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中國第51處世界遺產|人類最後一片淨土——可哥西裡

7月7日, 在波蘭克拉科夫, 評審委員會宣佈可哥西裡申請世界遺產成功。

在波蘭克拉科夫舉行的第41屆世界遺產大會上, 青海可哥西裡經世界遺產委員會一致同意,

獲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成為中國第51處世界遺產, 也是我國面積最大的世界自然遺產地。

可哥西裡, 它的名字有兩個意思, 蒙語是指“青色的山梁”, 藏語則是指“美麗的少女”。

青海可哥西裡世界遺產入選地位於玉樹藏族自治州治多縣、曲麻萊縣境內。

面積約為370萬公頃, 緩衝面積為230萬公頃, 總面積約600萬公頃。 地域面積涵蓋可哥西裡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全部、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索加-曲麻河保護分區一部分。

可哥西裡被公認為是“人類最後一片淨土”, 是高寒生態系統和高原濕地生態系統的完美結合。

這裡具有舉世無雙的生物多樣性, 分佈有210種植物, 其中有72為青藏高原特有種, 如短梗蘚狀雪靈芝、青海翠雀花、可哥西裡點地梅等;有脊椎動物75種, 包括哺乳動物20種、鳥類48種、魚類6種、爬行動物1種, 有12種是青藏高原特有種, 如藏羚、盤羊、野犛牛、藏野驢, 以及棕熊、狼等大型食肉動物。

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 加上寒冷的高原氣候, 造就了可哥西裡獨特的自然環境。

區域內擁有青藏高原上最密集的湖泊, 以及極其多樣的湖泊盆地和高海拔內湖湖泊地形。 廣達數萬平方公里的荒野和野生動物、高山、冰川、湖泊交織在一起, 美不勝收。

這裡有被稱為“風雪倉庫”的唐古喇山口, 有沱沱河, 有202種高等植物、30種已知哺乳類動物、56種鳥類。

2014年10月, 青海省政府發文決定, 可哥西裡申報世界自然遺產。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在評估報告裡提到, 可哥西裡滿足世界自然遺產標準(vii):無與倫比的自然現象或自然美景或審美價值。 同時, 還滿足世界自然遺產標準(x):生物多樣性和瀕危物種。

據可哥西裡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宣傳科此前介紹, 此次申報區總面積共600萬公頃, 其中提名核心區面積370萬公頃,

週邊緩衝區面積230萬公頃, 涵蓋了該保護區全境以及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一部分。

可哥西裡申遺過程:

2014年10月, 青海省政府發文決定, 可哥西裡申報世界自然遺產。

2016年, 地方性法規《青海省可哥西裡自然遺產地保護條例》施行。

2016年, IUCN專家對可哥西裡世界自然遺產提名地進行了實地考察評估。

2016年, 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秘書處函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 正式推薦“青海可哥西裡”作為2017年自然遺產項目。

2017年7月7日, 可哥西裡獲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成為中國第51處世界遺產。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技術評估報告這樣評價可哥西裡:

這片嚴酷的荒野一望無垠, 美景令人讚歎不已, 仿佛被凍結在時空中,

然而其地貌和生態系統卻在不停地變化。 這裡保存著完整的藏羚羊在三江源和可哥西里間的遷徙路線, 支撐著藏羚羊不受干擾的遷徙。

青海可哥西裡位於青藏高原的東北角, 被稱為世界“第三極”。

提名地位於玉樹藏族自治州治多縣、曲麻萊縣境內。 提名地面積約為370萬公頃,緩衝面積為230萬公頃,總面積約600萬公頃。地域面積涵蓋可哥西裡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全部、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索加-曲麻河保護分區一部分。

青海可哥西裡遺產提名地廣袤空闊,洪荒生機,具有全球獨一無二的自然美。

這裡廣達數萬平方公里的荒野和繁衍其間的生靈,與高山、冰川、原野和湖泊一道,構成了獨特的生態系統、鮮少人類干擾的荒野棲息地和青藏高原上最具有代表性的美景,不見於地球上任何其他地區。

