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準確無誤用子線,如此簡單實用的3招,不被分享實屬可惜!

經常看到許多的釣魚愛好者在選擇更換子線時, 隨便選一條掛上就可以了, 這種做法完全是錯誤的, 不說子線的粗細, 15釐米的子線能和30釐米的子線一樣嗎?浮漂信號沒有差異嗎?所以說子線的選擇很重要, 不能隨隨便便, 下面小編就給各位釣友分享子線的3種用法, 希望大家能夠接受喜歡!

準確無誤用子線, 如此簡單實用的3招, 不被分享實屬可惜!

1、子線的長短用法:

我們釣魚人都知道所用子線越長, 他的下沉速度相對比較遲緩, 這樣做的目的就是隱藏性能比較好, 適當的降低魚吃餌的警覺性, 如果說子線稍微短些, 這個時候傳遞信號相對前種更為靈活一些。 個人認為子線的長短, 要隨著所釣目標魚的大小來做出正確的選擇, 假如作釣小鯽魚, 子線長度應該選擇在25—36cm左右, 而作釣個體較大的鯉魚, 常用的子線長度則在50—80cm之間。

準確無誤用子線, 如此簡單實用的3招, 不被分享實屬可惜!

2、子線鉤距選擇:

釣魚人都知道子線的鉤距與他的長短相關聯, 如果釣底時, 若鉤距過大, 則下鉤易處於鬆弛狀態, 不利於子線傳導魚吃食的信號; 若鉤距減小, 則下鉤處於較為緊繃的狀態, 傳導信號相對靈敏。

一般而言, 子線越長, 鉤距可相應加大, 子線越短, 則鉤距應相對縮小。 如40cm的子線, 鉤距可定在1.5—2cm之間, 而80cm的子線, 則鉤距定在2—2.5cm之間較為合適。

準確無誤用子線, 如此簡單實用的3招, 不被分享實屬可惜!

3、子線長短與浮漂的關係:

有些釣者或許會問:子線怎麼會和浮漂有關係呢?個人認為他們的密切關係可大著呢,

一般而言, 所用子線傳遞信號越快, 說明越靈, 是由於此時的子線狀態處於雙鉤都緊繃, 所以魚兒只要有咬鉤, 便可立即體現在魚漂訊之上。 反之, 子線狀態越松, 傳導信號的速度便越慢, 說明你釣的越鈍。

準確無誤用子線, 如此簡單實用的3招, 不被分享實屬可惜!

以上就是筆者分享給各位釣友的子線3種用法, 看完之後, 您是不是覺得又學會了一招呢?若是不滿意或者有疑問, 歡迎評論留言, 共同探討釣魚大計, 以便於提高自己的釣技!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