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遊戲>正文

王者榮耀亂象背後:這癮咋就戒不掉呢?

這幾年國內的手遊市場可以說發展得相當好, 一個又一個經典的遊戲被設計出來推向市場。 但過於熱門的遊戲同時也帶來了“副作用”。 當下, 本身就有很多人沉迷於網路, 再加上這些好玩兒的遊戲, 就更讓人無法自拔了。

近期大家關注度比較高的遊戲要數“王者榮耀”了, 在大批玩家中, 有小夥玩網遊4天不下床, 有漂亮妹子被“虐哭”引來大神求帶, 還有被禁止玩的小學生跳了樓……面對層出不窮的類似案例, 讓人不禁懷疑這遊戲到底是娛樂還是在毒害?

“王者榮耀”亂象頻發

曾經風靡之時, 一度被網友戲稱為“農藥”, 可想而知玩家們欲罷不能的體驗感。

儘管它很好玩, 但我們不能掩蓋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麻煩, 熱點菌細數給大家看看。

阿強是浙江南部一個小縣城的人, 20歲出頭, 這幾天他成了浙江省人民醫院的熱門人物。 這個叫阿強的小夥從13歲開始沉溺網遊,

到杭州打工後更玩得沒日沒夜。 在連續玩遊戲幾天不吃不喝後不下床後, 阿強不僅長褥瘡, 還有低血糖腦病等各種病症, 後被朋友緊急送往醫院撿回一條命。

玩得好的人控制不住自己, 玩得不好的人就要被虐哭了。 近日有一位玩“王者榮耀”的妹子就被坑哭。

這位妹子在排位賽中不斷遇到掛機的隊友, 結果導致排位賽接連失敗, 於是妹子打算錄個視頻說一說自己的心聲, 結果還沒說兩句就哭了出來, 熱點菌只有一句話:男默女淚。

更有資料顯示, 我國小學生玩家佔據“王者榮耀”用戶57%以上。

對此資料, 騰訊表示否認, 稱12歲以下玩家約占比3.62%。

6月22日, 杭州一名13歲的學生因玩王者榮耀被父親教訓後從四樓跳下, 造成雙腿嚴重性骨折。 在杭州少年跳樓後不久, 杭州夏衍中學老師蔣瀟瀟發文《懟天懟地懟王者榮耀》, 文章稱“我比很多家長都要痛恨看到孩子們沉迷手機的樣子”, 引發廣大網友熱議。

4月底, 有媒體報導稱, 廣州一17歲少年狂打手游“王者榮耀”40小時, 誘發腦梗, 險些喪命。

今年5月27日至6月24日期間, 廣州李先生13歲的兒子成成玩“王者榮耀”, 在1個月內花掉了近5萬元, 而這筆錢是父母攢起來給成成做心臟病手術的“救命錢”。

西安11歲的童童也在去年10月盜刷父親銀行卡9000多元買裝備, 事後, 童童稱:“沒有猶豫, 就是想要好的裝備, 想贏。 ”

據官方資料公示,“王者”註冊用戶超過2億,日活躍用戶5000萬,每天開局8000萬場的“國民遊戲”。玩這款遊戲的還有很多明星,比如楊冪、謝娜、李小璐、倪妮、王琳等等。

遊戲好玩是一方面,玩過頭就要被喊停了。

媒體呼籲:該管管了

在福州,有小學生稱班上37個男生,至少30個在玩這個遊戲。也有家長表示:“玩了這遊戲後,孩子脾氣變得很糟糕,遇到事情很不耐煩,不僅學習成績下降了,視力也降了不少。”

面對各方暴露出來的越來越多的問題,媒體們也紛紛出來批評喊話了。

北京晨報發文“網遊亂象該管管了”,認為“在看到網遊帶來的巨大利益時,也應該對其給受眾造成的影響進行科學評估”。

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則批王者榮耀是“娛樂大眾還是陷害人生”,提出該遊戲的問題在於:內容架空和虛構歷史,扭曲價值觀和歷史觀;過度沉溺讓孩子在精神與身體上被過度消耗。

面對各種聲音,大家都是相互推卸責任。家長、老師怪遊戲公司,而“王者榮耀”的製作人則發了公開信喊委屈,稱“沉迷遊戲真的不怪我們”,也有報導指責家長們自己沒有看管好孩子,讓其沉迷遊戲了。

