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這劇何苦要掛“原著亦舒”四個字?

【聯繫作者mszhangziyan@foxmail.com】

亦舒作品《我的前半生》改編成了同名電視劇。

第一天晚上豆瓣是8分多的, 然後一點點降下來, 剛剛看是7.7。

作為國產劇來講,

也許還有人覺得不錯。 可不嗎, 全員都同期聲了演員也都不面癱了, 時裝劇還都是實景拍攝不摳圖, 這放現在的國產劇裡, 就很難得了!!

問題是, 這劇掛著“原著亦舒”四個字。

如果網文都叫“大IP”的話, 我寧可把亦舒排除出“大IP”範圍。 網文品質良莠不齊, 由於創作生態所迫難免注水拖遝, 趣味更要打上大大的問號。

而亦舒, 即便在舊時代要劃入“言情小說”、“通俗文學”, 但到底是真作家, 文筆、價值觀、審美自成一派。

亦舒在華人世界有數量眾多的讀者, 到現在各路毒舌的博主都還從她的文字裡找靈感點評美人與時尚。 一句“美則美矣毫無靈魂”, 簡直是世人批評俗套美的最佳利器。

那麼, 什麼是“亦舒式”?

“做人最要緊姿態好看。 ”

要好好上班, 要體面做人, 要穿著得體, 要讀書識字, 不管做什麼, 審美和品格要高人一等。

即便多年後我察覺出亦舒式哲學也有隱藏在深處的都會式涼薄,

但不管怎麼說她的女主角, 都是“姿態好看”的。

說了這些然後再來看影視化的《我的前半生》, 簡直可以叫《樊勝美結婚後會怎樣》了。

女主角是這個畫風的:翹著腿躺沙發教育自己愛情至上的妹妹:“喝西北風, 愛情有用伐?”

說自己的女強人閨蜜:事業有成但是沒結婚就不幸福。

但凡是看過亦舒的人, 都不會相信這是亦舒筆下的女主角了。

原作什麼樣呢?

《我的前半生》是亦舒借了溥儀自傳名字寫的小說, 劇中夫妻的名字又借了魯迅《傷逝》裡的“涓生”和“子君”。 故事情節很簡單:不工作的醫生太太子君, 是養尊處優的傻白甜,忽然遭遇丈夫出軌背叛,於是在白骨精閨蜜唐晶的幫助下咬牙學會自立自強,有了自己的事業,真愛最終也來了。

我喜歡這個故事的前半截,闊太太如何回到人間,學會職場和社會遊戲規則,白骨精閨蜜給她的處事指南字字是金句,尤其是讓她痛苦時要看書,推薦書目是《駱駝祥子》和《紅樓夢》,懂得痛苦的人,讀書才有奇效。這些書在一個香港落難太太身上產生化學反應,很有趣。後半截無非就是愛情又來了又要結婚了一切優渥都回來了,沒意思。

劇版的《我的前半生》,只有“闊太太的老公出軌了”這一件事保留了原作設定,其他人物、邏輯,都在往跟原作完全相反的方向一路狂奔。

原作裡寫的是:全職太太除了享樂花錢什麼都不做,但她並非市儈之人,只是單純、溫和、不諳世事。全世界都知道她老公搭上了女明星,只有她不知道。

看下面的文字感受一下。

自小我不是那種敏感多愁的女孩子、唐晶也笑過我"美則美矣,毫無靈魂。"當年涓生以及其他的追求者看中的,也就是這份單純。

小時候的天真到了中年便成為遲鈍,但是婚變對於再愚蠢的女人來說,也是傷心的事。

而劇中馬伊琍的子君呢?

從第一集開始就是目標明確的“第三者都去死”大奶教信徒。

聽說有男女私奔,咬牙切齒地說最好男的女的統統槍斃。

視全世界的小姑娘為敵人,都是潛在的搶她老公的敵人

看到老公跟實習生在一起就要調查徹底

此外就是情商超低又自私,自己鞋子太貴了,強行蹭車要求好友的男友送自己回家……不順路也要送。

好的好的,就算這是亦舒故事的當地語系化、時代化好了,但真的需要把女主改到如此粗鄙狹隘的地步嗎?