提名地內超過1/3的高級植物為青藏高原特有,與之共存還有大量特有的食草哺乳動物。可哥西裡有74種脊椎動物,包括19種哺乳動物,48種鳥類,6種魚類和1種爬行類,是藏羚羊、藏野犛牛、藏野驢、藏原羚、狼和棕熊的故鄉。

提名地範圍內生存的藏羚羊數量占到了全球總數的約40%,保存了藏羚羊完整生命週期的棲息地和各個自然過程。

提到可哥西裡,大部分人的第一印象是:神秘

的確,這片廣袤的土地或許是許多人心中的“聖地”,卻對它知之甚少。

而就是這少許的瞭解也大都來自於一部電影——《可哥西裡》

《可哥西裡》電影海報

2017年初,導演陸川在《朗讀者》上講述了自己拍攝《可哥西裡》的感受。

他說,那是他第一次意識到,人之渺小,自然之宏大。

可哥西裡就是這樣的一個地方:寂寞蕭索。

無論站在哪裡,都是一副荒涼的景象,一眼望不到邊。

“可哥西裡”,有一個浪漫的意思:“美麗的少女”。

但這裡卻是公認的“生命禁區”,氣候條件極其惡劣。也正因如此,可哥西裡成為了野生動物的天堂。

儘管可哥西裡有著如此美麗的名字,但卻絕沒有那樣的浪漫。因為這片土地上,曾上演過無數血腥的“屠殺”。

可哥西裡野生動物很多,最有名的當屬藏羚羊,它們是“可哥西裡的驕傲”,最多時曾有20萬隻高原“精靈”生活在可哥西裡。曾有一度,因其絨毛織成的披肩“沙圖什”受歡迎,藏羚羊遭到了無情的獵殺。陸川曾在電影《可哥西裡》裡描述這個場景——

“在那海拔4700米的無人區,危險的荒漠之地,有人可以因為貪婪去掠殺藏羚羊,有人可以因為5元錢殘忍地做幫兇,好壞善惡、理想現實、震撼憤怒無奈,所有這一切,都在那片土地上糾纏博弈。”

可哥西裡是無人區,一度也是盜獵橫行的“無法區”。對藏羚羊等野生動物來說,他們要面臨的不僅是生存的威脅,還有棲息地環境的惡化。亂采濫挖致使草場千瘡百孔,直接破壞可哥西裡的植被,藏羚羊等野生動物的生存環境更加險惡。

20世紀後期,藏羚羊絨製品“沙圖什”披肩在西方走俏,一件沙圖什披肩至少需要三四隻藏羚羊的羊絨,價格十分昂貴。對動物皮毛的需求就意味著殺戮,大量可哥西裡藏羚羊一度遭受獵殺,數量驟降,最少時不足2萬隻。

為了保護藏羚羊,青海省政府1995年建立了可哥西裡自然保護區。但是可哥西裡一望無際的土地,成了偷獵者最好的保護傘。

儘管如此,仍有這麼一群人,不畏一切艱難險阻,留在可哥西裡,發誓守護藏羚羊,和這裡的一切。

陸川說,因為缺氧,這些“守護者”們極少說話,但這種“迫不得已”的沉默卻更有痛擊人心的力量。

除了巡邏,他們幾乎沒有大塊時間做其他的事, 因為可哥西裡實在太大了,他們的人也實在太少了。

但在他們的努力下,自2006年起,可哥西裡已有10年未聞槍聲,藏羚羊數量已恢復到至少7萬隻,成功移出受威脅物種。

有人說,可哥西裡可能是“人類最後一片淨土”,艱難地維持著自然最原始的狀態。

但這種狀態背後的無數付出和犧牲,才是可哥西裡最震撼人心的力量所在。

唐古喇山口

唐古喇山口為青海、西藏兩省分界線,是青藏公路的最高點。由於終年風雪交加,號稱“風雪倉庫”。山口處建有紀念碑及標誌碑,是沿青藏公路進入西藏的必經之地,並是長江的發源地。唐古喇山腳下的可哥西裡無人區,是藏羚羊等瀕危野生動物的怡然自得的牧場。

