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繪就發展好藍圖 營造幹事好氛圍

繪就發展好藍圖 營造幹事好氛圍

——區鎮換屆“連鎖效應”引領廣東省佛山市高明區“破繭蝶變”

作者:廣東省佛山市高明區委組織部

佛山市高明區地處珠三角西翼, 全區總面積960平方公里, 常住人口43.05萬, 下轄荷城街道、楊和鎮、明城鎮、更合鎮和西江新城, 共72個行政村(社區)。 2016年全區實現生產總值757億元, 比上年增長7.9%, 以共和國萬分之一的陸地面積, 創造了全國千分之一的生產總值;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7.2%;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2億元, 同比增長6.6%;固定資產投資402億元, 同比增長1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8億元,

同比增長11%;外貿出口總值147億元, 增長5.4%。 高明區連續多年獲“全國科學發展百強區”稱號, 2016年排名上升至43名。

高明區地處珠三角腹地屬廣東省佛山市相對邊遠困難地區, 去年11月完成區級領導班子換屆。 在區四套班子主要負責人全面調整、黨政班子(含政務委員)進出人員20名, 其中區委常委先後交流幹部9人的情況下, 班子人心不散、工作平穩有序、風清氣正, 特別是通過換屆“繪出發展好藍圖、換出幹事好氛圍”的後續效應逐漸擴大, 實現從發展思路、人事交接到隊伍士氣、發展面貌的華麗轉身, 撬動了幹部隊伍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大變局, 形成了凝心聚力加快轉型跨越發展的良好態勢。

找准發展方向, 增強黨員幹部發展自信

換屆之前, 正是高明區經受巡視整改、發展困難雙重洗禮, 發展方向不明、士氣普遍低迷的時期, 在躋身全國科學發展百強縣(市、區)第43位元的情況下, “高明是一個欠發達地區”之說在黨員幹部心裡還有深深的烙印。 為此市委書記魯毅要求高明區幹部破除舊觀念, 解放思想, 與時俱進。 按照市委安排, 區委書記徐東濤同志于去年5月提前到任, 隨後帶頭就如何改變幹部精神面貌、找准發展路子開展密集調研, 廣泛問計問策。 在完成全區發展建設狀況綜合調研、赴4省市7城市實地考察, 並連續召開 6場徵詢意見座談會和2場班子務虛會進行集思廣益。 高明區第十二次黨代會工作報告提出, 走一條紮根高明大地、凝聚高明智慧、展現高明魅力、體現高明擔當、創造高明價值的引領式、差異化、效益型“高明之路”,

確立打造“珠西先進製造高地、嶺南美麗田園新城”的目標, 實施加快招商引資、園區建設、全域旅遊、美麗鄉村和主題小鎮建設等創新舉措。

走引領式、差異化、效益型高明之路, 建設“珠西先進製造高地、嶺南美麗田園新城”的目標, 契合高明“六山一水三分田”的地理特徵和當前幹部群眾求新圖變的願望, 極大地提振黨員幹部的發展自信。 高明發展建設得到銀行金融機構的全力支持, 近期全區完成融資額度接近100億元人民幣。 民間投資高明發展熱情不減, 往昔久拖不決的旺旺集團投資開發專案有新的進展, 旅遊企業積極投資高明, 業務聯繫頻繁,

本地企業參與高明發展的熱情高漲。 去年12月份以來, 連續售出三宗共310畝商住和工業用地, 成交價超8億元, 周邊商品房的售價也增加千元左右, 改變了高明長時間無土地成交的紀錄, 體現出房地產和工業開發在經濟變化中的“風向標”作用。 美麗鄉村建設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 今年1月, 市委、市政府在高明“美的·鷺湖”召開全市美麗文明鄉村建設推進會。

實施幹部“屆代之換”, 挖掘改革發展潛能

高明一年提拔重用111人, 交流輪崗145人, 清理整頓163人, 三項合計419人, 占全區副科級以上幹部的四成左右。 以換屆為契機, 高明區去年按照從嚴把控和小步快跑的方式, 推進幹部選拔任用、交流調整和整改整治, 區委常委會共研究幹部事項22批次,

