國鐵路的支持是完全發自內心的, 家裡沒有任何人在鐵路工作, 但我仍然堅持支援。 前幾年困難時期我還堅持乘坐高鐵, 不僅是往來京津, 更有坐高鐵從珠海到宿州再回北京度蜜月, 或者一周內乘坐列車, 從哈爾濱經北京再到昆明。 我個人覺得, 在中國境內,

已經幾乎沒有任何坐飛機的理由了。

現在, 我事業上有太多事情和鐵路密切相關, 雖然我從未入路。 我經常為鐵路站段講客運英文, 正在拍攝一個要走遍全路各站的紀錄片, 經常向國際受眾(如 TEDx 大會、倫敦交通博物館、倫敦書展、英國學術院、澳大利亞環保組織等)用外語講述我自己的中國鐵路故事, 研究的也都是以中國高鐵作為一個核心話題的傳播類事項。 我選擇這以鐵路為核心的事業道路, 是我事業上的最大滿足, 妻子和全家也全力支持。

2

作為資深鐵粉, 在您看來中國的高鐵與歐美、日本等的高鐵有何異同?

咱們中國鐵路人, 特別是中國高鐵人, 要對自己的系統充滿自行和自豪, 堅信且堅持正確道路, 同時也還要張開眼睛看看外面的世界, 瞭解一下各地情況, 能超前一點兒更好。 現在的中國鐵路, 特別是中國高鐵, 已經成為世界上領軍級大眾運輸系統了, 我們應該自豪, 這番事業我們幹的特別好, 特別漂亮。 換句話說, 中國高鐵已經發展到世界主要受我們啟發的這個時代了,

以前咱們是抬著頭看別人的, 現在是人家抬著頭看咱們了。 所以咱們要自豪, 但不能自滿, 更不能驕傲, 而是要不斷自我挑戰, 以後要做的越來越好。

下一步, 就是要研究跨境和跨國高速客運運輸, 第一個是內地和香港, 第二個就是國內和國外, 特別是沿“一帶一路”的國際高速客運聯運。 這些挑戰, 不妨看一看歐洲一些國家的經驗, 再吸收消化並加以優化。

還有一項比較重要的, 就是高鐵網的軟體建設, 不光是電腦用的軟體, 更是如旅客雙語小冊子、電子提示螢幕、車站客運服務等這些方面。 這一點, 我們要多多學習特別是歐洲鐵路, 適度參考一切其它國家的鐵路系統。 因為確實在一些方面, 國外的客運服務還是挺有自己的范兒的, 我們可以從中得到更多的啟發,激勵自己做得更好。特別是涉及到更為人性化,關注細節的這一方面,我覺得咱們應當就人性化和細節這兩方面加把勁兒,當成客運服務“軟體”重中之重。歐洲我去過,但日本我沒去過,沒實地調查嘛,就沒有發言權。

就與國外之相同與不同而論,在對於中國高鐵來說,可能用 “特殊”更妥當一些吧,因為咱們中國高鐵有跑高寒地區的,也有在熱帶區域繞著海南島歡跑的線路,更有要經過地質極為複雜山區的線路。這是任何國家在發展高鐵中都可能遇到的,但是中國遇到的更多,更特殊,更突出。咱們現在的高鐵網可以理論上從冬天寒冷的齊齊哈爾開到珠海甚至於三亞,這是任何其它國家都沒有的情況。咱們中國鐵路有服務農民的,有服務商旅人士的,有服務外籍人士的,也是與其它國家來說有所不同的。

3

最近“復興號”動車組比較火,聽說您已乘坐體驗過,能講講您的體驗感受嗎?

咱們自己的“復興號”,確實值得為之點贊。我從細節關注,一等座、商務座座席車內的隔斷門,現在改為“按鈕開關”了,防止其它旅客誤入或因靠近隔斷門太近而自動開啟,給旅客造成不便。夏天,也可以避免不少蚊子“闖入”高鐵列車裡。

“復興號”提速,降速,平穩又快,內部又非常安靜,取開水機器新增了“兒童鎖”(當然,一些“熊孩子們”也可能會亂按按鈕),廣播提示音與高鐵站保持一致,車門的開門關門鈴有明顯改善和優化,進出站聲音也挺安靜的。顯示幕字體大小不錯,特別是車外始發終到中文是兩行的,英文則是滾動的,非常合理。一等座、二等座之間的距離又大了一些,商務座區域內原來比較“坑爹”的一等座已經撤出,改為普通商務座。車上無線網可用且比較快,但當然由於同時服務五百多名旅客,我還會繼續使用屬於自己的普通流量來“衝浪”,把頻寬讓給別的旅客。我歷來對每個列車“檢驗”都比較刻苦,“復興號”可以高分順利駛出。

