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濼源知事|濟南大東環要開建,可你知濟南的環線故事嗎

20日,濟南繞城高速公路二環線東環段工程,也就是市民關注的繞城高速“大東環”工程,開始通過濟南市政府網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第一次資訊公示。 這是濟南向大外環邁出的第一步。

根據規劃, 濟南將在繞城高速外打造新的“外環”, 現有繞城高速將變為濟南的“內環”。 隨著城市的不斷擴張膨脹, 很多人逐漸不記得濟南曾經是一個“二環圍城”格局的城市。

100年前的濟南城, 走一圈只用一小時

在100年前, 環線內的濟南城, 用腳就可以丈量出來。 根據《濟南府志》所載《濟南府城圖》, 濟南府城, 僅為現在的老城區部分。 據《曆乘·建置》記載: “周圍十二裡四十八丈”, 以步行速度繞整個個城市一圈, 只需要一個多小時。

隨著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和軍事的需要, 濟南開始修建城外圩郭。 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 濟南自開商埠。 當時濟南商埠的範圍是:東起館驛街西首的十王殿,

西至大槐樹, 南沿長清大道, 北以膠濟鐵路為限, 計東西長3公里, 南北長1公里, 商埠內道路以“經、緯”命名。

上世紀20年代, 濟南城區進一步擴大。 據1928年《 曆城縣鄉土調查錄》記載:“今以商務發展, 開拓南北商埠。 北商埠, 東盡津浦鐵路, 北抵洛口鎮, 西以黃河碼頭黃家屯莊, 南界官紮營。 南商埠, 自七大馬路以南開拓至陳、王二莊止, 正在規劃中。 ”

1930年, 韓複榘主政後, 濟南市專門成立了“設計委員會”。 至建國前, 濟南市區面積為23.2平方公里 , 人口61.9萬。 1950年2月, 濟南市人民政府組制定了 新中國第一部《濟南市都市計畫綱要》, 要把市界較現 市區擴大到三倍, 即西至玉符河, 南至大澗溝、黑龍峪 , 東到劉志遠廟、大張馬莊一線, 北一直到黃河邊。

十一屆三中全會後,

濟南市城市規模已達到面積78 平方公里, 市區人口94.2萬。 1980年完成了對1959年規 劃的修訂完善, 編制出新的《濟南市城市總體規劃》, 並於次年印製成《濟南市總體規劃圖集》。

如今“二環”框架形成於20多年前

1995年濟南市編制《濟南市城市總體規劃(1996年—2010年)》, 2000年底被國務院批復。 根據這個方案 , 確定到2010年濟南市城市用地規模為205平方公里, 人口220萬, 而如今二環的框架也在那時形成。

1996年 , 市政府批准命名、調整和註銷的22條道路, 在獲得新名字的道路中, 有4條路格外引人注目。 北起濟青高速 公路零點立交橋、南止興隆村北口, 長18.4公里的道路 被命名為二環東路;東起興隆村北口、西止白馬山鐵路 新村西側京滬鐵路立交橋, 長10.1公里的道路被命名為二環南路;北起新徐莊南口、南止白馬山鐵路新村西側 京滬鐵路立交道,

長12.6公里的道路被命名為二環西路 ;東起濟青高速公路零點立交橋、西止新徐莊南口, 長 10.32公里的道路被命名為二環北路。

這4條二環路名的確定, 標誌著濟南“二環”圈正式形成, 二環以內的部分, 長期以濟南城市中心區域存在著。

這個城市, “二環”框不住了

濟南在發展, 二環“框”不住了。

到2001年末, 濟南市城市建成區面積已達176平方 公里, 人口已達209萬, 規劃建設用地只剩20平方公里 左右。 現有的城市中心區域, 已經無法適應一個要擴張的濟南。

2002年1月22日, 省委、省政府召開濟南市城市建設現場辦公會, 揭開了濟南發展史上新的一頁。 會議之 後, 濟南市邀請國內專家合作, 編繪泉城新藍圖, 先後完成了《泉城特色風貌帶規劃》和《濟南市城市空間戰 略及新區發展研究》兩項成果。 在其後近一年半的時間內, 根據社會各方的意見, 規劃部門對新藍圖多次修改, 幾易其稿, 最終形成了“2003年—2020年濟南市城市總體規劃方案”。

新規劃確定了空間發展戰略:東拓、西進、南控、 北跨、中疏;城市規模將擴充至400平方公里, 人口規 模增至400萬人。

“二環”被突破了,可是並沒有結束

去年8月,國務院正式批復《濟南市城市總體規劃

齊魯壹點用戶端版權稿件,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人口規 模增至400萬人。

“二環”被突破了,可是並沒有結束

去年8月,國務院正式批復《濟南市城市總體規劃

齊魯壹點用戶端版權稿件,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