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申遺成功!可哥西裡成為中國第51處世界遺產

波蘭當地時間2017年7月7日下午, 在波蘭克拉科夫舉行的第41屆世界遺產大會上, 青海可哥西裡經世界遺產委員會一致同意, 獲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成為中國第51處世界遺產, 也是我國面積最大的世界自然遺產地。

“中國在世界遺產申請上幾乎從未失手, 每年都會至少有一個中國申請的世界遺產項目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青海可哥西裡受到國內外專家的一致好評。 ”青海省申遺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工作人員康學林說。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則認為, 青海可哥西裡符合自然遺產的標準(vii)和(x), 並具有較高的完整性、真實性,

保護管理整體狀況良好。

一些業界學者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表示, 可哥西裡早就應當列入世界自然遺產了, 這次如願以償列入世遺, 對於可哥西裡的保護其實是一個開端, 也對保護提出了更高要求, 給保護帶來了更大責任。

可哥西裡白象山

布喀達阪和紅水河河谷

對於世人來說, 可哥西裡不僅意味著那部同名電影、藏羚羊的棲息地, 同樣更是人類發展史上最後一塊淨土之一。

據一直在波蘭現場進行世界遺產大會專題報導的“清源文化遺產”報導, 波蘭當地時間2017年7月7日下午13時,

在波蘭克拉科夫舉行的第41屆世界遺產大會上, 青海可哥西裡經世界遺產委員會一致同意, 獲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青海可哥西裡位於青藏高原的東北角, 被稱為世界“第三極”。 提名地囊括了位於海拔4,500米以上的大面積的高山和草原系統。 可哥西裡為寒冷的高原氣候, 在不間斷的地質變遷中在青藏高原上形成了獨特的自然環境。 區域內擁有青藏高原上最密集的湖泊, 以及極其多樣的湖泊盆地和高海拔內湖湖泊地形。

可哥西裡獨特的地理和氣候條件孕育了獨特的生物多樣性, 是大量高原特有動植物的重要庇護所。 可哥西裡是瀕危野生動物藏羚羊種群的主要產犢地, 維繫著其至關重要的遷徙規律。

本次提名的區域內包含一條從三江源到可哥西裡的完整的遷徙路線, 是迄今已知的藏羚羊所有遷徙路線中保護最好的路線。

青海省申遺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工作人員康學林此前對媒體介紹, 青海可哥西裡世界遺產提名地位於玉樹藏族自治州治多縣、曲麻萊縣境內。 提名地面積約為370萬公頃, 緩衝面積為230萬公頃, 總面積約600萬公頃。 地域面積涵蓋可哥西裡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全部、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索加-曲麻河保護分區一部分。 只有具備以下特點之一的自然風貌, 才可列為自然遺產:從審美或科學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的由物質和生物結構或這類結構群組成的自然面貌, 從科學或保護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的地質和自然地理結構以及明確劃為受威脅的動物和植物生境區,

從科學、保存或自然美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的天然名勝或明確劃分的自然區域。

據介紹, 凡提名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自然遺產項目, 必須符合下列四項標準的一項或幾項:絕妙的自然現象或具有罕見自然美的地區;是地球演化史中重要階段的突出例證, 包括生命記載和地貌演變中的地質過程或顯著的地質或地貌特徵;突出代表了陸地、淡水、海岸和海洋生物系統及動植物群落演變、發展的生態和生理過程;是生物多樣性原地保護的最重要的自然棲息地, 包括從科學和保護角度看, 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的瀕危物種棲息地。

康學林說,青海可哥西裡申遺可以適用于以上四項全部標準,但經過專家組認真討論,決定最終向世界遺產中心提交兩條標準,以證明可哥西裡具備獨立申報自然遺產的條件:即頂級自然現象或者具有絕佳自然美景和美學價值的地區和最重要的在地保護生物多樣性的自然棲息地,包括從科學和保護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價值的瀕危物種棲息地。

根據以往世界自然遺產申報經驗,有的申報地符合一項就被通過,有的申報地四項全部符合,因此,符合項有多少並不是申報自然遺產的關鍵,關鍵是其獨特性及唯一性。青海可哥西裡遺產提名地廣袤空闊,洪荒生機,具有全球獨一無二的自然美。這裡廣達數萬平方公里的荒野和繁衍其間的生靈,與高山、冰川、原野和湖泊一道,構成了獨特的生態系統、鮮少人類干擾的荒野棲息地和青藏高原上最具有代表性的美景,不見於地球上任何其他地區。提名地內超過1/3的高級植物為青藏高原特有,與之共存還有大量特有的食草哺乳動物。可哥西裡有74種脊椎動物,包括19種哺乳動物,48種鳥類,6種魚類和1種爬行類,是藏羚羊、藏野犛牛、藏野驢、藏原羚、狼和棕熊的故鄉。提名地範圍內生存的藏羚羊數量占到了全球總數的約40%,保存了藏羚羊完整生命週期的棲息地和各個自然過程。

藏羚家庭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認為,青海可哥西裡符合自然遺產的標準(vii)和(x),並具有較高的完整性、真實性,保護管理整體狀況良好。