區委全會研究幹部事項14項次。 推進了幹部隊伍的換血和整頓, 總體規模為歷次換屆少有, 但震動小、效果好, 得到上級和群眾認同。

堅持“好幹部”標準和正確用人導向。 高明區著眼轉型發展、加快發展的需要, 以區、鎮換屆為契機, 從解決幹部資源分散、儲備不足等突出問題入手, 加速推進幹部資源優化調整和科學配置, 實施以班子換屆和幹部換代為主要特徵的“屆代之換”, 體現“以事擇人、人崗相適、人盡其才、物盡其用”的原則, 以幹部特別是區級班子調整的正向能量帶動高明改革發展建設潛能的釋放。

“物理碰撞”“鯰魚效應”啟動幹部隊伍“化學反應”。 新一屆區黨政領導班子成員是從全市範圍精心挑選, 集合市直、禪城、南海和本區的擔當意識好、專業能力強的優秀人才, 其中7人是碩士研究生。新成員到任為班子注入新鮮血液,更為重要的是思想理想和文化特質的激蕩融合。結合區黨政班子分工安排以及高明實行大部制的實際,安排黨政副職全部兼任區直大部門正職,共安排14名區委常委、黨員副區長兼任15個大部門、街道黨工委或園區管委會主要負責人。區黨政領導做給大家看、領著大家幹,加快新思維新作風向各部門單位領導班子和普通公務員傳導,激發幹部隊伍的“化學反應”。區委常委、街道党工委書記胡安泉在荷城街道開辦的“村官學校”,給村官上黨課700多人次,響亮提出“讓幹成事成為荷城常態”的口號。通過開展“幹部作風大巡查”“治懶治庸大行動”以及“城鄉清潔衛生大行動”等雷厲風行的整飭措施,使幹部精神面貌煥然一新,城市容貌發生巨大變化。

“區域統籌”“擴散效應”引導鎮街區幹部隊伍“優化配置”。學習借鑒市委在區級黨政班子選配方面實行“區域統籌”措施,高明在鎮街和區直班子成員調整過程中全面實行“宏觀定向、中觀定策、微觀定人”三級研判和幹部資源“戰略配置、精准配置、前瞻配置、聯動配置”的辦法,使班子換屆調整與幹部資源的優化配置有機結合,聚合各鎮街各單位的優秀人才,補齊補強鎮街和區直重點單位的人才緊缺崗位。堅持在幹部進、退、留、轉過程中體現人崗相適、人盡其才。去年,全區提拔重用正科職幹部17名、副科職幹部52名,其中37歲以下年輕幹部27名、女幹部10名、黨外幹部3名。如為了配齊配強區、鎮分管財政、國土以及區財政局班子成員,區委組織部採取全區統籌綜合分析研判及對照考察的辦法,甄選用人單位滿意的人才,取得比較好的效果。同時,為做好後備幹部儲備和培養鍛煉工作,區委採取“上掛一批、下派一批、交流一批、鍛煉一批”的辦法,加強年輕幹部、女幹部和黨外幹部培養,特別是為年輕幹部提供鍛煉成長的平臺;對上級下派掛職幹部,高明探索實施“掛區、掛鎮、掛項目”措施,安排其參與實際分工和中心工作,加強幹部互促交流。

“屆代之換”“聯動效應”激發區鎮村居運作“機制之換”。伴隨班子換屆和幹部調整,特別是三級綜合分析研判成果的延伸運用,倒逼區、鎮以及機關部門運作機制的改革創新。高明區密集出臺《關於理順部分黨政部門職責及運作機制的方案》《關於調整我區部分區直機關黨組織設置的方案》等,優化大部制改革運作機制,減少管理層級,使大部門各板塊分黨組更加獨立順暢地開展工作。調整滄江工業園、區公資辦以及城鄉規劃部門的管理關係,對前兩個單位實行獨立運作,成立黨工委,釋放發展潛能,將後一個單位由區發展規劃和統計局劃入區國土城建和水務局,變跨系統溝通為系統內溝通;按照“總量管控、彈性操作”的思路,重點開展鎮、街道內設機構和領導職數配置以及人員選聘改革;積極構建黨建統領、轄區單位共建共用、村居交叉監管的基層善治體系,以党建創新引領基層治理現代化;積極推進企業產業人才供給培育和支援服務體系改革以及人才工作領導協調機制改革,強化區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和辦公室對全區高層次人才、實用技術人才和緊缺實用人才的管理服務。