柴達木盆地

柴達木盆地被昆侖山、阿爾金山、祁連山等山脈環抱,是中國四大盆地之一。柴達木不僅是鹽的世界(東南部多鹽湖沼澤) ,還有豐富的石油、煤,以及多種金屬礦藏,有“聚寶盆”的美稱。

昆侖山口

昆侖山口是青海、甘肅兩省通往西藏的必經之地,也是青藏公路上的一大關隘。

昆侖山口碑南側立有昆侖山口紀念碑及傑桑·索南達傑紀念碑,紀念這位為保護可哥西裡野生動物而捐軀的藏族優秀兒子。

沱沱河

沱沱河發源於唐古喇山脈主峰格拉丹東西南側薑根迪如雪山的冰川,是長江正源。

除了可哥西裡保護站之外,沱沱河周邊有長江第一橋、長江源頭紀念碑等景點。

察爾汗鹽湖

察爾汗鹽湖是中國最大的鹽湖,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內陸鹽湖之一,青藏鐵路穿行而過。

格爾木胡楊林

格爾木胡楊林南靠巍巍昆侖山脈,北面是茫茫戈壁鹽灘,是青海唯一、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胡楊林。

有多少神奇的景觀,讓全世界關注

有多少可愛的精靈,讓人難以忘懷

這就是可哥西裡

大自然留給人類的“最後一片淨土”

感謝可哥西裡

讓人類保持著對自然最後的敬畏

致敬可哥西裡

展示著生命最偉大的奇跡

可哥西裡壯美風光

中國“世界級遺產”最新全名錄

期待鼓浪嶼再傳捷報!

提名地面積約為370萬公頃,緩衝面積為230萬公頃,總面積約600萬公頃。地域面積涵蓋可哥西裡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全部、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索加-曲麻河保護分區一部分。

青海可哥西裡遺產提名地廣袤空闊,洪荒生機,具有全球獨一無二的自然美。

這裡廣達數萬平方公里的荒野和繁衍其間的生靈,與高山、冰川、原野和湖泊一道,構成了獨特的生態系統、鮮少人類干擾的荒野棲息地和青藏高原上最具有代表性的美景,不見於地球上任何其他地區。

提名地內超過1/3的高級植物為青藏高原特有,與之共存還有大量特有的食草哺乳動物。可哥西裡有74種脊椎動物,包括19種哺乳動物,48種鳥類,6種魚類和1種爬行類,是藏羚羊、藏野犛牛、藏野驢、藏原羚、狼和棕熊的故鄉。

提名地範圍內生存的藏羚羊數量占到了全球總數的約40%,保存了藏羚羊完整生命週期的棲息地和各個自然過程。

提到可哥西裡,大部分人的第一印象是:神秘

的確,這片廣袤的土地或許是許多人心中的“聖地”,卻對它知之甚少。

而就是這少許的瞭解也大都來自於一部電影——《可哥西裡》

《可哥西裡》電影海報

2017年初,導演陸川在《朗讀者》上講述了自己拍攝《可哥西裡》的感受。

他說,那是他第一次意識到,人之渺小,自然之宏大。

可哥西裡就是這樣的一個地方:寂寞蕭索。

無論站在哪裡,都是一副荒涼的景象,一眼望不到邊。

“可哥西裡”,有一個浪漫的意思:“美麗的少女”。

但這裡卻是公認的“生命禁區”,氣候條件極其惡劣。也正因如此,可哥西裡成為了野生動物的天堂。

儘管可哥西裡有著如此美麗的名字,但卻絕沒有那樣的浪漫。因為這片土地上,曾上演過無數血腥的“屠殺”。

可哥西裡野生動物很多,最有名的當屬藏羚羊,它們是“可哥西裡的驕傲”,最多時曾有20萬隻高原“精靈”生活在可哥西裡。曾有一度,因其絨毛織成的披肩“沙圖什”受歡迎,藏羚羊遭到了無情的獵殺。陸川曾在電影《可哥西裡》裡描述這個場景——

