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傾無邊之愛心 凝永恆于瞬間——楊明強先生風光與人物攝影印象

他秉持“處處留心皆學問”的古訓, 對生活、對外界事物始終保持著新聞工作者長期養成的職業敏感, 處處留心, 事事留意, 繼而抓拍到了一些有趣味、有意境的人物和場景。

楊明強

在人人都是“報導員”的新媒體時代, 似乎只要有手機、相機, 就可以拍拍照、攝攝影, 其實這是一種誤解。 要知道, 和其他藝術門類一樣, 攝影不僅僅是一項技術活。 要想出一點“彩”, 或者拍出佳作、力作, 沒有對生活的熱愛和對技術的精益求精, 沒有對藝術的不懈追求、甚至是癡迷, 要想“境界全出”, 那顯然是不可能的。

職業的習慣 涵養大悲的愛心壹

楊明強先生1984年7月大學中文系畢業之後, 先後在省重點營山中學和雙流中學執教11年, 媒體工作22年。 相繼在《成都教育報》《四川青年報》《招生考試報》任記者、責編、採編部主任。 2001年至今, 任《招生考試報》主編。

教育工作面對的是廣大的青少年學生,

新聞工作面對的是廣大的讀者, 都來不得半點的虛假, 必須踏踏實實, 兢兢業業, 富有愛心地工作。 無論從事教育工作, 還是新聞工作, 楊先生對生活、對工作都傾注了赤誠之心, 充滿了熱心、愛心和信心, 並如春暉般地灑向自己心愛的職業和事業。

近年來, 一些知名大學、重點中學和其他單位, 如成都資訊工程大學、新津中學、雙流藝體中學、綿陽市招考委, 慕名禮請楊明強先生到校園或教育招考部門舉辦個人影展, 並為廣大師生或教育招考工作者義務舉辦攝影藝術講座, 普及攝影知識, 提升廣大師生審美和攝影水準。

《苗鄉奇觀》楊明強 攝

古人雲:淡泊明志, 天道酬勤。 一分耕耘才會有一分收穫。 正因為愛心滿滿, 情傾光影, 勤奮奔波, 楊先生也有了不小的收穫。 他從1982年讀大學二年級起就開始發表消息、通訊及文學作品, 1985年起發表新聞和藝術攝影作品。 迄今為止, 已在《光明日報》《中國教育報》《當代寫作》《西南作家》等各級、各類報刊發表文字作品50余萬字, 采、編獲獎作品120多件。

在《攝影報》《中國攝影報》《人民攝影》《中國教育報》《中國青年報》《四川日報》《四川教育》等60多家報刊發表攝影作品2000多幅, 其中16幅榮獲全國獎。 全國共有8家刊物先後推出他的15組系列攝影作品, 供讀者欣賞。

早在1999年, 《中國攝影家全集》(第333頁)就編入了楊明強先生的攝影傳略及作品;2006年, 他榮獲了“中國當代攝影百家優秀藝術家”稱號, 出版了《2006中國當代攝影百家·楊明強作品選》;2015年, 中國攝影家協會還為他舉辦了個人作品線上影展。

不懈的追求 強化作品的魅力貳

《聊齋志異·阿寶》謂:“書癡者文必工, 藝癡者技必良。 ”對藝術情有獨鍾的人, 上天總會給他特別的收穫。 楊先生是個善於觀察與思考, 很愛動腦筋的人。 他的一些作品, 看似很隨意, 但細細品味,

則可以看出匠心獨運之處, 攝影藝術上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風格。

《彩林晨光》楊明強 攝

他攝于巴中光霧山的《彩林晨光》, 畫面主次分明, 色彩豐富, 色調的冷暖搭配得非常和諧。 作品採用逆光斜照, 增強了畫面的立體感, 整個畫面因此而動感十足, 給人以美的愉悅和享受。 這幅作品雖是一幅風景照,但光源運用恰當,通過光、影、色的運用,讓讀者感覺到昂揚的時代氣息撲面而來,富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

《大美至愛納木錯》楊明強 攝

《大美至愛納木錯》是他2010年西藏之行的代表作之一。創作中,他因地制宜,借鑒傳統國畫的構圖手法,層次豐富分明。近景、中景、遠景有機結合,色彩亮麗,清晰明朗,渾然一體。不同人物的動作增加了畫面的動感,人物的倒影增加了畫面的情趣。兩頭犛牛,則讓作品表現出濃濃的地域特徵,也增加了作品的趣味性。

楊明強先生熱愛自己的職業和事業,熱愛火熱的生活,並將此視作時代賦予他的神聖職責與使命。他秉持“處處留心皆學問”的古訓,對生活、對外界事物始終保持著新聞工作者長期養成的職業敏感,處處留心,事事留意,繼而抓拍到了一些有趣味、有意境的人物和場景。

《大草原上小姐妹》楊明強攝

《大草原上小姐妹》是作者在阿壩紅原縣的大草原上抓拍到的一個特寫鏡頭。畫面中,一高一矮倆姐妹,呆呆地看著鏡頭。這幅作品主題和主體都很突出,不是主體的部分都淡化了,整個畫面背景乾淨,透著空靈。高原上野曠天低,一地的綠草在她們的背後延伸向遠方。大女孩的手裡是一副反扣的撲克牌,小女孩的左手似乎還有橫抹鼻涕的殘餘,兩人都是鼻涕掛在上唇。這個細節,凸顯了拍攝的真實性,客觀地再現了高原上少數民族兒童的生存狀態,表達出作者悲憫的情懷,增強了作品的感染力,容易引起讀者的共鳴。