“復興號”從車頭到車尾,設計、風格、名字等全是咱們自己的,是中國血統中國高鐵列車,定將成為我出行首選。現在最關鍵的就是全面量產“復興號”,因為它是一列好的列車,是基於以前的經驗積累的一次升級和優化,是我在中國境內乘坐的最好高鐵列車,所以得讓更多人有機會乘坐“復興號”列車。

唯一一點兒可惜就是我無緣于“復興號”北京南站首發,因為當天我剛在西安這裡做完一個以我全國鐵路各客運車站為主要話題的 TEDx 演講,所以實在趕不回去!但是我 27 號啟程回京後,28 號第一件事就是和妻子從北京南站乘坐“復興號”。而且我乘坐的“復興號”絕不止這次,曾乘它從濟南到滁州,再在昆山南站拍它進出站。我目前乘坐的都是“紅海豚”,得抽空看有沒有機會也能坐一坐“金鳳凰”!

4

寶蘭高鐵即將開通運營,能談談您對寶蘭高鐵有關歷史文化方面的看法嗎?

寶蘭高鐵雖然離這北京有些遠,但它將聯通中國西部高鐵網和東部高鐵網。這種聯通效果太大了,就如前幾年北京地鐵房山線在獨立運行幾年後接入整個地鐵網,結果以前房山線特別是在低峰時間段跑得都是“專列”,現在有時候連座位都沒有了。

寶蘭高鐵走得是昔日絲綢之路的經典線路,以前是靠人和駱駝走得路,解放後則是有了隴海線和蘭新線,而當今有的是徐州到烏魯木齊這條高速鐵路大幹線。由於這條線路和昔日經典的絲綢之路比較近,所以必將加大百姓前往絲綢之路歷史文化勝地和該地區歷史故事的關注。

而如今,這條位於絲綢之路的高鐵線將成為“一帶一路”這條沿線的高速客運線,意義重大,特別是如果以後開行國際乃至洲際高鐵,這將不僅是一個中國國內的文化交流,更是中國和國外的文化交流。很可能以後,這將是中國出國的“最國際化”的高鐵線路。

寶蘭高鐵別看它“只”從寶雞南站開到蘭州西站,但是它有列車運行至嘉峪關甚至於烏魯木齊,是一條區級大幹線,所以承載著本地和更加“遙遠”的文化。這將是一條文化線,更是一條旅遊線。我妻子以前總跟我說的新疆葡萄溝等地,以後從北京可以直接坐高鐵就能到達新疆了。

5

能給廣大鐵路迷們介紹介紹您的英文短片《Next Station China》嗎?

這個紀錄片我最初想在 2009 年就想準備了。當時有名美國朋友,是在上海做主持人的,國內各地到處飛。當時全國高鐵還沒建成全國性網路,大部分出行仍然靠飛機。就那幾年我曾經想做一本類似《大全》記錄每個車站,但是工程量卻是過於浩大。

2016 年 11 月,我第一次在濟南西站試驗對國際互聯網進行車站直播,全長不到 10 分鐘,讓外國受眾瞭解中國高鐵站以及基本乘車資訊。2016 年 12 月底,經多次試驗,可以說是正式直播滬昆高鐵(昆明南—貴陽北)開通暨全線貫通,當時可在國外有關互聯網上是第一大話題,很多人都在關注著。

2017 月 1 月初,2017 年鐵路春運,我在北京南站、濟南西站、濟南站多次進行英文直播,最後一天則是在於家堡站進行直播。全部用英文直播“高鐵化”春運,吸引了很多外國受眾,都對中國這一“超大遷移”特別感興趣。

因此,我決定,2017 年 4 月 18 日,也恰逢和諧號列車開行 10 周年之際,開拍中國境內所有對旅客開放,能售票且辦理客運業務的紀錄片,取名為:《Next Station: China》,中文名字大體上就是《下一站:中國》了。

這個紀錄片的最根本要求就是必須在每一個車站下車,或者親自到達本站,光乘列車或開汽車路過是不行的,更不能只坐高鐵列車“飛過”當去過。必須要放下腳步,深度瞭解車站文化歷史等。必要時品嘗一下當地特色小吃或菜肴等等,反正需要好好拍,好好瞭解一個車站。目前,我所去過的車站已經接近一百個車站了,我也很期望能早日到達這第一百個車站。

