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有“膽石”,夏季飲食莫掉“陷阱”!

丁女士是一位美食愛好者, 雖然已經晉升為肥胖大軍中的一員, 但根本抵擋不住美食的誘惑。 最近, 丁女士與朋友一起吃了一頓海鮮自助餐, 誰知當天半夜突然腹痛難忍, 而且開始發燒。 家人趕緊將她送到醫院, 經檢查發現, 丁女士膽囊中有結石, 暴飲暴食引發了膽囊炎、膽絞痛。 那麼, 究竟是如何引起的呢?下面, 就由顧宏剛醫生為大家做個詳解。

為何吃海鮮會引發膽囊炎、膽絞痛?

不少海鮮尤其是貝殼類, 以及魷魚、烏賊魚等膽固醇含量都比較高, 加上自助餐往往都是暴飲暴食, 兩種因素的刺激,

導致膽囊收縮、膽汁大量分泌。 而丁女士原來就有膽囊結石, 這種情況下, 膽汁排出不暢, 堵塞在膽囊中, 就會導致膽囊炎症。 結石隨著膽囊的擴張和膽汁的流動而移動到狹窄的膽囊頸部或膽囊管, 就會卡住引起感染, 所以就出現了急性膽囊炎、膽絞痛。

哪些是高膽固醇食物?

膽石病患者平時飲食都要求清淡為主, 尤其要限制高脂肪、高膽固醇的食物。 對於脂肪我們都比較熟悉, 而對於膽固醇, 一般人的認識就是蛋黃、動物內臟含膽固醇比較高, 其實不少海鮮中也含有較多的膽固醇。

極高膽固醇食物

動物的腦子是膽固醇含量最高的, 其次是蛋黃。

較高膽固醇食物

禽蛋和動物內臟的膽固醇含量也比較高, 其次還有蝦皮、蝦米、蟹黃、蟹子、魚子、烏賊魚、魷魚、蜆肉、蚶肉、蚌肉、鳳尾魚、田螺、螺螄等。

警惕夏季飲食“陷阱”

警惕!夏季一些不良的飲食習慣, 也是誘發膽石病的“陷阱”。

夜宵

晚上吃夜宵, 導致膽汁分泌過多;第二天起來早飯吃不下, 導致膽汁淤積, 容易形成膽結石。

大排檔

夏天是大排檔最火爆的時候, 而大排檔多以海鮮燒烤、小龍蝦等食物為主, 高蛋白、高膽固醇的食物較多。

生冷食物

夏季吃生冷食物較多, 衛生問題就凸顯出來了。 有時食物清洗不乾淨, 生吃容易感染寄生蟲或引起腸道感染, 也會誘發膽囊炎。

喝水不夠

夏季出汗較多, 而有些人並不愛喝水, 水分補充不夠, 也會導致膽汁濃縮, 容易形成結石。

●●●

所以, 夏季飲食要避免上述問題, 膽石病患者一定要以清淡飲食為主, 多吃新鮮蔬菜,三餐規律,忌暴飲暴食。

(艾蒿 蝸牛 桃仁)

多吃新鮮蔬菜,三餐規律,忌暴飲暴食。

(艾蒿 蝸牛 桃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