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可哥西裡成為世界自然遺產!青海人趕緊轉起來!

波蘭當地時間7月7日, 青海可哥西裡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41屆世界遺產委員會大會上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成為我國面積最大、平均海拔最高、湖泊數量最多, 並延續了大型哺乳動物大遷徙景觀的世界自然遺產地, 實現了青藏高原世界自然遺產“零”的突破。

當天, 第41屆世界遺產委員會21個成員國代表經過審議和表決, 青海可哥西裡以其突出的價值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至此, 青藏高原第一項、我國第十二項世界自然遺產花落青海。

申遺不是目的, 保護才是根本, 青海可哥西裡申遺, 必將讓全世界更進一步認識認知生態青海、美麗青海。

回顧可哥西裡申遺的歷程, 青海省委、省政府及相關部門付出了巨大努力, 現在, 再讓我們回憶一遍這激動人心的過程。

昆侖山

2014——

申遺元年 青海正式啟動可哥西裡申報世界自然遺產工作

可哥西裡世界自然遺產地位於玉樹藏族自治州曲麻萊縣曲麻河鄉,

路過鄉里的每戶人家, 你會看到路旁擺放的簡易垃圾桶、家家門口捆紮的垃圾, 你會看到清澈見底的河水、綠茵懷抱的小山, 你還會看到野生動物成群多樣、雪山綿延不絕。

三江源國家公園長江源園區曲麻萊縣管理處資源管理局局長尕塔告訴記者, 經過大力宣傳, 現在牧民的環保意識越來越強, 都積極參與到了保護環境、保護家園的隊伍中。

布喀達阪峰

從2014年年底開始, 我省走上可哥西裡申遺路, 通過申遺, 可以進一步深化對可哥西裡的保護, 喚起更多人關心和參與。 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對生態文明建設的總體部署, 為進一步深化“生態立省”的發展戰略, 實現青海可哥西裡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管理工作邁向世界層次, 擴大青海的國際影響, 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 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的精心指導下, 2014年10月15日, 青海省成立省申遺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正式啟動申報世界自然遺產工作。 可哥西裡申遺是我省積極履行國際公約,

保護全人類共同遺產的實際行動, 是青海省委省政府加強生態文明建設, 實現“一個同步”、奮力建設“三區”、打造“一個高地”總體目標, 更好地推進生態環境改善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 也是提高地區綜合實力和競爭力的有效途徑。

巧克力山

世界自然遺產申報程式極為嚴格, 競爭也很激烈。 按照規定, 一個締約國一年只能申報一處世界自然遺產, 而《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是目前加入締約國最多的國際公約之一。 截止2015年, 全世界擁有世界遺產共1031項, 其中自然遺產僅197項, 文化遺產802項, 自然文化遺產32項。 目前, 中國大陸僅海南、上海、寧夏、青海沒有世界遺產, 中國大陸世界自然遺產僅為11項。

2015——

報送請示將可哥西裡列入我國2016年世界自然遺產申報項目

2015年, 是可哥西裡申遺的行進之年, 這一年, 我省主要完成了申遺文本的編制、評審和報送工作, 並啟動了可哥西裡申遺環境綜合整治和保護管理設施規劃建設工作。

玉珠峰

為保證申遺工作順利開展,我省成立了由北京大學、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等單位共同參加的專家組編制可哥西裡申報世界自然遺產文本及附件。2015年9月24日,經住房城鄉建設部同意,可哥西裡自然遺產提名地申報文本預審稿正式報送世界遺產中心預審查。

12月11日,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向省政府報送申遺正式文本及《關於報請住房城鄉建設部將青海可哥西裡世界自然遺產提名地列入我國2016年世界自然遺產申報項目的請示》。12月15日,經省政府批復後,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向住房城鄉建設部報送該請示,請示住房城鄉建設部將可哥西裡列入我國2016年世界自然遺產申報項目。