每個車站拍攝角度完全以外國人思維方式為主,而且全部是用英文主持和配音的。這是一個完全獨立製作的紀錄片,自帶相機,自帶話筒,自己購票,自己講述。內容涉及到外國人所關注的一些細節,車站“文藝范兒”等,當然也有很需要的進出站乘降資訊。每個車站,無論是特等站、超大城市樞紐站,還是四等站、山旁的車站,都有自己的片子,每個片子長度控制在三到五分鐘這一範圍,信息量不太大,但也不太少。

有時候,我們也會做一些號外內容的,像是“復興號”號外短片等。

6

有一些特別“雷”的“直譯”,大家笑笑就可以了,危險動作,千萬別學:

自動售票處 = “Buffet ticket office”,意思是“自助餐售票處”,地道英文則應該是 Self-Service Ticket Office

人工售票處 = “Artificial Ticket Office”,意思是“人造售票處”,地道英文則應該是“Ticket Counters”

當心燙傷 = “Caution Scald Burns”,意思是“當心燙得脫皮燒皮膚”,地道英文則應該是“Warning! Hot”

當然,這只是一部分。我現在正在研究海內外鐵路標準,爭取把咱們中國鐵路的客運英文做到極致,做到最好。在這裡,不妨教大家幾句:

重點旅客 = Special Care passenger,和其它設備設施使用時直接用 Special Care 即可,如重點旅客檢票口 = Special Care departure gates 或 Special Care ticket gates,重點旅客服務中心 Special Care Centre 等。置於特殊重點旅客,則要寫成 Priority Care。

非出站樓梯 = No Exit via Stairs,這主要是告訴旅客這是非出站通道,所以要用簡練的 no exit。另外,樓梯易用 stairs 來描述。

單向閘機 禁止逆行 = No Entry — One-Way Ticket Barrier,用英文這麼說,第一就是告訴人家:此路不通;另外就是告訴旅客:這是單向的。表達方式“倒著來”,恰好是與地道的英文表達方式相關的。

另外,咱們鐵路客運英文翻譯時,有些東西是不能直接翻譯的,比如 the,不是總要翻譯 the。英文沒有頓號,要用常規逗號取代之。最後,英文有複數,如一個月臺 one platform,多個月臺 many platforms,而在中文,咱們不可能說“一個月臺,多個月臺們”!所以,要把鐵路客運英文做好,必須先瞭解好英文單詞、語法、思維方式等。

7

我聽說您一直在從事與鐵路有關的社會活動,曾經還幫助我們很多車站糾正了服務標示中的英文錯誤,還特意到很多車站免費進行英文服務用語的講座,是什麼促使您開展這項活動的呢?

我是中國鐵路的受益者,同時也始終是一名自己掏錢買票的普通旅客,我感覺中國鐵路特別是高鐵給我帶來了超值出行選擇。第一,飛機不起飛原因目前有點兒離譜了,次數也過於頻繁,而高鐵出了遇到颱風、大雪、嚴重地質災害外,幾乎趟趟都運行,是一個特別靠譜的出行工具。第二,坐高鐵,可以深度瞭解窗外的中國,而坐了飛機,白天“只有”藍天白雲,夜裡“只有”黑天,看一會兒就覺得有點兒視覺疲勞了。第三,高鐵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了出行成本,隨時隨地可以用電腦,打電話,上廁所等,確實屬於一個流動的,移動的家。

因此,我覺得我需要回報於咱們鐵路。愛鐵路,更要愛護鐵路,而且一愛就得愛鐵路的一切,包括咱們幾乎看不到的值得被歌頌的鐵路英雄們:隧道檢修工、“掏糞”清潔工、要長時間長距離不上廁所開車的列車司機等等。這裡缺其中一個,就是缺“一大截”,有時候甚至於導致列車無法開車,車站無法正常運行。因此,我要結合我的知識和對中國人民鐵路事業和高速鐵路建設發展的支援和關注,做點兒實事,這就是我什麼我選擇結合我最熟悉的英文和同樣是最熟悉的鐵路。

大學的老師,絕大部分都是認真為學生講課,促進學術進步發展的,但是新聞裡有時候總能看到某“磚家”,某“叫獸”做什麼特別離譜的事情,看到這些報導我也對那些違規的同行們特別生氣。所以,我希望作為教育界和鐵路界的“大加號”。

鐵路英文一天一句,有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堵”。坐完全路各局列車,走遍全路大部分路局的車站,我發現的“雷人英語”也不少,坦白說。外國朋友們經常愛把他們拍下來,作為“笑料”。對於我來說,如果一個標牌誤導了旅客,那它就應該立馬被摘下來,高標準嚴要求才能改善中國鐵路客運英文。2013 年到 2014 年,我曾經去過接近百個車站,深度學習並研究涉外旅客實際情況,並慢慢摸出來一套較為規範化的雙語對照表,當然也關注口語和廣播用語,並以此創建並完善了鐵路英文一天一句。濟南西站是全路第一個請我去講課的車站,現在濟南鐵路局管內京滬高鐵的英文標牌,從 2013 的“錯多於對”,改變成“對多於錯”,甚至於一些“濟局首創”英文開始向北京局、西安局高鐵車站擴散。這是一個全路全面相互學習,相互改善升級的絕佳機會。

