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回眸中國圍棋:1983年小林光一露崢嶸神威蓋世

年輕時代的小林光一

連載十二。 1983年, 小林光一神威蓋世, 中日豪強分庭抗禮

1982年盛夏, 也就是江鑄久和芮乃偉這對後來的“十八段”夫婦第一次共同作為中國圍棋代表團成員來訪日本的時刻,

中國棋手們, 給了日本棋壇一 個巨大的震撼。 由高低段棋手混合搭配, 還有著一些業餘棋手出陣的日本棋壇, 在這次交流賽中收穫的結果是13勝43負, 除了天元加藤正夫在聶衛平手中拿下了 一場勝利, 工藤紀夫、大山國夫、苑田勇一、橋本誼四位九段接連出戰, 卻被剛剛收下九段頭銜的聶衛平一一擊敗;而冥冥之中也許是覺得這樣第一次在日本共同出 戰的場合很有紀念意義, 江鑄久和芮乃偉各自完成了淋漓酣暢的七連勝, 當年的女流本因坊楠光子六段在第五戰中披掛上陣, 卻依舊在芮乃偉面前失利而歸。 日本女 子圍棋, 在孔祥明芮乃偉楊暉三位不讓鬚眉的絕代天才面前,
已然難以抵擋;而不能請出超一流國手, 只靠以往的混合軍團, 在中國圍棋新一代的領軍人物們面前, 也顯得力不從心。

這是形勢的逆轉, 是新情況的到來, 1960年那場摧古拉朽的勝利之後, 日本人就沒有再把他們的一流棋手們組團派來中國, 一到兩名九段, 已經是交 流賽中出場棋手的極限。 但是, 在觸目驚心的戰績比分面前, 已經把持世界圍棋霸主地位太久時間的日本, 還是決定在1983年再次讓他們的英雄們出馬, 這是二 十年來到訪中國的最強陣容, 掛帥的, 是八年前在“聶旋風”襲來中敗北的石田芳夫九段, 而除了聲名顯赫的“電子電腦”, 同行前往中國的, 還有三位九段, 石 井邦生、苑田勇一、以及30歲,

此時還沒有拿下太多頭銜的小林光一。

小林光一和木谷實夫婦、禮子

剛剛過去的1982年, 對於小林九段來說, 應該算是個還不錯的年份。 本因坊戰中的七戰全勝, 讓他拿到了最終的挑戰權, 儘管2:4輸給了同為木谷門下的老 對手趙治勳, 目送對方衛冕成功,

但挑戰者的身份, 再加上快棋戰的冠軍, 還是讓他可以給流轉而去的365天一個滿意的交待。 只是, 在1977年拿下天元戰冠 軍之後, 這位少年時在木穀道場中便以勤奮出名, 後發先至超越過不少師兄師姐, 還有幸抱得美人歸, 將比自己大了13歲, 有著半師半友之誼的木穀禮子追到手, 從而成了老師木谷實的女婿的棋壇新星, 卻似乎放緩了些前進的步伐。 六年時間裡, 同為木谷門下的加藤正夫、大竹英雄、武宮正樹和趙治勳們在各類頭銜戰的舞臺 上走馬燈般來來去去, 幾乎每一年都在刷新著自己的冠軍獎盃數量, 而同樣棋才驚豔的小林光一, 卻依舊沉浮於迴圈圈, 期待著像自己摺扇上寫下的, “飛翔”的一 天。

(如今的小林光一)

也許正是因為對代表團的實力有著足夠的信心, 作為團長的石田芳夫在在來到中國之前, 意氣昂揚的宣佈, 這一次他們至少要拿到40場勝利。 上一次, 日本棋手在中國拿到40場勝利, 已經是十年前的事情了, 那時候, 文革剛剛結束的中國棋壇, 正從北大荒的高天厚土、第三通用機械廠的銼刀車床中慢慢醒來, 過 去的十年動盪,讓黑白紋枰的田園裡,早已寂寥荒蕪。然而,沈果孫面對阪田榮男的一勝,依舊打出了中國圍棋的氣勢和信心,接續上了文革之前一直在追趕著進步 著的精神氣。轉瞬十年,流光如雪,落地無聲,棋手的韶華年月,隨著時間的潮水緩緩東流,而新生的力量們,也在逐漸成長為中國圍棋新的脊樑。已經在中國棋壇 掀起青春風暴的年輕人,還有雖然年過而立,卻依舊屹立在巔峰的聶衛平,自自然然,哪怕面對再強大的對手,也是絕不希望讓對方說到做到,刷出40場的勝績 的。