為全面掌握可哥西裡自然資源現狀,準確評價遺產價值, 2015年5月6日,省申報世界遺產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多部門,歷時20天,行程約2000公里,對可哥西裡遺產提名地、面積、界線、動物資源本底等情況進行了調查,收集了申報地第一手基礎資料。

藏羚羊產羔房卓乃湖

10月27日—11月9日,省申遺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邀請了世界保護自然聯盟(IUCN)高級顧問皮特•夏迪、世界保護自然聯盟(IUCN)物種生存委員會主席福勒德•羅柰赴可哥西裡申報地進行考察指導申遺工作。通過這次考察,為我省及早發現、修正申遺中存在的問題,提升我省申遺工作品質打下了基礎。

2015年11月6日—14日,省申遺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有關單位人員和專家赴青藏公路沿線進行調研,提出整治標準及要求。

藏羚夫婦

11月26日,省申遺工作領導小組印發了《青海可哥西裡申報世界自然遺產環境綜合整治和保護管理設施規劃建設工作方案》 省申遺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于7月14日向省政府法制辦報送了《青海省可哥西裡自然遺產地保護管理條例(報審稿)》。省政府法制辦公室於2015年11月20日,組織召開《青海省可哥西裡自然遺產地保護條例(草案)》論證會,並按照論證意見對條例草案做了進一步修改完善。

2016——

關鍵之年 獲得2017年中國申報世界自然遺產的唯一入場券

2016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 省世界遺產管理辦公室圍繞可哥西裡申報世界自然遺產中心工作,挑戰無人區,全面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重點完成了遺產提名地文本的編制、報送,和IUCN專家迎檢工作。

在2015年組織相關部門和專家赴可哥西裡開展資源調查,審查論證申遺文本,完成了約50萬字的可哥西裡申報世界自然遺產文本及附件。2016年1月28日,經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審定,報國務院審簽後(李克強總理、張高麗副總理、劉延東副總理、楊潔篪國務委員分別簽字),作為中國2016年唯一申報世界自然遺產的項目,正式報送聯合國教科文組世界遺產中心。

3月1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來函,確認提交的申遺文本符合技術要求,已轉交世界自然保護聯盟進行審查和評估。

猞猁

6月23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向中國常駐大使發函告知,青海可哥西裡文本完整,已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評估項目。

2016年3月25日,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會議對《青海省可哥西裡自然遺產地保護條例(草案)》進行了第一次審議。9月23日表決通過,並予以公佈,於2016年10月1日起施行。條例的頒佈實施,既向世界遺產組織表明了中國政府保護遺產的目標和決心,也為可哥西裡遺產地的保護管理奠定了法制基礎,提升了申遺的成功率。

野犛牛

現在的可哥西裡保護區內,保護站服務設施功能齊全、各項指示牌標識明顯、沿途公路兩邊乾淨整潔。這一切都源於遺產提名地環境綜合整治和保護管理設施建設工作。申遺領導辦公室協調玉樹州人民政府等相關部門,提出了不在可哥西裡世界遺產提名地內設置探礦權和採礦權的承諾;完成了不凍泉、五道梁公路服務區風貌打造、停車場改造及多秀村風貌打造和道路建設;完成了索南達傑保護站驛站施工改建工作及不凍泉、五道梁等保護站服務設施功能改造工作;拆除了五道梁公路服務區沿公路兩側封閉圍牆和玉珠峰山腳下牧戶自建違章建築及109沿線4個廢棄道監獄;建成了五道梁、不凍泉觀景平臺和索南達傑保護站驛站、遊客服務中心;製作了青藏公路109線70塊藏、漢、英文標誌標牌和可哥西裡遺產提名地界樁及標識標牌;完成了省道308沿線路面清掃、邊溝清理、公路邊(護)坡植被恢復、標誌標識牌設立及護欄安裝。清理了進入可哥西裡道路沿線廢棄電線杆、看板及沙坑既有垃圾;對提名地範圍開展了禁牧還草、網圍欄拆除等工作。