2014 年夏天到 2016 年夏天,我和我妻子曾居住在英國倫敦,這就讓鐵路英文工作進入第二階段,也就是境內外實驗,看自己國內的英文夠不夠標準,深度學習海外經驗,閱讀境外有關系統的標準、規範檔,去多個鐵路企業看他們怎麼處理多國語客運環境。這兩年取得的成果非常豐富,可以更服務於今後中國鐵路客運英文發展。

2016 年夏天之後,就是優化和標準化階段。經初期的“封,堵”到在海外的深度學習和研究,我們現在可以開始建設具有咱們中國自己特色,符合中國鐵路實際情況的“中國標準”鐵路客運英文。現在就一定要講規範化,標準化,並不斷請外國專家一起研究這方面問題,問一些專家、旅客,某些方面應該怎樣做最好表達。因為咱們現在國內的很多公共場所的英文,包括部分鐵路客運英文文句,是“中式英文”、“以拼音冒充英文”和英式英文、美式英文的“混雜”,急需更新換代並持續改善。在多次和外國高級專家溝通後,我們學習到世界上受眾最大的英文,是英式英文;鐵路客運英文最好的參考地區,是歐洲,因那裡有很多母語不是英文,但是仍是外國人的外賓;中國鐵路客運英文需要服務的,是最大的旅客群體,不光是英美旅客群體。

鐵路客運英文工作涉及到中國鐵路的國際形象,咱們不可以開行 350、380、400 級別的高大上列車,但使用得都是與之不匹配的,老化和不規範不標準的客運英文。強基達標,提質增效,在海內外皆為知名的中國高鐵,規範標準的英文一定要是最高等級且是最好的,絕不能容下客運英文標準“帶病上崗”。鐵路客運英文這一方面是鐵路國際化的一個中大組成部分。所以,我決定將此作為永久性公益專案,將到更多的鐵路車站和客運段等進行多次演講,無論是 45 分鐘的“快閃課”,還是一個半小時的“常規課”。我也將通過互聯網方式,擴大全路職工特別是一線職工學習地地道道英文的機會。這是對鐵路的長久責任和支持。

8

隨著寶蘭高鐵的開通,及後續西成高鐵的開通,陝西的高鐵網路是越來越完善了,陝西作為您的老家,有什麼想對老家父老鄉親們說說的嗎?

鄉親們是高鐵的最大的受益者。從站檯面來說,老家陝西西安北站是全路最大車站,一共有 34 個月臺,這個給任何老外來看,都能“嚇到”他們。四通八達的陝西高鐵網將讓大家體驗到在首都和東部沿海地區早已經體驗到的高鐵出行便利。陝西省毗鄰 8 個省區,高鐵也要四通八達,一坐車就能到達目的地。

寶蘭高鐵是連接東部和西部高鐵網的關鍵線路,開通之後,北京的烤鴨,鄭州的燴面,老家的 biang biang 面,蘭州的拉麵,新疆的羊肉串兒等,將連在一起,旅客們不僅能換城市,換美食,更能改變生活方式。西寶兩個城市,以及關中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將越來越密集。我親自體驗到北京和天津自城際列車開通以來的巨大改變,原來中間站武清站就是在一片距離武清中心區域較遠的地方修建的,當時感覺有點兒像“荒地”,候車旅客挺少的。過了幾年,旁邊“奧特萊斯”火起來了,2015 年車站改擴建,新建獨立的出站口、售票廳,帶動可以說是周圍一公里左右的商業,經濟也應該發展起來了。高鐵的的確確是致富黃金大道,寶蘭高鐵和特別是之後要開通的西成高鐵,定是對西安鐵路樞紐特別是高鐵樞紐的一次明顯而全面的升級。

9

對中國鐵路的未來有什麼期望?

