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問我祖先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

原創 李永泉 西行

洪洞縣是山西人口第一大縣。 洪洞縣是中華民族古老文明的發祥地之一, 被稱為“華人老家”。 因境內有“洪崖”、“古洞”兩個地貌而得名, 人文資源古老獨特, 民俗風情絢麗多彩。 六百年來, “問我祖先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的民謠使洪洞大槐樹成為大半個中國百姓魂縈夢牽的“根”。

從明洪武2年至永樂15年, 近50年的時間裡大槐樹下就發生大規模官方移民18次, 主要遷往京、冀、豫、魯、皖、蘇等18個省, 500多個縣市。 經過六百年的輾轉遷徙, 繁衍生息, 而今全球凡有華人的地方就有大槐樹移民的後裔。 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園早已在炎黃子孫心中深深紮下了認祖歸宗之根, 被當作“家”, 被稱為“祖”, 被看作“根”。 明朝洪武、永樂年間的大移民, 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範圍最廣、有組織、有計劃的一次遷徙。 這對恢復生產、增加人口、發展經濟、開發邊疆、民族團結、文化交流等都具有一定的歷史意義。

遷徙長達50年之久, 涉及1230個姓氏, 由這裡遷往各地的移民後裔, 數以億計。

廣勝寺

是漢傳佛教寺院中至今還能完整保存古代風貌的少數者。 廣勝上寺、下寺及水神廟的歷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唐代, 經過歷代的重修和重建,

基本完整地保存了元、明兩代的建築群以及雕塑、壁畫和琉璃, 在中國的建築、藝術和文化史上佔有重要的篇章。 民國時期, 廣勝寺金代經藏的發現和保護, 以及梁思成和林徽因的考察, 又為古寺增添了許多傳奇。

廣勝寺上寺

在縣城東北17公里霍山巔。

由山門、飛虹塔、彌陀殿、大雄寶殿、毗盧殿、觀音殿、地藏殿及廂房、廊廡等組成。 創始於漢, 屢經興廢重修, 現存為明代重建遺物, 形制結構仍具元代風格。 山門內為塔院, 飛虹塔矗立其中, 向後為彌陀殿五間, 內施六根大斜梁, 減少兩縫梁架, 在結構上有獨到之處。 殿內奉彌陀、觀音、大勢至西方三聖, 工藝甚佳。 東壁及扇牆上滿繪壁畫, 內容為三世佛及諸菩薩眾。 大雄寶殿五間、懸山式。 毗盧殿五間, 廡殿式, 殿內兩山施大爬梁, 結構奇特, 是元代建築藝術富有成就的實例, 該殿裝修上木雕樓花是明代小木作中的精品。 殿內奉毗盧、阿閃、彌陀三佛及脅待菩薩、金剛等像, 沿壁木雕龕閣, 內供鐵鑄佛像三十五尊。 四周壁畫, 以後壁十二圓覺技藝最佳。

廣勝寺下寺

在縣城東北17公里霍山之麓。 由山門、 前殿、後殿、垛殿等建築組成。 山門高聳, 三間見方, 單簷歇山頂, 前後簷加出雨搭, 又似重簷樓閣, 是一座很別致的元代建築。 前殿五開間, 懸山式, 殿內僅用兩根柱子, 梁架施大爬梁承, 形如人字柁架, 構造奇特,設計精巧。後殿建於至大二年(1309年),七間單簷,懸山架,殿內塑三世佛及文殊、普賢二菩薩,均屬元作。殿內上壁滿繪壁畫,1928年被盜賣出國,藏於美國坎薩斯城納爾納藝術館,殘存於山牆上部16平方米的畫面,內容為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畫工精細,色彩富麗,為建殿時的作品。兩垛殿至正五年(1345年)建,前簷插廊,兩山山標甚大,懸魚惹草秀麗。

飛虹塔

是上寺最有名的建築。飛虹塔俗稱琉璃塔。始建於漢,屢經重修,現存為明嘉靖六年(1527 年)重建。天啟二年(1622年)底層增建圍廊塔平面八角形,十三級,高47.31米。塔身青磚砌成,各層皆有出簷,全身用黃綠藍三彩琉璃裝飾,一二三層最為精緻,簷下有斗拱、倚柱、佛像、菩薩、金剛、花卉、盤龍、鳥獸等各種構件和圖案。塔中空,有踏道翻轉,可攀登而上,設計十分巧妙,為我國琉璃塔中的代表作。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臨汾盆地八級地震,此塔安然無恙。廣勝寺下寺的主要建築有大佛殿、水神廟等,這裡最有特色的當屬元代壁畫。

霍山

古有“霍泰山、霍岳、太岳、霍太、中鎮”之稱。《周禮·職方氏》載:九洲之鎮山……惟冀州據北方,地最曠邈,河東尤以山水之雄,而獨以霍為鎮,意在其巍大隆峻,深厚廣博,于諸峰而肅群垤,其氣象有以冠境內”。其山拔地通天,層峰疊翠,逶迤綿延二百公里“跨趙城,洛洪洞,瞰平陽,而卒秀于霍邑東北,橫壓汾流,與太行接;逮而望之,如迭屏,如列壘,蔥蓯萃律,撐九霄,納三光,芨芨凜凜,掩曆山而吞姑射矣。”“霍山蘊乾坤之清氣,率河岳之精英,東西各約70裡,南北袤約150裡,主峰海拔2504米,巍峨隆峪,深厚廣博。”《爾雅》雲:“西方之美者有霍山之多珠玉焉。”移目水石,霍山群峰之神韻侵襲逼來,在莽莽蒼蒼中,由山百谷,由穀而山,處處顯奇峰,時時見美景,步步藏靈韻。先看馬跑泉,丈許大小,翠草纏繞,清水汩汩。相傳,尉遲恭追唐兵至此,無水,馬跑得泉,而得此名。酈道元《水經注》曰,霍太山有嶽廟,廟甚靈,鳥雀不棲其林,此亦打鼓泉也。

蘇三監獄

始建于明朝洪武二年(西元1369年),距今已有600餘年的歷史,是中國現存的唯一一座明代形制的監獄,也是現存最早的監獄。蘇三監獄因北京名妓蘇三(玉堂春)蒙冤落難囚禁於此及戲劇《玉堂春》的流傳而聞名遐邇。

監獄主要由普通牢房、死囚牢房組成。大門掛有“明代監獄”的匾額,院中立有蘇三的塑像,外院為當年監獄的辦公場所,右邊的院落是普通監牢,中間是過道,兩排12間普通牢房中間上空,鐵絲網密佈,銅鈴高懸,稍一碰觸,便鈴聲大作,真可謂是天羅地網,插翅難飛。每間牢房僅4平方米,陰暗潮濕,終日不見陽光。

