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小茅草成寶貝 外國人重金購買 究竟有啥稀奇

草編, 一種古老的傳統手工藝。 回想上世紀七八十年代, 不少家庭的生活用具很多是編織而成的, 像簸箕、笸籮等。 隨著社會的發展,

這些草編已漸漸淡出人們的生活, 不過在咱壽光, 依舊有這麼一個小村子, 不但仍然堅守著這項傳統的手藝, 而且還讓它煥發出了新的活力。

記者 胡莎莎:今天我們來到了侯鎮的草碾村, 這個草碾村是一個與草編有著百年淵源的小村子, 據說村裡人世世代代以草編為生, 上至80多歲的老太太, 下至背著書包的學生娃都會草編。

走進草碾村, 草編合作社的招牌格外惹眼。 今年78歲的李洪林大爺是村裡草編老把式, 得知我們的來意, 熱情的要帶我們進去開開眼。

記者 胡莎莎:走進合作社, 一股特殊的香味鋪面而來, 香味來自哪兒呢?

村民 李洪林:這叫茅草, 是原材料。

室內

展 品

記者 胡莎莎:這都是咱們村民們自己編的嗎?

村民 李洪林:自己編的,除了手工藝品,還有生活用品和玩具,這個是小兔子,是哄孩子用的,放上玩具。

李大爺介紹,從他記事起,村裡男女老幼都會編織,他從三四歲跟著大人學,至今70多年了,一直沒放下,他說草碾村作為特色村,草編的歷史可追溯到幾百年前。

村民 李洪林:明朝洪武二年,我們村從山西洪洞縣老槐樹底下遷來的,從那遷來以後這裡一片草荒,就地取材,正好做這個比較適合。在這住下以後起了個名字,草碾子,為什麼叫草碾子,就根據這裡一片草荒,草碾,後邊帶個子代表子孫旺盛。

李大爺回憶,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家家戶戶編草編,有商販定期來收購成品。價錢雖不是很高,但畢竟能賺點零花錢,補貼家用,所以人們的積極性也很高,白天到地裡幹活,晚上回家一直編到半夜。

村民 李洪林:祖祖輩輩,一輩多的一輩做這個東西,比較搶銷,以前做出來當地銷售,四處趕集,做一集的上集賣了維持生活,家家戶戶都做,沒有一戶不做的,你要想找個玩的都沒有。

今年65歲的李美榮是村裡的草編能手,記者到來時,她正在自家的門樓裡編一個小茅草缸,錐子、茅草、篾子等整齊地擺放在地上,李大姐的手指在這些物件中翻飛,很快,一件草編工藝品初具雛型。

記者 胡莎莎:您什麼時候開始學做這個的?

村民 李美榮:十三四歲。

記者 胡莎莎:跟誰學的呢?

村民 李美榮:跟老的,這個村裡老的會年輕的就都會。

李大姐告訴記者,製作草編需要選材、浸泡原料、編織、晾曬、市場銷售等多個步驟,工藝並不複雜,但需要極大的耐心和一雙巧手,不過收益也很可觀。

記者 胡莎莎:做這麼一個缸得多長時間?

村民 李美榮:一天。

記者 胡莎莎:能賣多少錢呢?

村民 李美榮:40塊錢。

記者 胡莎莎:收入還是很可觀的是吧。

村民 李美榮:只要幹就有錢,一人一年一萬元,我倆兩萬。

如今,草碾村已成為遠近聞名的草編專業村,全村360戶,有300多戶都還在製作草編,品種也發展到100多個,造型更美觀,也更結實耐用。很多草編產品走出國門,遠銷到美國、澳大利亞、新加坡等。加工草編的農戶也由草碾子一個村擴展到周圍數十個村莊,小小的草編通過村民們的巧手,正在以另一種方式融入人們的生活。

壽光電視臺新聞頻道《菜鄉播報》欄目首播時間由19:00改為19:30。

記者 胡莎莎:這都是咱們村民們自己編的嗎?

村民 李洪林:自己編的,除了手工藝品,還有生活用品和玩具,這個是小兔子,是哄孩子用的,放上玩具。

李大爺介紹,從他記事起,村裡男女老幼都會編織,他從三四歲跟著大人學,至今70多年了,一直沒放下,他說草碾村作為特色村,草編的歷史可追溯到幾百年前。

村民 李洪林:明朝洪武二年,我們村從山西洪洞縣老槐樹底下遷來的,從那遷來以後這裡一片草荒,就地取材,正好做這個比較適合。在這住下以後起了個名字,草碾子,為什麼叫草碾子,就根據這裡一片草荒,草碾,後邊帶個子代表子孫旺盛。

李大爺回憶,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家家戶戶編草編,有商販定期來收購成品。價錢雖不是很高,但畢竟能賺點零花錢,補貼家用,所以人們的積極性也很高,白天到地裡幹活,晚上回家一直編到半夜。

村民 李洪林:祖祖輩輩,一輩多的一輩做這個東西,比較搶銷,以前做出來當地銷售,四處趕集,做一集的上集賣了維持生活,家家戶戶都做,沒有一戶不做的,你要想找個玩的都沒有。

今年65歲的李美榮是村裡的草編能手,記者到來時,她正在自家的門樓裡編一個小茅草缸,錐子、茅草、篾子等整齊地擺放在地上,李大姐的手指在這些物件中翻飛,很快,一件草編工藝品初具雛型。

記者 胡莎莎:您什麼時候開始學做這個的?

村民 李美榮:十三四歲。

記者 胡莎莎:跟誰學的呢?

村民 李美榮:跟老的,這個村裡老的會年輕的就都會。

李大姐告訴記者,製作草編需要選材、浸泡原料、編織、晾曬、市場銷售等多個步驟,工藝並不複雜,但需要極大的耐心和一雙巧手,不過收益也很可觀。

記者 胡莎莎:做這麼一個缸得多長時間?

村民 李美榮:一天。

記者 胡莎莎:能賣多少錢呢?

村民 李美榮:40塊錢。

記者 胡莎莎:收入還是很可觀的是吧。

村民 李美榮:只要幹就有錢,一人一年一萬元,我倆兩萬。

如今,草碾村已成為遠近聞名的草編專業村,全村360戶,有300多戶都還在製作草編,品種也發展到100多個,造型更美觀,也更結實耐用。很多草編產品走出國門,遠銷到美國、澳大利亞、新加坡等。加工草編的農戶也由草碾子一個村擴展到周圍數十個村莊,小小的草編通過村民們的巧手,正在以另一種方式融入人們的生活。

壽光電視臺新聞頻道《菜鄉播報》欄目首播時間由19:00改為19:30。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