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宜賓19個“看海地”大曝光!泥賓人,還是備個游泳圈吧~

連續幾天“悶烤”

宜賓城頭, 終於下雨了!

7月4日, 宜賓確實也下了一場“局部”大雨。

只是, 城區滴雨未下,

二二四已經提前“看海”。

對, 就是那個地方。

二二四涵洞底下。

每年夏天, 必看海的地方。

當然, 宜賓出名的“看海地”, 不止這一個。

一共有19個:

1、吉祥名都(公務員社區)

2、金沙江大道和翟灣路交叉口(財富中心門口)

3、中壩濱江路

4、皖宜加油站翠柏大道

5、戎州橋上

6、青年街

7、敘府立交橋、

8、長江大道東段下穿隧道

9、南溪體委游泳池

10、外江路立交橋下

11、西郊兩路橋下

12、江北岷江橋下

13、七星路敘府立交橋下

14、濱江路二期下穿隧道(老城區)

15、七星社區

16、太陽島

17、凱旋城

18、大地坡4號路

不過, 好消息是:

這些地方, 全部都要治理了!

搞海綿城市。

當然,很多城市,不“看海”是不正常的。

因為,我們家沒有“下水道”,

而只有“污水管”。

看看別人家的下水道,長啥樣!

山東青島

要說下水道,其實我們國內還是有兩個城市是很牛逼的。一個是山東青島,另一個是江西贛州。

青島的地下給排水系統是1898年的德國人建的,100多年前德國人登入這個小魚村時,人口還不到2萬。按照歐洲最先進的城市規劃理念,調集了當時德國最一流的城市規劃專家和建築設計師來到這個小魚村。設計了足夠使用百年的城市排水系統,其中的雨汙分流模式,到今天很多中國城市還達不到!

現在都還在用。

江西贛州

贛州一座近千年的古城,有記載以來,這座城市從來沒被淹過。得益于北宋年間,古人修下的地下給排水系統,它的名字叫“福壽溝”。

全長12.6公里的“福壽溝”的設計理念就是“因勢利導”,完全利用城市地形的高低落差。採用自然流向的原理,使城市的污水雨水自然排入江中。

東京:世界最先進排水系統

日本颱風多發,颱風季節首都圈地區也經常降暴雨,但東京卻很少出現內澇。暴雨後東京路上不積水得益於人工建造的“川”。類似壕溝的“川”密佈東京都,排澇作用非常大,所有細小水道都通往“川”,再通過比“川”更深更寬的地下水道通入東京灣進海。

此外,東京投資24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00億元),耗時14年(1992年—2006年)建成了堪稱世界上最先進的下水道排水系統——首都圈週邊排水道,全長6.3公里,包含5根直徑30米、深60米用管道聯通的豎井和1個調壓水槽,系統總儲水量達67萬立方米。

倫敦:河流下方建排水隧道

英國首都倫敦的排水系統建於19世紀中期維多利亞時代,距今超過150年歷史。1865年,倫敦共修建了超過20000公里的排水工程。

2007年,倫敦政府投入17億英鎊實施“泰晤士隧道”方案,即在泰晤士河下方建設一條長35公里、最深處達75米的“深層排水隧道”。隧道將連接34條位於“污染最嚴重”地帶的下水道,有效阻止未經處理的污水在降雨的時候流入泰晤士河。

2011年,倫敦泰晤士河水務公司又投資36億英鎊修建一條近40公里長的超級污水排水溝,據稱能有效吸納污水,並能解決泰晤士河100年的污染問題。

倫敦地下某處的管道

倫敦橋下某處下水道,最終匯入泰晤士河。

巴 黎

巴黎有著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下水道系統。

這個處在城市地面以下50米的世界,從1850年開始修建,前後花了一個多世紀才完工。巴黎下水道總長2347公里,約2.6萬個下水道蓋、6000多個地下蓄水池。清淤系統配備了電腦控制,還有專門針對雨季塞納河水的“漲水站”以及安全閥,以及用於下大雨時保證排水效果的路邊下水道等等。每天,超過1.5萬立方米的城市污水都通過這條古老的下水道排出市區。

(法國巴黎下水道博物館)