牢內現在陳列著明代律法和各種刑具實物,還陳列著蘇三蒙難的實物。死囚牢俗稱“虎頭牢”,牢門上刻畫著的“狴犴”頭像,酷似“虎頭”,青面獠牙,猙獰可怖。死囚牢院內有枕頭窯一孔,隔為三間,西側的一間當年囚禁過蘇三。牢門共有兩道,死囚牢房牆厚達1.7米,其內填滿流砂,以防死囚犯挖牆逃跑。蘇三監獄外院東房,是展現蘇三悲歡離合故事原由與背景的蠟像館。

萬聖寺

原名小清涼寺,位於洪洞縣城西25公里萬安鎮淺溝村西之佛出峽。創建于南北朝北魏的後魏時期(425~534),法舟法師主持修建。根據《趙城縣誌》記載,小清涼寺于金大定四年(1164)進行重建,改名為萬聖寺。在萬聖寺北山崖約200米高的山頂上,建有十三級金頂舍利塔,塔高約37米。現存寶塔即系明天啟年間的建築,塔上有“西方勝境”、“舍利寶塔”、“極樂世界”等題詞。根據該寺現有碑文記載,明萬曆二十四年(1596)至二十七年(1599)進行了大規模地修建,天啟六年(1626)在原舊塔址重新修建金頂十三級舍利寶塔。現有寺院、佛殿、台閣佛塔均系明代建築。

萬聖寺主體寺院坐落在佛出峽北崖山根腳下,洪喬公路沿寺院南牆外通過。山門坐西朝東,山門前的北面石崖上銘刻有北宋大書法家米芾書“第一山”三個大字,該字系於清康熙九年(1670)七月複刻。“第一山”兩邊書有對聯一幅,上聯“嵐封峽口雲無著”;下聯“月到潭心影不流”。

在萬聖寺兩側山崖上,有東、西、南、北、中五座山峰,峰各有台,因而歷史上萬聖寺又有小五台之稱。中台建有景天閣,根據現存景天閣明萬曆三十二年(1604)中秋《創建佛出峽中台景天閣碑文》記載,當時庵內住有比丘尼十餘人,可見規模之大。北台為玄帝閣,有玄帝塑像,旁列十師。在萬聖寺北山崖約200米高的山頂上,建有十三級金頂舍利塔,塔高約37米。據鑲嵌在塔上的碑文記載,舍利塔于明天啟六年(1626)進行重建,現存寶塔即系明天啟年間的建築,塔上有“西方勝境”、“舍利寶塔”、“極樂世界”等題詞。

乾元山

位於洪洞縣城西15公里處,是呂梁中南部姑射山脈的一部分,著名旅遊風景區,乾元山北接萬壽山,南連青龍山,方圓總面積約15平方公里,山中有“元陽觀”、“玉虛宮”、“金光洞”、“蓮花閣”、“道教古法壇”、“萬年風洞”、“魁星樓”、“古道人墓群”、“仙人頭”、“娘娘腳”等大批極有價值的自然人文景觀和遺址,蘊藏著上下五千年民族古文化底蘊。據史料和碑文記載,乾元山自古以來就是道教名山,這裡氣候清晰,山光迷人,靈氣十足,早觀日出,夜觀星空,回味特別。抬頭看,藍天近在頭頂,低頭瞧,腳踏萬年金龜北上,汾河灣三界美景盡心眼底,環視那周圍山峰有如龍似鳳的九(龍)九(鳳),一歸(中央臥金龜)的奇特山勢地理。這裡不僅是道家修煉者夢寐難求的修行聖地,更是人們觀光遊樂、陶冶性情,祭天求祖、問卜解難的好去處。

紅軍八路軍紀念館(白石溫家大院)

是辛亥革命山西起義的領導者、組織者之一溫壽泉的故居。紀念館現有建築面積5000平方米,占地23000平方米,由南向北東西並列各有三進院落。六個院落,殿堂閣樓、亭台廊宇,佈局對稱和諧,結構緊湊嚴謹,為晉南一帶比較典型的清末民居風格建築。

1936年春,紅軍東征山西,紅一軍軍團部就駐紮在白石村,許多紅軍著名的將領如:林彪、左權、羅榮桓、朱瑞、解放戰爭中都為新中國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戰功。到了1937年11月,太原失守後,剛剛取得平型關大捷後的八路軍115師主力也南撤到臨汾一帶,343旅就駐紮在白石村及周邊村落,旅部就設在了溫家大院。到了12月份,八路軍總部隨營學校也從晉北轉移洪洞,駐紮在白石村,學校校部設在溫家大院,在這期間,朱德總司令率八路軍總部在洪洞馬牧一帶駐紮92天,這期間,白石村是風雲際會,將星雲集,朱總司令、彭德懷等經常到白石為隨營學校師生講授時事、軍事。當時出生於戰爭特殊的考慮,朱總司令經常在隨營學校辦公、有時就住在溫家大院裡。著名的《遊擊隊歌》也是賀綠汀在這一帶八路軍115師部隊裡體驗生活創作出來的,並在隨營學校開始首唱。

龍觀玄帝宮

位於洪洞縣城西南23公里處的青龍山,是呂梁山東南部一條支脈。海拔1147米,東臨汾河,南望天壽山,北連婁山。史書稱為青龍山,當地人也稱為老爺頂。青龍山頂上有建于東漢光武期間的兩千餘平方米的建築群。該建築群採用了樓閣與碉堡相組合的宮堡形式,有“華北高原上的布達拉宮”之稱。建築群以玄帝宮為主,包括大小廟宇30餘座,分為前院、中院、下院和中極頂四個群體。該建築群運用了八卦迴圈反復變化的原理建成的384爻地窯古洞,洞洞重疊、洞洞相連,洞中藏洞。

玉皇廟

位於洪洞縣西北5公里處馬牧鄉辛北村。廟域南北長95米,東西寬45米,建築面積496平方米,始建於南宋紹定二年(1229年),明清時均有修葺。現存正門、儀門、主殿玉皇殿及左右垛殿二郎殿、關公殿。其中,玉皇殿面闊三間,進深六椽,二郎殿和關公殿面闊均為三間,進深均為四椽。三座殿宇並排建于高出地麗2.5米高臺基上,懸山式琉璃屋頂,舉折平緩,出簷深遠。

洪洞蓮藕

洪洞縣種植蓮藕歷史悠久,素有“蓮花城”之美譽。這裡生產的蓮藕,質白細嫩,香脆可口,宜於存放,深受消費者歡迎。主要營養成分是營養保健蔬菜。功用有清肺、固腎、利氣、補脾、止血、催乳。特點是質白細嫩,藕節粗壯,口味純正,香脆可口,宜於存放。