獵隼

喜馬拉雅旱獺

黑苞風毛菊

在保護管理方面,青海可哥西裡面積廣闊,幾乎沒有現代人類活動的衝擊。提名地的設計適應了大型哺乳動物的分佈範圍,劃定了一定面積的緩衝生態系統,能支援藏羚羊遷徙路線和生命週期全程的大部分。同時,諮詢機構的報告也指出,對可哥西裡保護形成巨大挑戰的是穿越提名地東區並連接青海和西藏的一條公路和一條鐵路,以及氣候變化對提名地特有物種和生態系統完整性的潛在威脅。成功躋身世界遺產也給可哥西裡的保護帶來了更大的責任。唯有不忘初心,繼續加強科學化管理,才是中國作為世界遺產大國應有的做法和態度。

俯瞰布喀達阪冰川

據悉,2014年10月15日,青海省申報世界自然遺產工作正式啟動,成立了生物多樣性、地質、水利水文、氣象、美學等專業的青海省可哥西裡申報世界自然遺產專家組。在短短兩個月時間內完成了青海可哥西裡申請列入中國世界遺產預備清單工作。

2015年7月1日至2016年2月20日為開展資源調查及申報世界遺產正式文本撰寫階段;2016年2月25日至2016年8月30日為綜合整治階段,2016年9月1日至2017年4月15日為迎檢階段。

2016年1月,青海可哥西裡終於拿到了代表中國申報世遺的資格。

2017年2月,青海申遺代表團由青海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廳長姚寬一率領,訪問瑞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總部和法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協調可哥西裡申報世界遺產相關工作,報送青海可哥西裡遺產提名地補充材料,溝通、解釋答覆有關問題,拜會世界自然保護聯盟世界遺產項目負責人和專家,瞭解世界自然遺產表決列入程式和申遺的最新動態。

可哥西裡風光

康學林說,青海可哥西裡申遺可以適用于以上四項全部標準,但經過專家組認真討論,決定最終向世界遺產中心提交兩條標準,以證明可哥西裡具備獨立申報自然遺產的條件:即頂級自然現象或者具有絕佳自然美景和美學價值的地區和最重要的在地保護生物多樣性的自然棲息地,包括從科學和保護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價值的瀕危物種棲息地。

根據以往世界自然遺產申報經驗,有的申報地符合一項就被通過,有的申報地四項全部符合,因此,符合項有多少並不是申報自然遺產的關鍵,關鍵是其獨特性及唯一性。青海可哥西裡遺產提名地廣袤空闊,洪荒生機,具有全球獨一無二的自然美。這裡廣達數萬平方公里的荒野和繁衍其間的生靈,與高山、冰川、原野和湖泊一道,構成了獨特的生態系統、鮮少人類干擾的荒野棲息地和青藏高原上最具有代表性的美景,不見於地球上任何其他地區。提名地內超過1/3的高級植物為青藏高原特有,與之共存還有大量特有的食草哺乳動物。可哥西裡有74種脊椎動物,包括19種哺乳動物,48種鳥類,6種魚類和1種爬行類,是藏羚羊、藏野犛牛、藏野驢、藏原羚、狼和棕熊的故鄉。提名地範圍內生存的藏羚羊數量占到了全球總數的約40%,保存了藏羚羊完整生命週期的棲息地和各個自然過程。

藏羚家庭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認為,青海可哥西裡符合自然遺產的標準(vii)和(x),並具有較高的完整性、真實性,保護管理整體狀況良好。

獵隼

喜馬拉雅旱獺

黑苞風毛菊

在保護管理方面,青海可哥西裡面積廣闊,幾乎沒有現代人類活動的衝擊。提名地的設計適應了大型哺乳動物的分佈範圍,劃定了一定面積的緩衝生態系統,能支援藏羚羊遷徙路線和生命週期全程的大部分。同時,諮詢機構的報告也指出,對可哥西裡保護形成巨大挑戰的是穿越提名地東區並連接青海和西藏的一條公路和一條鐵路,以及氣候變化對提名地特有物種和生態系統完整性的潛在威脅。成功躋身世界遺產也給可哥西裡的保護帶來了更大的責任。唯有不忘初心,繼續加強科學化管理,才是中國作為世界遺產大國應有的做法和態度。

俯瞰布喀達阪冰川

據悉,2014年10月15日,青海省申報世界自然遺產工作正式啟動,成立了生物多樣性、地質、水利水文、氣象、美學等專業的青海省可哥西裡申報世界自然遺產專家組。在短短兩個月時間內完成了青海可哥西裡申請列入中國世界遺產預備清單工作。

2015年7月1日至2016年2月20日為開展資源調查及申報世界遺產正式文本撰寫階段;2016年2月25日至2016年8月30日為綜合整治階段,2016年9月1日至2017年4月15日為迎檢階段。

2016年1月,青海可哥西裡終於拿到了代表中國申報世遺的資格。

2017年2月,青海申遺代表團由青海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廳長姚寬一率領,訪問瑞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總部和法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協調可哥西裡申報世界遺產相關工作,報送青海可哥西裡遺產提名地補充材料,溝通、解釋答覆有關問題,拜會世界自然保護聯盟世界遺產項目負責人和專家,瞭解世界自然遺產表決列入程式和申遺的最新動態。

可哥西裡風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