禿鷲

IUCN專家卡洛•奧索拉、齊麥德奧齊爾•巴紮薩德及相關陪檢專家于10月28日至11月6日對可哥西裡遺產提名地進行了實地考察評估並與當地群眾進行了訪談,通過進入陸地考察和空中俯瞰,我省向IUCN專家全面展示了可哥西裡的自然資源、美景、生物多樣性和保護管理情況,充分體現了可哥西裡固有和獨特的遺產價值。考察結束後IUCN專家高度評價並充分肯定了可哥西裡遺產提名地獨有的遺產價值、完整性和開展的保護管理工作,並提出了許多建設性的建議,為今後更好的保護管理世界遺產,促進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助力。這標誌著青海可哥西裡申遺工作正大步邁向成功。

2017——

申遺成功之年 今後將加強環境監測體系建設 鞏固成果

2017年,是可哥西裡申遺能否成功的決定之年。青海可哥西裡作為2016年中國政府申報的唯一自然遺產項目,參加了2017年第41屆世界遺產大會表決。

藏野驢

2月19—26日,由省住建廳廳黨組書記、廳長率玉樹州州長等五人組成的出訪團赴瑞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總部和法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協調可哥西裡申報世界遺產相關工作,報送青海可哥西裡遺產提名地補充材料,溝通、解釋、答覆有關問題。拜會世界自然保護聯盟世界遺產項目負責人和專家,瞭解世界自然遺產表決列入程式和申遺的最新動態,實地調研了瑞士和法國部分世界遺產地。出訪活動結束後,向省政府提交了《關於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世界遺產中心溝通協調青海可哥西裡申遺工作情況的報告》,圓滿完成了出訪任務。

棕熊

為進一步推動可哥西裡申遺工作,得到國家領導、國家部委的大力支持,2016年12月和2017年1月由可哥西裡申遺領導小組辦公室代擬的《致劉延東副總理信函》、《致陳政高部長信函》和《致伊琳娜•博科娃總幹事信函》,經省委省政府同意,分別以青海省委和青海省政府名義向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住房城鄉建設部部長陳政高、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伊琳娜•博科娃致函,彙報了可哥西裡申遺工作情況。

雪豹

下半年,我省將持續推進可哥西裡遺產提名地、青藏公路109線、省道308線沿線及周邊地區環境綜合整治及保護管理設施建設工作,加強公路服務區監管、建立健全長效保護管理機制、加強環境監測體系建設,進一步鞏固整治成果,防止反彈。


盤羊

可哥西裡申遺成功重要意義

● 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更好的推進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

● 積極主動履行國際公約,保護全人類共同遺產的實際行動

● 提高地區綜合實力和競爭力的有效途徑

● 接受更好保護管理的新起點

可哥西裡自然保護區

可哥西裡,它的名字有兩個意思,蒙語是指“青色的山梁”,藏語則是指“美麗的少女”。

青海可哥西裡世界遺產提名地位於玉樹藏族自治州治多縣、曲麻萊縣境內。提名地面積約為370萬公頃,緩衝面積為230萬公頃,總面積約600萬公頃。地域面積涵蓋可哥西裡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全部、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索加-曲麻河保護分區一部分。

可哥西裡被公認為是“人類最後一片淨土”,是高寒生態系統和高原濕地生態系統的完美結合。這裡具有舉世無雙的生物多樣性,分佈有210種植物,其中有72為青藏高原特有種,如短梗蘚狀雪靈芝、青海翠雀花、可哥西裡點地梅等;有脊椎動物75種,包括哺乳動物20種、鳥類48種、魚類6種、爬行動物1種,有12種是青藏高原特有種,如藏羚、盤羊、野犛牛、藏野驢,以及棕熊、狼等大型食肉動物。

玉珠峰

為保證申遺工作順利開展,我省成立了由北京大學、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等單位共同參加的專家組編制可哥西裡申報世界自然遺產文本及附件。2015年9月24日,經住房城鄉建設部同意,可哥西裡自然遺產提名地申報文本預審稿正式報送世界遺產中心預審查。