洪洞炒揪片

也是很有特色的。當把面揪到鍋裡後,另用一個炒鍋倒適量胡麻油,將新鮮羊肉丁下鍋燒幹水分後,放入少量的大辣椒、蒜片、蔥丁、黃花和調料,接著把面撈到炒鍋裡翻炒入味,最後少加鮮湯倒盤子裡。回族炒揪面之所以好吃,一是面揪的好,又筋又滑;二是羊肉新鮮;三是用碟子不用碗,因碟子淺,揪面不宜粘結,保持面的筋韌度。

洪洞羊雜燴

是洪洞縣的特產,最早出現於元代。其最大的特點是原汁原湯,即只加入最普通的一些調味品,諸如鹽、辣椒油(用羊油炸制)、蔥白。花椒、味精、大料等,然後放入砂鍋中慢慢煮熟,這一作法與蒙古族吃羊肉的習俗大同小異。

洪洞羊雜碎

貴在雜、碎。不雜不碎,吃起來就沒滋味。羊的頭蹄血肺,心肝肚腸,統統不棄,少了一樣,做出來的雜碎便寡淡。洗滌是一道更精細的活兒。一副下水往往要洗上十多遍,還得在清水浸泡一陣。這樣處理的下水,乾淨去膩,又有羊雜碎特有的風味。然後用刀切成式樣不同的片、塊、絲、條、肚、條要切得極細,心肝血肺要搭配勻稱。雜碎入鍋,文火熬燴,還可再配上細粉絲。食用時按照個人口味佐以辣面、香菜、蔥絲、薑粉等。

洪洞醪糟

出現在霍山南麓洪洞城的小吃攤上,距今已有上百年的歷史。每年農曆三月十八廟會,來此觀光的遊客絡繹不絕,人山人海,解渴生津的醪糟便應運而生。洪洞醪糟之所以有名,是由於它使用的霍泉水和此水灌溉生長的糯米,還因為用獨特的灶具與奇特的釀制方法。烹製洪洞醪糟,需先製作一個特別的風匣爐,狀如打鐵爐,爐口直徑26釐米左右,通爐膛前方,焊接一節長約33釐米,前細後粗直徑3.3釐米的鐵皮煙管,另外還需一個大的黃銅瓢。用獨特的原料和灶具烹製的洪洞醪糟,色純味正,清香悠長。經過百餘年的發展,洪洞醪糟已有藕粉醪糟、清湯醪糟、蛋花醪糟、桂圓醪糟、三仙醪糟等十餘個品種,是深受人們喜愛的一種大眾化羹湯。

霸王別姬

洪洞縣靠汾河一帶盛產甲魚。洪洞甲魚以肉質細膩、肥腴鮮美而著稱。甲魚可以清蒸、紅燒,還可以清燉。特別是山西名菜“風翅長壽魚”,菜型栩栩如生,口感肥嫩味美,造型獨特,膾炙人口。當地人用甲魚作成一道道風味獨特的地方名菜。用甲魚和雞為原料製作的名菜“霸王別姬”,色鮮味美,營養豐富,深受顧客歡迎。

洪洞元宵

洪洞元宵在宋代已享有盛名。洪洞元宵之所以出名,是因為霍泉水澆灌的糯米品質優良的緣故。據說,這種糯米曾與“沁州黃”小米共同被選為向皇帝進貢的物品。洪洞元宵在宋代就已享有盛譽,《平陽縣誌》有 “平陽臨近各縣競相購買”的記載,其所用糯米因為霍泉水澆灌而品質優良,曾被選為貢品。憑此質優名尊,洪洞元宵歷代暢銷不衰。

洪洞饊子

洪洞縣獨有的一種油炸食品。油炸饊子用上等麥子磨的麵粉,加少許食鹽和調料,用水調和,揉成面坯。然後再搓成條狀,環繞排滿盆中,上面灑抹一些菜籽油。待麵條在盆中回透,彈拉力恰到好處時,將麵條繞在手上,用手來回抻開,粗細均勻一致,折疊造型,放入油鍋,用筷子輕輕翻動,掌握火候,炸成大把或小把的,便是金絲套環的黃脆脆的金饊子。出鍋的饊子,層疊陳列,輕巧美觀,如金條纏繞,九曲十彎,又如琥珀似的雕塑,叫人喜愛不已。洪洞縣參加祭水炸饊子的最後一位師傅為梁二爺(已去世),現在炸饊子的傳人為楊永祥。

洪洞玉露春

宋朝,民間以霍山泉水釀造的玉露春酒就以其綿甜爽淨的高雅風格蜚聲燕京。明朝洪武年間,洪洞大槐樹下大遷民,民間都以玉露春酒送別親人。明朝正德年間,傳說蘇三和王景隆為了感謝崇公道的恩德,授意民間酒師在玉露春的基礎上加工成玉堂春酒,六百年來一直流傳在民間。玉堂春酒以其清香、綿甜、爽淨,回味舒暢,余香悠長的特點。有適飲祛病強身、多飲不上頭的獨特風格。

洪洞縣人文資源古老,民俗風情獨特。六百多年來,“問我祖先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的民謠使洪洞大槐樹成為尋根問祖的主要目的地;廣勝寺有三絕一奇:四大名塔之一飛虹塔,佛國聖典《趙城金藏》,元代戲劇壁畫,唐代對扭千年古柏;“蘇三起解”的發生地蘇三監獄是最完整的一座明代監獄;侯村女媧陵寢是煉石補天的偉大祖先女媧最後長眠的地方;羊獬、曆山聯姻民俗歷經五千年傳承;2008年6月,“大槐樹祭祖習俗”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大槐樹尋根祭祖節”被山西省文化廳列入首批民族傳統節日保護名單。2010年,洪洞縣的“通背纏拳”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洪洞縣的主要民俗:“三月三”羊獬走親活動、4月1日—10日的大槐樹尋根祭祖節活動、廣勝寺“三月十八”廟會。

羊獬、曆山“迎姑姑”習俗之考察報告(陳泳超著)

洪洞縣羊獬、曆山一帶有叫作“迎姑姑”的習俗,與堯舜及娥皇、女英密切相關。今天的山西臨汾,據說就是遠古的堯都平陽。臨汾市內有規模宏大的古帝堯廟,另有“堯舜揖讓台”(即鼓樓)等古跡,故臨汾市以“堯都”自稱。

整個“迎姑姑”活動,簡單地說,是每年陰曆三月初二,羊獬人去曆山“迎姑姑”(羊獬人稱娥皇、女英為“姑姑”),三月初三抬至萬安歇一宿,三月初四回羊獬,直到陰曆的四月二十七,曆山人再來羊獬,四月二十八將“娘娘”(曆山人稱娥皇、女英為“娘娘”)接回曆山,同日,萬安人來,四月二十九回萬安。