激勵有為、整治不為,煥發幹部勇氣銳氣朝氣

“邁開步子,迅速行動,開啟走高明之路的‘探路趕路’模式,抓緊把區黨代會決策部署成為全區黨員幹部自覺行動,讓抽象的藍圖逐步成為現實的美景。”這是區委書記徐東濤在去年10月份召開的高明區新任職正科級領導幹部座談會上對黨員幹部提出的明確要求。高明換屆過程不僅是班子配備和選舉完成的過程,也是機關作風轉變、機關效能提升的開端,特別是在區級班子換屆完成後,高明區宣導“為官有為”、整治“為官不為”,進而加強幹部教育管理監督。

區委要求黨員幹部積極弘揚長征精神,迅速進入“高三班”拼搶衝刺狀態,抓緊開啟高明轉型發展新的長征,確定落實黨代會精神11項重點任務和66項重點攻堅專案,並分解落實到各責任區領導、各責任單位,促使基層積極謀劃、主動作為、抓緊啟動、逐項鋪開。2016年12月高明召開全區加強機關作風和機關效能動員大會,區委堅持“為擔當者擔當、讓不為者警醒”原則,在大力表彰擔當勇為幹部的同時警示慢作為懶作為者,全面部署、深入開展整治“為官不為”、宣導“為官有為”的活動。區委及相關部門相繼出臺《關於進一步加強機關作風和機關效能建設的若干意見》《關於印發佛山市高明區問責工作實施意見的通知》《關於堅決整治“為官不為”、深入宣導擔當作為的實施方案》等“1+ 2”檔,把整治“為官不為”,宣導“為官有為”措施貫穿於體制改革、行政管理、幹部選用、績效考核、公務員管理、行政問責等各項工作之中。區政府在貫徹區黨代會精神,積極推進專案大招商、交通大建設、土地大整治、公資大支撐的同時,由區委組織部牽頭、各有關部門參與,組建成立“區推進重點專案”“基礎設施建設大會戰”“全域旅遊”和“美麗鄉村、行政審批否定事項監審”等四個指導督查辦公室以及區征地拆遷辦公室,加快提升機關作風和機關效能,加速全區急難險重任務落實進度。

全區統籌開展“不想為、不會為、不敢為”“標準低、推進慢、效益差”“失之寬、失之松、失之軟”等三個方面問題專項排查整治,對問題突出的幹部實施“三書”預警和組織調整;結合整治“為官不為”、宣導“為官有為”活動,推動幹部能上能下,將鎮街3名不適任現職的幹部調出領導班子,調整區直8名不勝任現職的正科職幹部的工作崗位,強化了“憑實績論英雄,看作為選幹部”的選人用人導向,改變領導幹部“不到年齡不離崗”和“不犯錯誤不能下”的狀況,形成“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的新態勢;秉承“宣導有為、整治不為”原則開展績效管理、職級晉升等工作,在區直機關設立創新創優績效獎,在鎮街設立攻堅克難績效獎,激勵創新攻堅。進一步加大對實職崗位和鎮街基層組織的獎勵力度,適當提高領導職務人員的績效獎勵標準;進一步提高年度績效考評獲得優秀等次單位的績效考評獎標準,降低評定為合格等次單位的績效考評獎標準;修訂公務員股級非領導職務的晉升辦法,適當延長股級非領導職務晉升所需工作年限,並設定按工作成績晉升的條件。

在區委、區政府和各鎮街各部門的共同努力下,“馬上辦、咬牙幹”逐步成為高明新的風尚,“肯幹事、幹成事”逐步成為高明新的常態。如因高明糧庫建設進展緩慢以及高恩高速建設征地拆遷進展不理想,去年11月受到組織部門約談提醒的兩個相關單位奮起直追,取得比其他地區更快的工作進展,雙雙受到省相關部門和市相關領導的表彰;區分管財政領導和區財政局積極爭取市對口部門的支持,擬將爭取到的市連續兩年每年劃撥1億元的資金全部用於疏解鎮街財政困難,並從區財政中拿出6600多萬元支持鎮街用於民生開支、2800萬元用於美麗鄉村建設和民宿經濟發展;區經濟和科技促進局啟動“領航計畫”,加緊謀劃推進大型骨幹企業培育和滄江工業園新園規劃建設,等等。從而在鎮街和部門中迅速形成你追我趕、快馬加鞭謀發展抓建設的良好勢頭。

嚴格遵守換屆紀律,營造風清氣正政治生態

“這次換屆,省、市、區、鎮四級黨委書記親自強調換屆紀律,代表委員產生經過十幾個部門聯合審查和層層把關,換屆人選經過‘4+ 6’審核和市、區兩級審核,省、市、區換屆風氣監督組輪番巡查,稱得上是歷屆最嚴換屆。”一位經歷多屆換屆的區領導深有感觸地說。