巴黎下水道還是一處觀光旅遊點,陸續有外國元首來這座地下迷宮取經。位於塞納河阿爾瑪橋畔的巴黎下水道博物館,如今每年客流量超過10萬人。

羅馬:2500年後仍在使用

西元前6世紀左右,伊達拉裡亞人使用岩石所砌的管道系統,將暴雨造成的洪流從羅馬城排出。管道系統中最大的一條截面為3.3米×4米,從古羅馬城廣場通往台伯河。

西元33年,羅馬的營造官清潔下水道時,曾乘坐一葉扁舟在地下水道中遊歷了一遍,足見下水道多麼寬敞。

德國下水道

德國停車場的透水路面設計

“窪地——滲渠系統”

從1873年興建第一條下水道開始,德國柏林至今已建成總長9300公里的下水道系統,其75%的下水道採用雨水和污水分別處理的獨立排水系統。

當然,很多城市,不“看海”是不正常的。

因為,我們家沒有“下水道”,

而只有“污水管”。

看看別人家的下水道,長啥樣!

山東青島

要說下水道,其實我們國內還是有兩個城市是很牛逼的。一個是山東青島,另一個是江西贛州。

青島的地下給排水系統是1898年的德國人建的,100多年前德國人登入這個小魚村時,人口還不到2萬。按照歐洲最先進的城市規劃理念,調集了當時德國最一流的城市規劃專家和建築設計師來到這個小魚村。設計了足夠使用百年的城市排水系統,其中的雨汙分流模式,到今天很多中國城市還達不到!

現在都還在用。

江西贛州

贛州一座近千年的古城,有記載以來,這座城市從來沒被淹過。得益于北宋年間,古人修下的地下給排水系統,它的名字叫“福壽溝”。

全長12.6公里的“福壽溝”的設計理念就是“因勢利導”,完全利用城市地形的高低落差。採用自然流向的原理,使城市的污水雨水自然排入江中。

東京:世界最先進排水系統

日本颱風多發,颱風季節首都圈地區也經常降暴雨,但東京卻很少出現內澇。暴雨後東京路上不積水得益於人工建造的“川”。類似壕溝的“川”密佈東京都,排澇作用非常大,所有細小水道都通往“川”,再通過比“川”更深更寬的地下水道通入東京灣進海。

此外,東京投資24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00億元),耗時14年(1992年—2006年)建成了堪稱世界上最先進的下水道排水系統——首都圈週邊排水道,全長6.3公里,包含5根直徑30米、深60米用管道聯通的豎井和1個調壓水槽,系統總儲水量達67萬立方米。

倫敦:河流下方建排水隧道

英國首都倫敦的排水系統建於19世紀中期維多利亞時代,距今超過150年歷史。1865年,倫敦共修建了超過20000公里的排水工程。

2007年,倫敦政府投入17億英鎊實施“泰晤士隧道”方案,即在泰晤士河下方建設一條長35公里、最深處達75米的“深層排水隧道”。隧道將連接34條位於“污染最嚴重”地帶的下水道,有效阻止未經處理的污水在降雨的時候流入泰晤士河。

2011年,倫敦泰晤士河水務公司又投資36億英鎊修建一條近40公里長的超級污水排水溝,據稱能有效吸納污水,並能解決泰晤士河100年的污染問題。

倫敦地下某處的管道

倫敦橋下某處下水道,最終匯入泰晤士河。

巴 黎

巴黎有著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下水道系統。

這個處在城市地面以下50米的世界,從1850年開始修建,前後花了一個多世紀才完工。巴黎下水道總長2347公里,約2.6萬個下水道蓋、6000多個地下蓄水池。清淤系統配備了電腦控制,還有專門針對雨季塞納河水的“漲水站”以及安全閥,以及用於下大雨時保證排水效果的路邊下水道等等。每天,超過1.5萬立方米的城市污水都通過這條古老的下水道排出市區。

(法國巴黎下水道博物館)

巴黎下水道還是一處觀光旅遊點,陸續有外國元首來這座地下迷宮取經。位於塞納河阿爾瑪橋畔的巴黎下水道博物館,如今每年客流量超過10萬人。

羅馬:2500年後仍在使用

西元前6世紀左右,伊達拉裡亞人使用岩石所砌的管道系統,將暴雨造成的洪流從羅馬城排出。管道系統中最大的一條截面為3.3米×4米,從古羅馬城廣場通往台伯河。

西元33年,羅馬的營造官清潔下水道時,曾乘坐一葉扁舟在地下水道中遊歷了一遍,足見下水道多麼寬敞。

德國下水道

德國停車場的透水路面設計

“窪地——滲渠系統”

從1873年興建第一條下水道開始,德國柏林至今已建成總長9300公里的下水道系統,其75%的下水道採用雨水和污水分別處理的獨立排水系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