開路的是鳴銃手,均為精壯漢子;後面一女子高揭旗幡,金邊流蘇,紅底白字“羊獬村”,身後一列女子彩旗隊;再後面便是最引人注目的威風鑼鼓,一人指揮,鑼前、鼓中、鐃鈸殿后,均為技術出眾的男子,鑼隊常變陣形,喧地驚天,威風八面;威風鑼鼓隊後,是12對“獅子鸞駕”,即一對“肅靜”“回避”牌、一對龍頭、一對盤龍棍、一對金瓜、一對銀瓜、一對朝天蹬、一對判官筆、一對春秋刀、一對方天畫戟、一對月斧、一對日月、一對龍鳳扇,男女混持。龍鳳扇由二女子斜擎,與前面11對分離,中間夾著最核心的神轎。神轎又稱“嫁樓”,作樓閣狀,內有娥皇、女英小型塑像,樓前點香,前後各一杠雙抬,但夾侍左右自願幫抬者甚眾,尤以婦女為多,沿途接受上香,並分發紅布條、黃絲線于香客,據說此物有消災避禍之功;再後面是一紅頂寶蓋,寶蓋邊綴滿寫有捐獻者姓名的黃色飾物,又稱“萬人傘”;再後面是箱櫃果盒。這樣,羊獬村的“送姑姑”隊伍算是完畢了。後面緊跟著曆山、西橋鄉的“迎娘娘”隊伍,儀仗也是依樣從頭來過。整個隊伍走走停停,鄉民看客相隨擁擠,走到村北口的將軍廟,路不足兩裡,卻要走一兩個小時。至將軍廟,迎送之人相別,曆山、西橋鄉人鏗鏘鏗鏘迤邐而去,羊獬人一路又敲打著回到村中的“唐堯故園”。

“唐堯故園”位於村中心,占地40畝,是一個四方形宮城樣式。城門面南,對面有九龍壁,城門上額高懸“唐堯故園”四個楷書大字,上建崇樓,樓內供玉皇、觀音和金玉主三神位。進城門有一直路,將城內分為東西兩區。西區為辦公室以及待建之關帝廟等,從略。東區為主要部分,又可分為前後兩部分(此為敘述方便,非實際有此區分)。前面一部分有一廣場,廣場西面即路側有一牌樓,西向,未及建成。廣場南面為一戲臺,北向,時正上演曲劇。廣場東面有兩殿,均西向,正對牌樓者為皇姑殿,殿額書“德配重華”,內塑娥皇、女英神像,兩側一為睡榻,一為娥皇、女英梳妝像,並有小二郎神配供,據稱為二妃之驅策侍者,殿內除香火供養外,神台前多有小鞋,為求子之用。皇姑殿北並列者為子孫娘娘殿,內塑三像,中為碧霞元君,兩側為送子娘娘和奶母娘娘。廣場北面為獻廳,嫁樓與儀仗什物均停放此處,迎送禮儀也以此廳為起訖之處。獻廳東西有壁南北穿空,與後面部分似分還連。獻廳後即為堯王正殿,南向,殿額“帝德廣運”。殿內中塑帝堯像,朝服平天冠作帝王裝,下有四大臣塑像,東南側窗下塑神獬像,西向。正殿兩側有配殿,東側為二郎神殿,西側配殿內並排塑有藥王與披頭祖師像。正殿後面為堯王寢殿,殿額“仁智如神”,殿內塑帝堯與夫人並排像。據當地傳說,此夫人為母鹿所化,故名鹿仙女,頗有浪漫故事,殿內兩側壁畫中,繪有堯與鹿仙女的事蹟。寢殿外東南方空地上立有一碑,書“生獬灘遺址”,據說神獬即誕生於此。

曆山和羊獬就存在著皇親的關係了。羊獬人叫堯王“爺爺”,叫娥皇、女英“姑姑”,我們叫舜王“爺爺”,娥皇、女英叫“娘娘”。人家比我們大一輩了,直到現在我們見到羊獬人,不敢稱名道姓,男的叫人家“舅”,女的叫人家“姑姑”。這個稱呼有好多不便,你比方說家裡有爺爺輩,有孫子輩,甚至還有四世同堂的還有重孫輩,我們叫他爺爺也叫“表叔”,叫他孫子也叫“表叔”,哈哈,不方便,所以就叫“親戚”。人家可以叫我們名字,我們不能叫人家名字,這是這個民俗的第一點。

第二,互不通婚,這四千多年,羊獬跟曆山不通婚,我們的姑娘不到那兒找婆家,他們的姑娘也不到我們這兒找婆家。

再有一個就是,生兒滿月,婚喪嫁娶,都互相往來。以前人口少,羊獬沒幾戶人家,曆山也沒幾戶人家,婚 喪嫁娶都來往。現在羊獬有三四千口人,咱們曆山地區有六個村莊,也好幾千口人家,光有事,每天都要來了。所以關係特別密切的還是有來往。不過就是百把十戶,有的好幾百戶的,幾千年來都互相來往,紅白喜事,都互相來往,這也是民俗的又一個特點。

還有一個呢,就是這個“接姑姑”、“迎娘娘”這個民俗。

舜是五月初五生日,娥皇是六月十八生日,女英是九月初九生日。到了生日這一天,羊獬人都要到曆山來跟舜祝壽,曆山地區的人跟羊獬人都要來,生前要祝壽,死了還是祝冥壽。來的人數不多,因為這幾天正好是割麥子。給舜做生日來的都是男的,六月十八來的全是婦女。人數每年不等,有時兩三百,有時一百多,忙的今年不來明年來。現在不光是曆山地區和羊獬來這兒祝壽,其他村、其他縣的人來這裡祝壽的也增多。他們都信奉娥皇、女英,都供堯舜嘛!這是一個。

娥皇、女英在生前每年三月三,清明時節,都要回羊獬去祭祖,在羊獬住上一段時間,住到四月二十八,返回曆山。為什麼要住五十來天呢?四月二十八是堯的生日,如果你要提前回來,到時候又得回去。祝完壽趕緊得回來,不會住段時間才回來?不行,四月二十八已經開始割麥了,不能再住下去了。三月初二,羊獬人威風鑼鼓(來接姑姑),群眾自發的。過去人少,幾十個人,後來幾百人,現在每次羊獬人來,不下於千人。光車輛就來幾十輛、一百多輛。我們這次去了四五十輛,這已開始割麥子了,忙得不得了。我們這次要不是忙不過來,也去七八百人、一千人,今年去了幾百人,人比較少。(按:羊獬人將來之前,曆山人早早拆洗被褥,準備酒菜,每家分攤幾個,好吃好住。反之,曆山人到羊獬也一樣。我們一行在羊獬也被分攤到一家,頗受款待。)三月三羊獬人接回去,四月二十八我們去接回來,路過十二個村,這十二個村呀有十一個村要舍茶施飯。路過哪一個村,哪一個村的群眾呀,都自願準備些飯,準備幾個菜,做些饃,叫你吃飯,還有茶水。一到哪個地方,村裡的威風鑼鼓在村口等著呢。威風鑼鼓接到村裡,你把飯一吃,威風鑼鼓再送出來。(羊獬到曆山)七十裡地,哪個村都一樣。

