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黃文慶「漢水悠悠」佛坪賦


佛 坪 賦
黃文慶
洪荒流雲, 秦嶺亙絕, 九州分南北之域;遠古遺雪, 太白崇霄, 四海割陰陽之時。 1 周秦儻駱, 猱徑鳥道, 勾連秦蜀;漢唐子午,
崖途水際, 貫通梁鄂。 2 終南未終南天之遙, 關中已關中原之氣。 3 然富饒無極, 豐穰有變。 儻駱一線, 藍縷延移, 入山既深, 峰回草茂。 頭領钁地試壤, 群口祈天賜恩。 三钁掘出兩佛, 一心駐升七煙。 4 東山西阿墾土, 南畝西疇植稼。 雞鳴犬吠, 籬外牧犢;桃紅桑青, 園圃種瓜。 鑿井造瓦, 建庠築寺, 風調雨順, 武陵夢回。 井名靈嘉泉, 地曰佛爺坪。 5 青瓦成簇, 繅疋堆煙。 儻駱重鎮, 遐邇聞名。 劍客星至, 商賈群集。 車馬行崇阿雲端, 書香溢花徑草途。 亦有險關絕徑, 蜀道別路。 姜維伐魏, 鐘會寇蜀, 曹爽攻漢中, 司馬勳伐趙, 德宗幸興元, 僖宗入巴蜀, 6 涉水跋山, 虎鼠奔忙。 杜甫哭秦娥齧背, 岑參載白雲滿車。 7 時光荏苒, 及至清季, 國家既亂, 匪事猖獗。 太白雪在, 照廢廳頹街,
阡陌空寂;椒溪波湧, 映新府小市, 屋舍儼然。 8 雲白山青, 雨柔風暖, 秦巴百城寵東陲;木茂藥奇, 禾嘉果豐, 佛陀千家佑南麓。 安土靜遠, 風淳性閑, 四方人民, 年次徙移。 花房紫薇, 江浙遷客耕讀傳家;程堡望柳, 鄂豫隱士種菊養心。 9 絡繹四方, 三鄰而十戶;獵罾構巷, 添村以成邑。 山外治亂, 不知有漢;世道替廢, 無論魏晉。
西元一九七九之秋, 嶽壩西北, 太白東南, 保護區建焉。 10 萬峰愈翠, 千瀑競白;國寶熊貓聞四海, 神獸羚牛走靈山。 大古坪西河流碧, 三官廟東穀駐仙。 佛坪雖遠, 天下皆知。
西元二00二初夏, “六.九”淩晨, 災從天降, 波濤汪洋。 泥石壅村, 洪流隳城, 灘塗處處, 卵石累累。 溫總理撫災民而垂淚, 直升機送帳藥以救急。 四方輻輳, 心系情牽。 上上下下,
奮起抗災。 頂烈日宿露天而築堤, 冒風寒黎面背以建屋。 一年城複, 二載山青, 三秋而元氣回, 五春以生機現。 桃源何在?佛坪可尋。 11
佛坪肇名於佛, 佛緣留跡鄉野。 佛興回龍, 石印老庵, 四寺鐘鼓, 一時鼎盛;12 三教同宇, 青牛蓽書, 菩提槐柏, 天人圓融。 13 及至改革開放, 東方風來滿眼春;強縣富民, 萬眾一心奔小康。 山野曠隰, 林海竹穀, 珍禽並雲霞共舞, 異獸和煙嵐爭色。 四寶齊集, 綠境駭俗。 茱萸多情, 花開燦若雲霞;豆杉珍貴, 果 成赤如瑪瑙。 佛手獨葉, 廟槭銀杏, 板栗核桃, 木耳蜂蜜。 有木森森皆嘉樹, 無草莘莘不入藥。 高速穿境, 遠塵囂喧鬧;高鐵設站, 近天涯海角。 馬車迤行, 紅裳執鞭, 似赴蘭亭之會;樓群櫛比, 雲窗聽月, 恍入瑞士之境。 截椒溪雲雨,
淹兩鎮之域;築參天石壩, 挽漢江清流。 南麓百溪匯八水, 北國千里飲甘泉。 鳥鄉澤國, 碧天鏡海;雁陣人一, 極可遙想。 14
美哉, 佛坪!神鄉樂土, 物華天寶;秀哉, 佛坪!佛山道嶺, 人傑地靈;壯哉, 佛坪!生態立縣, 藥業興縣, 旅遊強縣。 15 縣小猶葆淩雲志, 山高難隔致富情。 建省級生態之高標, 創國家衛生之名城。 教育鼎盛, 百姓富足。 旅遊勝地, 天南風流來赴約;休閒佳處, 地北大雅夢魂縈。
籲嗟乎, 遙想數度春秋, 曦月夕陽, 小城把酒, 問天下誰是翡翠淨土?總向佛坪頻回首!