6月14日,又是盛夏,古老的京城在蟬鳴和人潮裡,步履輕快的邁向現代,而關注著圍棋的人們,則把眼光傾注在了八盤棋局之上。日本的四位九段四 位八段,和中國的八位高段棋手廝殺在了一起,中方率先出陣的,是老中青三代的結合,“三通用七君子”中狀態保持最好的華以剛和黃德勳對戰日本的兩位八段佐 藤昌晴和長穀川直,在去年年末升到八段的馬曉春大戰苑田勇一,曹大元和聶衛平的對手分別是本田邦久和石井邦生,而迎戰小林光一的,則是來自江蘇的天才棋 手,82年的全國個人賽亞軍邵震中。

邵震中九段

最終的結果,中國棋手4勝4負,石田芳夫沒能報了當年的一箭之仇,又輸給了聶衛平,出師不利。這個結果,對於中日雙方而言,似乎都還可以接受。 兩天之後的第二盤,中國棋手又贏了三局,這次對上聶衛平的變成了本田邦久,他也嘗到了失敗的滋味,第一輪沒有出戰的江鑄久則繼續著他外戰上的驚豔發揮,力 克佐藤昌晴,在兩年的交流賽裡跨年完成了八連勝。只是,截止到此,日本代表團已經完成了9勝7負的戰績,看起來,似乎離他們希望的40場勝利,已經有了相 當遙遠的距離。

6月23日,第四輪比賽移師杭州,這裡一直是中國圍棋的聖地和福地,亦或是,曾經在這裡落子對視,寫就傳奇的施襄夏範西屏們,依舊在護佑著百年 之後神州大地孕育出的新的大國手,像是十裡蘇堤上的淡煙疏柳,棋道傳承,綿亙不息。和聶衛平一起在北大荒磨礪過的程曉流送給了石田芳夫第二場失利,馬曉 春、宋雪林、王汝南、陳臨新也分別擊敗了各自的對手,單輪比賽,中國棋手五勝三負。緊接著,孔祥明擊敗佐藤昌晴的對局,寫就著中國女棋手的驕傲篇章,在這 個時代裡,她就是中國,乃至於整個世界女子圍棋的最強者,黑白子間哪裡有性別的界限,巾幗豪強們,也從未稍讓鬚眉。兩輪比賽,八場勝利,石田芳夫40勝的 目標,自此成為鏡花水月,中國棋手們證明著,不僅僅是在面對混合軍團,哪怕是在和日本全部由實力棋手組成的精銳戰隊時,也一樣能夠分庭抗禮,一較短長。

雖然沒有讓對方完成既定目標,算是給了交流賽一個足夠圓滿的結果,但是,中國棋手們還是發現,在面對小林光一的時候,總是顯得吃力了些。新生代 的領軍人物們一一上陣,馬曉春,劉小光,曹大元,江鑄久各輸了一場,邵震中則完成了兩次對抗,吞下了兩場敗局。最後一輪,此前擊敗了石田芳夫兩場,這次交 流賽已經四連勝的聶衛平披掛上陣,卻還是沒阻擋住小林光一前進的步伐,七連勝,這是小林光一在交流賽上的第一次露面,也是他和中國棋手們在正式比賽上的最 早相逢。他在面對中國最強的一批棋手時依然表現出的難以匹敵,給國手們留下了極深刻的印象,聶衛平在回憶錄裡就曾寫到,小林光一的實力較之石田芳夫,似乎 有過之而無不及。而對於小林,這也是一個中斷點,當1984年到來,他將迎來自己生涯的輝煌巔峰,和諸位師兄弟一起,名列於“六大超一流”的榮耀殿堂,他和 聶衛平、馬曉春,和中國圍棋的故事,也還綿長細密,未到說完的時分。

25勝31負,這是中國棋手取得的最終成績,雖然依舊落後,但的的確確,雙方已經有了正面對抗的基礎。“友誼賽”和“交流賽”的年月要過去了,“決戰”和“擂臺賽”的時代,即將邁開步伐。

1983年中國圍棋大事錄:

1983年6月,日本圍棋代表團訪華,團長石田芳夫,團員包括石田芳夫、小林光一、石井邦生、苑田勇一、佐藤昌晴、中村秀仁、山城宏、長穀川直,中國棋手25勝31負。

1983年全國圍棋個人賽在杭州舉行,聶衛平、邵震中、曹大元分列前三名。

1983年新體育杯,聶衛平3:0擊敗錢宇平,繼續奪冠,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決賽在香港金庸先生家中舉行。

1983年11月,19歲的馬曉春晉升九段,成為我國最年輕的九段棋手。

1983年國手戰,邵震中奪冠。

(未完待續)

(謝天舒)

過 去的十年動盪,讓黑白紋枰的田園裡,早已寂寥荒蕪。然而,沈果孫面對阪田榮男的一勝,依舊打出了中國圍棋的氣勢和信心,接續上了文革之前一直在追趕著進步 著的精神氣。轉瞬十年,流光如雪,落地無聲,棋手的韶華年月,隨著時間的潮水緩緩東流,而新生的力量們,也在逐漸成長為中國圍棋新的脊樑。已經在中國棋壇 掀起青春風暴的年輕人,還有雖然年過而立,卻依舊屹立在巔峰的聶衛平,自自然然,哪怕面對再強大的對手,也是絕不希望讓對方說到做到,刷出40場的勝績 的。