吃飯要吃小米飯和野菜,野菜就是苦苦菜。為什麼要吃小米飯和野菜的呢?有歷史根源。因為堯王生前是最艱苦樸素的一個帝王,古書《韓非子·五蠹》有這麼一段記載:“堯之王天下也,冬日鹿裘,夏日葛衣,茅茨不翦,采椽不斫,糲粢之食,藜藿之羹,雖監門之養不敵於此矣。”堯當了天子,這麼一個既富又貴的人,他冬天裡呢,穿了一件鹿皮擋風寒,夏天呢穿的是粗布衣服,住的房子是茅草搭成的,從山土砍下來的木頭,連整修都不整修一下,就搭了那個茅蓬。“糲粢之食,藜藿之羹”,吃的是小米飯,喝的是野菜湯。他的這個生活呢,連他看門的門官還不如。現在吃野菜小米飯,也是為了教育後代,不要忘記了我們的先祖艱苦樸素這個優良作風。

西行

秦巴美好江山,攜手與您共創美好生活!

構造奇特,設計精巧。後殿建於至大二年(1309年),七間單簷,懸山架,殿內塑三世佛及文殊、普賢二菩薩,均屬元作。殿內上壁滿繪壁畫,1928年被盜賣出國,藏於美國坎薩斯城納爾納藝術館,殘存於山牆上部16平方米的畫面,內容為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畫工精細,色彩富麗,為建殿時的作品。兩垛殿至正五年(1345年)建,前簷插廊,兩山山標甚大,懸魚惹草秀麗。

飛虹塔

是上寺最有名的建築。飛虹塔俗稱琉璃塔。始建於漢,屢經重修,現存為明嘉靖六年(1527 年)重建。天啟二年(1622年)底層增建圍廊塔平面八角形,十三級,高47.31米。塔身青磚砌成,各層皆有出簷,全身用黃綠藍三彩琉璃裝飾,一二三層最為精緻,簷下有斗拱、倚柱、佛像、菩薩、金剛、花卉、盤龍、鳥獸等各種構件和圖案。塔中空,有踏道翻轉,可攀登而上,設計十分巧妙,為我國琉璃塔中的代表作。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臨汾盆地八級地震,此塔安然無恙。廣勝寺下寺的主要建築有大佛殿、水神廟等,這裡最有特色的當屬元代壁畫。

霍山

古有“霍泰山、霍岳、太岳、霍太、中鎮”之稱。《周禮·職方氏》載:九洲之鎮山……惟冀州據北方,地最曠邈,河東尤以山水之雄,而獨以霍為鎮,意在其巍大隆峻,深厚廣博,于諸峰而肅群垤,其氣象有以冠境內”。其山拔地通天,層峰疊翠,逶迤綿延二百公里“跨趙城,洛洪洞,瞰平陽,而卒秀于霍邑東北,橫壓汾流,與太行接;逮而望之,如迭屏,如列壘,蔥蓯萃律,撐九霄,納三光,芨芨凜凜,掩曆山而吞姑射矣。”“霍山蘊乾坤之清氣,率河岳之精英,東西各約70裡,南北袤約150裡,主峰海拔2504米,巍峨隆峪,深厚廣博。”《爾雅》雲:“西方之美者有霍山之多珠玉焉。”移目水石,霍山群峰之神韻侵襲逼來,在莽莽蒼蒼中,由山百谷,由穀而山,處處顯奇峰,時時見美景,步步藏靈韻。先看馬跑泉,丈許大小,翠草纏繞,清水汩汩。相傳,尉遲恭追唐兵至此,無水,馬跑得泉,而得此名。酈道元《水經注》曰,霍太山有嶽廟,廟甚靈,鳥雀不棲其林,此亦打鼓泉也。

蘇三監獄

始建于明朝洪武二年(西元1369年),距今已有600餘年的歷史,是中國現存的唯一一座明代形制的監獄,也是現存最早的監獄。蘇三監獄因北京名妓蘇三(玉堂春)蒙冤落難囚禁於此及戲劇《玉堂春》的流傳而聞名遐邇。

監獄主要由普通牢房、死囚牢房組成。大門掛有“明代監獄”的匾額,院中立有蘇三的塑像,外院為當年監獄的辦公場所,右邊的院落是普通監牢,中間是過道,兩排12間普通牢房中間上空,鐵絲網密佈,銅鈴高懸,稍一碰觸,便鈴聲大作,真可謂是天羅地網,插翅難飛。每間牢房僅4平方米,陰暗潮濕,終日不見陽光。

牢內現在陳列著明代律法和各種刑具實物,還陳列著蘇三蒙難的實物。死囚牢俗稱“虎頭牢”,牢門上刻畫著的“狴犴”頭像,酷似“虎頭”,青面獠牙,猙獰可怖。死囚牢院內有枕頭窯一孔,隔為三間,西側的一間當年囚禁過蘇三。牢門共有兩道,死囚牢房牆厚達1.7米,其內填滿流砂,以防死囚犯挖牆逃跑。蘇三監獄外院東房,是展現蘇三悲歡離合故事原由與背景的蠟像館。

萬聖寺

原名小清涼寺,位於洪洞縣城西25公里萬安鎮淺溝村西之佛出峽。創建于南北朝北魏的後魏時期(425~534),法舟法師主持修建。根據《趙城縣誌》記載,小清涼寺于金大定四年(1164)進行重建,改名為萬聖寺。在萬聖寺北山崖約200米高的山頂上,建有十三級金頂舍利塔,塔高約37米。現存寶塔即系明天啟年間的建築,塔上有“西方勝境”、“舍利寶塔”、“極樂世界”等題詞。根據該寺現有碑文記載,明萬曆二十四年(1596)至二十七年(1599)進行了大規模地修建,天啟六年(1626)在原舊塔址重新修建金頂十三級舍利寶塔。現有寺院、佛殿、台閣佛塔均系明代建築。

萬聖寺主體寺院坐落在佛出峽北崖山根腳下,洪喬公路沿寺院南牆外通過。山門坐西朝東,山門前的北面石崖上銘刻有北宋大書法家米芾書“第一山”三個大字,該字系於清康熙九年(1670)七月複刻。“第一山”兩邊書有對聯一幅,上聯“嵐封峽口雲無著”;下聯“月到潭心影不流”。