注釋:
1佛坪地處巍巍秦嶺南坡接近主峰處, 在參天入雲、縹緲無極的太白山東南側。
2周秦漢唐等十二朝都以長安為都, 其蜀道中有儻駱、子午穿境而過佛坪。
3秦嶺臨長安一帶被稱作終南, 即指南天的終極, 言其高、其遠;關中, 四面關隘, 積蓄了北方的霸氣和資財。
4佛坪因今厚畛子佛坪爺坪而得名。 傳說先民當年在其地掘出兩尊漢白玉坐佛, 遂建寺取名佛爺坪。 其兩尊佛像今存于老縣城文管所。
5今老縣城外西南角有泉水清洌如鏡, 古時稱其為“靈泉”。
6此史實見《佛坪廳志》。
7唐杜甫、岑參、司空日曙等對儻駱道的艱險、雄絕都以詩歌作過描述。
8上世紀初始,厚畛子一帶匪事猖獗,佛坪兩任縣長交接政務、踏勘地界時都被土匪殺害。漢中府遂將佛坪廳制地自厚畛子遷至今佛坪城所在地袁家莊。
9在佛坪境內的岳壩和沙窩子,尚存有江浙建築特色的花房子和石頭小城。花房子外曾有一棵紫薇花樹,為江浙移來,其主人家敗後掘走樹離開。程氏石頭堡子邊曾有一棵望春柳,主人離開後,婆娑依然,有黍離之悲。
10國家級佛坪自然保護區建於1979年,其區域自佛坪西北一帶轄地劃予。
11 2002年6月9日,佛坪發生特大水災,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溫家寶等領導前來慰問,並指導抗擊災害。數年後,佛坪面貌煥然一新。
12古時佛坪佛事興盛,有佛興寺、老庵寺、回龍寺、石印寺等,唐後圮毀。
13佛坪三教殿大殿內並排供奉有釋祖、孔聖、道祖等神像,此種三祖同殿的情形,比較罕見。
14佛坪招商,西安凱信公司,在佛坪斥鉅資修建歐式“瑞士小鎮”,並制有歐式馬車。佛坪三河口一帶將實施國家南水北調中線引漢濟渭工程,築壩蓄水,引往關中。屆時,佛坪將出現高原平湖景觀。
15近十年間,佛坪上下一心,在縣委、縣政府帶領下,以“生態立縣,藥業興縣,旅遊強縣”為發展戰略,艱苦奮鬥,已取得巨大成就。譯文:
原始洪荒時代,滄海桑田,巍巍秦嶺風雲奔湧,它為中國大地劃分出了南方、北方兩大區域;自遠古時代,太白山巔就白雪茫茫,燭照天際,太白山就是如此崇入雲霄。它太高了,擋著日光,這邊是白天,那邊卻是黑夜。穿越秦嶺的幾條古道(自東至西:子午、儻駱、褒斜、連雲、陳倉,祁連在秦嶺,其荔枝道、金牛道在巴山),在周秦漢唐時代,穿越深谷大澗、榛莽老林,艱險萬分,開始之時,只有猿猱飛鳥可以飛渡。穿過佛坪地域的古道或可自秦至蜀,或可自梁至鄂。秦嶺臨長安的諸峰被泛稱作終南山,其實它並不是大地南邊的終端,關中平原因為秦嶺隔絕而聚集積蓄了中原的底氣、霸氣。可是,富饒的長安關中並不是永遠如此,也有逢到災年的時候。遇到災年,難民們就穿著襤褸的衣裳、餓著肚子沿著儻駱古道朝南面的秦嶺逃荒,進入很深的山裡,在崇山峻嶺那邊,遇到一片豐茂的草地,頭領就用帶著的鐝頭挖下去想試試土質和土厚,其他人都雙手合十祈禱蒼天賜給他們福祉。幾鐝頭挖下去,沒想到竟然挖出兩尊漢白玉的坐佛像,人們跪地感謝蒼天的讖示,就一心一意在那裡散散地駐紮下來,升起了嫋嫋炊煙。他們在四面的山坡上開墾土地,種植莊稼,栽桑養蠶。房舍間雞在叫,狗在吠,一片活躍的景象,籬笆外邊的田地裡小牛犢在撒歡。