我會長期以鐵路為出行首選,因為鐵路特別是高鐵非常方便,只要提前訂好票,就可以說走就走。特別是使用鐵路 12306 官方應用或網站和支付寶支付時,完全不需要和錢包和現金打交道,持有二代證的旅客甚至於直接可以刷證進站乘車,這是超級便利的鐵路。

我希望咱們鐵路越來越高效,能持續提高鐵路運輸效率。我去過全路幾百個車站,大站非常繁忙,希望以後小站也有更多辦理客運業務的列車。我也欣慰發現,類似正定機場、高邑西站辦理客運業務的列車也越來越多,這對本地區旅客和居民來說一定是件好事情,方便出行。

我希望咱們鐵路越來越智慧化,越來越智慧。海外現在開始流行 VR、AR 了,咱們可一定要當智慧服務先鋒,在不久的未來用好新科技,旅客朋友們只拿一部智慧手機,就可以在更智慧化車站直接去檢票口上車,就像是隨時有一名客運員伴隨在旅客身邊,排憂解難。

我希望咱們鐵路車站和列車可以再超前一些,車站一定得為未來五年,十年,甚至於更遠修好。目前有一些車站已經開始出現類似“爆棚”情況了,未來車站一定要提前為超出預期的大客流做好充分的準備。目前有一些車站改造地不錯,新增檢票口,優化進出站流程。車站的微小細節,小到雨棚和標識,大到候車大廳,都是我關注的,也是很多旅客關注的。

最後,我希望咱們中國高鐵沿著“一帶一路”繼續往西邊走,直到駛入歐洲,去瑞士、德國、英國等地,成為中歐遠途旅行的更為綠色的另一個選擇。

我們可以從中得到更多的啟發,激勵自己做得更好。特別是涉及到更為人性化,關注細節的這一方面,我覺得咱們應當就人性化和細節這兩方面加把勁兒,當成客運服務“軟體”重中之重。歐洲我去過,但日本我沒去過,沒實地調查嘛,就沒有發言權。

就與國外之相同與不同而論,在對於中國高鐵來說,可能用 “特殊”更妥當一些吧,因為咱們中國高鐵有跑高寒地區的,也有在熱帶區域繞著海南島歡跑的線路,更有要經過地質極為複雜山區的線路。這是任何國家在發展高鐵中都可能遇到的,但是中國遇到的更多,更特殊,更突出。咱們現在的高鐵網可以理論上從冬天寒冷的齊齊哈爾開到珠海甚至於三亞,這是任何其它國家都沒有的情況。咱們中國鐵路有服務農民的,有服務商旅人士的,有服務外籍人士的,也是與其它國家來說有所不同的。

3

最近“復興號”動車組比較火,聽說您已乘坐體驗過,能講講您的體驗感受嗎?

咱們自己的“復興號”,確實值得為之點贊。我從細節關注,一等座、商務座座席車內的隔斷門,現在改為“按鈕開關”了,防止其它旅客誤入或因靠近隔斷門太近而自動開啟,給旅客造成不便。夏天,也可以避免不少蚊子“闖入”高鐵列車裡。

“復興號”提速,降速,平穩又快,內部又非常安靜,取開水機器新增了“兒童鎖”(當然,一些“熊孩子們”也可能會亂按按鈕),廣播提示音與高鐵站保持一致,車門的開門關門鈴有明顯改善和優化,進出站聲音也挺安靜的。顯示幕字體大小不錯,特別是車外始發終到中文是兩行的,英文則是滾動的,非常合理。一等座、二等座之間的距離又大了一些,商務座區域內原來比較“坑爹”的一等座已經撤出,改為普通商務座。車上無線網可用且比較快,但當然由於同時服務五百多名旅客,我還會繼續使用屬於自己的普通流量來“衝浪”,把頻寬讓給別的旅客。我歷來對每個列車“檢驗”都比較刻苦,“復興號”可以高分順利駛出。

“復興號”從車頭到車尾,設計、風格、名字等全是咱們自己的,是中國血統中國高鐵列車,定將成為我出行首選。現在最關鍵的就是全面量產“復興號”,因為它是一列好的列車,是基於以前的經驗積累的一次升級和優化,是我在中國境內乘坐的最好高鐵列車,所以得讓更多人有機會乘坐“復興號”列車。

唯一一點兒可惜就是我無緣于“復興號”北京南站首發,因為當天我剛在西安這裡做完一個以我全國鐵路各客運車站為主要話題的 TEDx 演講,所以實在趕不回去!但是我 27 號啟程回京後,28 號第一件事就是和妻子從北京南站乘坐“復興號”。而且我乘坐的“復興號”絕不止這次,曾乘它從濟南到滁州,再在昆山南站拍它進出站。我目前乘坐的都是“紅海豚”,得抽空看有沒有機會也能坐一坐“金鳳凰”!

4

寶蘭高鐵即將開通運營,能談談您對寶蘭高鐵有關歷史文化方面的看法嗎?

