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湖南日報:忠誠恤民勇擔當——看我省民政幹部大災面前的作為

(《湖南日報》2017年7月8日6版)

湖南日報記者 陳勇 通訊員 吳增兵 祝林書

哪裡有災情, 哪裡就有“民政人”。

面對今年的暴雨洪澇災害, 全省民政系統全力以赴, 全員在崗, 深入一線救災核災, 以實際行動詮釋“民政愛民、民政為民”核心理念。

未雨綢繆, 敢打硬仗

6月22日開始, 我省出現強降雨過程, 雨量多、強度大, 範圍廣、歷時長, 給人民群眾生產生活造成嚴重損害。

災情就是命令, 民政衝鋒在前!全省民政系統近萬名幹部堅守一線, 省民政廳派出21個工作組, 到14個市州43個縣市區查災核災, 指導幫助抗災救災, 基層民政幹部在災區奮戰,

把一床床棉被、一箱箱速食麵等急需物資, 送到每一位災民手中。 有序的應急作為, 透射出平時訓練有素。

省民政廳高度重視全省防災減災救災工作。 年初, 在全省民政工作會議上, 省民政廳黨組書記、廳長唐白玉就把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建設, 作為今年民政重點工作要務突出部署。

進入主汛期, 全省綜合防災減災宣傳活動開展各類應急知識技能宣傳培訓進部門、進企業、進學校、進街道、進社區活動, 進一步完善各類救災應急預案, 組織開展應急預案演練活動240多場次, 發放宣傳資料600多萬份, 社會公眾參與150多萬人次, 促進城鄉居民增強風險防範意識, 提升應急避險和自救互救能力。

6月下旬以來, 針對雨情水情災情變化,

省減災委辦公室、省民政廳分兩輪及時啟動全省救災Ⅳ級回應, 隨後升級到Ⅲ級、Ⅱ級。 廳黨組5次召開救災應急調度會, 傳達貫徹中央、省委省政府領導關於自然災害應急救助、堅決打贏抗災救災硬仗的指示精神。

6月26日, 省民政廳再次召開全省救災應急緊急會議, 唐白玉要求全廳機關幹部和市州民政局長, 以人民為中心, 以忠誠護擔當, 振奮精神, 連續作戰, 以抗災救災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應急救災, 分秒必爭

6月29日晚, 漵浦縣出現持續性大暴雨, 加上沅江上游托口電站下泄流量加大, 致使大江口鎮受災嚴重。 30日淩晨, 正在沅楓村巡查防汛情況、轉移地勢低窪處群眾的大江口鎮民政辦幹部金洪波,

接到鎮黨委書記緊急電話, 在天亮前務必將涉江社區沿河兩岸居民緊急轉移。

沒有任何遲疑, 金洪波一腳踏進雨中。 從鍋廠到犁頭嘴, 110戶人家, 在手電筒的指引下, 他跑了個遍, 敲開最後一處賀桃英家時, 一家人還在睡夢中, 一點準備也沒有, 金洪波和同事們趕緊協助他們把樓下的物品往外搬, 緊急轉移到安全地帶。 隨後3天時間, 他只睡了4個小時, 詢問受災情況、上報災情, 組織力量緊急採購……他用沖在一線、勇於擔當的奉獻精神, 贏得群眾點贊。

抗災救災中, 像金洪波這樣的民政幹部不斷湧現。

全省救災工作指揮調度中樞——省民政廳救災處, 6月22日以來24小時全天候值班, 與各市州保持緊密聯繫, 及時匯總各地因災造成的人員傷亡、房屋倒損、農田絕收、經濟損失等情況,

及時向省領導、民政部彙報, 並聯繫媒體及時向全社會通報災情。 省備災減災中心一接到救災物資調撥單, 就連夜冒雨裝載, 累了就在貨車上打個盹, 有的在等電梯上下的時候就靠牆睡著了。