區委首先把確保風清氣正作為“不得有半點閃失”的硬任務來抓,全面管控、綜合施策。堅持提醒在先,強化紀律宣講,全程加強風險防控,防止幹部“帶病上崗”,保持高壓態勢,加強巡查督導,拓展社會監督,切實紮緊換屆紀律的籬笆,讓風清氣正成為區、鎮換屆的明亮底色。組織區、鎮領導幹部到各鎮街各單位、基層黨支部宣講換屆紀律,與重點人員、重點崗位進行集體談話15場次、個別約談808人次。特別是換屆大會前,集中組織新當選區、鎮“兩代表一委員”觀看《鏡鑒》警示教育片,編發短信進行警示提醒。重點從換屆紀律、幹部監督、法律規程、社會穩定等方面入手,全面排查、綜合防控和提前化解換屆風險隱患。排除不得列為考察物件的6種物件,共對15名正科級、89名副科級幹部實施“4+6”核查,取消5名意向性人選提拔提名資格,對47名區、鎮“兩代表一委員”“三齡一曆”作出更正。區委換屆風氣專項巡查督導組先後完成五輪專項巡查督導,並及時形成每期專項巡查督導工作簡報,向區人大、政協及各鎮街回饋督查問題15條、整改建議23項。開通“12380”舉報電話、舉報短信,建立網路舉報平臺,聯合宣傳、公安等部門組建換屆輿情監測小組,24小時專人輪流跟蹤值守,第一時間掌握全區換屆輿情動態。區主要媒體開闢“區委書記、區紀委書記、區委組織部部長訪談”欄目,刊發換屆專題14期,印發宣傳海報800余張、宣傳單3000余張,向基層群眾宣傳換屆紀律和要求。

通過換屆前中後的抓換屆紀律以及規範黨的政治生活的有關部署,有效淨化了高明的政治生態。幹部更加專注于做好本職工作,做到換屆不放鬆、改革不停步,各項工作有序推進。大大提升了代表委員的素質,不僅區黨代會、人代會、政協會議事更加集中,而且出席市黨代會、人代會、政協會代表發言水準獲得市領導的認同,議案和提案的品質也顯著提高。換屆前後,社會更加和諧穩定,杜絕了大面積的信訪投訴事件,110刑事治安事件大幅下降,在18.1%的基礎上去年再降15%。

其中7人是碩士研究生。新成員到任為班子注入新鮮血液,更為重要的是思想理想和文化特質的激蕩融合。結合區黨政班子分工安排以及高明實行大部制的實際,安排黨政副職全部兼任區直大部門正職,共安排14名區委常委、黨員副區長兼任15個大部門、街道黨工委或園區管委會主要負責人。區黨政領導做給大家看、領著大家幹,加快新思維新作風向各部門單位領導班子和普通公務員傳導,激發幹部隊伍的“化學反應”。區委常委、街道党工委書記胡安泉在荷城街道開辦的“村官學校”,給村官上黨課700多人次,響亮提出“讓幹成事成為荷城常態”的口號。通過開展“幹部作風大巡查”“治懶治庸大行動”以及“城鄉清潔衛生大行動”等雷厲風行的整飭措施,使幹部精神面貌煥然一新,城市容貌發生巨大變化。

“區域統籌”“擴散效應”引導鎮街區幹部隊伍“優化配置”。學習借鑒市委在區級黨政班子選配方面實行“區域統籌”措施,高明在鎮街和區直班子成員調整過程中全面實行“宏觀定向、中觀定策、微觀定人”三級研判和幹部資源“戰略配置、精准配置、前瞻配置、聯動配置”的辦法,使班子換屆調整與幹部資源的優化配置有機結合,聚合各鎮街各單位的優秀人才,補齊補強鎮街和區直重點單位的人才緊缺崗位。堅持在幹部進、退、留、轉過程中體現人崗相適、人盡其才。去年,全區提拔重用正科職幹部17名、副科職幹部52名,其中37歲以下年輕幹部27名、女幹部10名、黨外幹部3名。如為了配齊配強區、鎮分管財政、國土以及區財政局班子成員,區委組織部採取全區統籌綜合分析研判及對照考察的辦法,甄選用人單位滿意的人才,取得比較好的效果。同時,為做好後備幹部儲備和培養鍛煉工作,區委採取“上掛一批、下派一批、交流一批、鍛煉一批”的辦法,加強年輕幹部、女幹部和黨外幹部培養,特別是為年輕幹部提供鍛煉成長的平臺;對上級下派掛職幹部,高明探索實施“掛區、掛鎮、掛項目”措施,安排其參與實際分工和中心工作,加強幹部互促交流。