不說亦舒女主當如何,就算是從正常的角色塑造來說,一個有缺陷的角色要時時露出可愛之處,缺陷和可愛是一體的,那才叫人物立體真實對嗎?

到今天為止我看了六集,給了人設改編足夠的耐心,但預告片告訴我直到接下來兩集她也沒有變化的趨勢。

要知道,原作裡,遭遇危機的子君有金句:“我是良家婦女,自問擲地有金石之聲。”

————————

從審美上來講,馬伊琍的子君也太不亦舒了。

原作裡的子君被密友誇讚:“別的本事你是沒有的,子君,可是吃喝玩樂這一套,你的品味實在很高雅。”

小說中還寫了闊太太時期到奢侈品店買東西

我挑了兩條開司米呢長褲,讓店員替我把褲腳釘起。

姜太太搭訕說:"要買就挑時髦些的。"

我笑著搖搖頭,"我是古老人,不喜款式。"有款式的衣服不大方。

雖然隔著時代,我們也能想像,子君到了2017年也應該穿成高貴闊太太的樣子。

像是李英愛這樣?

而劇版的女主,天天穿得像交通燈串信號了。

紅配黃

綠配黃

紅配綠

螢光色連衣裙……

從頭到腳不同深淺的粉色……

從這個衣服也能看出來,人設是徹底變了……

——————————

女二號唐晶是我喜歡的袁泉演的,但這個角色也是改動很大了。

原作裡的唐晶能幹、大氣,且豁得出去,著急了會直接罵娘,但做事利索頭腦清楚。尤其是一個人摸索出了許多成年人智慧。

她的名言是:“這年頭,誰是賢妻,誰是狐狸精?誰好、誰忠,都沒有一面倒的情況了,黑與白之間尚有十幾層深淺不同的灰色,人的性格有很多面,子君你或者是一個失敗的妻子,但卻是個好朋友。”

“黑與白之間尚有十幾層深淺不同的灰色”這句話給小時候的我印象極深,此後學會去看世界上的灰色所在。

這樣一個唐晶,在書中即便再心疼朋友,也不過多干預他人家事。她明知道子君丈夫已有外遇,但子君不說她就不說、也不問。子君陷入人生困境,她傾全力相助,但同時聯絡子君和情敵見面。

因此子君問唐晶“你是人是鬼”,唐晶只回答:“若不是跟你認識二十多年,就憑你這句話,我還照顧你就是小狗。”

失去了丈夫的妻子當然是可憐的,但唐晶從不過度憐憫。她能拉子君出泥潭,幫她找工作找房子,唯獨不聽她連篇累牘訴苦,她給子君規定:一天只能訴苦10分鐘。

小說裡的唐晶談戀愛了也不讓子君知道。這和她不多插手子君家庭糾紛是一致的:再好的朋友,各自也有私域,成年人無需對彼此彙報一切,兩個好朋友也不能活得像連體嬰。

總之,這個唐晶真是太可愛了,我無數次腦補“得體的厲害潑辣”是怎麼樣,沒想到前衛摩登的唐晶,到劇中行事邏輯完全變樣。

這個唐晶,動用職務便利幫好友查疑似小三的簡歷。

為了好友家裡鬧小三,自己隨叫隨到似保姆,事事介入。

重要會議期間接閨蜜電話,閨蜜求她查疑似小三。

男友已降到第二位,天天抱怨她管別人家務事不應該。

但是袁泉在裡面真的非常美了,服裝師是不是太偏心她了,她身上的衣服才叫考究有品吧,黑白灰珍珠項鍊耳環,這才是亦舒式吧。

————————

人設變了其實也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連女主角的丈夫如何出軌的邏輯都變了。

原作裡是女主角天真,日子太簡單,以至於自己喪失了靈氣和思考,而丈夫遭遇了更放得開的女人。但這個女主角是很愛自己的,當闊太時為了購物按摩可以把丈夫都忘了——就是這一點點自愛,才把她一步步喚醒,讓她獨立、起死回生。