12月11日,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向省政府報送申遺正式文本及《關於報請住房城鄉建設部將青海可哥西裡世界自然遺產提名地列入我國2016年世界自然遺產申報項目的請示》。12月15日,經省政府批復後,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向住房城鄉建設部報送該請示,請示住房城鄉建設部將可哥西裡列入我國2016年世界自然遺產申報項目。

為全面掌握可哥西裡自然資源現狀,準確評價遺產價值, 2015年5月6日,省申報世界遺產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多部門,歷時20天,行程約2000公里,對可哥西裡遺產提名地、面積、界線、動物資源本底等情況進行了調查,收集了申報地第一手基礎資料。

藏羚羊產羔房卓乃湖

10月27日—11月9日,省申遺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邀請了世界保護自然聯盟(IUCN)高級顧問皮特•夏迪、世界保護自然聯盟(IUCN)物種生存委員會主席福勒德•羅柰赴可哥西裡申報地進行考察指導申遺工作。通過這次考察,為我省及早發現、修正申遺中存在的問題,提升我省申遺工作品質打下了基礎。

2015年11月6日—14日,省申遺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有關單位人員和專家赴青藏公路沿線進行調研,提出整治標準及要求。

藏羚夫婦

11月26日,省申遺工作領導小組印發了《青海可哥西裡申報世界自然遺產環境綜合整治和保護管理設施規劃建設工作方案》 省申遺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于7月14日向省政府法制辦報送了《青海省可哥西裡自然遺產地保護管理條例(報審稿)》。省政府法制辦公室於2015年11月20日,組織召開《青海省可哥西裡自然遺產地保護條例(草案)》論證會,並按照論證意見對條例草案做了進一步修改完善。

2016——

關鍵之年 獲得2017年中國申報世界自然遺產的唯一入場券

2016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 省世界遺產管理辦公室圍繞可哥西裡申報世界自然遺產中心工作,挑戰無人區,全面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重點完成了遺產提名地文本的編制、報送,和IUCN專家迎檢工作。

在2015年組織相關部門和專家赴可哥西裡開展資源調查,審查論證申遺文本,完成了約50萬字的可哥西裡申報世界自然遺產文本及附件。2016年1月28日,經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審定,報國務院審簽後(李克強總理、張高麗副總理、劉延東副總理、楊潔篪國務委員分別簽字),作為中國2016年唯一申報世界自然遺產的項目,正式報送聯合國教科文組世界遺產中心。

3月1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來函,確認提交的申遺文本符合技術要求,已轉交世界自然保護聯盟進行審查和評估。

猞猁

6月23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向中國常駐大使發函告知,青海可哥西裡文本完整,已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評估項目。

2016年3月25日,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會議對《青海省可哥西裡自然遺產地保護條例(草案)》進行了第一次審議。9月23日表決通過,並予以公佈,於2016年10月1日起施行。條例的頒佈實施,既向世界遺產組織表明了中國政府保護遺產的目標和決心,也為可哥西裡遺產地的保護管理奠定了法制基礎,提升了申遺的成功率。

野犛牛

現在的可哥西裡保護區內,保護站服務設施功能齊全、各項指示牌標識明顯、沿途公路兩邊乾淨整潔。這一切都源於遺產提名地環境綜合整治和保護管理設施建設工作。申遺領導辦公室協調玉樹州人民政府等相關部門,提出了不在可哥西裡世界遺產提名地內設置探礦權和採礦權的承諾;完成了不凍泉、五道梁公路服務區風貌打造、停車場改造及多秀村風貌打造和道路建設;完成了索南達傑保護站驛站施工改建工作及不凍泉、五道梁等保護站服務設施功能改造工作;拆除了五道梁公路服務區沿公路兩側封閉圍牆和玉珠峰山腳下牧戶自建違章建築及109沿線4個廢棄道監獄;建成了五道梁、不凍泉觀景平臺和索南達傑保護站驛站、遊客服務中心;製作了青藏公路109線70塊藏、漢、英文標誌標牌和可哥西裡遺產提名地界樁及標識標牌;完成了省道308沿線路面清掃、邊溝清理、公路邊(護)坡植被恢復、標誌標識牌設立及護欄安裝。清理了進入可哥西裡道路沿線廢棄電線杆、看板及沙坑既有垃圾;對提名地範圍開展了禁牧還草、網圍欄拆除等工作。