“屆代之換”“聯動效應”激發區鎮村居運作“機制之換”。伴隨班子換屆和幹部調整,特別是三級綜合分析研判成果的延伸運用,倒逼區、鎮以及機關部門運作機制的改革創新。高明區密集出臺《關於理順部分黨政部門職責及運作機制的方案》《關於調整我區部分區直機關黨組織設置的方案》等,優化大部制改革運作機制,減少管理層級,使大部門各板塊分黨組更加獨立順暢地開展工作。調整滄江工業園、區公資辦以及城鄉規劃部門的管理關係,對前兩個單位實行獨立運作,成立黨工委,釋放發展潛能,將後一個單位由區發展規劃和統計局劃入區國土城建和水務局,變跨系統溝通為系統內溝通;按照“總量管控、彈性操作”的思路,重點開展鎮、街道內設機構和領導職數配置以及人員選聘改革;積極構建黨建統領、轄區單位共建共用、村居交叉監管的基層善治體系,以党建創新引領基層治理現代化;積極推進企業產業人才供給培育和支援服務體系改革以及人才工作領導協調機制改革,強化區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和辦公室對全區高層次人才、實用技術人才和緊缺實用人才的管理服務。

激勵有為、整治不為,煥發幹部勇氣銳氣朝氣

“邁開步子,迅速行動,開啟走高明之路的‘探路趕路’模式,抓緊把區黨代會決策部署成為全區黨員幹部自覺行動,讓抽象的藍圖逐步成為現實的美景。”這是區委書記徐東濤在去年10月份召開的高明區新任職正科級領導幹部座談會上對黨員幹部提出的明確要求。高明換屆過程不僅是班子配備和選舉完成的過程,也是機關作風轉變、機關效能提升的開端,特別是在區級班子換屆完成後,高明區宣導“為官有為”、整治“為官不為”,進而加強幹部教育管理監督。

區委要求黨員幹部積極弘揚長征精神,迅速進入“高三班”拼搶衝刺狀態,抓緊開啟高明轉型發展新的長征,確定落實黨代會精神11項重點任務和66項重點攻堅專案,並分解落實到各責任區領導、各責任單位,促使基層積極謀劃、主動作為、抓緊啟動、逐項鋪開。2016年12月高明召開全區加強機關作風和機關效能動員大會,區委堅持“為擔當者擔當、讓不為者警醒”原則,在大力表彰擔當勇為幹部的同時警示慢作為懶作為者,全面部署、深入開展整治“為官不為”、宣導“為官有為”的活動。區委及相關部門相繼出臺《關於進一步加強機關作風和機關效能建設的若干意見》《關於印發佛山市高明區問責工作實施意見的通知》《關於堅決整治“為官不為”、深入宣導擔當作為的實施方案》等“1+ 2”檔,把整治“為官不為”,宣導“為官有為”措施貫穿於體制改革、行政管理、幹部選用、績效考核、公務員管理、行政問責等各項工作之中。區政府在貫徹區黨代會精神,積極推進專案大招商、交通大建設、土地大整治、公資大支撐的同時,由區委組織部牽頭、各有關部門參與,組建成立“區推進重點專案”“基礎設施建設大會戰”“全域旅遊”和“美麗鄉村、行政審批否定事項監審”等四個指導督查辦公室以及區征地拆遷辦公室,加快提升機關作風和機關效能,加速全區急難險重任務落實進度。