桃花灼灼燃燒,鮮紅無比,桑葉青青翠翠,一片蔥綠,人們在桃樹、桑樹旁的園子裡種豆、種瓜。慢慢地鑿了泉眼水井,自己製造陶器和屋瓦,並且修建了學校和寺廟,由於教化和信仰起了作用,人民和諧,風調雨順,好像武陵人把迷失的桃花源找回來了。人就稱那眼水井名字叫作靈泉,稱那片土地名字叫作佛爺坪。逐漸地,青瓦房屋多起來了,連成了村落城邑,人們繅絲、織錦掛在屋外晾曬,看上去就像一堆堆煙霞一般燦爛。佛爺坪逐漸就成了儻駱古道上的重要邑鎮,遠近有名。俠客、武士、書生、學者、商人、政客雜遝人等或三三兩兩,或成群結隊,路過或暫駐此地。貴至皇帝、雅至騷客的人們驅著馬車行走在高高的路上,文人騷客的書香和樹花草卉的氣息相融撒滿一路。路上更多的是險要的關口和難測其深的斷崖。當年姜維討伐魏王、鐘會攻打蜀國、曹爽攻取漢中、司馬勳攻打趙國,唐德宗逃亡興元府、唐喜宗逃亡蜀國,都走的是儻絡古道。這條路上的人們風塵僕僕地勞頓而行,有的像獅虎一樣兇猛,威風八面,有的像鼠兔一樣弱小,不敢聲張。詩人杜甫曾吟詩翻越秦嶺行走在蜀道上的女子痛哭流涕,岑參也感歎這路上荒野險峻。時光匆匆流逝,到了清朝末年的時候,國家積貧積弱,衰微至極,成了亂世,土匪和惡人就瘋狂地為非作歹。殺了兩任正在踏勘地界、進行交接的縣長,這樣,佛坪縣城不得不搬遷到嶺南的袁家莊。高高的太白雪山還是那樣白,可它東側的佛坪廳所在地卻成了一片廢墟,東西的路上人跡罕至,空空蕩蕩。遷至嶺南椒溪河畔的新佛坪城卻漸漸有了規模,一片安寧的景象。那裡白雲縹緲,清山秀水,雨水較多,柔風四起。對秦巴平原的城鎮,老天特別厚待最東邊的佛坪,樹木繁茂,珍貴難得的藥材出產很多。莊稼長得好,果樹也年年豐收,深得佛緣的住在秦嶺南邊腳下的佛坪千家萬戶被佛保佑、蔭護。安居樂業的人們住在寧靜偏遠的地方,沒有受到外界的污染,因而人心閑定、民風淳樸。四面八方的人們聽說到這一片樂土,就一年一年地遷移到這裡。嶽壩的花房子壯麗無比,是江浙人遷過來修的,門邊種著一棵開紫花的紫薇,高高的石頭大門上懸著“耕讀傳家”的石匾;上沙窩程家堡子的石城牆邊,幾棵望春柳隨風搖動,堡子是湖北人遷過來修的,他想在深山裡避禍歸隱,頤養平靜的心性。就這樣,四方人都陸陸續續地遷來,慢慢地,三家村成了人口更多的村落,人們打獵網魚,溝溝壑壑的村莊就多了,小鎮也不斷出現。人們在這裡怡然地生活,山外世界的一切,所知甚少,就像避秦朝的禍亂而躲到桃花源的人們一樣,竟然不知道天下已經歷過了漢代,以及魏代、晉代。
且說時光到了1979年的秋天,佛坪縣嶽壩鄉、栗子壩鄉、龍草坪鄉的西北方向,太白山東南側的大片山嶺被劃出,成立了國家級佛坪自然保護區。之後,由於佛坪山水得到更好的涵養、保護,青山愈加青翠,河溪、瀑布水流愈加清澈豐沛。大熊貓因為得到發現和保護而分佈密度最大,聞名海內外,羚牛也在群山裡隨處可見。佛坪的村村寨寨自然環境非外界能比,比如大古坪,它的西河裡水清澈得如同流淌著柔軟的碧玉,再比如三官廟的東谷一帶,山嶺清翠得就像仙國。佛坪雖然地處偏遠,卻在天下都能知曉。