在萬聖寺兩側山崖上,有東、西、南、北、中五座山峰,峰各有台,因而歷史上萬聖寺又有小五台之稱。中台建有景天閣,根據現存景天閣明萬曆三十二年(1604)中秋《創建佛出峽中台景天閣碑文》記載,當時庵內住有比丘尼十餘人,可見規模之大。北台為玄帝閣,有玄帝塑像,旁列十師。在萬聖寺北山崖約200米高的山頂上,建有十三級金頂舍利塔,塔高約37米。據鑲嵌在塔上的碑文記載,舍利塔于明天啟六年(1626)進行重建,現存寶塔即系明天啟年間的建築,塔上有“西方勝境”、“舍利寶塔”、“極樂世界”等題詞。

乾元山

位於洪洞縣城西15公里處,是呂梁中南部姑射山脈的一部分,著名旅遊風景區,乾元山北接萬壽山,南連青龍山,方圓總面積約15平方公里,山中有“元陽觀”、“玉虛宮”、“金光洞”、“蓮花閣”、“道教古法壇”、“萬年風洞”、“魁星樓”、“古道人墓群”、“仙人頭”、“娘娘腳”等大批極有價值的自然人文景觀和遺址,蘊藏著上下五千年民族古文化底蘊。據史料和碑文記載,乾元山自古以來就是道教名山,這裡氣候清晰,山光迷人,靈氣十足,早觀日出,夜觀星空,回味特別。抬頭看,藍天近在頭頂,低頭瞧,腳踏萬年金龜北上,汾河灣三界美景盡心眼底,環視那周圍山峰有如龍似鳳的九(龍)九(鳳),一歸(中央臥金龜)的奇特山勢地理。這裡不僅是道家修煉者夢寐難求的修行聖地,更是人們觀光遊樂、陶冶性情,祭天求祖、問卜解難的好去處。

紅軍八路軍紀念館(白石溫家大院)

是辛亥革命山西起義的領導者、組織者之一溫壽泉的故居。紀念館現有建築面積5000平方米,占地23000平方米,由南向北東西並列各有三進院落。六個院落,殿堂閣樓、亭台廊宇,佈局對稱和諧,結構緊湊嚴謹,為晉南一帶比較典型的清末民居風格建築。

1936年春,紅軍東征山西,紅一軍軍團部就駐紮在白石村,許多紅軍著名的將領如:林彪、左權、羅榮桓、朱瑞、解放戰爭中都為新中國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戰功。到了1937年11月,太原失守後,剛剛取得平型關大捷後的八路軍115師主力也南撤到臨汾一帶,343旅就駐紮在白石村及周邊村落,旅部就設在了溫家大院。到了12月份,八路軍總部隨營學校也從晉北轉移洪洞,駐紮在白石村,學校校部設在溫家大院,在這期間,朱德總司令率八路軍總部在洪洞馬牧一帶駐紮92天,這期間,白石村是風雲際會,將星雲集,朱總司令、彭德懷等經常到白石為隨營學校師生講授時事、軍事。當時出生於戰爭特殊的考慮,朱總司令經常在隨營學校辦公、有時就住在溫家大院裡。著名的《遊擊隊歌》也是賀綠汀在這一帶八路軍115師部隊裡體驗生活創作出來的,並在隨營學校開始首唱。

龍觀玄帝宮

位於洪洞縣城西南23公里處的青龍山,是呂梁山東南部一條支脈。海拔1147米,東臨汾河,南望天壽山,北連婁山。史書稱為青龍山,當地人也稱為老爺頂。青龍山頂上有建于東漢光武期間的兩千餘平方米的建築群。該建築群採用了樓閣與碉堡相組合的宮堡形式,有“華北高原上的布達拉宮”之稱。建築群以玄帝宮為主,包括大小廟宇30餘座,分為前院、中院、下院和中極頂四個群體。該建築群運用了八卦迴圈反復變化的原理建成的384爻地窯古洞,洞洞重疊、洞洞相連,洞中藏洞。

玉皇廟

位於洪洞縣西北5公里處馬牧鄉辛北村。廟域南北長95米,東西寬45米,建築面積496平方米,始建於南宋紹定二年(1229年),明清時均有修葺。現存正門、儀門、主殿玉皇殿及左右垛殿二郎殿、關公殿。其中,玉皇殿面闊三間,進深六椽,二郎殿和關公殿面闊均為三間,進深均為四椽。三座殿宇並排建于高出地麗2.5米高臺基上,懸山式琉璃屋頂,舉折平緩,出簷深遠。

洪洞蓮藕

洪洞縣種植蓮藕歷史悠久,素有“蓮花城”之美譽。這裡生產的蓮藕,質白細嫩,香脆可口,宜於存放,深受消費者歡迎。主要營養成分是營養保健蔬菜。功用有清肺、固腎、利氣、補脾、止血、催乳。特點是質白細嫩,藕節粗壯,口味純正,香脆可口,宜於存放。

洪洞炒揪片

也是很有特色的。當把面揪到鍋裡後,另用一個炒鍋倒適量胡麻油,將新鮮羊肉丁下鍋燒幹水分後,放入少量的大辣椒、蒜片、蔥丁、黃花和調料,接著把面撈到炒鍋裡翻炒入味,最後少加鮮湯倒盤子裡。回族炒揪面之所以好吃,一是面揪的好,又筋又滑;二是羊肉新鮮;三是用碟子不用碗,因碟子淺,揪面不宜粘結,保持面的筋韌度。

洪洞羊雜燴

是洪洞縣的特產,最早出現於元代。其最大的特點是原汁原湯,即只加入最普通的一些調味品,諸如鹽、辣椒油(用羊油炸制)、蔥白。花椒、味精、大料等,然後放入砂鍋中慢慢煮熟,這一作法與蒙古族吃羊肉的習俗大同小異。

洪洞羊雜碎

貴在雜、碎。不雜不碎,吃起來就沒滋味。羊的頭蹄血肺,心肝肚腸,統統不棄,少了一樣,做出來的雜碎便寡淡。洗滌是一道更精細的活兒。一副下水往往要洗上十多遍,還得在清水浸泡一陣。這樣處理的下水,乾淨去膩,又有羊雜碎特有的風味。然後用刀切成式樣不同的片、塊、絲、條、肚、條要切得極細,心肝血肺要搭配勻稱。雜碎入鍋,文火熬燴,還可再配上細粉絲。食用時按照個人口味佐以辣面、香菜、蔥絲、薑粉等。

