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為什麼只看到摩拜、ofo還在拿到融資?

文/孟永輝

繼摩拜單車宣佈拿到融資後不久, ofo於近日同樣宣佈拿到近7億美元融資。 此次融資不僅打破了摩拜單車的融資額度,

甚至還創下了共用單車行業最高的融資記錄。 浩浩蕩蕩的共用單車市場在經過不斷的搏殺和淘汰之後, 整個市場上僅僅只剩下摩拜單車和ofo兩家公司依然還在資本市場之中不斷衝殺前進。

對於其他共用單車公司來講, 要麼傳出倒閉的消息, 要麼繼續維持著原有的腳步緩慢前進, 完全沒有了今天早些時候的如日中天。 於是, 人們不僅要問, 為什麼共用單車市場當前只看到了摩拜單車和ofo兩家還在拿到融資, 還在獲得資本關注, 難道其他共用單車公司就沒有翻身的機會了嗎?共用單車市場的資本戰役難道就此落幕了嗎?

共用單車市場格局已定, 深度調整即將開始

每每資本對於某個市場的加注還是從廣泛投資逐步趨向集中的時候,

每每都是這個市場的格局基本上確定的時候。 共用單車市場也是如此, 摩拜單車、ofo不斷刷新共用單車市場的融資記錄從另外一個角度恰恰說明整個市場的資本正在開始朝著頭部集中, 資本開始從廣泛撒網, 逐步趨向精准投資。

在這樣一個市場階段, 如果還在持續對不同的共用單車平臺進行投資相當於自討沒趣, 因為整個市場的用戶、資源、品牌等諸多方面的因素與市場早期相比都有了很大的改變, 甚至說集中。 如果資本還是按照市場早期發展的邏輯將資本投放在各個角落, 借此獲得投資成功的概率, 那麼將是大錯特錯的。 因為這個時候的市場格局已經基本確定, 市場的競爭者之間誰贏誰輸已經相對較為明朗,

只要集中力量投資最容易獲得成功的那家即可。

因此, 從資本層面來講, 這個時期的投資主要看中的是市場份額, 只需要投資佔據市場份額較高的幾家即可, 不需要考慮太多其他的因素。

從市場本身來講, 在市場格局基本上已經確定的今天來講, 真正需要資本的共用單車平臺開始出現兩極分化的局面。 要麼這些公司處於市場的頭部, 他們需要繼續擴張市場、拓展用戶、提升運營效率、反覆運算技術等諸多方面的需求, 這些處於市場頭部的公司依然還需要資本的支援, 並能夠借助資本繼續朝前推進, 獲得更大發展。

要麼是處於市場底層的公司, 這些公司自認為自己有其區別於一般共用單車公司的地方,

他們需要資本進行使用者拓展、市場拓展、運營推廣等諸多方面的工作, 他們也需要資本的關注。 對於處於市場中部的共用單車平臺來講, 他們基本上可以實現資本的盈虧平衡, 在這樣一個階段, 他們的發展邏輯和模式基本上是被淘汰的類型, 因此這個階段他們基本上不會受到資本關注, 而且這些共用單車的競爭點也基本上能夠實現自給自足, 所以他們也不會需要資本的關注。

無論從資本層面還是從市場層面, 共用單車市場的格局已基本上已經確定的, 所以這樣一個階段更多地代表的是深度調整的開始。 在市場當中發展得好的已經發展得非常好, 發展得不好的, 則是生活變得愈加艱難。

所以, 在這樣一個階段, 單純地從共用單車行業本身來講, 既是市場格局已經確定的一個階段, 而且還是深度調整已經開始的一個階段。

共用單車觸及本質的發展才剛開始

其實, 從市場本身來講, 共用單車市場出現的資本集中的時候也是共用單車真正觸及本質開始深度發展的開始。 儘管在共用單車上半場, 我們看到了資本混戰、巨頭站隊、瘋狂補貼等現象, 但是這些現象僅僅出現在了共用單車市場的表面上, 並沒有真正觸及共用單車市場的本身。 等到市場格局確定, 共用單車觸及自身的發展或許才真正開始。

因為資本混戰、巨頭站隊、瘋狂補貼等現象真正的目的是基於使用者為導向的, 這些行為出現的一個最為根本的原因就在於他們想要通過這些手段來獲取足夠多的用戶,從而確立自己的市場地位,並沒有涉及到共用單車本身。因此,我們可以將這個階段共用單車市場發生的一些變化稱作是一些相對較為表層的變化。