西元2002年6 月9日淩晨四點,佛坪突降特大暴雨,椒溪河、蒲河、金水河三大流域大水氾濫,佛坪成了一片汪洋,泥石流埋沒了不少村落,滾滾洪流損毀了佛坪小城。佛坪大地上,一時之間到處都是灘塗,滿目都是累累石塊。災難深重、成為孤島的佛坪牽動了全國上下的心,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溫家寶趕赴災區看望群眾,指揮救災,先後六次有直升機從臨潼軍用機場起飛運載物品前來救災。四面八方的人們,就像車輪的輻條一樣把關愛聚點到佛坪等災區,給予大力支援。佛坪幹部群眾挺起不屈的脊樑,奮力抗災。人們頂著烈日、冒著酷暑修橋築堤、重建家園。逐年的苦戰,使城鄉災後的面貌有了改變,使山川重歸秀美,使佛坪的基礎建設得以恢復,再現出了勃勃活力。陶潛筆下、夢中的桃花源到底在哪裡?在佛坪到處可以找到桃花源一樣的秀山美水、其樂融融的景象。
佛坪的地名起源於佛事,因和佛有緣分而在鄉野裡留下太多的佛廟,曾經的佛興寺、回龍寺、石印寺、老庵寺等香火都很旺盛,晨鐘暮鼓,山外聞名。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三教殿,裡面供奉著儒道佛三位尊者的塑像,老子騎著青牛,釋祖拿著蓽缽樹葉寫成的經卷,孔聖無限雍穆安和,殿外樹木青翠環繞,據說當初的大槐巨柏高大合抱,宗教讓佛坪一片安寧。到了改革開放的新時期,黨的政策和縣委、縣政府的英明決策帶來了佛坪美好的新時代,佛坪大地更加煥發了生機。強縣富民的政策措施,激勵全縣人民奮發圖強,爭取小康的生活。佛坪的山山水水,森林成海,竹谷幽深,珍禽異獸在其中棲息,景色迷人。大熊貓、羚牛、金絲猴、朱 等國寶齊集佛坪,天綠地綠的美境讓外界震驚。佛坪是國家級山茱萸種植基地縣,茱萸歷來是詩人們鍾情入詩的一種樹,春天開花漫山遍野,山山嶺嶺都成了一個嫩黃燦爛的世界,佛坪的紅豆杉植株分佈很廣,這種珍奇的樹到了秋天和茱萸一樣結出嫣紅醉人、宛如瑪瑙的果實、讓人愛憐。佛手參、獨葉草、廟台槭、銀杏、板栗、核桃、木耳、蜂蜜,都有出產。這真是一方寶地。珍貴樹種很多,秦嶺山裡沒有一株沒用的閑草。西漢高速路掛了佛坪一角,使佛坪有交通之便,卻無塵囂之弊。西城高鐵在佛坪過境設站,將極大地拉近佛坪和外界的距離,為佛坪提供優越的發展機遇。歐式馬車沿著長長的山路行走,紅衣車夫揮著馬鞭,讓人覺得似乎要去參加雅士咸集的蘭亭聚會;樓群拔地而起,鱗次櫛比,在高高的樓窗邊聽風聽月光流動,恍惚是去瑞士夢遊。長江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項目之一——引漢濟渭工程在佛坪將留下大手筆,會築起九十余米高的大壩截斷椒溪河、蒲河的流水,蓄起的庫水將會淹沒石墩河、十畝地兩個鎮的大部分山地。這項偉大的工程將把佛坪大部分溪河的清澈之水通過穿越秦嶺的隧道引入關中平原,匯入“八水繞長安”的景觀,讓遠在嶺北的關中人民飲用到佛坪清洌甘甜的泉水。到時候,佛坪蓄起浩浩淼淼的高原平湖波瀾,就成了江南水鄉澤國的景象,廣闊的水面裡映著藍天,像亮亮的鏡子一樣,這裡就會成為各種水禽的天堂,大雁成陣,在高天一會兒排成人字,一會兒排成一字,它們選擇來佛坪繁衍、棲息,幾乎是可以預知的。