洪洞醪糟

出現在霍山南麓洪洞城的小吃攤上,距今已有上百年的歷史。每年農曆三月十八廟會,來此觀光的遊客絡繹不絕,人山人海,解渴生津的醪糟便應運而生。洪洞醪糟之所以有名,是由於它使用的霍泉水和此水灌溉生長的糯米,還因為用獨特的灶具與奇特的釀制方法。烹製洪洞醪糟,需先製作一個特別的風匣爐,狀如打鐵爐,爐口直徑26釐米左右,通爐膛前方,焊接一節長約33釐米,前細後粗直徑3.3釐米的鐵皮煙管,另外還需一個大的黃銅瓢。用獨特的原料和灶具烹製的洪洞醪糟,色純味正,清香悠長。經過百餘年的發展,洪洞醪糟已有藕粉醪糟、清湯醪糟、蛋花醪糟、桂圓醪糟、三仙醪糟等十餘個品種,是深受人們喜愛的一種大眾化羹湯。

霸王別姬

洪洞縣靠汾河一帶盛產甲魚。洪洞甲魚以肉質細膩、肥腴鮮美而著稱。甲魚可以清蒸、紅燒,還可以清燉。特別是山西名菜“風翅長壽魚”,菜型栩栩如生,口感肥嫩味美,造型獨特,膾炙人口。當地人用甲魚作成一道道風味獨特的地方名菜。用甲魚和雞為原料製作的名菜“霸王別姬”,色鮮味美,營養豐富,深受顧客歡迎。

洪洞元宵

洪洞元宵在宋代已享有盛名。洪洞元宵之所以出名,是因為霍泉水澆灌的糯米品質優良的緣故。據說,這種糯米曾與“沁州黃”小米共同被選為向皇帝進貢的物品。洪洞元宵在宋代就已享有盛譽,《平陽縣誌》有 “平陽臨近各縣競相購買”的記載,其所用糯米因為霍泉水澆灌而品質優良,曾被選為貢品。憑此質優名尊,洪洞元宵歷代暢銷不衰。

洪洞饊子

洪洞縣獨有的一種油炸食品。油炸饊子用上等麥子磨的麵粉,加少許食鹽和調料,用水調和,揉成面坯。然後再搓成條狀,環繞排滿盆中,上面灑抹一些菜籽油。待麵條在盆中回透,彈拉力恰到好處時,將麵條繞在手上,用手來回抻開,粗細均勻一致,折疊造型,放入油鍋,用筷子輕輕翻動,掌握火候,炸成大把或小把的,便是金絲套環的黃脆脆的金饊子。出鍋的饊子,層疊陳列,輕巧美觀,如金條纏繞,九曲十彎,又如琥珀似的雕塑,叫人喜愛不已。洪洞縣參加祭水炸饊子的最後一位師傅為梁二爺(已去世),現在炸饊子的傳人為楊永祥。

洪洞玉露春

宋朝,民間以霍山泉水釀造的玉露春酒就以其綿甜爽淨的高雅風格蜚聲燕京。明朝洪武年間,洪洞大槐樹下大遷民,民間都以玉露春酒送別親人。明朝正德年間,傳說蘇三和王景隆為了感謝崇公道的恩德,授意民間酒師在玉露春的基礎上加工成玉堂春酒,六百年來一直流傳在民間。玉堂春酒以其清香、綿甜、爽淨,回味舒暢,余香悠長的特點。有適飲祛病強身、多飲不上頭的獨特風格。

洪洞縣人文資源古老,民俗風情獨特。六百多年來,“問我祖先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的民謠使洪洞大槐樹成為尋根問祖的主要目的地;廣勝寺有三絕一奇:四大名塔之一飛虹塔,佛國聖典《趙城金藏》,元代戲劇壁畫,唐代對扭千年古柏;“蘇三起解”的發生地蘇三監獄是最完整的一座明代監獄;侯村女媧陵寢是煉石補天的偉大祖先女媧最後長眠的地方;羊獬、曆山聯姻民俗歷經五千年傳承;2008年6月,“大槐樹祭祖習俗”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大槐樹尋根祭祖節”被山西省文化廳列入首批民族傳統節日保護名單。2010年,洪洞縣的“通背纏拳”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洪洞縣的主要民俗:“三月三”羊獬走親活動、4月1日—10日的大槐樹尋根祭祖節活動、廣勝寺“三月十八”廟會。

羊獬、曆山“迎姑姑”習俗之考察報告(陳泳超著)

洪洞縣羊獬、曆山一帶有叫作“迎姑姑”的習俗,與堯舜及娥皇、女英密切相關。今天的山西臨汾,據說就是遠古的堯都平陽。臨汾市內有規模宏大的古帝堯廟,另有“堯舜揖讓台”(即鼓樓)等古跡,故臨汾市以“堯都”自稱。

整個“迎姑姑”活動,簡單地說,是每年陰曆三月初二,羊獬人去曆山“迎姑姑”(羊獬人稱娥皇、女英為“姑姑”),三月初三抬至萬安歇一宿,三月初四回羊獬,直到陰曆的四月二十七,曆山人再來羊獬,四月二十八將“娘娘”(曆山人稱娥皇、女英為“娘娘”)接回曆山,同日,萬安人來,四月二十九回萬安。

開路的是鳴銃手,均為精壯漢子;後面一女子高揭旗幡,金邊流蘇,紅底白字“羊獬村”,身後一列女子彩旗隊;再後面便是最引人注目的威風鑼鼓,一人指揮,鑼前、鼓中、鐃鈸殿后,均為技術出眾的男子,鑼隊常變陣形,喧地驚天,威風八面;威風鑼鼓隊後,是12對“獅子鸞駕”,即一對“肅靜”“回避”牌、一對龍頭、一對盤龍棍、一對金瓜、一對銀瓜、一對朝天蹬、一對判官筆、一對春秋刀、一對方天畫戟、一對月斧、一對日月、一對龍鳳扇,男女混持。龍鳳扇由二女子斜擎,與前面11對分離,中間夾著最核心的神轎。神轎又稱“嫁樓”,作樓閣狀,內有娥皇、女英小型塑像,樓前點香,前後各一杠雙抬,但夾侍左右自願幫抬者甚眾,尤以婦女為多,沿途接受上香,並分發紅布條、黃絲線于香客,據說此物有消災避禍之功;再後面是一紅頂寶蓋,寶蓋邊綴滿寫有捐獻者姓名的黃色飾物,又稱“萬人傘”;再後面是箱櫃果盒。這樣,羊獬村的“送姑姑”隊伍算是完畢了。後面緊跟著曆山、西橋鄉的“迎娘娘”隊伍,儀仗也是依樣從頭來過。整個隊伍走走停停,鄉民看客相隨擁擠,走到村北口的將軍廟,路不足兩裡,卻要走一兩個小時。至將軍廟,迎送之人相別,曆山、西橋鄉人鏗鏘鏗鏘迤邐而去,羊獬人一路又敲打著回到村中的“唐堯故園”。