全區統籌開展“不想為、不會為、不敢為”“標準低、推進慢、效益差”“失之寬、失之松、失之軟”等三個方面問題專項排查整治,對問題突出的幹部實施“三書”預警和組織調整;結合整治“為官不為”、宣導“為官有為”活動,推動幹部能上能下,將鎮街3名不適任現職的幹部調出領導班子,調整區直8名不勝任現職的正科職幹部的工作崗位,強化了“憑實績論英雄,看作為選幹部”的選人用人導向,改變領導幹部“不到年齡不離崗”和“不犯錯誤不能下”的狀況,形成“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的新態勢;秉承“宣導有為、整治不為”原則開展績效管理、職級晉升等工作,在區直機關設立創新創優績效獎,在鎮街設立攻堅克難績效獎,激勵創新攻堅。進一步加大對實職崗位和鎮街基層組織的獎勵力度,適當提高領導職務人員的績效獎勵標準;進一步提高年度績效考評獲得優秀等次單位的績效考評獎標準,降低評定為合格等次單位的績效考評獎標準;修訂公務員股級非領導職務的晉升辦法,適當延長股級非領導職務晉升所需工作年限,並設定按工作成績晉升的條件。

在區委、區政府和各鎮街各部門的共同努力下,“馬上辦、咬牙幹”逐步成為高明新的風尚,“肯幹事、幹成事”逐步成為高明新的常態。如因高明糧庫建設進展緩慢以及高恩高速建設征地拆遷進展不理想,去年11月受到組織部門約談提醒的兩個相關單位奮起直追,取得比其他地區更快的工作進展,雙雙受到省相關部門和市相關領導的表彰;區分管財政領導和區財政局積極爭取市對口部門的支持,擬將爭取到的市連續兩年每年劃撥1億元的資金全部用於疏解鎮街財政困難,並從區財政中拿出6600多萬元支持鎮街用於民生開支、2800萬元用於美麗鄉村建設和民宿經濟發展;區經濟和科技促進局啟動“領航計畫”,加緊謀劃推進大型骨幹企業培育和滄江工業園新園規劃建設,等等。從而在鎮街和部門中迅速形成你追我趕、快馬加鞭謀發展抓建設的良好勢頭。

嚴格遵守換屆紀律,營造風清氣正政治生態

“這次換屆,省、市、區、鎮四級黨委書記親自強調換屆紀律,代表委員產生經過十幾個部門聯合審查和層層把關,換屆人選經過‘4+ 6’審核和市、區兩級審核,省、市、區換屆風氣監督組輪番巡查,稱得上是歷屆最嚴換屆。”一位經歷多屆換屆的區領導深有感觸地說。

區委首先把確保風清氣正作為“不得有半點閃失”的硬任務來抓,全面管控、綜合施策。堅持提醒在先,強化紀律宣講,全程加強風險防控,防止幹部“帶病上崗”,保持高壓態勢,加強巡查督導,拓展社會監督,切實紮緊換屆紀律的籬笆,讓風清氣正成為區、鎮換屆的明亮底色。組織區、鎮領導幹部到各鎮街各單位、基層黨支部宣講換屆紀律,與重點人員、重點崗位進行集體談話15場次、個別約談808人次。特別是換屆大會前,集中組織新當選區、鎮“兩代表一委員”觀看《鏡鑒》警示教育片,編發短信進行警示提醒。重點從換屆紀律、幹部監督、法律規程、社會穩定等方面入手,全面排查、綜合防控和提前化解換屆風險隱患。排除不得列為考察物件的6種物件,共對15名正科級、89名副科級幹部實施“4+6”核查,取消5名意向性人選提拔提名資格,對47名區、鎮“兩代表一委員”“三齡一曆”作出更正。區委換屆風氣專項巡查督導組先後完成五輪專項巡查督導,並及時形成每期專項巡查督導工作簡報,向區人大、政協及各鎮街回饋督查問題15條、整改建議23項。開通“12380”舉報電話、舉報短信,建立網路舉報平臺,聯合宣傳、公安等部門組建換屆輿情監測小組,24小時專人輪流跟蹤值守,第一時間掌握全區換屆輿情動態。區主要媒體開闢“區委書記、區紀委書記、區委組織部部長訪談”欄目,刊發換屆專題14期,印發宣傳海報800余張、宣傳單3000余張,向基層群眾宣傳換屆紀律和要求。

通過換屆前中後的抓換屆紀律以及規範黨的政治生活的有關部署,有效淨化了高明的政治生態。幹部更加專注于做好本職工作,做到換屆不放鬆、改革不停步,各項工作有序推進。大大提升了代表委員的素質,不僅區黨代會、人代會、政協會議事更加集中,而且出席市黨代會、人代會、政協會代表發言水準獲得市領導的認同,議案和提案的品質也顯著提高。換屆前後,社會更加和諧穩定,杜絕了大面積的信訪投訴事件,110刑事治安事件大幅下降,在18.1%的基礎上去年再降15%。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