據不完全統計, 截至7月2日, 省民政廳爭取民政部緊急調撥救災棉被2萬床、折疊床1萬張、帳篷3000頂, 安排中央救災應急資金3.1億元。 商量省財政分三批緊急下撥救災資金4000萬元, 並緊急調運棉被2.4萬床, 帳篷1200頂, 折疊床、毛巾被、毛毯、蚊帳等救災物資8400餘件(條、頂), 發放到受災群眾手中。 災區市、縣兩級共下撥救災款1.2億元, 發放帳篷1600頂、棉被3萬床、棉大衣1300件、折疊床1700張、大米60萬斤。

高效有力的應急措施, 確保了受災群眾有飯吃、有衣穿、有乾淨水喝、有臨時安全住所、有病能及時醫治,

目前災區社會秩序穩定。

創新體制機制, 救災更加科學

6月24日上午, 一架無人機在瀘溪縣武溪鎮上堡村一組上空盤旋拍攝。 這裡剛剛發生大面積山體滑坡,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政局等單位迅速租用無人機, 對滑坡進行全面拍攝, 資料很快傳送到州、省應急平臺, 真實、全面、客觀的災害全貌呈現在人們面前。

發揮科技作用, 有效提升了災情報送的及時性、準確性、規範性。 近年來, 我省投入1.37億元, 為近5萬名基層資訊採集員進行專業培訓, 為1371個鄉鎮配備了電腦、報災終端、印表機、照相機等設備, 與設在省民政廳的全省防災減災救災綜合信息平臺聯網, 報災終端可以隨時隨地將災情上報。

各級減災委主動作為,精准施策、“防抗救”相結合。減災委在應急救災、預警防災、避險減災方面作用獨特,我省省、市(州)、縣三級減災委通過改革出活力,團結協作增合力,針對災情變化及時會商,啟動救災應急回應。回應一響,全面動員,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各部門職責清晰、各方面合力救災的良好局面。

“災難發生1天時間,巨災保險理賠款就拿到了手上,政府把我們災民看得比天高!”7月1日上午,當平江縣三墩鄉忠龍村芭蕉組因災死亡的蘇固根的親屬,從省減災委副主任、省民政廳廳長唐白玉和中國人保財險岳陽公司負責人手上接到10萬元理賠款、1萬元慰問金時,感動得話語哽咽。

全省建立巨災保險制度,有效分擔自然災害風險,切實減輕人民群眾生命財產損失,是我省防災減災救災體系科學化的重大成果,是增加群眾獲得感的重大惠民舉措。

目前,面對持續的汛情,連續奮戰了多個晝夜的“民政救災突擊隊”,沒有一個人退下火線,他們正精神抖擻、通宵達旦地救災恤民。

報災終端可以隨時隨地將災情上報。

各級減災委主動作為,精准施策、“防抗救”相結合。減災委在應急救災、預警防災、避險減災方面作用獨特,我省省、市(州)、縣三級減災委通過改革出活力,團結協作增合力,針對災情變化及時會商,啟動救災應急回應。回應一響,全面動員,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各部門職責清晰、各方面合力救災的良好局面。

“災難發生1天時間,巨災保險理賠款就拿到了手上,政府把我們災民看得比天高!”7月1日上午,當平江縣三墩鄉忠龍村芭蕉組因災死亡的蘇固根的親屬,從省減災委副主任、省民政廳廳長唐白玉和中國人保財險岳陽公司負責人手上接到10萬元理賠款、1萬元慰問金時,感動得話語哽咽。

全省建立巨災保險制度,有效分擔自然災害風險,切實減輕人民群眾生命財產損失,是我省防災減災救災體系科學化的重大成果,是增加群眾獲得感的重大惠民舉措。

目前,面對持續的汛情,連續奮戰了多個晝夜的“民政救災突擊隊”,沒有一個人退下火線,他們正精神抖擻、通宵達旦地救災恤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