等到市場格局確定之後,我們便會看到一些真正觸及共用單車本質以及商業模式的概念出現,比如摩拜單車此前提出的物聯網的概念,還有此次ofo推出的智慧鎖的概念。他們吸引關注的點已經開始從一些表層的東西逐步集中或深入到共用單車本身上來,並以此來維持甚至拓展業已形成的共用單車的市場規模。

因此,從這樣一個階段來講,共用單車觸及本質的發展或許才剛剛開始。基於共用單車本身進行創新,通過完善自身獲得進一步發展,再通過國內市場的規模與海外市場的拓展來繼續獲得發展,共用單車的觸及本質的發展才剛開始。

共用單車下個階段將會出現哪些發展?

既然共用單車市場下半場的發展才剛剛開始,那麼基於共用單車本身將會出現哪些發展呢?我們又將會這些發展當中看到哪些發展機會呢?

真正考驗共用單車商業模式的改變將會開始。因為從共用單車上半場的發展來看,我們基本上看不出真正涉及到商業層面的一些創新和改變,基本上是按照“互聯網+”時代的一些發展邏輯在推進,因此這也是很多人會對共用單車市場產生懷疑的一個主要原因。

隨著共用單車進入到下半場,真正考驗共用單車商業模式的改變或許將會真正開始。因為這個階段的搏殺更多地體現的是能否給現有用戶帶來持續影響力,在持續挖掘這些用戶潛力的基礎上獲得更多的發展機會。無疑,這個階段的發展更多的是考驗運營能力和商業模式的落地能力的時候。成功必然是屬於那些真正能夠優化運營能力並不斷拓展運營效率的平臺,所以在這個階段對於運營能力的創新和發展將會是很大的考驗,同樣也是一個新的運營邏輯和創新思路不斷出現的一個階段。

技術創新所引發的新發展將會在深耕國內市場的同時,並為拓展海外市場助力。進入到共用單車下半場之後,共用單車的技術創新將會真正開始,並將會成為拉動共用單車平臺下一輪發展的一股重要力量。比如,共用單車的技術升級、硬體改造、生產材料的優化等諸多方面,這些方面進行得好的話,不僅能夠完成國內用戶的深度挖掘,而且能夠讓共用單車在國外的發展更加快速和縱深。

因為海外市場的發展並不能夠完全按照國內市場的發展邏輯來進行,國內市場可以靠鋪量來持續獲得市場佔有率的提升,但是國外市場對於共用單車的態度以及用戶的喜好可能與國內市場有很大不同,所以,真正要打動用戶或者推動共用單車的市場拓展,必須依靠技術的創新,技術的深耕才能最終完成。

共用單車與其他行業的深度整合也將會開始。共用單車的上半場發展基本上是基於市場層面來講的,這個市場層面也是相對較為狹隘的共用單車市場本身。但是,共用單車與外部市場之間的聯繫並沒有真正展開或結合,隨著共用單車市場進入到下半場,“共用單車+”將會越來越多的出現,共用單車所形成的產業鏈條也會逐步展開,大資料、智慧科技等新的行業將會率先發力,而一些的相對較為傳統的行業將會共用單車產生聯繫,比如旅遊、健康、外賣等市場。

所以,我們在下一個共用單車的發展階段將會更多地看到有關“共用單車+”的一些元素持續出現,並通過更多的創新來獲得共用單車市場更多,更大的發展。基於共用單車本身的一些創新和運營將會觸發一個全新的發展風口。比如,現在出現的“全能單車”,即將不同的單車平臺整合到一個平臺上進行運營,儘管這個做法並不太符合法律,也遭受了共用單車的非議,但是這種趨勢是不可逆的。

結語

共用單車市場從早期的資本亂戰到現在的只剩摩拜單車和ofo兩家,從另外一個角度折射出來的是整個市場格局的變化。隨著共用單車市場發展的逐步結束,我們將會看到更多觸及共用單車本身的改變開始出現。有關共用單車的盈利模式、技術能力、運營能力的深度調整也將會在這個階段出現,等到這個階段真正完成,共用單車市場的發展或許才會真正塵埃落定。