禿鷲

IUCN專家卡洛•奧索拉、齊麥德奧齊爾•巴紮薩德及相關陪檢專家于10月28日至11月6日對可哥西裡遺產提名地進行了實地考察評估並與當地群眾進行了訪談,通過進入陸地考察和空中俯瞰,我省向IUCN專家全面展示了可哥西裡的自然資源、美景、生物多樣性和保護管理情況,充分體現了可哥西裡固有和獨特的遺產價值。考察結束後IUCN專家高度評價並充分肯定了可哥西裡遺產提名地獨有的遺產價值、完整性和開展的保護管理工作,並提出了許多建設性的建議,為今後更好的保護管理世界遺產,促進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助力。這標誌著青海可哥西裡申遺工作正大步邁向成功。

2017——

申遺成功之年 今後將加強環境監測體系建設 鞏固成果

2017年,是可哥西裡申遺能否成功的決定之年。青海可哥西裡作為2016年中國政府申報的唯一自然遺產項目,參加了2017年第41屆世界遺產大會表決。

藏野驢

2月19—26日,由省住建廳廳黨組書記、廳長率玉樹州州長等五人組成的出訪團赴瑞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總部和法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協調可哥西裡申報世界遺產相關工作,報送青海可哥西裡遺產提名地補充材料,溝通、解釋、答覆有關問題。拜會世界自然保護聯盟世界遺產項目負責人和專家,瞭解世界自然遺產表決列入程式和申遺的最新動態,實地調研了瑞士和法國部分世界遺產地。出訪活動結束後,向省政府提交了《關於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世界遺產中心溝通協調青海可哥西裡申遺工作情況的報告》,圓滿完成了出訪任務。

棕熊

為進一步推動可哥西裡申遺工作,得到國家領導、國家部委的大力支持,2016年12月和2017年1月由可哥西裡申遺領導小組辦公室代擬的《致劉延東副總理信函》、《致陳政高部長信函》和《致伊琳娜•博科娃總幹事信函》,經省委省政府同意,分別以青海省委和青海省政府名義向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住房城鄉建設部部長陳政高、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伊琳娜•博科娃致函,彙報了可哥西裡申遺工作情況。

雪豹

下半年,我省將持續推進可哥西裡遺產提名地、青藏公路109線、省道308線沿線及周邊地區環境綜合整治及保護管理設施建設工作,加強公路服務區監管、建立健全長效保護管理機制、加強環境監測體系建設,進一步鞏固整治成果,防止反彈。


盤羊

可哥西裡申遺成功重要意義

● 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更好的推進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

● 積極主動履行國際公約,保護全人類共同遺產的實際行動

● 提高地區綜合實力和競爭力的有效途徑

● 接受更好保護管理的新起點

可哥西裡自然保護區

可哥西裡,它的名字有兩個意思,蒙語是指“青色的山梁”,藏語則是指“美麗的少女”。

青海可哥西裡世界遺產提名地位於玉樹藏族自治州治多縣、曲麻萊縣境內。提名地面積約為370萬公頃,緩衝面積為230萬公頃,總面積約600萬公頃。地域面積涵蓋可哥西裡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全部、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索加-曲麻河保護分區一部分。

可哥西裡被公認為是“人類最後一片淨土”,是高寒生態系統和高原濕地生態系統的完美結合。這裡具有舉世無雙的生物多樣性,分佈有210種植物,其中有72為青藏高原特有種,如短梗蘚狀雪靈芝、青海翠雀花、可哥西裡點地梅等;有脊椎動物75種,包括哺乳動物20種、鳥類48種、魚類6種、爬行動物1種,有12種是青藏高原特有種,如藏羚、盤羊、野犛牛、藏野驢,以及棕熊、狼等大型食肉動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