寶蘭高鐵雖然離這北京有些遠,但它將聯通中國西部高鐵網和東部高鐵網。這種聯通效果太大了,就如前幾年北京地鐵房山線在獨立運行幾年後接入整個地鐵網,結果以前房山線特別是在低峰時間段跑得都是“專列”,現在有時候連座位都沒有了。

寶蘭高鐵走得是昔日絲綢之路的經典線路,以前是靠人和駱駝走得路,解放後則是有了隴海線和蘭新線,而當今有的是徐州到烏魯木齊這條高速鐵路大幹線。由於這條線路和昔日經典的絲綢之路比較近,所以必將加大百姓前往絲綢之路歷史文化勝地和該地區歷史故事的關注。

而如今,這條位於絲綢之路的高鐵線將成為“一帶一路”這條沿線的高速客運線,意義重大,特別是如果以後開行國際乃至洲際高鐵,這將不僅是一個中國國內的文化交流,更是中國和國外的文化交流。很可能以後,這將是中國出國的“最國際化”的高鐵線路。

寶蘭高鐵別看它“只”從寶雞南站開到蘭州西站,但是它有列車運行至嘉峪關甚至於烏魯木齊,是一條區級大幹線,所以承載著本地和更加“遙遠”的文化。這將是一條文化線,更是一條旅遊線。我妻子以前總跟我說的新疆葡萄溝等地,以後從北京可以直接坐高鐵就能到達新疆了。

5

能給廣大鐵路迷們介紹介紹您的英文短片《Next Station China》嗎?

這個紀錄片我最初想在 2009 年就想準備了。當時有名美國朋友,是在上海做主持人的,國內各地到處飛。當時全國高鐵還沒建成全國性網路,大部分出行仍然靠飛機。就那幾年我曾經想做一本類似《大全》記錄每個車站,但是工程量卻是過於浩大。

2016 年 11 月,我第一次在濟南西站試驗對國際互聯網進行車站直播,全長不到 10 分鐘,讓外國受眾瞭解中國高鐵站以及基本乘車資訊。2016 年 12 月底,經多次試驗,可以說是正式直播滬昆高鐵(昆明南—貴陽北)開通暨全線貫通,當時可在國外有關互聯網上是第一大話題,很多人都在關注著。

2017 月 1 月初,2017 年鐵路春運,我在北京南站、濟南西站、濟南站多次進行英文直播,最後一天則是在於家堡站進行直播。全部用英文直播“高鐵化”春運,吸引了很多外國受眾,都對中國這一“超大遷移”特別感興趣。

因此,我決定,2017 年 4 月 18 日,也恰逢和諧號列車開行 10 周年之際,開拍中國境內所有對旅客開放,能售票且辦理客運業務的紀錄片,取名為:《Next Station: China》,中文名字大體上就是《下一站:中國》了。

這個紀錄片的最根本要求就是必須在每一個車站下車,或者親自到達本站,光乘列車或開汽車路過是不行的,更不能只坐高鐵列車“飛過”當去過。必須要放下腳步,深度瞭解車站文化歷史等。必要時品嘗一下當地特色小吃或菜肴等等,反正需要好好拍,好好瞭解一個車站。目前,我所去過的車站已經接近一百個車站了,我也很期望能早日到達這第一百個車站。

每個車站拍攝角度完全以外國人思維方式為主,而且全部是用英文主持和配音的。這是一個完全獨立製作的紀錄片,自帶相機,自帶話筒,自己購票,自己講述。內容涉及到外國人所關注的一些細節,車站“文藝范兒”等,當然也有很需要的進出站乘降資訊。每個車站,無論是特等站、超大城市樞紐站,還是四等站、山旁的車站,都有自己的片子,每個片子長度控制在三到五分鐘這一範圍,信息量不太大,但也不太少。

有時候,我們也會做一些號外內容的,像是“復興號”號外短片等。

6

有一些特別“雷”的“直譯”,大家笑笑就可以了,危險動作,千萬別學:

自動售票處 = “Buffet ticket office”,意思是“自助餐售票處”,地道英文則應該是 Self-Service Ticket Office

人工售票處 = “Artificial Ticket Office”,意思是“人造售票處”,地道英文則應該是“Ticket Counters”

當心燙傷 = “Caution Scald Burns”,意思是“當心燙得脫皮燒皮膚”,地道英文則應該是“Warning! Hot”

當然,這只是一部分。我現在正在研究海內外鐵路標準,爭取把咱們中國鐵路的客運英文做到極致,做到最好。在這裡,不妨教大家幾句:

重點旅客 = Special Care passenger,和其它設備設施使用時直接用 Special Care 即可,如重點旅客檢票口 = Special Care departure gates 或 Special Care ticket gates,重點旅客服務中心 Special Care Centre 等。置於特殊重點旅客,則要寫成 Priority Care。