這些行為出現的一個最為根本的原因就在於他們想要通過這些手段來獲取足夠多的用戶,從而確立自己的市場地位,並沒有涉及到共用單車本身。因此,我們可以將這個階段共用單車市場發生的一些變化稱作是一些相對較為表層的變化。

等到市場格局確定之後,我們便會看到一些真正觸及共用單車本質以及商業模式的概念出現,比如摩拜單車此前提出的物聯網的概念,還有此次ofo推出的智慧鎖的概念。他們吸引關注的點已經開始從一些表層的東西逐步集中或深入到共用單車本身上來,並以此來維持甚至拓展業已形成的共用單車的市場規模。

因此,從這樣一個階段來講,共用單車觸及本質的發展或許才剛剛開始。基於共用單車本身進行創新,通過完善自身獲得進一步發展,再通過國內市場的規模與海外市場的拓展來繼續獲得發展,共用單車的觸及本質的發展才剛開始。

共用單車下個階段將會出現哪些發展?

既然共用單車市場下半場的發展才剛剛開始,那麼基於共用單車本身將會出現哪些發展呢?我們又將會這些發展當中看到哪些發展機會呢?

真正考驗共用單車商業模式的改變將會開始。因為從共用單車上半場的發展來看,我們基本上看不出真正涉及到商業層面的一些創新和改變,基本上是按照“互聯網+”時代的一些發展邏輯在推進,因此這也是很多人會對共用單車市場產生懷疑的一個主要原因。

隨著共用單車進入到下半場,真正考驗共用單車商業模式的改變或許將會真正開始。因為這個階段的搏殺更多地體現的是能否給現有用戶帶來持續影響力,在持續挖掘這些用戶潛力的基礎上獲得更多的發展機會。無疑,這個階段的發展更多的是考驗運營能力和商業模式的落地能力的時候。成功必然是屬於那些真正能夠優化運營能力並不斷拓展運營效率的平臺,所以在這個階段對於運營能力的創新和發展將會是很大的考驗,同樣也是一個新的運營邏輯和創新思路不斷出現的一個階段。

技術創新所引發的新發展將會在深耕國內市場的同時,並為拓展海外市場助力。進入到共用單車下半場之後,共用單車的技術創新將會真正開始,並將會成為拉動共用單車平臺下一輪發展的一股重要力量。比如,共用單車的技術升級、硬體改造、生產材料的優化等諸多方面,這些方面進行得好的話,不僅能夠完成國內用戶的深度挖掘,而且能夠讓共用單車在國外的發展更加快速和縱深。

因為海外市場的發展並不能夠完全按照國內市場的發展邏輯來進行,國內市場可以靠鋪量來持續獲得市場佔有率的提升,但是國外市場對於共用單車的態度以及用戶的喜好可能與國內市場有很大不同,所以,真正要打動用戶或者推動共用單車的市場拓展,必須依靠技術的創新,技術的深耕才能最終完成。

共用單車與其他行業的深度整合也將會開始。共用單車的上半場發展基本上是基於市場層面來講的,這個市場層面也是相對較為狹隘的共用單車市場本身。但是,共用單車與外部市場之間的聯繫並沒有真正展開或結合,隨著共用單車市場進入到下半場,“共用單車+”將會越來越多的出現,共用單車所形成的產業鏈條也會逐步展開,大資料、智慧科技等新的行業將會率先發力,而一些的相對較為傳統的行業將會共用單車產生聯繫,比如旅遊、健康、外賣等市場。

所以,我們在下一個共用單車的發展階段將會更多地看到有關“共用單車+”的一些元素持續出現,並通過更多的創新來獲得共用單車市場更多,更大的發展。基於共用單車本身的一些創新和運營將會觸發一個全新的發展風口。比如,現在出現的“全能單車”,即將不同的單車平臺整合到一個平臺上進行運營,儘管這個做法並不太符合法律,也遭受了共用單車的非議,但是這種趨勢是不可逆的。

結語

共用單車市場從早期的資本亂戰到現在的只剩摩拜單車和ofo兩家,從另外一個角度折射出來的是整個市場格局的變化。隨著共用單車市場發展的逐步結束,我們將會看到更多觸及共用單車本身的改變開始出現。有關共用單車的盈利模式、技術能力、運營能力的深度調整也將會在這個階段出現,等到這個階段真正完成,共用單車市場的發展或許才會真正塵埃落定。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