多麼奇美、多麼秀麗、多麼豪壯的佛坪,簡直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是人們夢寐嚮往的樂土;她的山山水水都有禪意和老莊所描述的古樸神韻,人民勤勞、智慧、傑出;特別是近年以來,縣委、縣政府確立了“生態立縣,藥業興縣,旅遊強縣”的發展戰略之後,佛坪形勢在不斷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佛坪“縣小不失志、人少不氣餒、地僻不懈力”,萬眾一心,凝神聚力,志存高遠,對強縣富縣有著熱切的追求。現在的佛坪,已基本創建成功國家級衛生縣,省級園林縣。教育文化發展迅速,百姓逐漸富足起來。特別是佛坪的旅遊業發展迅猛,旅遊基礎設施在不斷加強,已經成了遠近聞名的旅遊勝地,天南海北的人們都來這裡休閒尋夢。
啊,想一想吧,多年之後,佛坪麗日照秀山,素月出東嶺,在這人間天堂把酒樂飲,何等愜意!到那時,問一聲在整個天下哪裡是醉美的淨土,人們一定會點頭稱讚著佛坪的。

作者簡介:黃文慶,網名濮水釣叟,佛坪中學高級教師,陝西省特級教師,首屆、第四屆“漢中名師”, 全國優秀語文教師,漢中市有突出貢獻的拔尖人才,陝西省《師德薈萃》7000字事蹟入選者;陝西省作家協會會員、市書法學會會員,漢中市詩歌研究會副主席。有1000余篇文學作品見於《中國青年報》《詩刊》《星星》《美文》《詩歌報》《綠風》《中國詩人》《延河》《漢中年鑒》等30餘家市級以上紙質報刊書籍。已出散文集《佛坪等你來》《一窗青山》。名言:詩意人生的每一天,都在和世界初戀。

掃描二維碼關注我們

傳播三線文化 增強國際交流

【期刊 536】

本期責編:田也

古時稱其為“靈泉”。
6此史實見《佛坪廳志》。
7唐杜甫、岑參、司空日曙等對儻駱道的艱險、雄絕都以詩歌作過描述。
8上世紀初始,厚畛子一帶匪事猖獗,佛坪兩任縣長交接政務、踏勘地界時都被土匪殺害。漢中府遂將佛坪廳制地自厚畛子遷至今佛坪城所在地袁家莊。
9在佛坪境內的岳壩和沙窩子,尚存有江浙建築特色的花房子和石頭小城。花房子外曾有一棵紫薇花樹,為江浙移來,其主人家敗後掘走樹離開。程氏石頭堡子邊曾有一棵望春柳,主人離開後,婆娑依然,有黍離之悲。
10國家級佛坪自然保護區建於1979年,其區域自佛坪西北一帶轄地劃予。
11 2002年6月9日,佛坪發生特大水災,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溫家寶等領導前來慰問,並指導抗擊災害。數年後,佛坪面貌煥然一新。
12古時佛坪佛事興盛,有佛興寺、老庵寺、回龍寺、石印寺等,唐後圮毀。
13佛坪三教殿大殿內並排供奉有釋祖、孔聖、道祖等神像,此種三祖同殿的情形,比較罕見。
14佛坪招商,西安凱信公司,在佛坪斥鉅資修建歐式“瑞士小鎮”,並制有歐式馬車。佛坪三河口一帶將實施國家南水北調中線引漢濟渭工程,築壩蓄水,引往關中。屆時,佛坪將出現高原平湖景觀。
15近十年間,佛坪上下一心,在縣委、縣政府帶領下,以“生態立縣,藥業興縣,旅遊強縣”為發展戰略,艱苦奮鬥,已取得巨大成就。譯文:
原始洪荒時代,滄海桑田,巍巍秦嶺風雲奔湧,它為中國大地劃分出了南方、北方兩大區域;自遠古時代,太白山巔就白雪茫茫,燭照天際,太白山就是如此崇入雲霄。它太高了,擋著日光,這邊是白天,那邊卻是黑夜。穿越秦嶺的幾條古道(自東至西:子午、儻駱、褒斜、連雲、陳倉,祁連在秦嶺,其荔枝道、金牛道在巴山),在周秦漢唐時代,穿越深谷大澗、榛莽老林,艱險萬分,開始之時,只有猿猱飛鳥可以飛渡。穿過佛坪地域的古道或可自秦至蜀,或可自梁至鄂。秦嶺臨長安的諸峰被泛稱作終南山,其實它並不是大地南邊的終端,關中平原因為秦嶺隔絕而聚集積蓄了中原的底氣、霸氣。可是,富饒的長安關中並不是永遠如此,也有逢到災年的時候。遇到災年,難民們就穿著襤褸的衣裳、餓著肚子沿著儻駱古道朝南面的秦嶺逃荒,進入很深的山裡,在崇山峻嶺那邊,遇到一片豐茂的草地,頭領就用帶著的鐝頭挖下去想試試土質和土厚,其他人都雙手合十祈禱蒼天賜給他們福祉。幾鐝頭挖下去,沒想到竟然挖出兩尊漢白玉的坐佛像,人們跪地感謝蒼天的讖示,就一心一意在那裡散散地駐紮下來,升起了嫋嫋炊煙。他們在四面的山坡上開墾土地,種植莊稼,栽桑養蠶。房舍間雞在叫,狗在吠,一片活躍的景象,籬笆外邊的田地裡小牛犢在撒歡。桃花灼灼燃燒,鮮紅無比,桑葉青青翠翠,一片蔥綠,人們在桃樹、桑樹旁的園子裡種豆、種瓜。慢慢地鑿了泉眼水井,自己製造陶器和屋瓦,並且修建了學校和寺廟,由於教化和信仰起了作用,人民和諧,風調雨順,好像武陵人把迷失的桃花源找回來了。人就稱那眼水井名字叫作靈泉,稱那片土地名字叫作佛爺坪。逐漸地,青瓦房屋多起來了,連成了村落城邑,人們繅絲、織錦掛在屋外晾曬,看上去就像一堆堆煙霞一般燦爛。佛爺坪逐漸就成了儻駱古道上的重要邑鎮,遠近有名。俠客、武士、書生、學者、商人、政客雜遝人等或三三兩兩,或成群結隊,路過或暫駐此地。貴至皇帝、雅至騷客的人們驅著馬車行走在高高的路上,文人騷客的書香和樹花草卉的氣息相融撒滿一路。路上更多的是險要的關口和難測其深的斷崖。當年姜維討伐魏王、鐘會攻打蜀國、曹爽攻取漢中、司馬勳攻打趙國,唐德宗逃亡興元府、唐喜宗逃亡蜀國,都走的是儻絡古道。這條路上的人們風塵僕僕地勞頓而行,有的像獅虎一樣兇猛,威風八面,有的像鼠兔一樣弱小,不敢聲張。詩人杜甫曾吟詩翻越秦嶺行走在蜀道上的女子痛哭流涕,岑參也感歎這路上荒野險峻。時光匆匆流逝,到了清朝末年的時候,國家積貧積弱,衰微至極,成了亂世,土匪和惡人就瘋狂地為非作歹。殺了兩任正在踏勘地界、進行交接的縣長,這樣,佛坪縣城不得不搬遷到嶺南的袁家莊。高高的太白雪山還是那樣白,可它東側的佛坪廳所在地卻成了一片廢墟,東西的路上人跡罕至,空空蕩蕩。遷至嶺南椒溪河畔的新佛坪城卻漸漸有了規模,一片安寧的景象。那裡白雲縹緲,清山秀水,雨水較多,柔風四起。對秦巴平原的城鎮,老天特別厚待最東邊的佛坪,樹木繁茂,珍貴難得的藥材出產很多。莊稼長得好,果樹也年年豐收,深得佛緣的住在秦嶺南邊腳下的佛坪千家萬戶被佛保佑、蔭護。安居樂業的人們住在寧靜偏遠的地方,沒有受到外界的污染,因而人心閑定、民風淳樸。