非出站樓梯 = No Exit via Stairs,這主要是告訴旅客這是非出站通道,所以要用簡練的 no exit。另外,樓梯易用 stairs 來描述。

單向閘機 禁止逆行 = No Entry — One-Way Ticket Barrier,用英文這麼說,第一就是告訴人家:此路不通;另外就是告訴旅客:這是單向的。表達方式“倒著來”,恰好是與地道的英文表達方式相關的。

另外,咱們鐵路客運英文翻譯時,有些東西是不能直接翻譯的,比如 the,不是總要翻譯 the。英文沒有頓號,要用常規逗號取代之。最後,英文有複數,如一個月臺 one platform,多個月臺 many platforms,而在中文,咱們不可能說“一個月臺,多個月臺們”!所以,要把鐵路客運英文做好,必須先瞭解好英文單詞、語法、思維方式等。

7

我聽說您一直在從事與鐵路有關的社會活動,曾經還幫助我們很多車站糾正了服務標示中的英文錯誤,還特意到很多車站免費進行英文服務用語的講座,是什麼促使您開展這項活動的呢?

我是中國鐵路的受益者,同時也始終是一名自己掏錢買票的普通旅客,我感覺中國鐵路特別是高鐵給我帶來了超值出行選擇。第一,飛機不起飛原因目前有點兒離譜了,次數也過於頻繁,而高鐵出了遇到颱風、大雪、嚴重地質災害外,幾乎趟趟都運行,是一個特別靠譜的出行工具。第二,坐高鐵,可以深度瞭解窗外的中國,而坐了飛機,白天“只有”藍天白雲,夜裡“只有”黑天,看一會兒就覺得有點兒視覺疲勞了。第三,高鐵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了出行成本,隨時隨地可以用電腦,打電話,上廁所等,確實屬於一個流動的,移動的家。

因此,我覺得我需要回報於咱們鐵路。愛鐵路,更要愛護鐵路,而且一愛就得愛鐵路的一切,包括咱們幾乎看不到的值得被歌頌的鐵路英雄們:隧道檢修工、“掏糞”清潔工、要長時間長距離不上廁所開車的列車司機等等。這裡缺其中一個,就是缺“一大截”,有時候甚至於導致列車無法開車,車站無法正常運行。因此,我要結合我的知識和對中國人民鐵路事業和高速鐵路建設發展的支援和關注,做點兒實事,這就是我什麼我選擇結合我最熟悉的英文和同樣是最熟悉的鐵路。

大學的老師,絕大部分都是認真為學生講課,促進學術進步發展的,但是新聞裡有時候總能看到某“磚家”,某“叫獸”做什麼特別離譜的事情,看到這些報導我也對那些違規的同行們特別生氣。所以,我希望作為教育界和鐵路界的“大加號”。

鐵路英文一天一句,有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堵”。坐完全路各局列車,走遍全路大部分路局的車站,我發現的“雷人英語”也不少,坦白說。外國朋友們經常愛把他們拍下來,作為“笑料”。對於我來說,如果一個標牌誤導了旅客,那它就應該立馬被摘下來,高標準嚴要求才能改善中國鐵路客運英文。2013 年到 2014 年,我曾經去過接近百個車站,深度學習並研究涉外旅客實際情況,並慢慢摸出來一套較為規範化的雙語對照表,當然也關注口語和廣播用語,並以此創建並完善了鐵路英文一天一句。濟南西站是全路第一個請我去講課的車站,現在濟南鐵路局管內京滬高鐵的英文標牌,從 2013 的“錯多於對”,改變成“對多於錯”,甚至於一些“濟局首創”英文開始向北京局、西安局高鐵車站擴散。這是一個全路全面相互學習,相互改善升級的絕佳機會。

2014 年夏天到 2016 年夏天,我和我妻子曾居住在英國倫敦,這就讓鐵路英文工作進入第二階段,也就是境內外實驗,看自己國內的英文夠不夠標準,深度學習海外經驗,閱讀境外有關系統的標準、規範檔,去多個鐵路企業看他們怎麼處理多國語客運環境。這兩年取得的成果非常豐富,可以更服務於今後中國鐵路客運英文發展。