“唐堯故園”位於村中心,占地40畝,是一個四方形宮城樣式。城門面南,對面有九龍壁,城門上額高懸“唐堯故園”四個楷書大字,上建崇樓,樓內供玉皇、觀音和金玉主三神位。進城門有一直路,將城內分為東西兩區。西區為辦公室以及待建之關帝廟等,從略。東區為主要部分,又可分為前後兩部分(此為敘述方便,非實際有此區分)。前面一部分有一廣場,廣場西面即路側有一牌樓,西向,未及建成。廣場南面為一戲臺,北向,時正上演曲劇。廣場東面有兩殿,均西向,正對牌樓者為皇姑殿,殿額書“德配重華”,內塑娥皇、女英神像,兩側一為睡榻,一為娥皇、女英梳妝像,並有小二郎神配供,據稱為二妃之驅策侍者,殿內除香火供養外,神台前多有小鞋,為求子之用。皇姑殿北並列者為子孫娘娘殿,內塑三像,中為碧霞元君,兩側為送子娘娘和奶母娘娘。廣場北面為獻廳,嫁樓與儀仗什物均停放此處,迎送禮儀也以此廳為起訖之處。獻廳東西有壁南北穿空,與後面部分似分還連。獻廳後即為堯王正殿,南向,殿額“帝德廣運”。殿內中塑帝堯像,朝服平天冠作帝王裝,下有四大臣塑像,東南側窗下塑神獬像,西向。正殿兩側有配殿,東側為二郎神殿,西側配殿內並排塑有藥王與披頭祖師像。正殿後面為堯王寢殿,殿額“仁智如神”,殿內塑帝堯與夫人並排像。據當地傳說,此夫人為母鹿所化,故名鹿仙女,頗有浪漫故事,殿內兩側壁畫中,繪有堯與鹿仙女的事蹟。寢殿外東南方空地上立有一碑,書“生獬灘遺址”,據說神獬即誕生於此。

曆山和羊獬就存在著皇親的關係了。羊獬人叫堯王“爺爺”,叫娥皇、女英“姑姑”,我們叫舜王“爺爺”,娥皇、女英叫“娘娘”。人家比我們大一輩了,直到現在我們見到羊獬人,不敢稱名道姓,男的叫人家“舅”,女的叫人家“姑姑”。這個稱呼有好多不便,你比方說家裡有爺爺輩,有孫子輩,甚至還有四世同堂的還有重孫輩,我們叫他爺爺也叫“表叔”,叫他孫子也叫“表叔”,哈哈,不方便,所以就叫“親戚”。人家可以叫我們名字,我們不能叫人家名字,這是這個民俗的第一點。

第二,互不通婚,這四千多年,羊獬跟曆山不通婚,我們的姑娘不到那兒找婆家,他們的姑娘也不到我們這兒找婆家。

再有一個就是,生兒滿月,婚喪嫁娶,都互相往來。以前人口少,羊獬沒幾戶人家,曆山也沒幾戶人家,婚 喪嫁娶都來往。現在羊獬有三四千口人,咱們曆山地區有六個村莊,也好幾千口人家,光有事,每天都要來了。所以關係特別密切的還是有來往。不過就是百把十戶,有的好幾百戶的,幾千年來都互相來往,紅白喜事,都互相來往,這也是民俗的又一個特點。

還有一個呢,就是這個“接姑姑”、“迎娘娘”這個民俗。

舜是五月初五生日,娥皇是六月十八生日,女英是九月初九生日。到了生日這一天,羊獬人都要到曆山來跟舜祝壽,曆山地區的人跟羊獬人都要來,生前要祝壽,死了還是祝冥壽。來的人數不多,因為這幾天正好是割麥子。給舜做生日來的都是男的,六月十八來的全是婦女。人數每年不等,有時兩三百,有時一百多,忙的今年不來明年來。現在不光是曆山地區和羊獬來這兒祝壽,其他村、其他縣的人來這裡祝壽的也增多。他們都信奉娥皇、女英,都供堯舜嘛!這是一個。

娥皇、女英在生前每年三月三,清明時節,都要回羊獬去祭祖,在羊獬住上一段時間,住到四月二十八,返回曆山。為什麼要住五十來天呢?四月二十八是堯的生日,如果你要提前回來,到時候又得回去。祝完壽趕緊得回來,不會住段時間才回來?不行,四月二十八已經開始割麥了,不能再住下去了。三月初二,羊獬人威風鑼鼓(來接姑姑),群眾自發的。過去人少,幾十個人,後來幾百人,現在每次羊獬人來,不下於千人。光車輛就來幾十輛、一百多輛。我們這次去了四五十輛,這已開始割麥子了,忙得不得了。我們這次要不是忙不過來,也去七八百人、一千人,今年去了幾百人,人比較少。(按:羊獬人將來之前,曆山人早早拆洗被褥,準備酒菜,每家分攤幾個,好吃好住。反之,曆山人到羊獬也一樣。我們一行在羊獬也被分攤到一家,頗受款待。)三月三羊獬人接回去,四月二十八我們去接回來,路過十二個村,這十二個村呀有十一個村要舍茶施飯。路過哪一個村,哪一個村的群眾呀,都自願準備些飯,準備幾個菜,做些饃,叫你吃飯,還有茶水。一到哪個地方,村裡的威風鑼鼓在村口等著呢。威風鑼鼓接到村裡,你把飯一吃,威風鑼鼓再送出來。(羊獬到曆山)七十裡地,哪個村都一樣。

吃飯要吃小米飯和野菜,野菜就是苦苦菜。為什麼要吃小米飯和野菜的呢?有歷史根源。因為堯王生前是最艱苦樸素的一個帝王,古書《韓非子·五蠹》有這麼一段記載:“堯之王天下也,冬日鹿裘,夏日葛衣,茅茨不翦,采椽不斫,糲粢之食,藜藿之羹,雖監門之養不敵於此矣。”堯當了天子,這麼一個既富又貴的人,他冬天裡呢,穿了一件鹿皮擋風寒,夏天呢穿的是粗布衣服,住的房子是茅草搭成的,從山土砍下來的木頭,連整修都不整修一下,就搭了那個茅蓬。“糲粢之食,藜藿之羹”,吃的是小米飯,喝的是野菜湯。他的這個生活呢,連他看門的門官還不如。現在吃野菜小米飯,也是為了教育後代,不要忘記了我們的先祖艱苦樸素這個優良作風。

西行

秦巴美好江山,攜手與您共創美好生活!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