6月14日,又是盛夏,古老的京城在蟬鳴和人潮裡,步履輕快的邁向現代,而關注著圍棋的人們,則把眼光傾注在了八盤棋局之上。日本的四位九段四 位八段,和中國的八位高段棋手廝殺在了一起,中方率先出陣的,是老中青三代的結合,“三通用七君子”中狀態保持最好的華以剛和黃德勳對戰日本的兩位八段佐 藤昌晴和長穀川直,在去年年末升到八段的馬曉春大戰苑田勇一,曹大元和聶衛平的對手分別是本田邦久和石井邦生,而迎戰小林光一的,則是來自江蘇的天才棋 手,82年的全國個人賽亞軍邵震中。

邵震中九段

最終的結果,中國棋手4勝4負,石田芳夫沒能報了當年的一箭之仇,又輸給了聶衛平,出師不利。這個結果,對於中日雙方而言,似乎都還可以接受。 兩天之後的第二盤,中國棋手又贏了三局,這次對上聶衛平的變成了本田邦久,他也嘗到了失敗的滋味,第一輪沒有出戰的江鑄久則繼續著他外戰上的驚豔發揮,力 克佐藤昌晴,在兩年的交流賽裡跨年完成了八連勝。只是,截止到此,日本代表團已經完成了9勝7負的戰績,看起來,似乎離他們希望的40場勝利,已經有了相 當遙遠的距離。

6月23日,第四輪比賽移師杭州,這裡一直是中國圍棋的聖地和福地,亦或是,曾經在這裡落子對視,寫就傳奇的施襄夏範西屏們,依舊在護佑著百年 之後神州大地孕育出的新的大國手,像是十裡蘇堤上的淡煙疏柳,棋道傳承,綿亙不息。和聶衛平一起在北大荒磨礪過的程曉流送給了石田芳夫第二場失利,馬曉 春、宋雪林、王汝南、陳臨新也分別擊敗了各自的對手,單輪比賽,中國棋手五勝三負。緊接著,孔祥明擊敗佐藤昌晴的對局,寫就著中國女棋手的驕傲篇章,在這 個時代裡,她就是中國,乃至於整個世界女子圍棋的最強者,黑白子間哪裡有性別的界限,巾幗豪強們,也從未稍讓鬚眉。兩輪比賽,八場勝利,石田芳夫40勝的 目標,自此成為鏡花水月,中國棋手們證明著,不僅僅是在面對混合軍團,哪怕是在和日本全部由實力棋手組成的精銳戰隊時,也一樣能夠分庭抗禮,一較短長。

雖然沒有讓對方完成既定目標,算是給了交流賽一個足夠圓滿的結果,但是,中國棋手們還是發現,在面對小林光一的時候,總是顯得吃力了些。新生代 的領軍人物們一一上陣,馬曉春,劉小光,曹大元,江鑄久各輸了一場,邵震中則完成了兩次對抗,吞下了兩場敗局。最後一輪,此前擊敗了石田芳夫兩場,這次交 流賽已經四連勝的聶衛平披掛上陣,卻還是沒阻擋住小林光一前進的步伐,七連勝,這是小林光一在交流賽上的第一次露面,也是他和中國棋手們在正式比賽上的最 早相逢。他在面對中國最強的一批棋手時依然表現出的難以匹敵,給國手們留下了極深刻的印象,聶衛平在回憶錄裡就曾寫到,小林光一的實力較之石田芳夫,似乎 有過之而無不及。而對於小林,這也是一個中斷點,當1984年到來,他將迎來自己生涯的輝煌巔峰,和諸位師兄弟一起,名列於“六大超一流”的榮耀殿堂,他和 聶衛平、馬曉春,和中國圍棋的故事,也還綿長細密,未到說完的時分。

25勝31負,這是中國棋手取得的最終成績,雖然依舊落後,但的的確確,雙方已經有了正面對抗的基礎。“友誼賽”和“交流賽”的年月要過去了,“決戰”和“擂臺賽”的時代,即將邁開步伐。

1983年中國圍棋大事錄:

1983年6月,日本圍棋代表團訪華,團長石田芳夫,團員包括石田芳夫、小林光一、石井邦生、苑田勇一、佐藤昌晴、中村秀仁、山城宏、長穀川直,中國棋手25勝31負。

1983年全國圍棋個人賽在杭州舉行,聶衛平、邵震中、曹大元分列前三名。

1983年新體育杯,聶衛平3:0擊敗錢宇平,繼續奪冠,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決賽在香港金庸先生家中舉行。

1983年11月,19歲的馬曉春晉升九段,成為我國最年輕的九段棋手。

1983年國手戰,邵震中奪冠。

(未完待續)

(謝天舒)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