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煙臺福山區委書記祁小青:聚人才引領全區經濟社會突破發展

煙臺福山區委書記祁小青

福山區高層次人才公寓

水母網3月22日訊 近年來, 福山區始終把人才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 不斷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 扎實推進“聚福英才計畫”, 堅持真抓實幹落實、真金白銀投入、真心實意服務, 最大力度集聚各類高層次人才, 為建設現代化開放創新之區提供強有力人才智力支撐。 截止目前, 全區共引進培育各類高層次人才416人, 搭建市級以上企業創新平臺66個。

其中, 國家“千人計畫”2人, 國家“萬人計畫”2人, “泰山學者”或泰山產業領軍人才、市“雙百計畫”等省市級人才16人, 區“聚福英才計畫”人才305人, 連續兩年被省委、省政府評為“山東省人才工作先進單位”。

一、增量存量並重, 實現激勵引進範圍“最大化”。 打破現行人才政策大多只資助扶持新引進人才的慣例, 實行現有人才和新引人才“同評同獎”, 在瞄準人才增量的同時兼顧存量, 不限制人才引進時間和地域, 將所有在福山工作的現有人才和新引進人才、全職或兼職在福山工作的總部外派人才和返聘退休專家全部納入激勵範疇, 努力將人才政策激勵範圍最大化, 以實際行動貫徹“不為所有、但為所用”的大人才理念,

最大程度地激發人才在福山創新創業的熱情。

二、專項資金激勵, 實現獎勵扶持條件“最優化”。 區級財政突破單項工作每年不超過5000萬元的限制, 公開承諾每年撥付7000萬元設立人才發展專項資金, 專門用於科技人才工作, 並按照一定比例逐年加大投入力度。 在人才激勵上, 給予最高50萬元的購房補助、最高每月5000元的生活補貼和最高200萬元的科研資助;在平臺激勵上, 給予最高100萬元的創新平臺獎勵;對社會資金建設的孵化器、創業園, 給予最高200萬元的一次性補助。

三、考獎有效結合, 實現招才引智工作“一體化”。 探索實施招商引資與招才引智“雙招雙引”、“雙考雙獎”。 充分發揮人才工作考核的“指揮棒”作用, 將招才引智與招商引資共同納入全區科學發展考核體系,

出臺專門辦法對所有部門單位進行分類考核。 同時, 建立招才引智獎勵制度, 對引進國家“千人計畫”“萬人計畫”等高端人才給予大額考核加分, 同時明確每引進一名相應人才等同于5000萬元投資額的招商引資項目, 將招才引智提到與招商引資同等重要的位置, 快速形成全區上下全員抓“招才引智”的工作合力。

四、配套措施完備, 實現管理服務“精細化”。 圍繞人才所盼所需所求, 制定出臺了《“聚福英才計畫”人才聯繫服務制度》和《領導幹部“一對一”聯繫服務人才制度》, 構建起區級領導、職能部門、人才服務機構和人才聯絡員共同參與的人才聯繫服務網路, 通過舉辦聯誼會、“一對一”聯繫等方式,

加強各級與高層次人才之間的溝通交流, 按照高層次人才意願, 擇優安排子女上學、家屬安置;強化醫療保障, 整合區內高水準醫療專家, 成立保健委員會, 為其建立健康檔案, 定期組織進行健康查體;積極為其解決工作生活中的困難和問題, 不斷營造拴心留才的良好環境。

銀月廣場

2017年, 福山區將以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為牽引, 聚焦產業轉型升級, 堅持引、育、用、留並重, 突出抓好高層次人才引育、創新創業載體建設、人才服務優化等重點環節, 最大限度激發和釋放人才創新創造創業活力。

一是深化拓展政策激勵, 形成優秀人才集聚效應。 著眼于做大做強先進製造業, 突破發展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 將深化拓展人才引育政策提升到產業轉型升級的戰略高度, 抓緊修訂完善“聚福英才計畫”,將政策涉及領域從工業拓展到現代服務業、先進製造業、新興產業等重點領域,將激勵對象從創新人才拓展到創新創業人才,將人才評價從人才個體調整為“人才+專案”和“人才+團隊”。同時,在每年撥付7000萬元“聚福英才計畫”專項資金的基礎上,整合設立1億元人才發展與科技創新專項資金,進一步強化人才政策資金保障,切實提高政策激勵力度,不斷提升人才政策的區域競爭力和“含金量”。年內,計畫引育國家“千人計畫”和“萬人計畫”各2名;引育泰山學者、泰山產業領軍人才、市“雙百計畫”、區“聚福英才計畫”人才15名以上;引進區“聚福英才計畫”創新創業人才團隊5個。