這個丈夫,養了妻子全家,而妻子除了花錢就是查小三,說話做事粗俗市井,情緒還極度不穩定。

查手機是日常

於是導致有人討厭女主、同情丈夫了……

而第三者的改動就更神了。

原作的第三者是受過窮的女明星,不化妝不好看、手指頭都是粗的,但敢直接把男人的手拉到自己大腿根,於是成功搶人。

到了劇裡,氣質清淡的吳越,工作認真、講話輕聲細語有條理。

她先離婚,看雷佳音演的丈夫不想離婚,主動提出如下建議:算了吧,我離婚不是為了你,我愛你也不是為了結果,你猶豫我就把你還回給你老婆,你跟人談離婚好好談哦注意照顧對方情緒。

當然有觀眾仇恨這個第三者,說她是最強最難以戰勝的第三者。

但是,第三者都知道“姿態好看”,女主和女主的媽媽卻跑到公司直接扭打、嘶喊……這還叫亦舒故事?

真的很想讓從容的吳越去演子君啊_(:з」∠)_

請問,下麵誰更像亦舒女郎?我拿的帶logo的官方劇照啊

——————————

還有比這更離奇的嗎?

有!

原作裡是唐晶幫子君重頭再來,最後她們都找到了自己的真命天子。

到了電視劇,您猜怎麼著??

子君離婚了振作了,然後要和唐晶交往了將近十年的男朋友相愛啊!!!!

我看預告片看到這段我以為是我理解錯了啊!!!

再去看百科簡介,我的媽,真就是!!!

這劇情還能好嗎?女二竭盡全力幫女主,女主回頭搶了女二號十年男友。

這種女主已經不是亦舒的讀者能不能接受的問題了,是編劇要是能把邏輯洗順簡直是個奇跡。

上世紀亦舒寫下《我的前半生》,講一個失婚女人從頭再來,獲得新生,還能找到真愛的故事,描摹職業女性心酸和快樂。

2017年,改編電視劇《我的前半生》,讓失婚女人離婚前吵鬧、短視、被男權思想左右,離婚後和那個幫自己渡過難關的閨蜜搶男友。

前面幾集看下來,原本的都市故事,已然進入婆媳劇頻率。講究姿態好看的亦舒,被改成“教養不值一提”。

好端端一個“學習獨立”,被改成了兩閨蜜愛上同一個男人的狗血故事。

我還能說什麼?

最後抱怨一個國產劇通病,八集了,婚還沒離呢。原作主題是“重新振作”,這節奏會不會太慢了?

我憂心忡忡地想知道整個故事一共多少集,還留下多少時間給女主逆襲,百度百科說36集,豆瓣詞條說42集。

我:。。。

————————

有人要問:改編麼,大刀闊斧按新時代的要求改有什麼錯?

我不反對思路清奇但有見地的改編,我一向認為影視劇和文字載體不同,就是要有改動的(尤其亦舒作品很多都不適合影視化)。問題是這個電視劇處處按照和原作相反的來改,並沒有亦舒故事的魂魄。

(倘若讓袁泉的唐晶當女主,一個女人看不慣男友的商業倫理卻愛他,幫閨蜜走出困境卻被搶了男友,她還堅持姿態好看熬過這一劫,倒是亦舒故事了……)

改到這個程度,何必買亦舒版權?如果改個劇名、換掉子君和唐晶的名字,是沒人會告這個故事侵權的。

“做人最要緊姿態好看。”

反正這個改編版,是姿態不好看了。

是養尊處優的傻白甜,忽然遭遇丈夫出軌背叛,於是在白骨精閨蜜唐晶的幫助下咬牙學會自立自強,有了自己的事業,真愛最終也來了。

我喜歡這個故事的前半截,闊太太如何回到人間,學會職場和社會遊戲規則,白骨精閨蜜給她的處事指南字字是金句,尤其是讓她痛苦時要看書,推薦書目是《駱駝祥子》和《紅樓夢》,懂得痛苦的人,讀書才有奇效。這些書在一個香港落難太太身上產生化學反應,很有趣。後半截無非就是愛情又來了又要結婚了一切優渥都回來了,沒意思。

劇版的《我的前半生》,只有“闊太太的老公出軌了”這一件事保留了原作設定,其他人物、邏輯,都在往跟原作完全相反的方向一路狂奔。

原作裡寫的是:全職太太除了享樂花錢什麼都不做,但她並非市儈之人,只是單純、溫和、不諳世事。全世界都知道她老公搭上了女明星,只有她不知道。

看下面的文字感受一下。

自小我不是那種敏感多愁的女孩子、唐晶也笑過我"美則美矣,毫無靈魂。"當年涓生以及其他的追求者看中的,也就是這份單純。

小時候的天真到了中年便成為遲鈍,但是婚變對於再愚蠢的女人來說,也是傷心的事。

而劇中馬伊琍的子君呢?