四面八方的人們聽說到這一片樂土,就一年一年地遷移到這裡。嶽壩的花房子壯麗無比,是江浙人遷過來修的,門邊種著一棵開紫花的紫薇,高高的石頭大門上懸著“耕讀傳家”的石匾;上沙窩程家堡子的石城牆邊,幾棵望春柳隨風搖動,堡子是湖北人遷過來修的,他想在深山裡避禍歸隱,頤養平靜的心性。就這樣,四方人都陸陸續續地遷來,慢慢地,三家村成了人口更多的村落,人們打獵網魚,溝溝壑壑的村莊就多了,小鎮也不斷出現。人們在這裡怡然地生活,山外世界的一切,所知甚少,就像避秦朝的禍亂而躲到桃花源的人們一樣,竟然不知道天下已經歷過了漢代,以及魏代、晉代。
且說時光到了1979年的秋天,佛坪縣嶽壩鄉、栗子壩鄉、龍草坪鄉的西北方向,太白山東南側的大片山嶺被劃出,成立了國家級佛坪自然保護區。之後,由於佛坪山水得到更好的涵養、保護,青山愈加青翠,河溪、瀑布水流愈加清澈豐沛。大熊貓因為得到發現和保護而分佈密度最大,聞名海內外,羚牛也在群山裡隨處可見。佛坪的村村寨寨自然環境非外界能比,比如大古坪,它的西河裡水清澈得如同流淌著柔軟的碧玉,再比如三官廟的東谷一帶,山嶺清翠得就像仙國。佛坪雖然地處偏遠,卻在天下都能知曉。
西元2002年6 月9日淩晨四點,佛坪突降特大暴雨,椒溪河、蒲河、金水河三大流域大水氾濫,佛坪成了一片汪洋,泥石流埋沒了不少村落,滾滾洪流損毀了佛坪小城。佛坪大地上,一時之間到處都是灘塗,滿目都是累累石塊。災難深重、成為孤島的佛坪牽動了全國上下的心,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溫家寶趕赴災區看望群眾,指揮救災,先後六次有直升機從臨潼軍用機場起飛運載物品前來救災。四面八方的人們,就像車輪的輻條一樣把關愛聚點到佛坪等災區,給予大力支援。佛坪幹部群眾挺起不屈的脊樑,奮力抗災。人們頂著烈日、冒著酷暑修橋築堤、重建家園。逐年的苦戰,使城鄉災後的面貌有了改變,使山川重歸秀美,使佛坪的基礎建設得以恢復,再現出了勃勃活力。陶潛筆下、夢中的桃花源到底在哪裡?在佛坪到處可以找到桃花源一樣的秀山美水、其樂融融的景象。
佛坪的地名起源於佛事,因和佛有緣分而在鄉野裡留下太多的佛廟,曾經的佛興寺、回龍寺、石印寺、老庵寺等香火都很旺盛,晨鐘暮鼓,山外聞名。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三教殿,裡面供奉著儒道佛三位尊者的塑像,老子騎著青牛,釋祖拿著蓽缽樹葉寫成的經卷,孔聖無限雍穆安和,殿外樹木青翠環繞,據說當初的大槐巨柏高大合抱,宗教讓佛坪一片安寧。到了改革開放的新時期,黨的政策和縣委、縣政府的英明決策帶來了佛坪美好的新時代,佛坪大地更加煥發了生機。強縣富民的政策措施,激勵全縣人民奮發圖強,爭取小康的生活。佛坪的山山水水,森林成海,竹谷幽深,珍禽異獸在其中棲息,景色迷人。大熊貓、羚牛、金絲猴、朱 等國寶齊集佛坪,天綠地綠的美境讓外界震驚。佛坪是國家級山茱萸種植基地縣,茱萸歷來是詩人們鍾情入詩的一種樹,春天開花漫山遍野,山山嶺嶺都成了一個嫩黃燦爛的世界,佛坪的紅豆杉植株分佈很廣,這種珍奇的樹到了秋天和茱萸一樣結出嫣紅醉人、宛如瑪瑙的果實、讓人愛憐。