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以事實還原真實的巴馬長壽文化——原來你是這樣的巴馬!

“帶著爸媽去巴馬。 ”這不是一句廣告詞, 而是多數前來巴馬旅遊養生者的心聲。 他們像“候鳥”一樣, 選擇來到巴馬, 聽從身心的使喚, 安安靜靜地呆在這裡養身、養心、養神, 保養身體、涵養心靈、滋養生命。 據統計, 每年在巴馬養生的“候鳥人”達10多萬人次。

巴馬命河

作為中國長壽之鄉和世界長壽之鄉, 廣西巴馬瑤族自治縣為眾多追求健康長壽者所嚮往。 獨特的資源優勢, 造就了巴馬長壽現象, 每年吸引著10萬名來自全國各地的“候鳥人”到這裡養生。

然而, 因長壽而受關注的巴馬這些年來也引起過一些質疑和爭議。

那麼, 巴馬的長壽文化真的象有些人說的那樣, 是炒作亦或通過造假而來的嗎?從巴馬豐厚的長壽歷史文化、長期持續的長壽研究探索活動、獨特的長壽養生環境等方面來看, 這些毫無根據的臆想自是不攻自破。

百魔洞

巴馬經歷四次全國人口普查,

均證明巴馬百歲老人逐年增加, 比率很高。 截止2017年5月, 巴馬全縣總人口30.45萬, 其中80-89歲老人有3671位, 90-99歲有679位, 100-109歲有89位, 110歲以上有7位。 遠遠高於世界長壽之鄉認定的每10萬人口中有7位百歲老人的標準, 巴馬生命長壽奇跡還在持續演繹。

巴馬仁壽山莊

事實上,

巴馬長壽盛名古已有之。 考古證實和事實表明, 巴馬長壽文化源遠流長。

清代時皇帝欽授予巴馬長壽老人不少壽匾, 如清光緒二十四年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巴馬的長壽現象與它的地理環境有著密切的關係, 中外科學家經多次考察後, 認為最重要造就巴馬長壽現象的五大因素是:地磁、空氣、水、陽光、土壤。 巴馬屬亞熱帶季風氣候, 年降水量1500-1800毫米, 年均溫度20.4度, 年均濕度為79%。 巴馬森林覆蓋率高, 每立方米負氧離子的含量高達2000—50000個。 同時, 巴馬的水也被因為是長壽的原因之一, 常態下的水是以13個以上水分子簇存在, 而巴馬的水通過磁力線的作用, 大多屬天然弱鹼性水, PH值在7.5左右, 對人體十分有益。 此外, 巴馬土壤中富含硒、錳、鋅等元素,

含量高於全國平均水準10倍以上, 當地無疾終老的百歲老人血液中, 硒含量高出正常人的3-6倍。

賜福湖

近年來, 隨著“健康中國”戰略落地、“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健頒佈實施, 作為長壽之鄉的巴馬, 健康是最想回答的話題。 如何順應遊客和“候鳥人”的養生需要, 踐行五大發展理念, 促進和諧健康發展, 巴馬審視了特色農業、特色旅遊業、特色工業等“三大特色產業”發展, 著力打造產業升級版, 向外界發出了“共用養生好環境, 共創大健康產業”的請柬。 目前, 巴馬已簽約大健康重大專案投資500多億元。 隨著大健康產業的蓬勃興起, 巴馬獨特的自然地理環境、豐厚的長壽文化旅遊資源將越來越造福更多的人。

百鳥岩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