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為什麼納稅人剛開出去的發票,稅務局第二天就通知發票編碼錯了?

各位納稅人朋友們週末好~發票新規過後的第一個工作周終於熬過去了, 大家感覺都還好嗎?小編倒是沒有太大的感覺, 只不過等開發票的時間比之前長了一點而已。 其實, 除了發票新規外, 商品和服務的稅收分類編碼也規範起來了。 有網友私信小編說昨天剛開的發票, 第二天稅務局就通知說編碼開錯了, 稅局到底是如何知道編碼錯了的呢?今天, 財大大就跟大家說說這其中的道理。

首先, 納稅人通過防偽稅控系統開具的每一張發票在網路通暢的情況下都會即時上傳到國稅總局的大資料發票資訊庫中, 然後國稅總局會把發票資訊同步傳輸到各省市的稅務局。 這個過程接近於是即時發生。 所以, 剛開出去的發票, 稅務局第二天發現發票的編碼有問題, 也是很正常的現象了。

那麼, 稅局又是如何知道編碼錯了呢?其實, 從上面那段話, 我們就可以看出, 國稅總局已經建立了全國統一的發票資料庫, 這相當於為企業建立了一套發票賬呀。 納稅人在開具發票的時候, 開票系統會根據輸入的品名關鍵字進行匹配, 然後推薦一個最符合的編碼, 之後再跟開票時所選擇的編碼進行匹配,

如果匹配度過低, 稅務這邊監控系統會引起預警, 認定你的編碼有問題。 這種情況可以規避商貿企業上下游編碼不一致的問題, 導致資訊失真, 給稅收征管帶來不便。

再者, 納稅人操作不認真, 是真的很容易選錯編碼。 拿風扇來說, 假如納稅人銷售的一把工業風扇,

在輸入關鍵字風扇之後, 可供選擇的編碼實在太多, 一不留神選成了家用風扇。 這樣開錯了就需要作廢重開了。 所以, 納稅人在開票的時候要嚴格根據《商品和服務稅收分類與編碼》來開具, 通過精確的關鍵字匹配選擇最準確的編碼。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