《暮年黃昏》楊明強 攝

《暮年黃昏》是作者在歐洲旅行時紀實抓拍而成。畫面中,炎炎盛夏,烈日當空,繁花似錦,畫面黃金分割的地方,一個外國老太戴著墨鏡、扶著代步車緩緩前行。雖然她露出了一絲微笑,但人生暮年的孤獨、寂寞,卻難以掩飾,與這強烈的光線之下色彩豔麗、生機勃勃的花花草草,形成了極大的反差,留給欣賞者的是關於人生的不盡思索和聯想。這幅作品構圖很美,富有個性和獨特的思考。中國古典美學講究“意在言外”、“言有盡而意無窮”。楊先生的這幅作品,可謂深得個中三昧。

一幅好的作品,首先得是作者真情的自然流露,作者還要用這種真情去打動、感動、甚至感化讀者。正如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在《與元九書》中所說:“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楊明強先生的很多攝影作品,都激情洋溢,富有個性和視覺衝擊力,畫面色彩也對比強烈,動感十足,很容易打動人。從前,開國總理周恩來同志曾經總結過藝術創作的經驗,叫做:“長期積累,偶然得之。”這句話很適合拿來概括楊先生的攝影藝術。

最後,引用楊明強先生本人發表的一首小詩作為文章的“豹尾”吧!

《鏡頭·腳印》

我用顫抖的情感 按動著快門

把辛勞斟入酒杯 變幻的生活

變幻的美 我力不從心

尋找 咬住目標

調焦 再拍幾張

多一行腳印

就多一行選擇

為了粉絲和後來者

苦惱 奉獻的少

吸取的卻太多

但願我鏡頭的選擇

能激起眾親的共鳴

作者簡介

曾令琪

ZENG LINGQI

中國美學學會會員,中國辭賦家協會理事,四川省社科院特約研究員,《西南作家》雜誌主編。

《現代藝術》 文藝期刊網 編輯丨陳香伊

秦巴美好江山,攜手與您共創美好生活!

這幅作品雖是一幅風景照,但光源運用恰當,通過光、影、色的運用,讓讀者感覺到昂揚的時代氣息撲面而來,富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

《大美至愛納木錯》楊明強 攝

《大美至愛納木錯》是他2010年西藏之行的代表作之一。創作中,他因地制宜,借鑒傳統國畫的構圖手法,層次豐富分明。近景、中景、遠景有機結合,色彩亮麗,清晰明朗,渾然一體。不同人物的動作增加了畫面的動感,人物的倒影增加了畫面的情趣。兩頭犛牛,則讓作品表現出濃濃的地域特徵,也增加了作品的趣味性。

楊明強先生熱愛自己的職業和事業,熱愛火熱的生活,並將此視作時代賦予他的神聖職責與使命。他秉持“處處留心皆學問”的古訓,對生活、對外界事物始終保持著新聞工作者長期養成的職業敏感,處處留心,事事留意,繼而抓拍到了一些有趣味、有意境的人物和場景。

《大草原上小姐妹》楊明強攝

《大草原上小姐妹》是作者在阿壩紅原縣的大草原上抓拍到的一個特寫鏡頭。畫面中,一高一矮倆姐妹,呆呆地看著鏡頭。這幅作品主題和主體都很突出,不是主體的部分都淡化了,整個畫面背景乾淨,透著空靈。高原上野曠天低,一地的綠草在她們的背後延伸向遠方。大女孩的手裡是一副反扣的撲克牌,小女孩的左手似乎還有橫抹鼻涕的殘餘,兩人都是鼻涕掛在上唇。這個細節,凸顯了拍攝的真實性,客觀地再現了高原上少數民族兒童的生存狀態,表達出作者悲憫的情懷,增強了作品的感染力,容易引起讀者的共鳴。

《暮年黃昏》楊明強 攝

《暮年黃昏》是作者在歐洲旅行時紀實抓拍而成。畫面中,炎炎盛夏,烈日當空,繁花似錦,畫面黃金分割的地方,一個外國老太戴著墨鏡、扶著代步車緩緩前行。雖然她露出了一絲微笑,但人生暮年的孤獨、寂寞,卻難以掩飾,與這強烈的光線之下色彩豔麗、生機勃勃的花花草草,形成了極大的反差,留給欣賞者的是關於人生的不盡思索和聯想。這幅作品構圖很美,富有個性和獨特的思考。中國古典美學講究“意在言外”、“言有盡而意無窮”。楊先生的這幅作品,可謂深得個中三昧。

一幅好的作品,首先得是作者真情的自然流露,作者還要用這種真情去打動、感動、甚至感化讀者。正如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在《與元九書》中所說:“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楊明強先生的很多攝影作品,都激情洋溢,富有個性和視覺衝擊力,畫面色彩也對比強烈,動感十足,很容易打動人。從前,開國總理周恩來同志曾經總結過藝術創作的經驗,叫做:“長期積累,偶然得之。”這句話很適合拿來概括楊先生的攝影藝術。

最後,引用楊明強先生本人發表的一首小詩作為文章的“豹尾”吧!

《鏡頭·腳印》

我用顫抖的情感 按動著快門

把辛勞斟入酒杯 變幻的生活

變幻的美 我力不從心

尋找 咬住目標

調焦 再拍幾張

多一行腳印

就多一行選擇

為了粉絲和後來者

苦惱 奉獻的少

吸取的卻太多

但願我鏡頭的選擇

能激起眾親的共鳴

作者簡介

曾令琪

ZENG LINGQI

中國美學學會會員,中國辭賦家協會理事,四川省社科院特約研究員,《西南作家》雜誌主編。

《現代藝術》 文藝期刊網 編輯丨陳香伊

秦巴美好江山,攜手與您共創美好生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