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可哥西裡“申遺”成功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週六(7月8日)在波蘭克拉科夫舉行的會議中做出決定, 將中國可哥西裡地區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成為中國第51處得到認可的世界自然遺產, 也是中國面積最大的世界自然遺產地, 總面積達到約600萬公頃(相當於一個寧夏回族自治州)。

可哥西裡(Hoh Xil)在蒙語中意為"青色的山梁", 藏語名字為"阿卿貢嘉"(萬山之王), 位於青藏高原西北部, 據稱是中國乃至世界上人煙最為稀少的地區之一。

該地區自然生態環境獨特, 擁有以藏羚羊為標誌的多種野生動物。 2004年, 中國導演陸川拍攝名為《可哥西裡》的影片, 記述志願者在當地阻止藏羚羊偷盜的感人故事, 引發極大反響, 使得可哥西裡以及當地的生態問題得到更多人的關注。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為此次"申遺"提交的評估報告中指出, 可哥西裡一望無垠, 幾乎沒有受到現代人類活動衝擊, 美景令人讚歎。 另外, 當地保存著完整的藏羚羊遷徙路線, 使得這種稀有動物可以不受干擾地遷徙, 滿足世界自然遺產關於"生物多樣性和瀕危物種"的相關標準。

青海政府2014年便決定申請"可哥西裡"成為世界自然遺產。 2016年, 當地實施《自然遺產地保護條例》,

加強對這一地區的規劃保護, 並在同年正式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申請。

楊欣多年在可哥西裡及長江源頭地區進行探險及攝影活動

政府頭上的"緊箍咒"

環保組織"綠色江河"負責人、在可哥西裡及周邊地區從事環保工作長達20多年的楊欣表示, 可哥西裡申遺成功對當地未來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有很大的幫助:"一個是政府層面會更加重視, 畢竟這是青海省第一個世界遺產地, 政府在人力物力上會更加支持, 另外, 公眾監督的力度會更大, 申遺成功等於也是上了一個'緊箍咒', 對於政府來說也是一種壓力和監督。 "

楊欣曾在包括可哥西裡在內的長江源頭地區長期從事探險和攝影活動, 此後因為親眼見證當地生態環境的惡化,

並受到電影《可哥西裡》主人公原型、藏族環保活動人士索南達傑(因阻止盜獵藏羚羊而遭偷獵者槍殺)的影響而決定投身環保事業, "不讓鏡頭下的野生動物和神奇景觀消失不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