從第一集開始就是目標明確的“第三者都去死”大奶教信徒。

聽說有男女私奔,咬牙切齒地說最好男的女的統統槍斃。

視全世界的小姑娘為敵人,都是潛在的搶她老公的敵人

看到老公跟實習生在一起就要調查徹底

此外就是情商超低又自私,自己鞋子太貴了,強行蹭車要求好友的男友送自己回家……不順路也要送。

好的好的,就算這是亦舒故事的當地語系化、時代化好了,但真的需要把女主改到如此粗鄙狹隘的地步嗎?

不說亦舒女主當如何,就算是從正常的角色塑造來說,一個有缺陷的角色要時時露出可愛之處,缺陷和可愛是一體的,那才叫人物立體真實對嗎?

到今天為止我看了六集,給了人設改編足夠的耐心,但預告片告訴我直到接下來兩集她也沒有變化的趨勢。

要知道,原作裡,遭遇危機的子君有金句:“我是良家婦女,自問擲地有金石之聲。”

————————

從審美上來講,馬伊琍的子君也太不亦舒了。

原作裡的子君被密友誇讚:“別的本事你是沒有的,子君,可是吃喝玩樂這一套,你的品味實在很高雅。”

小說中還寫了闊太太時期到奢侈品店買東西

我挑了兩條開司米呢長褲,讓店員替我把褲腳釘起。

姜太太搭訕說:"要買就挑時髦些的。"

我笑著搖搖頭,"我是古老人,不喜款式。"有款式的衣服不大方。

雖然隔著時代,我們也能想像,子君到了2017年也應該穿成高貴闊太太的樣子。

像是李英愛這樣?

而劇版的女主,天天穿得像交通燈串信號了。

紅配黃

綠配黃

紅配綠

螢光色連衣裙……

從頭到腳不同深淺的粉色……

從這個衣服也能看出來,人設是徹底變了……

——————————

女二號唐晶是我喜歡的袁泉演的,但這個角色也是改動很大了。

原作裡的唐晶能幹、大氣,且豁得出去,著急了會直接罵娘,但做事利索頭腦清楚。尤其是一個人摸索出了許多成年人智慧。

她的名言是:“這年頭,誰是賢妻,誰是狐狸精?誰好、誰忠,都沒有一面倒的情況了,黑與白之間尚有十幾層深淺不同的灰色,人的性格有很多面,子君你或者是一個失敗的妻子,但卻是個好朋友。”

“黑與白之間尚有十幾層深淺不同的灰色”這句話給小時候的我印象極深,此後學會去看世界上的灰色所在。

這樣一個唐晶,在書中即便再心疼朋友,也不過多干預他人家事。她明知道子君丈夫已有外遇,但子君不說她就不說、也不問。子君陷入人生困境,她傾全力相助,但同時聯絡子君和情敵見面。

因此子君問唐晶“你是人是鬼”,唐晶只回答:“若不是跟你認識二十多年,就憑你這句話,我還照顧你就是小狗。”