熱點菌覺得這些話都說得就太不負責任了。讓大眾沉迷於網路遊戲,不只是玩家自己,社會各方都有責任。

在這一點上,熱點菌很贊同長江日報文章的觀點:

長期以來,許多輿論將遊戲沉迷視為家長、老師的責任,有失偏頗。家長、老師當然是最主要的責任人,但遊戲具有強大的產業世界,並且帶來複雜的文化現象,更應該首先強調社會責任。企業正是社會責任鏈條的一環,作為遊戲生產、運營方,應該考慮到遊戲產生的社會影響,不能只顧經濟利益。

12歲以下孩子每天限玩1小時

一款火爆的遊戲突然被推倒風口浪尖,遊戲出品方也不得不採取些措施,比如近日推出了健康遊戲防沉迷系統的“三板斧”,如限制未成年人每天登陸時長、升級成長守護平臺、強化實名認證體系等。

“12周歲以下未成年人每天限玩1小時,晚上9時以後禁止登陸;12周歲以上未成年人每天限玩2小時,超時將強制下線……”有人說這是中國遊戲行業有史以來最嚴格的防沉迷措施,讓人看到了防範的誠意。

然而,這些措施依舊有漏洞,一小學生玩家就吐槽限時:隨便找個身份證就能認證。

除了認證和限時方面在整改,其實目前的“三板斧”措施並未提及遊戲內容上的問題,難道除了暴力、冷血、傷害這些東西,就構不成優秀的遊戲?

亂象頻發,出品方只是點到為止,這到底是為了愛,還是為了錢?

據官方資料公示,“王者”註冊用戶超過2億,日活躍用戶5000萬,每天開局8000萬場的“國民遊戲”。玩這款遊戲的還有很多明星,比如楊冪、謝娜、李小璐、倪妮、王琳等等。

遊戲好玩是一方面,玩過頭就要被喊停了。

媒體呼籲:該管管了

在福州,有小學生稱班上37個男生,至少30個在玩這個遊戲。也有家長表示:“玩了這遊戲後,孩子脾氣變得很糟糕,遇到事情很不耐煩,不僅學習成績下降了,視力也降了不少。”

面對各方暴露出來的越來越多的問題,媒體們也紛紛出來批評喊話了。

北京晨報發文“網遊亂象該管管了”,認為“在看到網遊帶來的巨大利益時,也應該對其給受眾造成的影響進行科學評估”。

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則批王者榮耀是“娛樂大眾還是陷害人生”,提出該遊戲的問題在於:內容架空和虛構歷史,扭曲價值觀和歷史觀;過度沉溺讓孩子在精神與身體上被過度消耗。

面對各種聲音,大家都是相互推卸責任。家長、老師怪遊戲公司,而“王者榮耀”的製作人則發了公開信喊委屈,稱“沉迷遊戲真的不怪我們”,也有報導指責家長們自己沒有看管好孩子,讓其沉迷遊戲了。

熱點菌覺得這些話都說得就太不負責任了。讓大眾沉迷於網路遊戲,不只是玩家自己,社會各方都有責任。

在這一點上,熱點菌很贊同長江日報文章的觀點:

長期以來,許多輿論將遊戲沉迷視為家長、老師的責任,有失偏頗。家長、老師當然是最主要的責任人,但遊戲具有強大的產業世界,並且帶來複雜的文化現象,更應該首先強調社會責任。企業正是社會責任鏈條的一環,作為遊戲生產、運營方,應該考慮到遊戲產生的社會影響,不能只顧經濟利益。

12歲以下孩子每天限玩1小時

一款火爆的遊戲突然被推倒風口浪尖,遊戲出品方也不得不採取些措施,比如近日推出了健康遊戲防沉迷系統的“三板斧”,如限制未成年人每天登陸時長、升級成長守護平臺、強化實名認證體系等。

“12周歲以下未成年人每天限玩1小時,晚上9時以後禁止登陸;12周歲以上未成年人每天限玩2小時,超時將強制下線……”有人說這是中國遊戲行業有史以來最嚴格的防沉迷措施,讓人看到了防範的誠意。

然而,這些措施依舊有漏洞,一小學生玩家就吐槽限時:隨便找個身份證就能認證。

除了認證和限時方面在整改,其實目前的“三板斧”措施並未提及遊戲內容上的問題,難道除了暴力、冷血、傷害這些東西,就構不成優秀的遊戲?

亂象頻發,出品方只是點到為止,這到底是為了愛,還是為了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