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影響哺乳仔豬腹瀉的因素及防治措施,養豬人必讀!

哺乳仔豬

考慮某些問題:確定病情

產後36-72小時內發生

3-5日齡腹瀉

或產後7-14天發病

腹瀉看似普通或嚴重水樣腹瀉, 眼窩塌陷和嚴重脫水或糞便中帶粘液或血液

似豬痢疾、疼痛、排變困難, 很長時間排變很少

部分仔豬腹瀉(3-4頭/窩)

或發病率達 70-100 %, 並有嘔吐

仔豬腹瀉的原因-哺乳仔豬階段

98%由大腸桿菌引起, 40%與輪狀病毒混合感染;0.3%與球蟲病混合發生

有些小型豬場可由線蟲引起, 有些國家1-3% 的病例是由梭菌引起的

出生到一周內的腹瀉

1. 平均出生體重(沒有難產情況)

2. 溫暖-乾燥區域、保溫和採食初乳

3. MMA、母豬乳房感染:直接影響到將來仔豬的健康和免疫

4. 新生豬腹瀉:高致病力大腸桿菌/梭菌 /衛生和產床消毒的效果/同窩和母豬腸道內大腸菌群的狀態

5. 所有能影響第 5-21 天母豬採食量的因素

出生體重預示斷奶體重和腹瀉的發生率

過去:x= 1.2-1.3 kg/頭, 28天斷奶體重= 5.6-6.2 kg, 腹瀉率 >50-70%, 藥費= B

改善後:x= 1.5-1.6 kg/頭, 28天斷奶體重=7.2 kg, 腹瀉率降至15-25%, 藥費= B/3

斷奶後MMA

胸部臥床、疼痛、乳房炎, 不讓仔豬吃奶

產後MMA

紅、硬、水腫、疼痛、無乳或乳汁少

陰道分泌物

泌乳障礙:產後產乳少

乳房扁平, 乳汁少

哺乳仔豬治療:

新生仔豬腹瀉並且發生與36-72小時

治療:氨卞青黴素整窩仔豬肌肉注射, 腹腔注射5%葡萄糖和生理鹽水50ml以及 20mg慶大黴素。 每天2次

預防:以後的產仔母豬, 重新清潔和消毒所有產床和母豬。 泌乳料中添加藥物。

大腸桿菌 的治療:

口服懸浮液:硫酸粘桿菌素/磺胺+TMP/硫酸新黴素/壯觀黴素糖漿

口服中草藥

注射:慶大黴素、磺胺-TMP、恩諾沙星

哺乳母豬治療:

預防泌乳障礙綜合征:支原淨+金黴素+阿莫西林—結合環境的改善 + 飼養管理的改善

治療急性乳房炎:注射阿莫西林/長效土黴素/磺胺+TMP/卡那黴素等

仔豬輪狀病毒感染--13-19日齡發病

輪狀病毒 感染的處理

1. 按大腸桿菌感染處理,控制混合感染。

2. 嚴重仔豬生理鹽水和添加氨基酸的5%葡萄糖腹腔注射,每天2次

3. 通過降低環境溫度增加母豬的採食量達6-8kg/和母豬的舒適程度。

A型和C型產氣莢膜梭菌引起的仔豬腹瀉

可應用青黴素類藥物的疾病

由破傷風梭菌引起的破傷風

由豬丹毒絲狀桿菌引起的豬丹毒

由胸膜肺炎放線桿菌引起的胸膜肺炎

Ⅱ型鏈球菌引起的急性腦膜腦炎

由多殺性巴氏桿菌引起的急性肺炎或巴氏桿菌病

由鉤端螺旋體引起的鉤端螺旋體病

梭菌引起的仔豬腹瀉

青黴素類藥物在仔豬的使用原則

7-10日齡以下的仔豬注射氨苄青黴素是安全的,即使過量也不會產生過敏和休克

氨苄青黴素可以治療梭菌、鏈球菌感染和葡萄球菌感染。在斷臍、斷牙感染、關節炎、吃奶時前肢的損傷。

10日齡以上仔豬,如果豬場由於長期使用青黴素和鏈黴素造成了耐藥性,建議注射阿莫西林。後者對副豬嗜血桿菌很有效。

對滑液支原體引起的關節炎,注射支原淨有效。

由球蟲病-隱孢子蟲病引起的仔豬腹瀉

未治療豬的糞便樣品進行實驗室檢驗。送檢未治療病豬進行剖檢診斷。

預防用藥程式:泌乳料添加克痢平 1.5 ppm

治療MMA,使用磺胺和TMP注射

哺乳過程:

乳汁的溫暖、特殊香味

需採食較硬的顆粒料,需要咀嚼、分泌唾液、一段時間才能適口

歷史:泰國斷奶日齡的進展

6周齡-->30-35 天-->28天-->22-25天-->18 或 21天

容易飲水和享受飲水是必要的

各個階段每天每頭仔豬採食補飼料的量

飼料轉化率= 全期1.4-1.5:1

平均日增重= 360-420 克/頭/天

斷奶過程

影響因素或原因總結

1. 充分做好提早斷奶的準備

2. 從乳汁到乳清粉到補飼料 = “產程過長” (腸上皮上的酶類產生,腸道每一部分消化能力和PH對大腸桿菌群的影響和腸道運動能力)

3. 溫暖(每一圈和保育舍內,避免由於潮濕或噴淋造成的寒冷,由於風吹造成的仔豬溫度降低)

4. 可口性-採食的能力-水的供應-料槽類型

5. 減少應激-通過仔豬間相互關係、體重、日齡、處理溫柔

6. 消化-吸收-補飼料採食= 能量和營養在體內的分佈是斷奶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

如果有正常腹瀉和嚴重水樣腹瀉(僅供參考)

注射:1. 慶大黴素

2. 恩諾沙星

3. 氨苄青黴素+抗敵素

仔豬輪狀病毒感染--13-19日齡發病

輪狀病毒 感染的處理

1. 按大腸桿菌感染處理,控制混合感染。

2. 嚴重仔豬生理鹽水和添加氨基酸的5%葡萄糖腹腔注射,每天2次

3. 通過降低環境溫度增加母豬的採食量達6-8kg/和母豬的舒適程度。

A型和C型產氣莢膜梭菌引起的仔豬腹瀉

可應用青黴素類藥物的疾病

由破傷風梭菌引起的破傷風

由豬丹毒絲狀桿菌引起的豬丹毒

由胸膜肺炎放線桿菌引起的胸膜肺炎

Ⅱ型鏈球菌引起的急性腦膜腦炎

由多殺性巴氏桿菌引起的急性肺炎或巴氏桿菌病

由鉤端螺旋體引起的鉤端螺旋體病

梭菌引起的仔豬腹瀉

青黴素類藥物在仔豬的使用原則

7-10日齡以下的仔豬注射氨苄青黴素是安全的,即使過量也不會產生過敏和休克

氨苄青黴素可以治療梭菌、鏈球菌感染和葡萄球菌感染。在斷臍、斷牙感染、關節炎、吃奶時前肢的損傷。

10日齡以上仔豬,如果豬場由於長期使用青黴素和鏈黴素造成了耐藥性,建議注射阿莫西林。後者對副豬嗜血桿菌很有效。

對滑液支原體引起的關節炎,注射支原淨有效。

由球蟲病-隱孢子蟲病引起的仔豬腹瀉

未治療豬的糞便樣品進行實驗室檢驗。送檢未治療病豬進行剖檢診斷。

預防用藥程式:泌乳料添加克痢平 1.5 ppm

治療MMA,使用磺胺和TMP注射

哺乳過程:

乳汁的溫暖、特殊香味

需採食較硬的顆粒料,需要咀嚼、分泌唾液、一段時間才能適口

歷史:泰國斷奶日齡的進展

6周齡-->30-35 天-->28天-->22-25天-->18 或 21天

容易飲水和享受飲水是必要的

各個階段每天每頭仔豬採食補飼料的量

飼料轉化率= 全期1.4-1.5:1

平均日增重= 360-420 克/頭/天

斷奶過程

影響因素或原因總結

1. 充分做好提早斷奶的準備

2. 從乳汁到乳清粉到補飼料 = “產程過長” (腸上皮上的酶類產生,腸道每一部分消化能力和PH對大腸桿菌群的影響和腸道運動能力)

3. 溫暖(每一圈和保育舍內,避免由於潮濕或噴淋造成的寒冷,由於風吹造成的仔豬溫度降低)

4. 可口性-採食的能力-水的供應-料槽類型

5. 減少應激-通過仔豬間相互關係、體重、日齡、處理溫柔

6. 消化-吸收-補飼料採食= 能量和營養在體內的分佈是斷奶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

如果有正常腹瀉和嚴重水樣腹瀉(僅供參考)

注射:1. 慶大黴素

2. 恩諾沙星

3. 氨苄青黴素+抗敵素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