失去了丈夫的妻子當然是可憐的,但唐晶從不過度憐憫。她能拉子君出泥潭,幫她找工作找房子,唯獨不聽她連篇累牘訴苦,她給子君規定:一天只能訴苦10分鐘。

小說裡的唐晶談戀愛了也不讓子君知道。這和她不多插手子君家庭糾紛是一致的:再好的朋友,各自也有私域,成年人無需對彼此彙報一切,兩個好朋友也不能活得像連體嬰。

總之,這個唐晶真是太可愛了,我無數次腦補“得體的厲害潑辣”是怎麼樣,沒想到前衛摩登的唐晶,到劇中行事邏輯完全變樣。

這個唐晶,動用職務便利幫好友查疑似小三的簡歷。

為了好友家裡鬧小三,自己隨叫隨到似保姆,事事介入。

重要會議期間接閨蜜電話,閨蜜求她查疑似小三。

男友已降到第二位,天天抱怨她管別人家務事不應該。

但是袁泉在裡面真的非常美了,服裝師是不是太偏心她了,她身上的衣服才叫考究有品吧,黑白灰珍珠項鍊耳環,這才是亦舒式吧。

————————

人設變了其實也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連女主角的丈夫如何出軌的邏輯都變了。

原作裡是女主角天真,日子太簡單,以至於自己喪失了靈氣和思考,而丈夫遭遇了更放得開的女人。但這個女主角是很愛自己的,當闊太時為了購物按摩可以把丈夫都忘了——就是這一點點自愛,才把她一步步喚醒,讓她獨立、起死回生。

這個丈夫,養了妻子全家,而妻子除了花錢就是查小三,說話做事粗俗市井,情緒還極度不穩定。

查手機是日常

於是導致有人討厭女主、同情丈夫了……

而第三者的改動就更神了。

原作的第三者是受過窮的女明星,不化妝不好看、手指頭都是粗的,但敢直接把男人的手拉到自己大腿根,於是成功搶人。

到了劇裡,氣質清淡的吳越,工作認真、講話輕聲細語有條理。

她先離婚,看雷佳音演的丈夫不想離婚,主動提出如下建議:算了吧,我離婚不是為了你,我愛你也不是為了結果,你猶豫我就把你還回給你老婆,你跟人談離婚好好談哦注意照顧對方情緒。

當然有觀眾仇恨這個第三者,說她是最強最難以戰勝的第三者。

但是,第三者都知道“姿態好看”,女主和女主的媽媽卻跑到公司直接扭打、嘶喊……這還叫亦舒故事?

真的很想讓從容的吳越去演子君啊_(:з」∠)_

請問,下麵誰更像亦舒女郎?我拿的帶logo的官方劇照啊

——————————

還有比這更離奇的嗎?

有!

原作裡是唐晶幫子君重頭再來,最後她們都找到了自己的真命天子。

到了電視劇,您猜怎麼著??

子君離婚了振作了,然後要和唐晶交往了將近十年的男朋友相愛啊!!!!

我看預告片看到這段我以為是我理解錯了啊!!!

再去看百科簡介,我的媽,真就是!!!

這劇情還能好嗎?女二竭盡全力幫女主,女主回頭搶了女二號十年男友。

這種女主已經不是亦舒的讀者能不能接受的問題了,是編劇要是能把邏輯洗順簡直是個奇跡。

上世紀亦舒寫下《我的前半生》,講一個失婚女人從頭再來,獲得新生,還能找到真愛的故事,描摹職業女性心酸和快樂。

2017年,改編電視劇《我的前半生》,讓失婚女人離婚前吵鬧、短視、被男權思想左右,離婚後和那個幫自己渡過難關的閨蜜搶男友。

前面幾集看下來,原本的都市故事,已然進入婆媳劇頻率。講究姿態好看的亦舒,被改成“教養不值一提”。

好端端一個“學習獨立”,被改成了兩閨蜜愛上同一個男人的狗血故事。

我還能說什麼?

最後抱怨一個國產劇通病,八集了,婚還沒離呢。原作主題是“重新振作”,這節奏會不會太慢了?

我憂心忡忡地想知道整個故事一共多少集,還留下多少時間給女主逆襲,百度百科說36集,豆瓣詞條說42集。

我:。。。

————————

有人要問:改編麼,大刀闊斧按新時代的要求改有什麼錯?

我不反對思路清奇但有見地的改編,我一向認為影視劇和文字載體不同,就是要有改動的(尤其亦舒作品很多都不適合影視化)。問題是這個電視劇處處按照和原作相反的來改,並沒有亦舒故事的魂魄。

(倘若讓袁泉的唐晶當女主,一個女人看不慣男友的商業倫理卻愛他,幫閨蜜走出困境卻被搶了男友,她還堅持姿態好看熬過這一劫,倒是亦舒故事了……)

改到這個程度,何必買亦舒版權?如果改個劇名、換掉子君和唐晶的名字,是沒人會告這個故事侵權的。

“做人最要緊姿態好看。”

反正這個改編版,是姿態不好看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