“在那海拔4700米的無人區,危險的荒漠之地,有人可以因為貪婪去掠殺藏羚羊,有人可以因為5元錢殘忍地做幫兇,好壞善惡、理想現實、震撼憤怒無奈,所有這一切,都在那片土地上糾纏博弈。”

可哥西裡是無人區,一度也是盜獵橫行的“無法區”。對藏羚羊等野生動物來說,他們要面臨的不僅是生存的威脅,還有棲息地環境的惡化。亂采濫挖致使草場千瘡百孔,直接破壞可哥西裡的植被,藏羚羊等野生動物的生存環境更加險惡。

20世紀後期,藏羚羊絨製品“沙圖什”披肩在西方走俏,一件沙圖什披肩至少需要三四隻藏羚羊的羊絨,價格十分昂貴。對動物皮毛的需求就意味著殺戮,大量可哥西裡藏羚羊一度遭受獵殺,數量驟降,最少時不足2萬隻。

為了保護藏羚羊,青海省政府1995年建立了可哥西裡自然保護區。但是可哥西裡一望無際的土地,成了偷獵者最好的保護傘。

儘管如此,仍有這麼一群人,不畏一切艱難險阻,留在可哥西裡,發誓守護藏羚羊,和這裡的一切。

陸川說,因為缺氧,這些“守護者”們極少說話,但這種“迫不得已”的沉默卻更有痛擊人心的力量。

除了巡邏,他們幾乎沒有大塊時間做其他的事, 因為可哥西裡實在太大了,他們的人也實在太少了。

但在他們的努力下,自2006年起,可哥西裡已有10年未聞槍聲,藏羚羊數量已恢復到至少7萬隻,成功移出受威脅物種。

有人說,可哥西裡可能是“人類最後一片淨土”,艱難地維持著自然最原始的狀態。

但這種狀態背後的無數付出和犧牲,才是可哥西裡最震撼人心的力量所在。

唐古喇山口

唐古喇山口為青海、西藏兩省分界線,是青藏公路的最高點。由於終年風雪交加,號稱“風雪倉庫”。山口處建有紀念碑及標誌碑,是沿青藏公路進入西藏的必經之地,並是長江的發源地。唐古喇山腳下的可哥西裡無人區,是藏羚羊等瀕危野生動物的怡然自得的牧場。

柴達木盆地

柴達木盆地被昆侖山、阿爾金山、祁連山等山脈環抱,是中國四大盆地之一。柴達木不僅是鹽的世界(東南部多鹽湖沼澤) ,還有豐富的石油、煤,以及多種金屬礦藏,有“聚寶盆”的美稱。

昆侖山口

昆侖山口是青海、甘肅兩省通往西藏的必經之地,也是青藏公路上的一大關隘。

昆侖山口碑南側立有昆侖山口紀念碑及傑桑·索南達傑紀念碑,紀念這位為保護可哥西裡野生動物而捐軀的藏族優秀兒子。

沱沱河

沱沱河發源於唐古喇山脈主峰格拉丹東西南側薑根迪如雪山的冰川,是長江正源。

除了可哥西裡保護站之外,沱沱河周邊有長江第一橋、長江源頭紀念碑等景點。

察爾汗鹽湖

察爾汗鹽湖是中國最大的鹽湖,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內陸鹽湖之一,青藏鐵路穿行而過。

格爾木胡楊林

格爾木胡楊林南靠巍巍昆侖山脈,北面是茫茫戈壁鹽灘,是青海唯一、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胡楊林。

有多少神奇的景觀,讓全世界關注

有多少可愛的精靈,讓人難以忘懷

這就是可哥西裡

大自然留給人類的“最後一片淨土”

感謝可哥西裡

讓人類保持著對自然最後的敬畏

致敬可哥西裡

展示著生命最偉大的奇跡

可哥西裡壯美風光

中國“世界級遺產”最新全名錄

期待鼓浪嶼再傳捷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