2016 年夏天之後,就是優化和標準化階段。經初期的“封,堵”到在海外的深度學習和研究,我們現在可以開始建設具有咱們中國自己特色,符合中國鐵路實際情況的“中國標準”鐵路客運英文。現在就一定要講規範化,標準化,並不斷請外國專家一起研究這方面問題,問一些專家、旅客,某些方面應該怎樣做最好表達。因為咱們現在國內的很多公共場所的英文,包括部分鐵路客運英文文句,是“中式英文”、“以拼音冒充英文”和英式英文、美式英文的“混雜”,急需更新換代並持續改善。在多次和外國高級專家溝通後,我們學習到世界上受眾最大的英文,是英式英文;鐵路客運英文最好的參考地區,是歐洲,因那裡有很多母語不是英文,但是仍是外國人的外賓;中國鐵路客運英文需要服務的,是最大的旅客群體,不光是英美旅客群體。

鐵路客運英文工作涉及到中國鐵路的國際形象,咱們不可以開行 350、380、400 級別的高大上列車,但使用得都是與之不匹配的,老化和不規範不標準的客運英文。強基達標,提質增效,在海內外皆為知名的中國高鐵,規範標準的英文一定要是最高等級且是最好的,絕不能容下客運英文標準“帶病上崗”。鐵路客運英文這一方面是鐵路國際化的一個中大組成部分。所以,我決定將此作為永久性公益專案,將到更多的鐵路車站和客運段等進行多次演講,無論是 45 分鐘的“快閃課”,還是一個半小時的“常規課”。我也將通過互聯網方式,擴大全路職工特別是一線職工學習地地道道英文的機會。這是對鐵路的長久責任和支持。

8

隨著寶蘭高鐵的開通,及後續西成高鐵的開通,陝西的高鐵網路是越來越完善了,陝西作為您的老家,有什麼想對老家父老鄉親們說說的嗎?

鄉親們是高鐵的最大的受益者。從站檯面來說,老家陝西西安北站是全路最大車站,一共有 34 個月臺,這個給任何老外來看,都能“嚇到”他們。四通八達的陝西高鐵網將讓大家體驗到在首都和東部沿海地區早已經體驗到的高鐵出行便利。陝西省毗鄰 8 個省區,高鐵也要四通八達,一坐車就能到達目的地。

寶蘭高鐵是連接東部和西部高鐵網的關鍵線路,開通之後,北京的烤鴨,鄭州的燴面,老家的 biang biang 面,蘭州的拉麵,新疆的羊肉串兒等,將連在一起,旅客們不僅能換城市,換美食,更能改變生活方式。西寶兩個城市,以及關中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將越來越密集。我親自體驗到北京和天津自城際列車開通以來的巨大改變,原來中間站武清站就是在一片距離武清中心區域較遠的地方修建的,當時感覺有點兒像“荒地”,候車旅客挺少的。過了幾年,旁邊“奧特萊斯”火起來了,2015 年車站改擴建,新建獨立的出站口、售票廳,帶動可以說是周圍一公里左右的商業,經濟也應該發展起來了。高鐵的的確確是致富黃金大道,寶蘭高鐵和特別是之後要開通的西成高鐵,定是對西安鐵路樞紐特別是高鐵樞紐的一次明顯而全面的升級。

9

對中國鐵路的未來有什麼期望?

我會長期以鐵路為出行首選,因為鐵路特別是高鐵非常方便,只要提前訂好票,就可以說走就走。特別是使用鐵路 12306 官方應用或網站和支付寶支付時,完全不需要和錢包和現金打交道,持有二代證的旅客甚至於直接可以刷證進站乘車,這是超級便利的鐵路。

我希望咱們鐵路越來越高效,能持續提高鐵路運輸效率。我去過全路幾百個車站,大站非常繁忙,希望以後小站也有更多辦理客運業務的列車。我也欣慰發現,類似正定機場、高邑西站辦理客運業務的列車也越來越多,這對本地區旅客和居民來說一定是件好事情,方便出行。

我希望咱們鐵路越來越智慧化,越來越智慧。海外現在開始流行 VR、AR 了,咱們可一定要當智慧服務先鋒,在不久的未來用好新科技,旅客朋友們只拿一部智慧手機,就可以在更智慧化車站直接去檢票口上車,就像是隨時有一名客運員伴隨在旅客身邊,排憂解難。

我希望咱們鐵路車站和列車可以再超前一些,車站一定得為未來五年,十年,甚至於更遠修好。目前有一些車站已經開始出現類似“爆棚”情況了,未來車站一定要提前為超出預期的大客流做好充分的準備。目前有一些車站改造地不錯,新增檢票口,優化進出站流程。車站的微小細節,小到雨棚和標識,大到候車大廳,都是我關注的,也是很多旅客關注的。

最後,我希望咱們中國高鐵沿著“一帶一路”繼續往西邊走,直到駛入歐洲,去瑞士、德國、英國等地,成為中歐遠途旅行的更為綠色的另一個選擇。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