二是精心打造創業載體,搭建人才幹事創業平臺。突出創新創業載體的關鍵作用,大力實施“築巢引鳳”工程,真正做到讓“英雄有用武之地”。按照“錯位發展、集中佈局”的原則,搭建“1+7”園區發展格局,以高新區福山園為龍頭,拉動崗崳山高科技孵化園、福東新興產業園、臨港工業區、煙臺鐵路貨運物流園、煙臺國際商貿物流園、通用航空產業園和文教健康產業園七大特色園區建設,高標準配套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大力引進高科技專案和高端創業人才專案。按照專業團隊運營專業孵化器的思路,積極打造創客空間、科技孵化器等創新創業平臺,重點抓好6萬平方米的科創智慧城、汽車產業創新孵化基地、東尚國際雙創中心等載體建設,完善功能佈局和配套服務,確保起點高、功能優、承載力和吸引力強。採取“人才+項目”“本土+引進”的形式,大力引進高端人才項目,努力孵化培育一批自主創新型企業,力爭通過3—5年的專業運營,打造成為省內一流、國內領先的“雙創”示範基地。

三是優化人才服務環境,激發人才創新創業激情。為避免人才邊引進邊流失的難題,高度重視優化人才服務,全力打造優質的人才事業發展和居住生活環境。強化品牌活動支撐,設立“聚福英才大講堂”,組織高層次人才和優秀企業家代表赴浙江大學、清華大學等國內知名院校進行專題培訓;通過舉辦創業大賽、創新論壇等方式,邀請國內外高端人才來福參加活動,搭建高層次溝通交流平臺,不斷開拓本土人才視野、提升人才綜合素質。加快推進254套高層次人才公寓建設,高標準做好公寓裝修工作,為高層次人才提供優質居住條件,爭取上半年投入使用。建立高層次人才服務中心,配強人才工作力量,採取“一對一”“一站式”的方式,開通綠色通道,為人才在政策支持、家屬安置、創業服務等方面提供優質高效服務,努力營造拴心留才的良好環境。

抓緊修訂完善“聚福英才計畫”,將政策涉及領域從工業拓展到現代服務業、先進製造業、新興產業等重點領域,將激勵對象從創新人才拓展到創新創業人才,將人才評價從人才個體調整為“人才+專案”和“人才+團隊”。同時,在每年撥付7000萬元“聚福英才計畫”專項資金的基礎上,整合設立1億元人才發展與科技創新專項資金,進一步強化人才政策資金保障,切實提高政策激勵力度,不斷提升人才政策的區域競爭力和“含金量”。年內,計畫引育國家“千人計畫”和“萬人計畫”各2名;引育泰山學者、泰山產業領軍人才、市“雙百計畫”、區“聚福英才計畫”人才15名以上;引進區“聚福英才計畫”創新創業人才團隊5個。

二是精心打造創業載體,搭建人才幹事創業平臺。突出創新創業載體的關鍵作用,大力實施“築巢引鳳”工程,真正做到讓“英雄有用武之地”。按照“錯位發展、集中佈局”的原則,搭建“1+7”園區發展格局,以高新區福山園為龍頭,拉動崗崳山高科技孵化園、福東新興產業園、臨港工業區、煙臺鐵路貨運物流園、煙臺國際商貿物流園、通用航空產業園和文教健康產業園七大特色園區建設,高標準配套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大力引進高科技專案和高端創業人才專案。按照專業團隊運營專業孵化器的思路,積極打造創客空間、科技孵化器等創新創業平臺,重點抓好6萬平方米的科創智慧城、汽車產業創新孵化基地、東尚國際雙創中心等載體建設,完善功能佈局和配套服務,確保起點高、功能優、承載力和吸引力強。採取“人才+項目”“本土+引進”的形式,大力引進高端人才項目,努力孵化培育一批自主創新型企業,力爭通過3—5年的專業運營,打造成為省內一流、國內領先的“雙創”示範基地。

三是優化人才服務環境,激發人才創新創業激情。為避免人才邊引進邊流失的難題,高度重視優化人才服務,全力打造優質的人才事業發展和居住生活環境。強化品牌活動支撐,設立“聚福英才大講堂”,組織高層次人才和優秀企業家代表赴浙江大學、清華大學等國內知名院校進行專題培訓;通過舉辦創業大賽、創新論壇等方式,邀請國內外高端人才來福參加活動,搭建高層次溝通交流平臺,不斷開拓本土人才視野、提升人才綜合素質。加快推進254套高層次人才公寓建設,高標準做好公寓裝修工作,為高層次人才提供優質居住條件,爭取上半年投入使用。建立高層次人才服務中心,配強人才工作力量,採取“一對一”“一站式”的方式,開通綠色通道,為人才在政策支持、家屬安置、創業服務等方面提供優質高效服務,努力營造拴心留才的良好環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