佛手參、獨葉草、廟台槭、銀杏、板栗、核桃、木耳、蜂蜜,都有出產。這真是一方寶地。珍貴樹種很多,秦嶺山裡沒有一株沒用的閑草。西漢高速路掛了佛坪一角,使佛坪有交通之便,卻無塵囂之弊。西城高鐵在佛坪過境設站,將極大地拉近佛坪和外界的距離,為佛坪提供優越的發展機遇。歐式馬車沿著長長的山路行走,紅衣車夫揮著馬鞭,讓人覺得似乎要去參加雅士咸集的蘭亭聚會;樓群拔地而起,鱗次櫛比,在高高的樓窗邊聽風聽月光流動,恍惚是去瑞士夢遊。長江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項目之一——引漢濟渭工程在佛坪將留下大手筆,會築起九十余米高的大壩截斷椒溪河、蒲河的流水,蓄起的庫水將會淹沒石墩河、十畝地兩個鎮的大部分山地。這項偉大的工程將把佛坪大部分溪河的清澈之水通過穿越秦嶺的隧道引入關中平原,匯入“八水繞長安”的景觀,讓遠在嶺北的關中人民飲用到佛坪清洌甘甜的泉水。到時候,佛坪蓄起浩浩淼淼的高原平湖波瀾,就成了江南水鄉澤國的景象,廣闊的水面裡映著藍天,像亮亮的鏡子一樣,這裡就會成為各種水禽的天堂,大雁成陣,在高天一會兒排成人字,一會兒排成一字,它們選擇來佛坪繁衍、棲息,幾乎是可以預知的。
多麼奇美、多麼秀麗、多麼豪壯的佛坪,簡直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是人們夢寐嚮往的樂土;她的山山水水都有禪意和老莊所描述的古樸神韻,人民勤勞、智慧、傑出;特別是近年以來,縣委、縣政府確立了“生態立縣,藥業興縣,旅遊強縣”的發展戰略之後,佛坪形勢在不斷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佛坪“縣小不失志、人少不氣餒、地僻不懈力”,萬眾一心,凝神聚力,志存高遠,對強縣富縣有著熱切的追求。現在的佛坪,已基本創建成功國家級衛生縣,省級園林縣。教育文化發展迅速,百姓逐漸富足起來。特別是佛坪的旅遊業發展迅猛,旅遊基礎設施在不斷加強,已經成了遠近聞名的旅遊勝地,天南海北的人們都來這裡休閒尋夢。
啊,想一想吧,多年之後,佛坪麗日照秀山,素月出東嶺,在這人間天堂把酒樂飲,何等愜意!到那時,問一聲在整個天下哪裡是醉美的淨土,人們一定會點頭稱讚著佛坪的。

作者簡介:黃文慶,網名濮水釣叟,佛坪中學高級教師,陝西省特級教師,首屆、第四屆“漢中名師”, 全國優秀語文教師,漢中市有突出貢獻的拔尖人才,陝西省《師德薈萃》7000字事蹟入選者;陝西省作家協會會員、市書法學會會員,漢中市詩歌研究會副主席。有1000余篇文學作品見於《中國青年報》《詩刊》《星星》《美文》《詩歌報》《綠風》《中國詩人》《延河》《漢中年鑒》等30餘家市級以上紙質報刊書籍。已出散文集《佛坪等你來》《一窗青山》。名言:詩意人生的每一天,都在和世界初戀。

掃描二維碼關注我們

傳播三線文化 增強國際交流

【期刊 536】

本期責編:田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